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他们的声音——当前大学生热点问题追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他们的论文,热点问题论文,声音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本文中使用的“热点”一词来自两种界定:一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作提示:你最关心的问题,想得最多的问题,讨论最多的问题,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事情等类似提示,一是研究者有意不作提示,任凭研究对象自己理解,而直接问:你认为大学生的“热点”问题是什么?结合两种界定,在于尽可能减少来自研究者及研究对象双方理解“热点”上的误差。
本文的研究对象“大学生”选定上海一所高校作为典型样本,包括了大学本科生、专科生,并充分考虑了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可能造成的差异。
本文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来自访谈,访谈对象基本上是随机取样,只控制性别比、年级比和系列比。访谈地点选择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舞厅等几种大学生主要活动场所。作为另一类主要活动场所的教室及图书馆本应包括,但出于不打搅学习秩序之考虑而不列在内。此外,为力求全方位考察研究,亦选取少量大学教师、研究生作参照访谈。
本文研究者分别为在大学生活近六年、九年的硕士生、博士生,因此这次研究中也较多采用了观察法,包括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整个研究(仅限于访谈)持续约三周,访谈的终止界限为研究者感觉对问题有大致满意的把握,研究对象的重复回答率达80—90%,具体体现在与研究对象交谈中,较能预测其回答。尽管如此,并不排斥持续调查中仍有更新更深入的发现,这也正好是本文欲作系列追踪研究的一种考虑。
二
我们的访谈包括两种形式:个别访谈和群体访谈(一般为4至5人),总人数达118人。在访谈资料整理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与热点问题有关的四个维度,即年级、性别、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其中尤以年级与热点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因此,下文以年级为分析主线,展开说明。
1.一年级
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天之骄子”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好奇感和茫然感交织在他们心头。“黑色”的七月和绚丽多彩的大学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令他们一下子无法适应。有的新生甚至认为自己还没有找到成为大学生的感觉。什么是大学生的热点问题呢?他们给了我们二种典型的回答:其一,也是大多数新生的回答:“刚进来,什么都不知道,好象范围很广,说不清。”其二:“热点很多,比如社团、舞会、家教等等。”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回答,实际上都反映了新生们的困惑,他们好奇的眼睛时时张望着大学的门里门外。对未来,他们所知甚少,但过去却是他们熟知的话题。所以平时相处中,他们谈论较多的是中学生活,以前的朋友;还有自己的家乡,既互相增进了解,也从过去中寻找些什么。
2.二年级
大二的学生们已基本融入大学生活,他们的注意力从大学转向了自己和社会。打工、学习和恋爱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1)打工 大二学生打工,一半是为了赚钱,一半是为了接触社会。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大学成为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直面贫富差距的场所,钱和赚钱也就成了他们中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其实,对钱他们看得并不清楚。虽然在访谈中他们多次引用《编辑部的故事》中余德利的一句“名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要钱干什么?有了钱又能怎么样?当我们问及这些问题时,他们茫然不知所措。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学校食堂的伙食价格令他们捉襟见肘,为了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他们不得不去打工。
大学生打工主要是做家教和搞推销。虽然打工可以使他们手头宽裕一些,并且他们也承认自己“对钱也是有所谓的”,但赚钱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许多学生抱怨说,自己平时课时紧,空余时间少,没有机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打工成为他们接触社会的最佳(对某些学生而言甚至是唯一的)途径。
(2)学习 大二的学生们牢骚最多的是学习。他们抱怨平时学习 不自由,所学基本是理论知识,似乎没有什么实用性。有些学生认为:“每个人都在为钱而奋斗,文凭只是将来赚钱的中介。”知识的可应用性越强,用这种知识来赚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于是,有些学生就参加各种计算机班、英语班和金融班,以求实惠。
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价值持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也许这也体现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成长的历程。有一位学生这样表达他的困惑,他首先表明了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反感,认为老师“光讲理论不好,想学些实际的”,接着又说,他的老师曾经说过,学习应该先打基础,学好了理论,才能做好实际工作,他认为“这也有道理。”
(3)恋爱 爱情对大二学生来说浪漫而抽象,是令他们心驰神往 ,平时却羞于启齿的话题。但若几个较为熟悉的同性聚在一起,自然会谈起某个异性。其中,男生的话题多为哪个女生漂亮可人之类。也有几个大胆的,觉得“青春期嘛,不谈这种事肯定不正常”,并且也确实付诸行动。但总的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具体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3.三年级
与二年级学生相同,大三学生的热点问题也集中在打工、学习、恋爱上,但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大二学生之间的差别却颇能启发我们去思考些什么。
(1)打工 与大二相比,大三学生的打工热情有所下降,打工多 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开支。在打工为了赚钱和了解社会两方面,如果说大二学生更偏向于前者,那么大三的学生则较注重后者。用他们的话来说:“钱嘛,不要看得太重,不要为了挣一千块钱去拚命打工。”他们所寻找的工作,除家教外,较多与自己的专业相关,这在一些热门的系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位英语系三年级男生打算利用假期搞翻译、口译,这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东西活学活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了解企业运行。这种把打工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倾向,可能是由于大三学生对自我发展和前途方面的考虑更趋成熟,更主要的是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找工作的压力,他们的打工可以说是一种预备性工作。
(2)学习 大三的学生把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当我们问 一些大三学生他们认为大学生的热点问题是什么时,相当一部分学生首推学习。与大二学生相同,他们也热衷于各种计算机班、英语班和金融班,讲求知识的实用性;但他们同时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术,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充实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他们也埋怨系里课程设置不合理,但同时认为专业课其实不是很重要,“因为大学里机会很多,你可以到处去听课,自己感兴趣的就到图书馆去找书看。”他们想学的东西很多,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计算机等,他们还热爱哲学、历史等有关人和人生的学问。可见,在他们眼中,知识开始富于立体感和人文精神,开始与自身的内在发展相关联。
(3)恋爱 恋爱对大三学生并不陌生。当我们论及这个问题时, 他们显得有些淡漠。一位数学系学生说:“恋爱这种事,大一、大二说得多些,觉得很滑稽。现在感觉没必要谈。别人谈朋友是别人的事,何必去说呢。”不过,他们也会谈女孩子,谈爱情,只是他们的爱情更实际些。如,一位中文系学生直言:“要找就找个好妻子,找一个你爱的并且她也爱你的人,否则的话就找个爱你的人,这要比找一个你爱的人好。你说呢?”
4.四年级
面临毕业分配的大四学生们,当然的热门话题是找工作。外地的学生担心将来是否能留在上海,上海的学生担心是否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即使是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这样的担忧也并未减少。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他们忧心忡忡。
大四的学生们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呢?经济待遇当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同时,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至少是与经济待遇同样重要的另一个前提。因为工作能多赚钱固然是好事,但是还要能有“文化意味”,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诚如一位物理系四年级学生所言:“现在我们认为是好的单位,过了几年以后是不是还走俏?所以找工作不仅要现在看起来很好,还要以后有发展前途。”所以,他们希望能从工作中多学些东西。他们不喜欢太清闲的工作,觉得那是浪费青春。与其如此,他们认为还不如成天忙得焦头烂额;在繁忙的事务中增长见识和能力。
除了找工作,大四的学生们似乎“早就什么都懒得谈了”。谈恋爱?不是同一个地方来的难免劳燕分飞,没什么可谈的。学习?考研?都到这份上了,再说又有什么用。国家大事?大一的时候还辩论辩论,现在感觉象我们这种小把戏……平时只讨论一下球赛。用他们的话说:“觉得什么都应该想,但什么都想不来。自己不知道在想啥,想了也是空想。有时间还是看看书,或者干脆睡睡觉,实在一点。”有的人甚至连工作也懒得考虑。经历了大二和大三,大四学生似乎进入了一种与大一阶段不同的混沌状态。
以上是我们从年级的角度对大学生热点问题的分析。不同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回答差异虽不如年级差异那样显著,但也不是可以忽视的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热点追踪才更有立体感。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在大学期间的影响十分突出,这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而本次访谈中男女性别差异亦存在。对男生而言,足球比赛、辛普森案都可能成为他们经常谈论的热点话题。而女生,无论大一或大四,服饰、发型、化妆甚至谈论男朋友等都是她们生活的一个焦点。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也存在差异。文史哲类的学生经常抱怨自己的专业不易找到好工作,而一些所谓“热门”专业的学生又有他们的苦恼,如所学不够实用等等。体育系学生寝室中的热门话题总离不开球类比赛,外语系寝室的话题则会有许多“涉外”的日常故事。
我们访谈的许多大学生都喜欢在他们即将论述的论题前冠以“我是安徽来的”,“我是农村学生”,“我家在上海”等“以资说明”的词句。不同家庭所在地似乎可以为某些热点的差异作出一定的解释。这种地域的差异主要是两方面:上海还是外地;城市还是农村。访谈中发现,同样对工作与前途的担忧,对上海大学生是能否利用关系,加上个人才能寻得一份好工作;对外地想留沪的大学生,则首先是能否留沪的问题。另外在打工方面,许多安徽、江西、河北等地的学生都坦言他们之所以会打工,主要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及上海生活水平。上海本地的大学生打工人数颇多,但最初的动机可能不一样。所以访谈中有位大学生这样说:“打工是为找工作作准备,但也不排斥一部分贫困学生为填饱肚子去打工。”
最后,有必要尝试提出一个“隐性热点”的概念,这自然相对于“显性热点”而言,以上所提“热点”基本上属于显性,即被大多数人意识,并在访谈中高频率出现。而隐性热点在访谈中很少有人甚至没人提及(也许只是暂时遗忘),但它依然应作“热点”看。比如校园治安问题,访谈中只有一个大三女生不加思索指出:校园治安是热点。当我们追问:“你周围有同学出事吗?”该女生理所当然回答:“我们女生晚上从不单独出去。”虽访谈近120人中只有一人提出这应是热点, 但事实是该校一段时期内很少有女生宿舍不谈论到并为之紧张的。因此把它作为隐性热点提出,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应属必要。
这类隐性热点还包括考研、出国和流行音乐。大学生中希望能念研究生的人数还是相当多的。这主要是受到毕业分配的影响,当然也有纯粹追求知识的需要使然。还有学生提到研究生助学金升高也是激励因素之一。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希望多学知识而考研,访谈中有位同学说:“我们全寝室里的人都准备考研,大家觉得要学好专业,本科四年根本不够,一定要上研究生。”还有一位来自外地的大学生对我们讲:“我想留在上海的唯一途径是考研,但这不是我考研的主要动机,我只是觉得读研很吸引我,自己爱读书。”此外,确有许多学生认为,现在本科生毕业找工作太难,要达到硕士水平,才有可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出国问题在大学中已不象前几年谈得那么多,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没想到出国。他们说,出国太苦,何必呢?现在中国发展得不错,在国内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说,国外的文化传统毕竟与国内不同,若去定居或长期居住,可能会觉得没法与当地的主流社会融合在一起。也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能到国外开开眼界,他们说:“如果我有机会,我总想出去看看。不管在外面混得怎么样,都可以见识见识,丰富一下自己。”这两种观点在学生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当代大学生中,追星的可谓凤毛麟角。他们不会为歌星发生争执,倒是会讨论哪类歌曲悦耳动听。有的学生认为大陆音乐比港台好。港台歌曲的内容太狭隘,主题几乎都是爱情。而大陆原创音乐具有开拓性和思想性,它的主题面很广。但有的认为,大陆歌曲只不过是对港台音乐的抄袭,若说资深的音乐人,大陆就提不出几个,而港台则有李宗盛等人。
三
为使以上对现象的描述不仅仅是现象,对“当前”的界定不至于过分短暂,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教育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社会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运用著名社会学家C·W·米尔斯所倡导的“社会学想象力”,我们可以作哪些另外的理解呢?
就“热点”本身而言,我们选取年级差异作为主要的分析层次,并注意到不同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可能有的不同“热点”,并对“隐”热点也作了尝试性分析。综观大一到大四中热点的变化过程,有趋少特征。无论纵向或横向比较,年级都是一个发展主线,这是否可以体现,个人成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为一种社会化过程,大学生个人成长的主要环境是高等学府,但又处处渗透着社会的多向辐射。大学不是封闭沉寂的象牙塔,毕竟我们没有发现单一静态的“热点”,这种多元变幻的热点正与多元变动的社会特征相互映照。
学习的风气渐浓。考研与否,学专业、技能(包括电脑、外语)都成一热,是社会转型中强调实力、注重竞争使然。与此同时,大学生对高等教育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也积极提出挑战。
打工一词使用率何其高。大一到大四,虽各有不同的出发点,然而,注重“赚钱”已经不再羞于出口。当社会从计划向市场转型,商业文化的冲击自然免不了会对这群处于思想前沿的年青学子产生影响。是好是坏,留予他人说。
工作与前程、爱情与婚姻几乎是所有大学生们永恒的话题。这个年龄阶段,这样的大学学习过程,确定了他们至少在为这两大方面作主要的预备。对“好工作”的界定、对爱情的看法中有作为大学生浪漫的理想色彩,也有浓厚的社会现实痕迹。
校园治安、流行音乐、出国等话题作为“隐性热点”的存在,或反映可能势头更猛的发展态势(如校园性骚扰),或直接体现当前社会文化(尤指上海社会文化)的几种典型观念(如对大陆原创流行音乐的看法及出国与否的可能选择),都应引起学校、社会及大学生个体的关注、思考。
“热点”的讨论资料,几乎全部来自大学生自己的声音。试着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听听他们的声音,便会发现少了道道阻隔的墙,其中还有一个共同的声音,那便是:沟通——他们渴望能与社会有更多一些渠道的接触、了解、认识,希望目前的高等教育提供给他们更好的发展空间与际遇,还想知道同校园的“他们”、同年龄的“他们”都在想些什么。这对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己都是一种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