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府谷县府谷中学 719499
摘 要:语文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既是我国文化的传承,也是学习其它知识的基础。语文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本文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有效措施
语文是一门蕴含丰富的情感教育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完善学生人格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活动过程,更是情意活动的过程。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认知、轻情意,甚至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情意”是“副产品”,没有时效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文化水平,更需要情感丰富。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感意境是凝聚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教师登上讲台,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面,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调节完成这一心理转变。此时,教师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一种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情境,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相配合,形成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感氛围,一种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会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置身其境,亲身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情感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启动和激活作用,是学习活动的直接诱因。要真正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创设某种情境,自然地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愫,使之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丰富内涵。
二、借助形象再现,实施情感教育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着很多经典小说作品的选文,这类文本通常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都非常深入,并且能够透过故事表达非常深刻的寓意。在学习这类文本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故事重现出来,借助于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再现来让文字变得更加立体,让文章中的情感也能更加丰富。让学生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重现,将会让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更加活跃,这种形象渗透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得以升华。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选文都可以采取这种教学辅助方法。比如鲁迅笔下《祝福》中的祥林嫂、沈从文笔下《边城》中的翠翠等,这些人物都被作者刻画得生动形象、惟妙惟肖,被人们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学生在表现这些人物时必须深入到人物内心中,体会他们当时的情感,感受人物的境遇。这个过程会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学习体会,这也是形象渗透的魅力所在。情感教育在实施时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文本的特点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样能够收获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三、通过诵读课文,领悟真情实感
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断和神韵会通过朗读这个媒体,变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有表情地朗读,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艺术功底、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涟漪,形成“物我同一情融融”的意境,产生求知的渴望。
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诵》一文中说: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吟,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也就是朗诵。吟咏背诵,不但能博闻强记、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毛泽东喜爱韩愈诗文,一部《韩昌黎集》大部分能背诵,晚年坚持背诵李白、李贺、李商隐及辛弃疾的诗词。正是在这吟咏之间,才涵养了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浩然之气。
现行语文课本中很多古今中外名篇,其深蕴的意味不借助于诵读是体会不出的;还有一些课文所渗透的谦和、友爱、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等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无一不是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节奏和谐的韵律表达出来的。对此,教师可通过范读或指导学生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读出感情,读出美感,读出“弦外之音”等,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这样更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很快地进入审美的情感之中。
四、创新教学方法,巧用情感氛围
在以教学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充分引入情感,优化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为课堂营造更浓郁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感到新鲜,体验到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寻找思考,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何保持学生情感的亢奋状态。
比如一首深情流露的小诗、一首感性的歌曲,抑或是一篇独具匠心的散文,都能成为吸引学生的焦点,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情感诱导作用。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需要不断创新的艺术。高效的教学,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求知的敲门砖,一方面又能够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让学生在课堂中释放自己的激情,或跨越时空,或体验人间百态,从而领悟到真实的语文魅力。
五、提高课堂语言魅力,重点突出情感交流
精湛的语言技巧,能让教师们更从容、得心应手地在课堂上展示知识点,通过丰富的语言又能让学生牢牢地被课堂所吸引。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有精湛的语言技术,要掌握好“说话”这门艺术。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加强语文老师的语言技能培养,加大各种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大多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中外古今的经典名作,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文字魅力,都需要语文老师用心去诠释。语文老师在选择语言时一定要注意以原文高度统一,从而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语文是一门蕴藏着丰富情感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注意情感教育的渗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感情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能够架起一座由语文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增强他们各方面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汪行舟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江西教育,2014,(11),40。
[2]李洪承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试题与研究,2014,(11),93。
[3]吴真真 浅议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J].中学课程辅导,2014,(17)。
论文作者:周珍如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语言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意境论文; 《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