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务之急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确定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题,这是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英明决策,采取的重大步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按照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其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些观点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很大震动,都是富有远见卓识的真知灼见,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作用,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这三项必须同时抓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属于思想建设范畴,但它又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是上述三项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支柱。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就成为突出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讲政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原则要求,又是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必须特别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因为,所谓讲政治,指的就是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而我们现阶段讲的政治,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文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一项;而在整体上,这条路线本身又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正确路线。具体来讲,在党的基本路线中,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外,其他内容同样都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真理。党的基本路线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红线。我们讲政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绝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一刻也不能放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推进改革开改事业的迫切现实要求。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当今出现的许多纷繁复杂的矛盾。面对新形势下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急需我们去正确认识、正确把握、正确解决。况且,改革开放事业,是前人未曾做过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参照,要靠我们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怕困难,但是要科学地对待困难、善于排除困难,就需要理性的思考、精确的分析和高超的谋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却是很不容易的,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求助于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包含着历史和当代的大智慧,向我们提供了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要我们深入实际,联系存在的具体问题,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真分析和研究,就能找到富有成效的良策和办法。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凡是取得重大成绩,办了人民满意的事情时,都与我们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路线,坚持和善于在实践中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不开;而当发生某些失误,出了偏差时,又都与我们忽视或偏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做法有关。比如,改革中发生“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误,其关键在于我们放松了政治思想教育,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基本原则,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这些科学论断的缘故。应当说,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再者,我们的改革开放并不是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中进行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及各种错误思潮,总是要伺机进行破坏和干扰。他们惯用的手法,就是先从思想上、舆论上打开缺口,制造混乱,蛊惑人心,然后进而实现其“西化”和“分化”中国的政治阴谋。而他们在思想上舆论上攻击的目标,都是集中指向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比如,他们在政治上鼓吹的“议会民主”、“三权分立”,针对的就是我们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他们在经济上主张的“私有化”,针对的就是我们坚持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制的主导地位;他们在思想上宣扬的“自由化”,针对的就是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总之,他们反对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对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丝毫不能背离、不能动摇,否则,我们的党就会变质,社会主义就会变质,改革开放就会走向邪路,几十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在这方面,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已从反面提供了惨重的教训,我们决不能重蹈复辙。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确保我们的政权掌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前进。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基本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塑造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伟大工程。其中的思想建设关系着人的灵魂的塑造,道德建设关系着人的行为的规范,而文化建设则关系着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三项建设合起来,总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思想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它必须在思想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思想建设就是要使人在社会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掌握处理种种问题的科学方法。世界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理论学说,这些理论学说有正确的,有错误的,也有对错相参的。人们的言行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某种理论的影响。如缺乏理性,跟着感觉走,陷入非理性主义,那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果是危险的。因此人们必须自觉选择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为指导,来排除迷误,端正方向。实践早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理论思维的强弱程度,是衡量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最重要标志;而在各式各样的理论学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唯一达到彻底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性认识,才是唯一正确的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因此它最能说服人,最有助于塑造人的高尚、健全、纯洁的灵魂,最有助于塑造人的高水准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聪明才智。就是说,唯独马克思主义,才有资格成为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的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加强思想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很难设想,一个对马克思主义一无所知的人,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具备高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先进的意识和创造性才能。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应当成为当代文明人必备的思想素养,应当是任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更具体地说,思想建设又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内容的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比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高尚的理想,倡导敬业精神,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等等,都属于思想建设的范畴。这诸多方面思想建设的课题,都必须要求正确的导向和合理的方法来完成,而这,也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指引。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具备科学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功能,给人们提供敏锐的洞察力、鉴别力和科学方法。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人们不要说去把握各种复杂思想意识的本质和规律性,就连基本的是非也分辨不了,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思想建设了,谈不上什么高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必需。时代在不断前进,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并且将继续发生巨大变化,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完成的历史任务,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原有的个别观点、结论也显得过时了。因此,作为包含具体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改变自身的某些理论形式。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自身发展,并不是要推翻它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而是要在这些基本原理和理论的指导下,联系新形势下的现实问题,通过实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成功的经验中进行理论的升华和概括,从而以新的内容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即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特色。只有既忠于马克思主义,又勇于和善于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保持其坚强的战斗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其精神武器的威力。显而易见,要创造性地完成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也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道德和文化建设的前提。我们知道,道德从来是具有阶级性的道德。文化的内容比较庞杂,它包括有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等多种门类,其中除了自然科学技术、语言文字、逻辑学等少数门类没有阶级性外,其它门类都是有阶级性或受阶级性制约的。而且,所有的道德规范和文化形态又都有一个为什么人的原则问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德体系,要保证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应当说,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破除了剥削阶级陈腐的道德信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平等关系的新型道德原则和标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破除了剥削阶级在文化上的垄断权、统治权的合理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人民大众的新文化的奋斗目标,确立了立足于现实,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积极引进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正确方针,为今天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道德和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为前提,背离了这个前提,道德和文化建设就没有前途,就不会也不可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就丝毫无助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只有这样,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以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够长足发展而大步前进,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提供可靠保证;否则,就要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出大问题。这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前途命运的根本大事,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大事,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根本大事。

那么,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以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如何呢?应当明确地指出,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开拓进取的全民族创造精神的重新振起,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最重大成果和良好开端,必须加以充分估量。但是,不能不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性飞跃和全民族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错误倾向和思潮的蔓延和干扰。这些错误倾向和思潮既有“左”的东西,又有右的东西。比如,“左”的东西的突出表现是习惯势力,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有怀疑,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右的东西主要表现是:思想领域中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道德领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文化领域中的封建迷信、复古主义、崇洋媚外等。随着这些错误倾向和思潮的蔓延和发展,否定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鼓吹改良主义、殖民主义、资本主义,成为不少人的“时尚”;贩毒、卖淫、嫖娼、走私、商业欺诈、贪污盗窃、行贿受贿、奢侈腐化、黑社会势力等丑恶现象死灰复燃,猖獗泛滥;打卦算命、求神拜佛、买卖婚姻、修坟造庙以及黄色书刊、音像制品、非法出版物等,花样翻新,堂而皇之地充斥着文化市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种氛围下,我们所坚持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制的主导地位成了问题,我们所倡行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了被讥讽的对象,我们所弘扬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处于被贬斥的境地。这同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是多么尖锐对立、格格不入,同社会主义应有的精神文明是多么大相径庭、背道而驰!对于这种历史倒退的现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引起高度警觉,如果麻木不仁,任其继续蔓延下去,那就势必给国内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造成可乘之机,最终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然而,在这里值得我们急切清醒的是,上述错误倾向和思潮及其蔓延的种种后果为什么会发生呢?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政策上、管理上的问题,但根本上却在于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而酿成的思想理论上的迷误和偏颇。由于这种迷误和偏颇的困扰,不要说实业界,就是理论界和党政干部中,都出现了并滋长着不理会以至回避、厌烦、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绪。这样一来,过去那种鼓舞人心的“高举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的响亮口号不响了,确认“马列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的宏大声音低沉了,实际的群众性的认真学习马列著作的热烈场面不多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大大萎缩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连我们有些著名学府的著名学者竟然也回避谈论马克思主义。他们近年来不断地讲话、写文章,论哲学,谈文化,古今中外,洋洋洒洒,按说不可能不涉及在20世纪给人类命运以决定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吧,可是奇怪得很,凡提及20世纪人类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时,一跳而过,仿佛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这回事。历史竟被如此“巧妙”地给扭曲了。如果说,这也许是一时疏忽,不必苛求的话,那么,可有另外一些人的态度却很明朗,他们公然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行贬斥,甚至全盘否定马列主义,企图用非马克思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我们思想政治领域的指导地位。此情此景,在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占据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是极不正常的,也给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造成了极大障碍。当然,不可否认学习邓小平著作取得的成绩,但是由于存在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和邓小平著作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实际上不会也不可能把对邓小平著作真正学深学透。因为如同历史不能割断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一个继承的问题。如果对昨天和前天不甚了了,对今天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同样,不研读马列和毛泽东著作,邓小平著作也一定研读不好。有的甚至会搞形式主义,搞阳奉阴违,说的一套,做的另是一套,更有的就连口头表示干脆也不要了。那些贬低马列的人们,究竟把邓小平著作放在什么地位,不是很清楚的吗?连老祖宗都不要了,抛弃了,还谈什么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呢?由此可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严重而艰巨的,不但要深入地研读邓小平著作,同时还要对马列和毛泽东著作进行认真地再学习。只有毫不含糊地有机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并且形成广泛、持久的学习马列毛邓著作的群众运动,才能够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宏伟目标。这是坚定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精神支柱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大业的必须,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使然。老祖宗不能丢、丢不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能丢、丢不得,我们绝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一刻也不能放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克服人们在思想理论上的迷误和偏颇。这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大难题。这里最为要紧的是要找准理论迷误和偏颇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达到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深入进行探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历史的原因,有客观的原因,还有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原因。导源于“文革”后期出现的“信仰危机”,这是历史原因。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生曲折,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造成消极影响,这是外部的客观原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难事业中,由于我们一度放松政治思想教育,发生“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误,腐朽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沉渣泛起,腐败风气猖獗,严重抵消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宣传效应,这是内部的客观原因。至于在思想理论上迷误和偏颇的人们的个别性原因,那就显得更加纷繁复杂了,有的是对国内外的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是受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有的是由于理论素质的低下,有的是陷入事务主义忽视了理论的指导,有的则是出于对宣传中存在的枯燥说教方式的不满,等等。这就是说,思想理论发生迷误和偏颇主要还是属于我们队伍内部的认识问题,绝不能简单地一概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划等号,因为真正站在敌对立场,坚持反马克思主义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所以,加强理论建设,扫除人们在思想理论上的迷误和偏颇就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不同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它既然主要是属于人民内部的认识问题,那么,解决这种性质的问题,就应该贯彻“双百”方针和持帮助的态度,采用加强学习、宣传,展开讨论,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传播真理,确立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决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手段,强迫人家去接受、相信。而且,在宣传教育中,还要联系实际,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与各种媒体的作用,耐心细致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其科学内涵,帮助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和划时代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时,也要注意用深入浅出、新鲜活泼的方式,使人喜闻乐见,感到可亲可敬,易于体会和接受。特别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善于运用理论原则做指导,解决有关国计民生和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热点问题,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从而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感召力和说服力,使群众不仅能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而且能从切身的工作、生活体验中,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事业的指导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以此激发人们学习和掌握它的高涨热情和自觉能动性。

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对有关领导部门和理论学术界来说,还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不仅应当带头支持理论建设,而且应当精通马克思主义,在实际工作中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表率。我们的理论学术工作者应当明确,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不能放松的本职工作。要确立这样的信念。有关领导部门尤应加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理论学术工作者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向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必备手段,鼓励先进,开展民主讨论,造成畅所欲言、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理论学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以支持和保证理论建设的健康发展,并由此造就一支宏大的强有力的从事理论宣传研究的队伍,促进马克思主义大普及和大发展。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常抓不懈,一代接一代地坚持下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旗帜,事业的指南。中国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是由于心血来潮、盲目崇拜或某种偶然机缘,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知道,作为无产阶级精神武器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创立固然是革命导师集中人类智慧的心血熔铸,但其众望所归的崇高地位和生命力却深深植根于新时代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历史自觉性和革命实践的丰厚沃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丰富和创新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曾一再出现过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我们党的理论学术工作者亦曾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倾注了大量心血,立下汗马功劳。今天时代不同了,有利条件远非昔日可比,有志之士再不会像旧时代那样因为阅读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著作招致不测之祸,马克思主义已堂堂正正成为我们国家和事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而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新矛盾、新问题,更迫切地呼唤用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武器去正确解决,呼唤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产生。我们应当不负时代的使命,适应新形势的迫切要求,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勇敢捍卫者、热情宣传家和坚定实践家。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威力并没有因西方敌对势力的敌视和诅咒而消弭,也决不会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受挫而削弱。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和世界各国无产者和劳动群众心中扎根,它是永远不会被抹煞和“证伪”的,因为它是无产者和劳动群众革命本质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今天更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即或在西方,一些严肃的资产阶级学者也不能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影响最为深广的理论学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严谨性尚能抱敬重态度,而不敢对它妄加贬斥。他们中有的人虽然因阶级利益的驱动而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但其中的明智之士亦坦言,尽管苏联解体、东欧演变了,却不等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了。而像《资本论》这样伟大的著作,至今仍是西方学者、经济专家不能不认真钻研的必备读物,何况西方在二战以后,还产生了声势可观的一大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就在1995年巴黎还召开了有上千人参加的“国际马克思大会”,盛况空前,反响巨大,法国舆论界惊呼“马克思引起了轰动”,“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一个马克思主义复兴的浪潮正在兴起。放眼世界,洞察风云,联系现实,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必将日益显示出它真理的光辉和强大生命力。我们坚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工作,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将从整体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的顺利发展,中华民族将以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两个文明相统一的奋斗目标,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毫无疑义,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必将响遍全球,而理论一旦掌握了人民群众,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使世界彻底变个样。

标签:;  ;  ;  ;  ;  ;  ;  ;  ;  ;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