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奇曼探究模式”与政治课创新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模式论文,萨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萨奇曼探究模式”的主要理论及其在政治课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萨奇曼探究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探究活动发展思维技能。它的理论主要是:①识别问题(开始上课时由教师提出问题);②假设一种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③收集资料来检验假设;④修改以前的假设;⑤重复第3和第4个步骤,直到找到能解释所有资料的假设为止。这一理论可以用如下图示来表达:
“萨奇曼探究模式”的中心环节是: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证明假设的不断循环,它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技能。从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它对政治课创新教育有着以下两方面的特殊作用:第一,“模式”强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内容目标和过程目标的有机联系,克服了应试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重内容目标、轻过程目标的弊端,较好地实现了知识、技能、素质的“三位一体”,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在“萨奇曼探究模式”下,教学过程中的内容目标和过程目标是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的,学生在做出一个假设(内容目标)的过程中,学会根据假设去收集资料,并把资料与假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过程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大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技能。政治课创新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进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情感、觉悟(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这一模式,把内容目标和过程目标紧紧联系起来,做到知识、技能、素质的“三位一体”。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的观点教学时,我不是抽象地从原理中引出,然后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而是先展示一种现象:我们虽然知道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草植树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止沙化,可是甘肃境内驰名中外的“月牙泉”,独卧沙漠八百年而不干涸,当地人为了永保这一沙漠中的奇观,在其周围种草植树。但是,人们惊奇地发现“月牙泉”周围种草植树后,湖面不仅没有增加,相反,近年来湖面不断缩小。有专家预测,几十年以后这颗沙漠中的明珠将不复存在。随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月牙泉”萎缩的原因。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假设,又不断收集资料去证明或否决自己的假设,最后他们对各种假设和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月牙泉”湖面的萎缩同当地人不切实际的种草植树有关。这样,我就很自然的向学生表述了一个观点:“看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你们也有这样的经历吗?”学生们都笑着点头。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展示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证明假设”的不断循环,将课堂教学的内容目标和过程目标紧紧地联在一起,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素质。第二,“模式”突出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营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的环境,体现了政治课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它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有三个方面的要求: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②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③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道德观。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决定了政治课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而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要求,更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摒弃“教师讲、学生听、考试背”的陈旧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转移到在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新模式上来。而运用“萨奇曼探究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在“模式”下,探究活动完全是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完成的。一方面,探究活动的内容目标(问题的展示)是由教师确定的,它决定了探究过程目标中学生假设的提出、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推理的方向,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探究过程中假设的提出,资料的收集,以及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推理而形成的解释性结论,则完全是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思维来完成的,这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证明假设的每一次循环,都意味着学生思维技能的不断发展和创造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从长远的目标看,这一模式的运用,还有利于培养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创新精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这一模式的探究是完全必要的。
上面我谈了“萨奇曼探究模式”理论及其在政治课创新教育中的作用,那么怎样来构建和应用这一“模式”呢?
二、应用“萨奇曼探究模式”进行创新教育
应用“萨奇曼探究式”进行创新教育,关键是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联系起来。从政治课的特点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选择好适合“模式”使用的内容目标。“萨奇曼探究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交互使用,它偏重于解释某种现象或结果为什么会发生,而不适合去解释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它比较适合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教学,一般不适合于概念的解释,作为教师,做好这一点是发挥主体作用的体现。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问题把内容目标展示出来。在内容目标确定后,这一步就成为整个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以后学生的探究过程都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的。为此,我认为要把握好两点:一是问题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情况,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懂展示的问题;二是要考虑学生的动机。即设计的问题必须具体、生动,能激发学生兴趣。政治课理论和观点比较抽象,但我们如果把它用时事政治热点、焦点问题、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典故、成语故事等吸引人的形式展示出来,再配以合适的现代化媒体的使用,教学效果会很好,这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再次,掌握好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证明或修改假设这一过程的循环,这是整个“模式”运用的中心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尽可能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假设甚至是相反的假设,允许学生讨论、提问甚至争论,并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用以证明假设的资料不可能完全都通过课外调查和观察收集,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向教师提问获取信息来收集,但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只能做“是”或“不是”之类的回答,其分析、推理以及形成解释性结论都必须由学生来完成。
最后,教师对于探究活动要做出积极的评价。由于学生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与内容目标无关的假设,也有可能出现有的学生一言不发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给以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模式的应用,下面我设计了一个应用例子:
(1)确定内容目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并且联系是有条件的。”
(2)展示问题:“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动物,如果我们在某一位同学家中看到它,大家很容易把它同捉老鼠或宠物联系起来。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西线战场上,德国军队却通过发现英法联军阵地上的一只猫而炸毁了对方的战地司令部,从而取得局部战役的胜利,你们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3)学生提出假设——通过向教师询问收集资料——证明或修改假设的循环:
A生:“这只猫一看见人就跑吗?”
教师:“不跑。”
B生:“猫出现的附近地区有平民居住吗?”
师:“没有。”
C生:“当时的英法军队里士兵都可以养猫吗?”
师:“不可以。”
D生:“下级军官也不可以养猫吗?”
师:“是的。”
E生:“哦,我明白了,这猫是高级军官养的。”
师:“是的。”
(4)学生对上述假设和材料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猫→家猫(看见人不跑)→军人的猫(阵地上没有平民)→高级军官的猫(士兵和下级军官不许养猫)→联军司令部
(5)教师总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正像猫与英法联军司令部的联系,它的条件就是特定的战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