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论文_何学琴 周超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饶河农场小学教师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饶河农场小学教师

课标要求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二)数的运算要求:2、(2)能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这条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为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能,学习水平为掌握,学习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竖式除法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

优势: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生活中接触过平均分有剩余的现象。

劣势: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形成过程较为抽象,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是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具有一定难度。

教学重点:

课标要求“能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材分析中指出:“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 :能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课标要求“能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过程的抽象思维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学习目标:

1、通过分草莓、摆图形的操作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提高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能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合作意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 小棒 、多捆小棒

教学流程:

一、猜谜引入新课(5分钟左右)

(课件演示)教师出示一些标有号码气球的课件,让学生可以任意说出一个这些气球的号码,教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学习。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15分钟左右)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出示课件)

把下面这些 ( 7个)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

问题: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点评:复习“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用算式、语言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二)合作探讨,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点评:完成知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同时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初步建立 “ 余数 ” 这个概念。】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出示课件)

6÷2=3(盘) 7÷2=3(盘)……1(个)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点评:夯实知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1、17个,2个2个地圈,圈了( )组还剩( )个。

2、23个,3个3个地圈,圈了( )组还剩( )个。

要求:(1)独立完成。(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点评:借助练习,进一步夯实教学重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度,并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给多学生表现说算理的机会,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15分钟左右)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出示课本例题)

问题:1、 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3、 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4、 11根、12根呢?5、 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点评: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完成知识能力目标,同时突破教学难点。为后面学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出了铺垫。】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证明自己的想法。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点评:夯实教学目标二,强化教学难点:以自主练习为主,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理解。】

四、梳理课堂、归纳总结(5分钟左右)

1、 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表现满意吗?2、还有哪些疑问?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7÷2=3(盘)……1(个)余数

总体点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者根据这一理念,并遵照低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本课在设计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比较巧妙地将学生的认识规律、知识经验、学习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我觉得主要可分三点:

一是让学生亲历问题的形成,激发探究欲望。课始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及学生内在的迁移规律,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分草莓的,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获取了成功的体验,亲历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世界的奇妙与丰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是重视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课中,教者完全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同桌商量,小组讨论,集体点评,感悟到自己就像数学家一样,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关注评价体验,重视情感提升。课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表现满意吗?还有哪些疑问”一石激起千重浪,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波澜,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心境中畅所欲言,谈学习方法,谈收获,谈成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

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论文作者:何学琴 周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有余数的除法论文_何学琴 周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