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的多维变革与重构_娱乐论文

电影评论的多维度变革与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重构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8-6552(2010)04-0066-06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电影在数量和票房上发展迅猛。仅以2009年为例,国产故事片456部,院线电影票房收入增幅达43%。[1]伴随着电影创作及产业稳步发展的,是评论的格局渐变,其主要表现为:第一、电影评论的阵地转移。网络传播革命的到来,使电影评论的主要载体由纸质媒介转移至网络媒介。在报纸影评专栏逐渐消失、专业影评杂志渐趋式微的同时,各综合门户网站的影评专栏、影视论坛以及博客影评日趋繁荣,方兴未艾。第二、电影评论的品格下降。在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内,电影评论的“独立性”逐渐被“市场性”所取代,以“电影评论”为标识的文字一部分沦为摇旗呐喊的影片软性广告,一部分成为献媚于大众娱乐口味的花边轶事。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媒介的兴起,电影评论进入“全民化”时代,缺乏有效“守门人”①的网络影评数量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第三、电影评论功能的扩展。除了媒介作用、信息反馈作用和自我审美、教育、娱乐作用,[2]当下的电影评论还具备着提供最新电影咨询、负载大众情绪宣泄、给予观众观片指导等多种功能。电影评论的功能开始重心下移,与观众的联系由此更加紧密,已经逐渐从以前以精英为主的话语品评转变为具备参与性、互动性和大众性的个人/企业表达,不再只是一种基于艺术层面的作品鉴赏/分析。

毫无疑问,现阶段的电影评论正在经历一场多维度的变革。这种变革在美国与法国呈现出更为严重的危机形态:闻名遐迩的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在亏损多年之后被转入英国裴多公司(Phaidon Press)旗下,而美国的专业影评人则面临着被解雇的生存困境。2008年9月,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杂志《电影评论》(Film Comment)在林肯中心召开了主题为“电影评论的危机”(Film Criticism in Crisis?)的研讨会。对于欧美影评而言,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电影批评自身定位与方法的缺失、观众群体的变迁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均是其陷入困顿的重要原因。[3]以此作为参照反观中国,虽然现阶段国内传媒业并未如欧美般遭受经济危机的重创,但印刷媒体的运营策略转变与网络媒体的登堂入室、消费文化的逐渐渗入与电影营销时代的全面到来,仍然使电影评论面临着一次重大变革,如何在变革中进行转化重构,是电影评论跨越当下拐点,进入新一轮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处。

评论定位:层级性结构体系

重新建构电影评论的首要前提是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梳理与定位。电影评论是一个具有层级性的体系,属性、功能与受众三大元素相互联系,共同制约着其发展与走向。以此为依据,可将电影评论分为四类:大众性影评;严肃性影评;专业性影评;学术性影评。

大众性影评以观众对影片的自发性评论为主,也包括制作单位出于宣传目的的影片评点、媒体提供的电影咨询等。该类影评在文体、篇幅、专业性及写作态度上并无太高要求,受众面广,数量多,其功能在于服务——为观众选择影片提供参考、为观众实现个人表达以及为制片单位的营销宣传服务。一部影片上映之后,网络上沸沸扬扬的评论大多属于该种类型。

严肃性影评指摒除了个人情绪、商业利益和大众口味的因素,以直面影片文本的严肃态度而进行的作品评论。该类影评大多立足于透过影片而延伸出的对于人生的理解,或者是对某种社会现实的评析与阐发,其作用在于触动观众的相关思考,使电影观看行为更加深入。该类影评主要分布在一些面对普通大众的媒介之中,如报刊杂志、综合性门户网站的电影专栏及论坛。

专业性影评是从专业角度对影片进行的评论,根据受众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一是针对小部分具备专业素养的观众的观片指导;二是针对创作者的创作提示。该类影评的撰写者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以相关院校专业教师和创作人员为主要群体,其传播阵地主要存在于专业类期刊杂志、书籍、网站之中。

学术性影评聚集于一种自发自足的理论阐释系统,着重于对批评模式的借用与批评理论范式的形成,强调逻辑性、规范性与结构性。该类影评的主要作者与受众均是电影理论研究者,是一种典型的圈内循环。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发起的电影文化批评即属于该类影评范畴。

四类影评依据知识含量以及与普通观众的联系形成金字塔状,处于最下层的是大众性影评,该类影评不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与高深的文化素养,是一种立足于表象的电影评论,距离观众最近。位于大众性影评之上的严肃性影评有着更多思考的重量,但这种思考并不拘限于电影的专业性,而是天马行空的流连于人生、现实甚或宇宙之间;它并不一定出自专业人士或者学者之手,而是可以来自于任何一个愿意对影片进行思考的观众。专业性影评一方面具有严肃性影评所必备的严谨、客观态度,另一方面设置了相当程度的准入壁垒,要求评论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敏锐的辨析视角,能够给予观片及创作活动更多专业性的指导或提示,在金字塔结构中与严肃性影评处于同一位置。学术性影评则主要在学术圈内部进行传播,其缔造者绝大部分属于“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专门知识生产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界人士”,[4]他们拥有文化权威及文化阐释权,针对电影的评论也含有极为浓郁的学术色彩与思考厚度。该类影评距离普通观众最远,知识精英成分最重,因而处于整个金字塔的顶端。

将图1与中国电影评论的历史相比照将会发现,四类影评一直相互联系并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创作。在筚路蓝缕的早期阶段,严肃性影评以电影主题、功能为入口保持着对社会及影界现实的关照,由此积累促发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评论的第一次高潮。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电影评论开始从浑然一体的影片品评中逐渐分离出对电影叙事、拍摄、表演、剪辑等各种带有较强专业性特质的分析,并形成了中国电影理论的雏形。80年代,电影本体批评包揽了专业性影评与学术性影评两个类别,并与电影创作相互促进,造就了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良性循环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严肃性影评也在各类报刊杂志中盛极一时,《大众电影》印数高达960万,全国各类影评刊物多达四百余种,各级影评组织有两万多个,每次全国性的群众影评征文,参与者动辄数十万人,甚至数百万人。《高山下的花环》上映之际,上海市发动全市大评论,投入者竟有近千万人之多。进入90年代,文化批评接踵而至,各种西方学说你方唱罢我登场,学术性评论由此空前辉煌。但值得关注的是:各阶段的大众性影评均声音微弱,登载在报刊杂志上的“群众影评”都曾经过编辑们的精挑细选,是大众性影评中的佼佼者,数量也显得十分有限。无可厚非,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电影评论隶属于精英/亚精英话语,大众庞杂的声音并未真正进入电影评论的体系之中。

学术性影评

严肃性影评 电影创作 专业性影评

大众性影评

图1 电影评论的金字塔层级结构图

力量失衡:严肃性影评的坐标迷失

2002年,《英雄》掀开了中国式大片的诞生帷幕,紧随其后的,是各类影评的狂轰烂炸。这样的众说纷纭甚至恣意谩骂与之后的《十面埋伏》、《夜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相伴而行。仔细分析这一次舆论喧嚣将会发现:对于毁誉掺半的大片,学术界与创作界均曾有严肃的对话,学术性影评与专业性影评都发出了自己应有的声音,虽然有肯定,也有批判,但大都是在保持理性基准上的客观剖析。那么,导致电影评论呈现出无序化和平面化的源头在哪里呢?

对照电影评论的层级结构图不难发现,其关键在于:第一,空前繁荣的大众性影评所带来的话语芜杂。被广为传播的视频恶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不仅激怒了创作者,更是折射出网络时代大众性影评的强大力量。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网络传播打破了之前的“表达特权”,带动人类进入了个人表达的自由时代。作为一门大众艺术的电影,不可避免地承担着大众对它的各种言说——无论这样的评论是褒是贬,是长是短,是粗俗还是文雅,只要不触犯法律,它都是观众与身俱来的一种权利。针对电影的舆论喧嚣不是一种异物,而是在观众有了网络这一表达平台之后的自然产物。

第二,严肃性影评的坐标迷失。在电影评论结构图中,严肃性影评与专业性影评地位相等,都是整个金字塔的中流砥柱,是维持其稳定发展态势的中坚力量,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多数情况下,专业性影评与学术性影评的撰写者身分相等,来源相近,两者之间具有亲缘性甚至重合性;而严肃性影评由于选择了大众媒介作为主要载体,同时不需要专业性影评那么高的准入条件,因而更加靠近大众性影评。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是把媒介理解为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中介性机构”,[5]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严肃性影评由此天然赋有沟通观众与创作的作用,它传达大众的感受,但在这样的传达过程中,需要一种超越了民间自发文化形态的身份自觉。现阶段的网络崛起,在带给大众从未有过的表达自由的同时,也使大众陷入表达的狂欢化精神状态,作为与大众性影评接近的严肃性影评,其身份的凸现与定位的明晰将实现对大众性影评力量的制衡与引导。但目前,严肃性影评并没有实现这一功能,反而陷入了与大众性影评同质的无序化与平面化状态。

在现阶段,严肃性影评多存在于传统媒介、综合性网站的电影专栏以及一些影视论坛之中。但仔细考察将会发现,在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整合的经营策略下,综合性网站中的影评专栏大量选用传统媒介的评论文章,如新浪网的影评专栏就分为“媒体评论”与“网友评论”两大版块,而搜狐网上刊登的则全是来源于报纸的电影评论。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到来,并没有改变传统媒介对于严肃性影评建设至关重要的地位,登载于传统媒介上的影评文章仍然是严肃性影评的主要构成部分。严肃性影评失语的关键原因在于:以传统媒介为载体的严肃性影评对自身坐标的迷失,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卷天席地的电影营销中,部分传统媒介上的严肃性影评丢失了本应有的严肃态度与独立风格,开始沦为电影商业炒作的工具,其实质已经等同于大众性影评阵营中的制片方宣传文章。中国的电影评论在诞生之初就与广告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关系,周剑云就曾怒陈:“新片试映,优劣莫辨,文字批评,好恶从心。其卑下者,一餐酒食,两纸赠卷,已可使其得意忘形”。[6]这一状况,在当下的电影评论中仍时有发生。第二、传统媒介中的电影评论者没有实施其“意见领袖”的正面作用。“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又译为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某种影响力的中介角色者”,具有加工与解释、扩散与传播、支配与引导、协调或干扰的功能。[7]当下网络媒介的无理性表达狂欢,在造就大众性影评空前繁盛的同时,逐渐吞噬了以传统媒介为载体的严肃性影评的理性与责任感,使其同样呈现出一种缺乏深度、不负责任的语言暴力。

从电影评论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层面来看,四类影评中,大众性影评、严肃性影评和专业性影评与电影创作均有着较大的联系,能够反作用于电影创作:专业性影评是专业人士从专业的角度为电影创作提供的参考与评点,大众性影评主要以一种原初的方式反映观众对影片的感受,而严肃性影评则要在大众性影评与专业性影评之中汲取养分,既要有效传达出大众的声音,又要体现出最为简单易懂的专业理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严肃性影评一方面要充当专业性影评的“翻译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一般观众进行观影浅层面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起传达观众心声的责任,让创作者能够准确领会到观众的感受,从而调整自己以后的创作,除此之外,它还要与专业性影评共同承担行业发展的责任。当严肃性影评呈现出一种湮灭于大众性影评的形势之后,它对电影创作的影响逐渐减少,并从而导致了电影领域的一系列紊乱,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严肃性影评由于缺乏深度与理性,无法站在宏观的高度去观照电影的发展,也就无法有效承担起行业发展的责任。张伟平曾在《十面埋伏》受到媒体围攻时火星四射地说道:“你们砸吧,砸了这部《十面埋伏》,中国电影又能怎样?”[8]他的愤怒从一个侧面传递出传统媒介对行业发展的短视,正如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电影如此困难的时候,能够出现这样一些创造票房奇迹的影片,我们应该多些宽容。”[9]毋庸置疑,当传统媒介中的严肃性影评意气用事地加入大众性影评的集体讨伐之时,也暴露了自身深度感与前瞻性的缺失。第二、缺乏深度的严肃性影评使观众的观影素质无法提高,中国电影观众的培养由此受到阻碍,该现状若不改观,将进一步影响到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无须讳言,在中国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是一种商业关系。观众的欣赏与购买体现为一组组票房数字,直接作用于电影生产,而评论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观众的观片选择与价值判断,有利于将观众纳入到有效推动中国电影商业与艺术双向发展的环节之中。当下严肃性影评的深度感缺乏,使这种价值定向引导无从实施,更无法从深层上引导与培养中国电影观众。第三、电影营销对严肃性影评的粗暴利用,导致其公信力丧失,从而损害真正优秀的电影的推广与传播。评论是成熟的电影产业链上极其重要的环节,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是否去观看、消费一部电影。这种力量的形成,需要影评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能让观众产生信任感。现阶段传统媒介上的严肃性影评已部分沦为电影的软性广告,目的在于用天花乱坠的词藻将观众“忽悠”进影院,实现短时效益。长此以往,严肃性影评的公信力逐渐丧失,对观众的影响越来越少,不仅损害了电影评论这一文体的发展,同时也将影响到对真正优秀电影的宣传与推广。

转化重建:观念与平台的新作为

巴赞曾说:“如果说评论是电影的良知,那么,电影正是借助评论而对自身有了自觉意识。”[10]在电影评论体系中,无论是处于金字塔之巅的学术性影评,还是处于最下层的大众性影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对电影的发展起着或显或隐的作用。那么,在现阶段,应该怎样入手进行电影评论体系的转化与重建呢?

第一,在充分认清电影评论体系多层级性的基础上,达成建设与衡定观念的转变。在对中国商业电影讨论的过程中,不少学者指出:针对不同的电影,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而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电影评论本身。对四类电影评论,应有各自不同的衡定标准与建设方向,这也是一种面对新的文化形势与传播格局的观念转变。

首先,宽容对待大众性影评,并以此作为行业发展与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时隔8年,回溯大片初兴时票房的高涨与观众的谩骂会发现,这一看似吊诡的现象其实体现出了行业发展与观众心态的新动向:新世纪伊始,在国家呈现经济稳步发展之时,大众已经有了支持较高电影票价、推动电影市场前行的经济能力,但同时,在好莱坞大片培养下的观影期待也超过了中国商业电影的普遍水平;另一方面,在面对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大导演时,观众既有对权威的迷信与期望,又有将其拉下马、消解权威的后现代心理症候,而这一切均在“大片现象”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抒发与宣泄。调整心态对待大众性影评,对其反映出的各种问题保持敏锐的知觉,无疑是当下电影创作者与研究者亟待习得的能力。其次,对严肃性影评的思想深度与艺术品格有充分认识,将严肃性影评划归到与之相应的版图中去,使其与大众性影评区分开来。在现阶段,无论是以报刊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介,还是以综合性网站和社区论坛为代表的网络媒介,绝大部分都将影评划归至“娱乐”版块,其结果是降低了受众及写作者对影评的要求。当电影咨询、制片方宣传广告与电影评论济济一堂之时,严肃性影评的思想深度与艺术品格自然被湮没在了娱乐的歌舞升平与说长道短之中。再次,在保持专业性影评较为合理的发展势头的同时,进一步引起创作者对其的关注。受电影评论总体凋敝现象的牵连,当下的专业性影评虽然仍在专业媒介中坚守阵地,但对创作者的影响已然减少。将更多的一线创作者纳入影评写作领域之中,将有助于专业性影评创作指导功能的彰显,也应是保持并提升专业性影评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最后,不应再对学术性影评有“普及”苛求,而应保障其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电影是一门艺术,但电影学是一门学问,有其自身的内部肌理与发展规律,当一些学说无法与创作对接之时,要正确认识其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并给予充分发展的空间。

第二,电影企业和大众媒介应认清电影评论在产业链中的作用,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平台建设之中,努力培育有利于影评发展的新的生态环境。邵牧君曾说:“今日影评所以会落到这种可怜的地步,已不再是影评人没有摆正位置的问题,而是影评人找不到自己位置的问题了”。[11]这种平台缺失的现象对严肃性影评犹甚。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电影企业和大众媒介立足长远,为严肃性影评提供面对观众的平台,设置具品牌效益的专栏或专刊,并将之与娱乐信息严格区分开来,同时给予创作者充分的话语自由与独立特性,使他们能多元化的选取影评的对象文本,让更多有特色的优秀影片进入大众的视野;其次,定期发动具一定规模的影评征集。重建这种已经淡出大众视野的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利于电影评论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能使一些鞭辟入里的影评文字和颇具才华的影评作者脱颖而出,同时还有利于企业与媒介自身的形象宣传;再次,除了纸质媒介与网络媒介上的文字形式,严肃性影评还应发掘新的表达方式。在《百家讲坛》推动国学普及之后,距离大众更近的电影也可考虑将具有一定思想与艺术深度、但又没有脱离大众接受习惯的严肃性影评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呈现出来。

除此之外,人才培养也是保证电影评论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严肃性影评来说,在大众性影评中筛选影像精英,在专业性影评中寻找擅长面对普通观众的影评人,都是其保持人才供给的重要措施。而对于专业性影评与学术性影评来说,平台的搭建与人才的发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积极为新人搭建表现平台、提供彰显机会,才有可能发现并培育人才。

总而言之,对于现阶段正面临多维度变革的电影评论来说,转化观念,进行生态环境及表达平台的重建,是摆脱时代语境和传播革命所带来的身份迷失与发展樊篱的有效途径。而对于正在稳步崛起的中国电影来说,电影评论的回归与重兴,也将为其带来不可忽视的前行支撑力量。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经历了大片所带来的迷惑与纷乱之后,正走向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一直与中国电影相伴相生的中国电影评论,也将走向一个更加完善的时代。

注释:

①“守门人”理论来源于传播学,“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见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2.

标签:;  ;  ;  ;  ;  

电影评论的多维变革与重构_娱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