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苏永来

苏永来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中医医院 云南大理 6715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每次400mg,每天1次,并静脉滴注倍他司汀,每次30mg,每天1次;观察组采用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关键词】中医推拿;针灸;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153-01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被称作椎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晕以及耳鸣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物不清、头痛等临床症状[1]。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推拿、中药治疗、针灸以及康复等,其临床效果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本研究对我院的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8~67岁,平均(50.42±9.73)岁;病程28~253d,平均(157.39±21.43)d。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7~69岁,平均(50.79±9.28)岁;病程29~257d,平均(156.58±23.65)d。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批号:国药准字Z32020671,生产厂家:必康制药江苏有限公司,规格:2ml:0.2g),每次400mg,每天1次,并静脉滴注倍他司汀(批号:国药准字H23022742,生产厂家: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ml:10mg),每次30mg,每天1次。观察组采用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拇指柔头部两侧,胆经以及膀胱部位,共5次;使用拇指在推坎宫、开天门、分抹前额,共20次;双手拇指点柔四震颤、神聪和百会;采用3~5°旋转扳法,若出现“卡嗒”声,则表明成功复位;取颈3~7外关、夹脊穴以及大椎,如患者出现手臂及肩膀疼痛则配合取天宗以及肩髑,如患者出现头痛、耳鸣、头晕则配合取风池、听会、百会以及四神聪穴,如患者出现上肢麻木则配合取手三里、合谷以及曲池穴。对上述的穴位进行常规的针刺治疗,得气后留针半小时,每天针灸治疗1次,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标准:(1)治愈:经过治疗后,颈椎CT检查显示成角或生理弯曲均已恢复为正常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基本消失,能正常工作,且6个月内临床症状为出现复发;(2)有效:经过治疗后,颈椎CT检查显示成角或生理弯曲均出现显著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显著改善,能正常工作;(3)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颈椎CT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极为复杂,可能与血管闭塞、机械压迫、畸形等因素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中为本虚标实之证,属于“痹证”、“眩晕”、“头痛”之范畴,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两虚、痰瘀阻滞而引起,且与外伤、长期姿势不良以及受寒等诱因密切相关[2-4]。治则应以调理阴阳、补虚泻实、疏通经络为法。推拿可以充分放松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的肌肉,发挥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加速新陈代谢、缓解背部肌肉的痉挛以及血液循环的功能,可以有效治愈无菌性炎症以及改善局部水肿情况,具有平衡阴阳、通经活络、行血活气之功效[5-6]。通过针刺外关、夹脊穴以及大椎等穴位,可以有效发挥补益气血、补肾壮骨、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以及止痛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是临床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阳世光,余则刚,邹传惠,等.物理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352-2354.

[2]梁德,崔健超,张华健,等.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217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6,57(14):1226-1230.

[3]刘婷婷,黄涛,钟子辉,等.21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颅外椎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33(04):425-427.

[4]郑宇,党建军,程宏毅,等.可调式颈椎固定牵引器个体化牵引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医正骨,2016,28(07):53-56.

[5]荣红亮,申宪军,王晓琼.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10):171-171.

[6]钟立军,廖军锋,宁俊忠,等.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1):894-895.

论文作者:苏永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苏永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