苗族鼓舞进校园刍议论文_田悟慧 田艳红

苗族鼓舞进校园刍议论文_田悟慧 田艳红

湖南省凤凰县文昌阁小学 416200

摘 要:湘西苗族鼓舞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遗产保护名目。但是,苗族鼓舞在发展过程和传承中存在诸多困难。为此,本文将讨论苗族鼓舞传承如何从静态传承转变到动态传承,如何使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重焕青春。

关键词:苗族鼓舞 校园 刍议

2006年,湘西苗族鼓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目前,苗鼓正逐渐成为湘西参与度最广的群众性文化体育项目,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苗族鼓舞文化?笔者在此发表粗浅看法,请教于同行。

一、苗族鼓舞进校园是传承苗族文化之必须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古老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凤凰、古丈和花垣等县市。苗族鼓舞起源于秦汉时期,是我国鼓舞艺术的一支分流。苗族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姿态、劳动场景及动物的形态和神态与击鼓动作相协调编排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苗族鼓舞。汉文史中《苗防备览?风俗考》就有记载:“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五彩衣,男左女右旋绕而歌。”

传统的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有“猴儿鼓”、“花鼓”、“调年鼓”等,在隆重的传统节日或重大民俗活动中表演。

但是,苗族鼓舞传承中遇到了外来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双重冲击,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如何突破传承中这一瓶颈?近年来,国家文化部和教育部多次联合发文,强调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基于此,在传承苗鼓文化时应该从静态传承到动态传承。所谓“静态传承”即是传统的“师徒传承”制,所谓“动态传承”即是以学校为阵地,利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融入教育活动,与现代文明的多种形式相结合,使苗鼓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青少中得以传承。实践证明:静态传承容易为外来文化和社会现代进程所打断,而动态传承是一种开放式的传承模式,以民族文化为母本融合其他文化,使苗鼓文化在发展中传承。

二、苗族鼓舞进校园传承苗族文化的优势

目前,基于静态的师徒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苗族鼓舞正面临着一种“艺绝人亡”的尴尬境地。因为鼓舞“口传心授”的特点,许多苗族鼓舞也就会跟随着某个人的去世在某个地区消失了。一方面传承人碍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传统鼓舞;另一方面静态传承缺少完整的教授体系,使得苗族鼓舞就像无源之水,正在枯竭。如果苗族鼓舞进入校园,那将是另一番景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苗族鼓舞的传承将有一个完整的传授体系。利用学校现存的教授体系,将克服了师徒传授的单一性。

2.苗族鼓舞的传承对象改变了单一的徒弟制,形成众多学习孩子的场面。

3.将苗族鼓舞与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对培养学校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修养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4.苗族鼓舞进校园将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从这里出发树立起爱国爱乡的信念。

5.学校校园为苗族鼓舞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且连通社区,促使苗族鼓舞文化的辐射广度。

三、苗族鼓舞进校园必须融入学校教学活动

苗族鼓舞进校园需要落实几项措施。

1.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开展苗鼓教学。结合学生实践活动开展苗族鼓舞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又可以起到传承作用。利用少年宫平台,由指导老师组织开展苗族鼓舞传承课程,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对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提高学生全面修养形成多面性的知识结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型的苗鼓教育方式,通过教育的观念创新、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和熟练掌握本技艺的新一代人才。

2.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苗族鼓舞以前就采用的是“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没有任何资料和书籍,这对于鼓舞的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制约。一本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的教学教材就显得尤为迫切。校本教材所选编的苗族鼓舞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材要立足于本地域很有代表性和特色的苗鼓技艺作为教学的内容。教学中有条件的可以把学校附近的老艺人请进课堂给学生展示技艺,老师也才有学习请教的机会。在关注苗鼓技艺传授的同时,更要关注苗鼓技艺本身所体现的民族心理、民族追求、民族价值观念等这些内涵精神。在实际编撰中做到因地制宜地筛选开发利用,就一定能编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苗族鼓舞教材,来在通识课程中发挥素质教育的特殊作用。

3.加强指导实践。聘请传承人或者民间艺人到学校指导实践。为了解决教师资源短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聘请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亲自授课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他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弥补短板效应所带来的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达到师生共同成长。同时,学校开展各类大型活动时,苗族鼓舞还可以派上用场,让师生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和平台。

4.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学校可开设相关的实地考察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学生实地考察和主动参与,不仅可以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形成自己对于苗鼓技艺全方位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达到动态传承的目的。

论文作者:田悟慧 田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苗族鼓舞进校园刍议论文_田悟慧 田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