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丽萍
(泰州市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 介绍多对一带教在护理专业实习中的应用。临床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护理专业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能力的关键。我科近年来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多对一的带教模式,更能使实习护士们全面、系统地掌握护理知识及实际操作。
【关键词】多对一带教;护理专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206-02
临床实习是护士理论学习迈向实践的第一步,是形成未来良好作风和工作能力的关键,是培养护理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重要阶段。如何使她们成为技术和理论过硬的合格护理人才,是我们每个临床带教老师反复思考的问题。我科在实习带教工作中总结出多对一带教模式,通过与传统一对一带教法进行对比,发现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1.多对一教学模式介绍
1.1 带教老师的选拔
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较高素质的临床带教护士队伍[1]。我们选择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责任心强、大专以上学历且业务水平高、沟通能力强,掌握本专科理论知识以及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具有主管护师职称来担任带教老师。
1.2 带教老师的分组
我们把选拔出来的带教老师分为四组:①健康宣教组②专科护理技能操作组③护理文件书写组④医院感染控制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制定各组带教老师的职责
①健康宣教组老师的职责:负责带教过程中所有实习护士的所有工作流程,制定以眼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并以授课的方式进行带教,同时加强对实习护士的职业素质培养。②专科护理技能操作组老师的职责:我们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为主,护理操作技能是实用型护理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2]。带教老师应本着以“一看、二讲、三示范”为中心,鼓励学生动手,并及时指出操作中的优缺点,使她们深刻体会到百看不如一干的深刻含义。③护理文件书写组老师的职责:护理记录单是重要的医学文件,带教老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客观、准确、真实地进行记录,培养她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是保证护理记录单内容能作为法律依据的关键[3]。④医院感染控制组老师的职责:医院感染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4],带教老师负责学生们学习由院感染科、护理部—护士长—监控护士组成的三级院感染控制管理模式,提高她们消毒隔离观念,掌握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1.4 带教流程
每一批实习护士到我科时,四组带教老师都分别进行授课一次,讲解她们各自的带教计划以及本组的带教时间表。健康宣教组的老师负责分管实习护士们在本科的各项临床实习工作,协调她们在其他三组的带教时间,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实习动态及反馈情况。
1.5 考核
①对带教老师的考核:让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考评带教老师,内容包括:老师的带教态度、工作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是否准确、护理理论讲课、教学查房、带教质量、老师的能力及自身修养。另外,护理部会不定期对所有带教老师进行随机抽查、考核。②对实习护士的考核:在出科之前,对每一位实习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书写护理病历、口头提问、护理查房等5个部分。
2.多对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
2.1 带教老师更优化
临床带教老师必须具备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具备丰富的护理专科知识,熟悉本专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及措施。但每个老师的护理带教能力各有专长,所以由传统一对一带教模式带教出的实习护士,其知识和能力具有局限性、自限性。新的教学模式更能让带教老师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让学生们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2.2 带教工作更细化
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必须承担各方面的带教任务,由于临床工作繁重,导致老师力不从心,无暇顾及学生们的带教。新模式中每组带教老师都有详细的带教计划,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从而避免了带教的随从性、盲目性[5]。
2.3 监督机制更强化
在平时,健康教育组老师相当于总管,要对其他三组老师的带教进行监督,并将学生们的意见反馈给各组带教老师,老师会及时总结带教工作的得失、好坏,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带教水平。护理部也会不定期对带教工作进行监督和考评。
3.总结
经过上述对多对一带教新模式的介绍以及与传统一对一带教模式的比较,我们年轻的实习护士们能够较全面掌握本专科的各项护理理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使她们成为优秀的职业护士,因此,该模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兆贞、李平,于君.加强临床护理教学带教队伍建立的三个环节[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2):93.
[2]赵正慧,傅沫.266份死亡病案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刊),2007,23(10):57.
[3]庞晓丽,王英,扬帆.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分值细化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6):69-70.
[4]胡晓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在提高护理医疗质量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126.
[5]成时珍.轮转护士临床带教路径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09,4(7):230-231.
论文作者:缪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老师论文; 护士论文; 护理部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教工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能力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