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煤炭开采行业的不断发展,煤矿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煤矿安全事故不仅打断了煤矿日常的生产秩序,严重时停止整顿,员工生产积极性受损,直接影响到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事故处理不当,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因素研究
引言
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加大煤炭企业的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管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落实到位方能确保煤矿能够安全地进行生产。
1煤矿安全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1.1煤矿职工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煤矿企业在工作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职工们并没有重视安全生产和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对于矿井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还有日常工作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不够充分,感觉安全事故离自己很遥远。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赶急图快,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害人害己。所以必须要持之以恒的针对职工的安全生产进行知识培训,时刻提醒职工的安全警惕性,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1.2安全设施不完善
安全生产保障除了生产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而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煤矿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一部分煤矿生产中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要在后期加大安全设施的建设,重视安全生产,树立“安全就是一切,安全就是效益”的生产目标。
1.3安全管理工作执行力不足
安全管理就是针对人、物等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实现综合协调力,简单地说就是执行力。在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力的好坏关系到了制度是否被贯彻落实以及生产任务是否能有效完成。在煤矿的井下生产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部分员工由于个人懒惰问题,在某一个工作阶段出现安全管理松弛现象,这样就是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必须要保证好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到位,包括有职工的考勤制度、质量标准化制度、监督制度等一切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在制度的提出和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奖罚分明,确保制度的执行力。
2提高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方法
2.1加强安全生产许可管理
我国的煤矿生产企业就其安全生产的管理而言,可以分为缺少安全评定或许可的小型企业和取得了国家安全评定及施工许可的正规的企业。对于没有安全生产许可的小型煤矿企业,相关的监察部门应该加大检查力度,一旦发现立刻处理。对于已经取得安全许可的生产企业,相关部门的检查可以适当放松力度,但是对于监督的内容不能松懈。为了提高安全认证的可信度,监察部门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许可的小型企业要严格检查和处理。
2.2加强安全事故的防控
煤矿管理中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和事件发生后的控制工作都是安全措施的必要内容,提高员工安全作业的意识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将安全的观念深入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保证安全施工.与此同时,企业应该树立安全的观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对事故多发地点加强安全检查,同时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不能抱以侥幸的心理,在发现安全问题的初始时就进行隐患排检,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扩散.对于企业中的事故多发环节,更应该加大检查的力度,提高企业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地作业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对“人”的管理
人自身能够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对生产各种因素进行管理和协调,具有能动性,人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占据主导地位。煤矿安全生产从本质上取决于人,对“人”的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的贯彻深入工作。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深入煤矿企业每个职工工作意识当中,则就是能够防患于未然。在事故发生前或刚有事故征兆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②做好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是一名煤矿员工从入场、在岗、一直到离岗,针对不同施工任务、工序转换、设备设施的操作等,每个时段都会接受到各项安全培训教育,主要是为了保证生产人员不清楚、误操作等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因此在每个培训环节都要扎实做好各项培训工作,杜绝走形式、走过场。
2.4制订严谨的考核制度
在工作中要制定考核制度。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地推动工作进度,调动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考核首先要有层次性,需要每一个工作级别一级考核一级。考核需要有全面性,不管是领导层还是一线员工都要进行考核。考核还要做到公平公正,领导层面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考核还要具备真实有效性,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考核数据要保证准确,过程真实可靠。只有评定出准确的考核结果,才能进行有效的奖励和惩罚工作。考核能够检验出具体的工作成效,激励每一个职工提升工作质量,通过奖励制度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员工进行惩罚措施,让员工认清楚自己的不足,促进少出过错,并在工作中进行整改。
2.5煤矿安全管理保障支持系统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1)把安全的全员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因为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只有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安全生产,才能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和环境;(2)在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和贯彻煤矿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奖罚分明;(3)要做好煤矿生产设施及辅助系统的规划工作以及采掘工作面的合理衔接与各生产工序平行交叉作业等诸方面的内容;(4)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及设备越来越“高大上”,对生产机械设备必须进行统一的分类管理,加强维护与保养工作,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
2.6加大技术创新,提高工艺水平
技术方面的欠缺是造成我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受阻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技术创新,提高工艺水平,切实增加资金投入,虚心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相关经验,实现技术、工艺以及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创新。比如,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大范围的实行了地浸、堆浸以及就地破碎浸出等各种各样的溶浸采矿工艺,大部分的铀矿冶企业都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该项技术,切实提高了溶浸采矿的产量。自从推广该项技术以来,不仅降低了矿产能源消耗,而且切实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资源利用方面也提升了30%左右,破坏环境的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制。可见,技术创新以及无害化新工艺的使用,对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实施新工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科研和生产的融合,促进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结束语
煤矿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建设工程,还是一项需要长期性常抓不懈的管理工程。树立起“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工作理念,保证安全生产的平稳发展,才能够消除煤矿事故对于我国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威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代少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J].现代矿业,2010,04:25-29.
[2]丁名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致因分析[J].煤矿安全,2011,05:187-189.
[3]汤铸,艾德春,彭斌,等.我国煤矿安全形势及事故原因分析与控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02:47-52.
论文作者:焦书明,季相远,路则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煤矿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员工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