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带动了人们在居住方面需求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房屋建筑中越来越多地应用了钢筋混凝土技术,建筑的高度因此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混凝土有着独特的凝固与硬化性质,在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房屋建筑时也会发生混凝土裂缝现象,严重影响了房屋的安全性。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应用过程中是属于新兴技术,因此来对房屋建筑进行有效应用,对保障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介绍了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以及在房屋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运用
1 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近年来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在高层建筑主楼与低层裙房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即在高层主体结构与裙房之间设置变形缝,以此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有效控制。即在现浇整体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通常会利用到后浇带施工技术,通过进行后浇封闭处理,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所处位置断面较大,钢筋密集,而且支模难度较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后浇带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在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前,通过预留裂缝来改善混凝土地温差造成的裂缝,待混凝土收缩过多成后再浇筑后浇带,有效的实现对建筑整体结构的保护。而且通过设置后浇带,可以将高层建筑与裙房有效分开,并通过对裙房结构与基础强度、结构体连成整体后的沉降应力,以此来解决基础与裙房结构组成整体的问题。
2 房建施工中的后浇带设置规则
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与建筑的结构、材料、高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构件内外都有较大的应力,后浇带可以增加构件的承载力,保持构件内外力的平衡。后浇带的位置应选择在建筑构件受力最小的部分,以抵御来自构件内部的应力。同时不能在构件的中间位置或者是剪力墙处设置后浇带,以防构件受力不均,个别受力点压力过大造成构件的损坏。在多层建筑中,后浇带钢筋要保持完整,不能被切割、焊接,以满足建筑结构的受力要求;在高层建筑中,后浇带钢筋必须先进行切割,再合理搭设捆绑,并保证钢筋两端的受力均衡。后浇带的宽度则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而定,一般是在5m左右。后浇带的施工时间为混凝土施工后的14d左右,此时建筑的沉降已经基本完成,施工效果最为显著。
3 后浇带施工主要作用
3.1 避免不均匀沉降
沉降问题在房建施工中较为常见,由地基基础无法承受建筑自重荷载而下降造成,和建筑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有直接关系。在建筑自重的不断作用下,地基基础土体承载能力减弱,建筑随时可能出现沉降。而对后浇带技术的合理应用可有效处理这一问题。后浇带能对各个建筑单体进行可靠的连接,平衡不同建筑对地基基础施加的压力,修补并限制建筑间的横纵向裂缝,从而降低沉降造成的不利影响。
3.2 减弱热胀冷缩作用的影响
建筑结构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环境温度变化作用下,结构发生热胀冷缩属于自然规律。房屋建筑中,特别是建筑群中,热胀冷缩现象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而利用后浇带技术对建筑的结构进行改造,能减弱热胀冷缩作用的不利影响。充分考虑建筑结构性质和温度因素间的关系,继而重点分析结构的温度应力。在确保结构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化设置建筑结构的密集度,预留自由伸展的空间,从而弥补结构裂缝,发挥后浇带施工应有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
4.1 施工方案设计
想要提升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完善其施工设计方案,在实际情况下因施工环节的不同也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对楼板类结构进行施工时需要选择预留斜缝的施工设计方案,这样可以保证两个楼板之间断面结合的稳定性;而如果针对单一楼板进行施工时,则可以选择常规凹形缝的施工设计,保证其与钢筋板材连接的连贯性。开展楼体基础垫层施工时,设计方案中将垫层的高度适当下调,大约在45~95mm之间即可,此时开展后浇带施工会更加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两个位置相邻较近的后浇带时,应该保证二者之间距离为18~28m之间,后浇带的宽度也应该控制在95cm左右,否则会影响后浇带混凝土的稳定性和牢固度。
4.2 砼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该能对后浇带砼浇筑时间予以有效控制,普遍来说,后浇带砼龄期需要达到两个月才可以进行施工,这是伸缩后对砼进行施工的要求。对于沉降后的后浇带施工来说,需要按照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房屋实际沉降值应当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和标准,并严格遵守与执行。对收缩砼浇筑进行补偿,从而对后浇带两侧砼强度进行有效提升,并对地下施工产生的缝隙进行有效处理,对单层钢板网进行隔断。由于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后浇带两侧的温度需求较高,而后浇带砼则较低,所以应当对后浇带构件稳定性予以维护,确保建筑结构强度稳定。对接缝进行有效处理,可使得砼以及浮浆得到有效清除,从而可对钢筋进行有效加固以及调整,对结构强度进行保证,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后浇带砼施工中。
4.3 模板施工
对于后浇带模板施工主要包含基础底板、墙体与顶板梁后浇带等部分,对于提高房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底板施工是对于混凝土与快易收口网的有机融合,进而形成的后浇带的基础底板模板。再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并且在角形的贴合的作用力下,会产生较大的抗剪力与粘力,以便更好的接缝。对于快易收口网实际操作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不容易发生变形与脱落。再经过混凝土的浇筑以后对裂缝的粘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快易收口网的应用可以与一般传统支架进行结合,起到支撑着后浇带的效果,以此缓解混凝土承受的压力,避免产生裂缝,降低裂缝对房建工程的影响。
4.4 混凝土浇筑
对于伸缩后浇带的浇筑施工,通常在后浇带两边混凝土的龄期为两月以上时进行,而沉降后浇带则在顶板浇筑后的两周内施工。房屋建筑沉降需满足标准的要求,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操作。对具有补偿收缩特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可提高后浇带强度,同时对地下施工留下的缝隙进行处理,使用单层钢板网对后浇带进行隔断。浇筑施工中,后浇带本身和两侧混凝土对浇筑温度有不同的要求,相比之下两侧混凝土温度较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确保构件的稳定性,从而保障施工强度。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对建筑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的加快,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更加严格化和全面化。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也在建筑施工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掌握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法流程,了解相应的作业要求,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房建施工质量提升是与时俱进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志臣.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4,03:184-185.
[2]李和平.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29:128-129.
[3]张军锋.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2:52-54.
[4]徐耀.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要点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108-109.
[5]汤科.房建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5,13:69+72.
论文作者:成传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构件论文; 裂缝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