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郝绍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郝绍丽

郝绍丽 山东省招远市张星镇张星学校 265403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高度技艺的活动,是教师在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特定的教学对象所进行的艺术性创造。既然是一项创造,那么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了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创造,即德育的性质。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渗透德育,使学生能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品德,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在人物分析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中不乏对英雄人物的描写,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有着各种各样值得学生钦佩和学习的闪光点。在学习这样的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吃透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将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情感氛围,以情传情,以情育人,让学生懂道理,明人生。 因此,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如童第周、李大钊、詹天佑、诸葛亮、黄继光等,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法。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接触一个个高尚的人物,让他们的情感感染、熏陶学生。 如讲授《一夜的工作》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视频看到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从而了解周总理工作是多么辛苦,生活是多么简朴!由此对周总理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教育学生学习周总理的优良品德,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德育教育。又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抓住詹天佑的语言、行为、内心活动等进行深入透彻分析,使一个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形象跃然纸上并深入到学生的心坎中,从而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的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围绕课文的中心,抓住关键的词、句、段、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思考,从而揣摩其中的德育内涵,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做到“字求其义,句求其旨,章求其训”,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段中,我抓住“担心”、“不敢朝他那儿看”、“忍不住不看”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我”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让学生知道“我”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十分矛盾,是因为邱少云所处的境地实在是太危险了,战友之间的心是紧紧相连的。然后抓住描写邱少云外表的重点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再剖析邱少云的内心世界。提问:为什么邱少云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想象他的内心活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让学生受到“不畏牺牲、顾全大局”的教育。

三、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韵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的综合活动。大声朗读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品味。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匆匆》一课,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课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对时间总在悄然流逝而感到无奈和惋惜。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每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从而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四、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单单在课内是不够的,还要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是语文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习收到实效。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是如此。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的魅力。只有如此,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论文作者:郝绍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郝绍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