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论文_王娟

积极心理学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论文_王娟

湖南省津市职业中专学校 415400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以人类的优秀美德和积极情绪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人类的健康发展,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态度和取向,从而促进心理学的快速发展。目前,高中生面临着严峻的高考压力,所以他们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这大大制约了高中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全员参与理念

高中阶段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心理处于过渡期。高中生是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不仅面临着高考压力,在生活中还面临着父母的压力。这无疑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负担。所以,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与此同时,高中教师在应试教育的风气下,也大都结合高考的考点来讲解各种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且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在这种充满压力、气氛枯燥、沉闷的教学环境下会大大增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指导下,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培养为重点,从而确保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增强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缓解心理压力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高中教育的质量,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开展高中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另外,高中心理教育不应以“健康”或“不健康”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应该以人的教育来重点关注,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确保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高中教师需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开展教学,并需要团结全体高中教师来共同开展教学,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合理构建。

二、建立心理健康机制,着重强调预防理念

1.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教育预防机制。为了更好地引导高中教育,可以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入手,合理结合生命教育、自信心理、亲子教育、青春期心理、自我认识以及社会适应和升学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性教育内容来开展教学。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积极心理学表明,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成长和进步的过程,所以教师也要不断发展自身的心理,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教学中自身的个体成长,从而可以使学生积极发展心理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氛围。其次,需要合理制定心理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需要具备积极向上的态度、特征、情绪和内容等特征,从而更好地使教师开展心理活动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高一需要就新生的适应问题进行探讨,而高二则需要就分班的融合问题进行引导,而高三则侧重考试心理指导,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考试。

2.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教育预警机制。通过借助问卷调查、访谈和心理测试等心理普查方式来实时关注和审查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可以在学校建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而可以更好地监测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还可以在班级中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指定心理委员,并制定详细的心理社团制度,从而也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

三、制定心理健康模式,引领心理健康理念

为了确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心理教育的工作方向出现差误,所以必须要借助心理科研来引领学校心理教育,并且在心理专家的引领下,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模式,同时相关人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高中学校负责人需要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工作,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的顺利发展,为学校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下,高中教师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来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也需要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机会,从而不断提高高中心理教学的质量。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心理健康问题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积极心理学在高中学校教育中的运用除了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外,还可以结合心理教学方面的内容来持续探索和总结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同时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来避免高中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确保高中生可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继峰 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

[2]乾润梅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谭松林 如何在高中心理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J].考试周刊,2016。

[4]卓宇航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

[5]Christopher.Peterson 著 徐红 译 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6]刘翔平 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7]任俊 叶浩生 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革命吗[J].心理科学进展,2005,(16)。

[8]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论文作者: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积极心理学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论文_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