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特点与内容方法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特点与内容方法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特点及内容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思想论文,方法论文,内容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在十年动乱结束后“自告奋勇”抓教育,对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精辟论述,形成其丰富的德育思想,它是对毛泽东德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邓小平同志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德育指导方针,指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创造性提出,德育工作对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保驾护航”和“服务作用”,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他发扬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德育工作优良传统,提出了“开放”、“务实”的德育工作体系,开拓了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特点

邓小平同志的德育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首先,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提出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他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而后党的十四大报告全面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德育工作作为培养人的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毫无疑问也应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得新的历史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规定。

第二,确立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培养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而德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就决定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针对“文化大革命”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给人们思想上所带来的危害,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新人,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我们的目标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就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究竟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从而指明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提出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早在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基于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状况和改革开放实情的全面深刻认识,卓有远见地提出了“两手抓”的思想:“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就是发展经济;一是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这就是两点。”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不仅要抓经济建设,而且也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两手抓”的思想被确定为我党各项工作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二大、十三大至十四大一再重申了这一战略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既要警惕右,又主要是防止“左”。“左”会导致德育工作成为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的教条理解和灌输;而右则会导致否定社会主义方向,致使德育工作丧失原则、方向和目标。

第四,规定了新的德育评价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四大把“三个有利于”规定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标准。因而这也是评价德育效果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本质的内涵就是坚持实践标准,是对过去德育工作中的“唯书、唯上”现象的彻底否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德育工作是为经济工作、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应起到“保证”、“服务”作用,因此,凡是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为培养“四有”新人服务的德育工作都要尽力去做好。

二、邓小平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要求,邓小平就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内容作了全面的论述。其范围涉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艰苦创业和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等众多方面。他坚持“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他强调最多的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出现后,邓小平同志在对原因分析时指出:“四个坚持本身没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为此,他强调,必须进一步对全体人民进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教育,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还分别对共产党员、工人阶级、人民军队、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等提出了新时期的道德规范。并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进行了概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为祖国作贡献的风尚;个人利益服务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风尚;“四有”和“五讲四美”的风尚等等,从而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道德建设的新内容:批判拜金主义思想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允许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帮后富;努力改善社会风气。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德育工作内容的概括,对于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德育思想中体现了一系列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方法、手段、程序,它是被实践证明了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是邓小平德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尊重人的德育工作方法。 邓小平在决策教育改革时向全党和全社会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既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方法。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它更要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前提。德育工作必须从为人民服务入手,去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增进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相互间的教育情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德育工作首先就要尊重教育对象,把教育对象的困难、问题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思想上的问题,并尽心尽责为他们排忧解难,也就是说要融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与关心理解人为一体,使德育工作入耳、入目、入脑、入心,易于收到效果。

(2)责任制的德育工作方法。 邓小平同志说:“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强责任制。”为搞好德育建设我们也应该采取责任制的工作方法,把一个单位的德育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各单位的党政部门,尤其是单位的党政一把手要全面负责,要像经济责任制那样把德育任务具体规划加以分解落实到最基层的部门和个人,建立严格的责任制。要通过加强德育工作的责任制,通过奖励和批评,通过赏罚严明,在德育工作中形成认真负责,切实工作,奋发向上的德育工作作风。

(3)科学管理的德育工作方法。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时指出:“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等几方面的问题。”德育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为此也应该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来实施德育工作:一是健全德育工作制度,重申德育工作的纪律,搞好以制度化、规范化、纪律化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使德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违纪违章必究。二是利用现代管理工具建立德育工作信息网络,建立德育工作对象的档案,以便掌握德育对象的思想脉膊,有针对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思想、作风、队伍建设,使德育工作在严格的约束管理之下,以增强德育工作的管理效应。

(4)“工程建设”的德育工作方法。 邓小平同志说:“任何一项任务,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时间等几定制度。”德育工作也应该这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紧抓好。做到责任到人、权力到人,提高德育工作“工程质量”意识,采取工程建设检查和验收的手段抓好德育工程建设。近几年来,宣传文化部门出现了“五个一工程”,“百部爱国主义题材影视片教育工程”,教育部门的“教育系统工程建设”,“校风建设工程”等都是有规划、有落实、有验收,这是很好的范例。

(5)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精神文明, 关键是要以身作则。”他认为:“群众对于干部总是听其言,观其行的。”邓小平同志还要求党的干部、思想战线上的同志,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要“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多做实事”。这说明德育工作不仅要言传,而且关键要身教,要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头作用、榜样的实绩来鼓舞人教育人。这样德育工作才能激发教育情感,使其心理能够承受,启发受教育者觉悟,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积极要求进步,只有言传与身教的有机统一才能求得德育工作的效果。

标签:;  ;  ;  

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特点与内容方法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