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绒拥措(四川省甘孜县民族中学 四川 甘孜 626700)
【摘 要】语文具有很强的自身特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者深有感触,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同时博采众长,特作以下探析,以期共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 分组合作 自身体验 完善自我 有效性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其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师在授业的同时,需要借助课堂平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示才能,进行创造性学习。
1 分组合作 -- 各司其责.
新课程对综合性学习要求强调合作精神。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开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被教师普遍接纳。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素材,最后研究和汇总,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分组合作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各司其职,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摘录。分组进行,不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合作优势,共享了独自资源,提高了效率,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2 个别教学 -- 张扬个性,放飞心灵.
每位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语文课程标准》中点明个性化阅读的主旨所在:"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结合教材内容,作者构思个性化平台,在这里,每位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畅所欲言,思维在这里碰撞,进而培养学生的 " 听和说 " 的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还应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新课程给予了语文教师自由的翅膀,也给了生命个性飞扬的一片天地。
3 课堂 -- 评价关注发展,以学论教.
"关注发展, 以学论教 "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教师讲授的内容,讲授的方法,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 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每个学生进步 "" 教师应在与学生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 ",这是对新课程所的精髓所在,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应积极树立 " 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 " 和 " 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 " 的评价理念。语文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贴近教材特点和学生客观实际,促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结合眼下语文教育过于注重枯燥乏味的训练,学生的体验和创造性被压抑,因此,中学语文需要学生感性体验,激发语文课堂生命力,为此,应注意以下四点:
1 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文,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单纯的未来学习一些知识点,为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 超文本 " 的大语文教育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内,而应延伸到语文课堂以外,疏通外来信息通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看电视、网络、报刊等,引导学生感性体验语文课堂独特魅力。
2 感悟课文,表己思想.
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局限于把各个知识点分离,随后逐个分析,随后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这种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切身体验呢?可以在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后,自己充当小老师,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非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在文章的引导下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3 切身体会阅读,迸发思想火花.
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所感所悟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人为性分离各个知识点,随后进行细枝末节的讲解,而忽视学生客观实际。应遵循 " 寻言 -- 明象-- 悟道 " 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为此,语文教师在授课前,通过播放一些自然、流畅、深情的音乐,引导学生轻声诵读,引导学生谈谈所感所悟。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的不同,因此,所感所悟也不尽相同,由于学生自身局限性,教师需要及时有效的点拨,令学生眼前一亮。
4 用心体验文学创作,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批判精神去评价作品,结合自身所感所悟,通过增减,进行再度创作。
1,注重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由于学生自身局限性无法对教材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 " 将心比心 "的效果。
2,引导学生读写结合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读写结合和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为此,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1)重视艺术空白,补课文的空白地方。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空白,真是这些 " 无字之处 "、" 无声之处 " 的空白给语文带来一些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些空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富想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尽管学生的理解和原文有一定的出入,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应该给予鼓励。
(2)在言不尽意替作者表意。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慕的一面。俗语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教材上往往 " 言 " 不能尽 " 意 ",学生需要借助于自身生活经验去还原。
(3)适当表演相关课文。针对一些课本内容,指导学生扮演其中角色,学生通过内化教材,结合自身所感所悟,通过一些言谈举止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通过一些动作或者对话的增减。通过自身体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背景缺少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神来之笔,无法令学生豁然受益。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四点:
1 应对所教授课文内容了然于胸,方能游刃有余。
中学生学习主动性虽然不足, 但并非都语文素养低下。教师专业化水准不足,对教材内容无法了然于胸,过度依赖于网络或者教案,缺乏对教材的透彻研究能力,往往造成学生对老师信任度下降。
2 旁征博引,课堂上灵活应变。
针对那知识的拓展的内容,学生往往意犹未尽,提出一些自身想法,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缺乏深度认识,因此,往往会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很容易导致冷场。
3 多学科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得以大开大合。
一些古诗设计物理现象,尤其是一些光现象、声现象,与经典力学、运动学等内容。语文教师应不遗余力的提升自我,使自己的讲授的课程妙趣横生。
4 既能博大又能高、知识面广阔且具深度。
语文教材的内容极为丰富,富含古今。语文课本许多内容,尤其一些文言文或者古诗往往涉及一些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多这些天文知识有独到的见解,以便化难为易,让学生释然。结合一些生活常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些都是课堂当中可以延伸且灵活教授的内容,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言而总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由教到学的转变,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年
2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年 01 期
3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 02 期
4 张朝珍;; 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 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 年
5 陈星; 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年
6 郭宏;;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 年 09 期
论文作者:洛绒拥措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内容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