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冷水江 417500
【摘 要】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6年8月我科接收的4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分组40例病人:试验与对照两组各20例。试验组行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对照组行丙泊酚腰硬麻醉。分析比较两组的镇静效果。结果:试验组术中0.5h的HR与BIS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完全苏醒时间为(19.56±4.09)min、恢复治疗之间为(6.12±1.04)d,对照组分别为(25.47±8.54)min、(8.52±1.67)d。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积极采用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法,可提高患者基础生命体征的稳定性,增强镇静效果。
【关键字】腰硬麻醉;镇静效果;子宫肌瘤剔除术;右美托嘧啶
女性良性肿瘤中,子宫肌瘤比较常见,患病群体以30-50岁的妇女为主,可影响其日常生活[1]。目前,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该病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但术中麻醉药物的选取则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以4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收录于我院2016年5月-2016年8月)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40例,收治时间:2016年5月-2016年8月。所有病人都符合“妇产科学-子宫肌瘤诊断标准[2]”,经CT、B超与X线检查确诊,获得知情同意,并排除有麻醉过敏史以及病历资料不全的病人。利用抽签法,对40例病人进行分组:试验与对照各20例。试验组年龄在30-45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6.25±3.17)岁;子宫肌瘤半径为4-7.5cm,平均(4.9±0.7)cm。对照组年龄在30-46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6.14±3.08)岁;子宫肌瘤半径为4-7.6cm,平均(4.8±0.6)cm。两组性别、子宫肌瘤半径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人麻醉前都检测基础生命体征,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BIS;血氧饱和度;血压。建立静脉通道,并于麻醉前0.5h静滴复方乳酸格林液(250ml)+羟乙基淀粉液(250ml)。于L3-4做穿刺,待穿刺成功后,给予罗哌卡因10mg,拔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注意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呼吸抑制症状,直至病人的感觉平面达到T6水平。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注丙泊酚,60ug/(kg*min),以维持麻醉,并于术前5min停止用药。试验组先静注右美托嘧啶,0.5ug/kg,待维持5min后,再予以0.4ug/(kg*h),以维持麻醉[3]。
1.3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于麻醉前以及术中0.5h、术后监测两组的HR与BIS指标,同时记录病人的完全苏醒时间与恢复治疗时间。
1.4 患者Ramsay评分的判断标准[4]
烦躁且不耐受,1分;安静,能合作,2分;已入睡,并能听到、服从指令,3分;轻度睡眠,可唤醒,4分;重度睡眠,难以唤醒,5分;深度睡眠且刺激时无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阶段中HR与BIS等指标的分析
试验组术前与术后BIS、HR及Ramsay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24,P>0.05)。试验组术中0.5h的HR与BIS分别为(60.3±4.6)次/min、(63.3±4.8),对照组为(68.6±4.8)次/min、(91.4±4.3)。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832,P<0.01)。针对术中0.5h的Ramsay评分,试验组显著比对照组升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06,P<0.01),见表1。
3 讨论
有资料显示,对于≥30岁的妇女来说,其患上子宫肌瘤的概率高达20%,其中无症状肌瘤虽可不接受临床治疗,但仍需以3-6个月为周期对其进行1次随访[5]。针对近绝经年龄与症状较轻亦或者是无手术适应症的病人,需采取药物疗法。而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病人而言,则需尽可能的采取手术疗法。由于多数病人对手术不具有较高的认知度,且也担心手术会对其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其在手术期间出现恐惧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手术工作的顺利进行。右美托嘧啶乃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除了具有较强的镇静镇痛作用外,还能起到阻滞交感神经与抗焦虑的效果[6]。此外,也有报道称,右美托嘧啶的半衰期较短,通常为2h,患者在用药后可快速消除,且不会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术中0.5h的HR、Ramsay评分与BIS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完全苏醒时间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积极应用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法,可提高镇静效果,促进患者术后苏醒。
参考文献:
[1]杨礼.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镇静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4):114-115.
[2]陈涛.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镇静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2962-2963.
[3]杨艳.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的镇静效果探析[J].医学信息,2014,(22):509-509.
[4]刘茂林,张青,朱晓霞等.探析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的镇静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2):101-102.
[5]王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运用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的镇静效果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9):1382-1384.
[6]张杰.右美托嘧啶不同给药剂量麻醉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1):3309-3311.
论文作者:段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子宫肌瘤论文; 嘧啶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病人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