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院 陕西省延安 716000
摘要:本文以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延安市吴起、志丹、安塞三县区(以下简称德援区)的刺槐、油松、侧柏、山杏、山桃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于该地区人工林的健康评价体系,完成德援区人工林健康状况评价,以期更多的行业人士及林业工作者对黄土高原人工林的健康状况予以关注。
关键词:造林、森林、健康
1、前言
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是由德国政府和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筹措资金林业国际合作造林项目。项目区位于延安市北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涉及吴起、志丹、安塞三个县区的20个乡镇。项目自2001年实施造林以来,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缺乏科学合理的数据论证,本文基于健康评价方法对项目区林分健康状况予以充分评价论证。
2、健康指标选取及标准建立
按照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参考相关科研文献[1-3],结合德援项目区林分特点,提出以下健康指标体系:
根据总体得分结果,结合德援项目区林分特征,小班健康评价得分总分值在7分以上为健康,6.0-6.9分为亚健康,小于6.0分为不健康。
通过模型计算,项目区调查的94个样地中,健康综合指数(HI)得分7分以上的标准地77个,占81.9%;得分6.0-7.0的标准地14个,占14.9%;得分小于6的标准地3个,占3.2%。德援项目区的人工林大部分处于健康状态,少数林分处于亚健康状态,极少数处于不健康状况。就项目实施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人为活动等各项因素的综合分析,取得这样的植被修复成果已实属不易。
6、建议
6.1改善森林结构
基于项目区林分健康发展的目标方向,应通过人为干扰的方式及时抚育和补植,解除障碍林分健康发展的因子,使林分恢复健康状态。
6.2促进幼苗更新
幼苗的更新状况直接反映森林群落的活力及演替潜力,项目区可通过人工播种的方式促进幼苗更新,达到森林生态系统自我繁衍与恢复的目的。
6.3保障森林稳定性
(1)及时防治病、虫、鼠害。调查发现,项目区存在沙棘木蠹蛾及幼虫危害,以及油松遭遇鼠类危害,出现枯死现象,应及时投入人力物力予以防治。
(2)减轻人为干扰。项目区所在的吴起、志丹、安塞三县区是延安市石油开发的重要区域,多年来,因监管得力,很少有因油气开发造成项目区的林地及植被流失,但少数区域仍存在资源开发占地、牧民放养等人为活动干扰,政府及林业部门应采取措施及时制止。
结语
随着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面积人工林逐渐郁闭,森林的健康问题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次调查基于健康评价方法对延安德援项目区人工林予以健康评价,可以为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金良,郑小贤.北京地区水源涵养林健康性指标体系的探讨.林业资源管理,2004(01):31-34.
[2]鲁绍伟,刘凤芹,余新晓等.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79—82.
[3]彭祚登,张峰,安永兴等.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在人工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3):28-33.
[4]徐建华.现代地理学数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蒋卫中,李京,李加洪等.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学报,2005,25(3):408-414.
论文作者:岳雷,欧阳旭,马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项目论文; 林分论文; 人工林论文; 健康论文; 延安市论文; 延安论文; 安塞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