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组织裂变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发展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程 丽
(南京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组织裂变日益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使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探寻了组织裂变研究文献特征、核心议题和研究热点。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发现国外组织裂变研究主题包括学术型裂变和公司型裂变两大板块,囊括学术型裂变的技术转化过程、产业环境对学术型裂变过程的影响、大学对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公司型裂变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公司型裂变的剥离策略以及母体企业对公司型裂变新创企业的“双刃剑”效应等六大热点。最后在知识图谱分析基础上,提出关注创业型裂变现象、进一步挖掘组织裂变内在机理等研究建议。
关键词: 组织裂变;知识图谱;文献回顾;文献计量分析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力倡导,组织裂变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逐渐受到各界关注。组织裂变是创建新企业的一种特殊方式[1],是从现有组织(母体企业或母公司)中形成新企业(裂变新创企业)的过程[2]。组织裂变是员工寻求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3],是企业战略变革的重要手段[4],对于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也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5]。因此,组织裂变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
学生在模拟教具上进行相应的操作,教师或学生负责使用DV进行录像,其余学生作为评价员负责观看并关注自己要评价的要素点。
组织裂变发生情境具有多样性,可能起源于现有企业战略变革、投资机会识别,也有可能起源于员工对于管理自主性和个人财富的追求等[2],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组织裂变,但不同类型组织裂变的结果都是生成裂变新创企业。裂变新创企业由于来源于母体企业,与母体企业之间或多或少保持着联系,而这种联系赋予了裂变新创企业显著的遗传属性,这也是其区别于一般新创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具体而言,由于裂变新创企业来源于母体企业或是由母体企业离职员工创建,因此组织裂变便成为母体企业资源转移到裂变新创企业的重要媒介[6],而这种资源转移为裂变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初始禀赋。但与此同时,与母体企业的特殊关系也可能导致裂变新创企业缺乏自主独立性,过度依赖母公司,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么,这种“脐带”关系是否应该剪断?以往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结论。另外,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看,组织裂变可能导致裂变新创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优势丧失,但有助于裂变新创企业降低官僚成本并获得更大的管理自主权[7]。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国外现有研究对组织裂变中的复杂关系进行了一定阐释,但组织裂变研究依然处于探索性分析的初步阶段,缺乏系统性理论框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挖掘。不仅如此,现有的组织裂变研究由于出发点不同,其文献研究呈现碎片化、分散化特征,降低了文献互通及理论对话的可能性,进而限制了组织裂变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的延伸,阻碍了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基于此,本研究利用科学计量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中有关组织裂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与解读,梳理并分析国外组织裂变研究文献特征,识别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议题和研究热点,勾勒出国外组织裂变研究成果全景,以提升对新兴创业形式的认识并为组织裂变的中国实践提供参考和导引。
1 组织裂变定义与类别
1.1 组织裂变概念与特征
裂变(spin off/spin out)是一种进入市场的重要方式,通常是指从已经存在的事物中形成新事物的过程或现象。在管理学领域,组织裂变意味着从现有组织(母体企业或母公司)中形成或诞生新企业(裂变新创企业)的过程[2],其中,现有组织是指企业、大学或研究中心。组织裂变具有显著的遗传属性,它是裂变新创企业区别于一般新创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裂变新创企业来源于母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或现有企业),其与母体企业之间会保留一定联系,而这种联系会成为裂变新创企业和母体企业之间进行资源或知识转移的一个通道。另外,这种资源转移通道的存在也为裂变新创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资源禀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裂变新创企业克服资源供给不足、商业模式不成熟等新进入缺陷[8]。以往研究也表明,裂变新创企业可以从母公司资源或知识中获益,会比一般新创企业存活更长时间[9-10],并且有着更好的绩效表现[1,11]。
1.2 组织裂变分类
根据裂变来源主体的不同,可将组织裂变划分为学术型裂变(academic/university spin-off)、公司型裂变(corporate spin-off/spin-out)和创业型裂变(entrepreneurial spin-off),这是目前组织裂变研究领域的主流分类方式。其中,学术型裂变是指研究者离开所在大学或研究单位,创立新企业,从而实现技术转化等目的的过程[12-13];创业型裂变是指员工个体为了寻求自我实现,从而离开所在企业,创立新企业的过程[14];公司型裂变属于资产剥离的一种方式[15],是指母公司出于战略变革等目的,将一部分业务单元剥离出去,形成独立的主体(裂变新创企业)并进行运营的过程[16-17]。
通过对3种组织裂变类型的比较发现,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中转移的核心元素都是人、技术或知识,并且结果都是生成裂变新创企业,但在裂变动机、裂变发起者、裂变过程参与主体以及裂变新创企业隶属主体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见表1)。学术型裂变通常由研究机构或大学发起,其动机是将技术转化为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产品[18-21];公司型裂变一般由母公司发起,其动机主要是提高业务集中度[22]、降低多元化业务之间的协调成本如规模不经济[23]、降低公司价值评估时的市场不透明性并创造投资机会[4,24]、改善税收状况等[7];创业型裂变一般由母公司离职员工发起,其主要发生于员工与母公司存在冲突的情境下,或者是员工为了获取更大的自主权、更多的个人财富等[2]。学术型裂变涉及的参与主体包括将技术转移出去的研究机构或大学、技术开发者、新企业创始人以及投资人;公司型裂变的参与主体包括母体企业(现有公司)与裂变新创企业;创业型裂变的参与主体包括母公司、裂变新创企业创始人(离开母公司出去创业的员工)、同事以及投资人。另外,从裂变新创企业的隶属关系看,由学术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形成的新企业均隶属于其创始人,而由公司型裂变形成的新企业则隶属于母体企业。
[12]蔡立东:《转让合同效力与善意取得构成的立法选择——基于立法技术的考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表1 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与创业型裂变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2 研究工具
2.1 研究方法
利用CiteSpace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的研究手段日趋成熟[29-30]。本研究采用CiteSpace5.0对引文数据池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在文献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关键词共现分析(keyword co-occurrence)及聚类分析(cluster)基础上,总结归纳国外组织裂变研究文献特征以及涉及的核心议题。在可视化聚类分析下,构建关键词分析的聚类知识图谱,其中,各聚类展示了国外组织裂变研究的不同热点板块,节点表示研究内容位势,聚类板块内部也呈现出交叉融合特征。本文根据组织裂变主题知识图谱输出结果及研究热点分析,从文献综述角度对组织裂变的碎片化研究进行整合,进而归纳组织裂变研究的知识体系及演化路径。
2.2 检索规则
高层建筑一般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二者各有其特点。其中: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强度高、延性好以及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其缺点是造价要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当场地地基土的特征周期较长时,地震时极易引发共振,造成更大的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刚度大、造价低、整体性好、承载能力大等优点。其缺点是结构自重大、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钢结构一般用于柔性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用于控制塑性变形的刚性结构。
Schlörmann等[15]研究证明低温(120~140 ℃)烘焙条件下坚果具有最高的感官评价分数。因此本实验选择在130 ℃进行烘焙处理。
3 聚类与知识图谱分析
3.1 描述性分析结果
首先,根据图1可知,1998年以前的组织裂变文献数量较少,随后逐年增长,以2012年为节点,文献数量明显增多。到2016年,文献数量达到最高峰84篇。具体来看,从核心被引期刊(cited journal)列表(见表2)可知,“Research Policy”、“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位居被引率期刊排名前五名。在本主题研究范围内,上述期刊相较其它期刊居于核心地位,共同构成国外组织裂变研究的基础。
图1 国外组织裂变文献发表数量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检索情况整理
表2 高引用率期刊(前五位)
资料来源:根据CiteSpace输出结果整理
3.2 国外组织裂变高被引文献分析
通过分析组织裂变高被引文献,可清晰发现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学者,进而有助于深入剖析该领域奠基性文献和理论基础。表3列出了被引频次在前十位的文献。从表3可以看出,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由Chesbrough&Rosenbloom于2002年发表在《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上的论文“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该论文探索了组织裂变中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并探究了商业模式在其中的作用[31]。其次是Rothaermel等[32]发表的论文“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A Taxonomy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and-development”,被引频次为560,该论文以学术型裂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整理,提出了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以描述学术型裂变的动态过程。
表3 组织裂变高被引文献(前十位)
资料来源:根据CiteSpace输出结果整理
3.3 文献共被引分析
进行国外组织裂变研究的共被引作者分析,见图2,节点颜色表示相应被引年份,节点越大表示被引频率越高;引文网络中,灰色深浅表示了被引文献的时间分布,引文网络灰色越深表示被引时间越近。利用文献共被引分析知识图谱,可以清晰地构建研究主题的知识演进过程。因此,通过知识图谱能够更好地展现该领域知识基础及研究脉络。
图2 组织裂变研究被引作者文献分析
资料来源:由CiteSpace 直接生成
通过图2构建的知识图谱以及相关文献综合性分析,可以发现,组织裂变的核心文献是Clarysse等2011年在《Journal Management Studies》上发表的“Entrepreneurial Origin,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 Growth of Spin-off Companies”一文。Clarysse等[33]研究了组织裂变初始阶段技术知识基础的不同特征对公司裂变型新创企业和学术裂变型新创企业的差异化影响,并探析了组织裂变中的知识转移过程。也有学者分别针对学术型裂变和公司型裂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学术型裂变,Lockett&Wright[34]从技术商业化角度提出,母体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的资源储备和技术转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裂变成功与否,与此同时,发起学术型裂变创始团队的机会细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领导能力也会影响裂变新创企业达到可信度门槛的速度[35]。另外,由于大学或研究机构缺乏商业化经验,因此在学术型裂变过程中通过与产业建立联系、获得相关经验将有助于裂变成功。但Wright等[36]指出,处于中等规模的大学会主动发展与产业的联系。Grimaldi等[37]对美国《贝耶-多尔法案》实施30年后学术型裂变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大学和个体3个层面提出了学术型裂变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学术型裂变不同的是,Chatterji[38]发现,通过公司裂变生成的新创企业可以从母公司获得一定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公司型裂变新创企业更好地经营和发展,因此其会比其它形式的新创企业存活更长时间。
该模拟试验系统可进行掘进机机身位姿测量试验、不同形状断面自动截割轨迹规划模拟试验、掘进机智能控制试验等。
表4 重要节点文献
资料来源:根据CiteSpace输出结果整理
3.4 关键词共现分析
本文经检索得到的832篇文献相对于文献共被引分析中呈现出的知识基础,被称为施引文献,共同构成组织裂变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关键词是作者深思熟虑后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对属于研究前沿的文献集合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形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能确定某领域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39-40]。
根据潜在制造能力的定义,潜在制造能力体现了在生产约束条件下企业能够进一步扩大的制造能力水平。影响潜在制造能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众多,假设影响潜在制造能力水平的影响因素描述为:(fp1,fp2,,fpi),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潜在制造能力度量:
通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如图3所示,根据Label(TFIDF)及Label(LLR)算法聚类内容,整理出两大聚类:①第一大聚类为“商业模式—学术型裂变创业”,其核心要点表现为学术型裂变技术转化过程。该研究热点突出了技术转化以及商业化能力在学术型裂变创业过程中的核心地位;②第二大聚类为“股权分割—公司型裂变”,其核心要点主要围绕公司型裂变知识转移过程、公司裂变业务剥离策略以及裂变新创企业存活与成长等问题。
图3 组织裂变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资料来源:由CiteSpace直接生成
表5 组织裂变研究核心关键词及聚类
资料来源:根据CiteSpace的网络化分析文本资料整理
4 国外组织裂变核心议题及理论热点
学术型裂变是研究者离开大学或研究机构创立新企业的过程[12-13],其本质是一个将科学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42]。因此,该主题关注学术型裂变中技术成果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产品的过程。将大学创造的新知识进行商业化开发对大学、政府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尤为重要[43],这是大学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必然结果,同时,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商业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教职员工创立新企业,即学术裂变。很多大学设有技术转化中心(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并将其作为支持创建新企业的一个手段[42]。技术转化中心是连接大学和产业界的“桥梁”,对学术裂变具有关键性影响[43]。另外,针对学术型裂变的技术转化过程,学者们也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如Ndonzuau等[42]提出一个四阶段模型,认为学术型裂变的技术转化过程包括从研究中产生商业化想法、筛选并敲定可行性最佳项目、创立新企业实现敲定的项目以及强化裂变新创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Vanaelst等[44]则通过案例研究方式,将学术型裂变的技术转化过程分为研究商业化和机会搜寻阶段、组织酝酿阶段、生存阶段以及成熟阶段;Rasmussen[35]则从进化论视角指出,学术型裂变的技术转化过程依次经历研究阶段、机会建构阶段、预组织阶段和重新定位阶段,并且4个阶段通过机会识别、创业导向、可信度门槛以及可持续性门槛进行连接。
4.1 学术型裂变过程、产业支持机制及其效果
4.1.1 学术型裂变过程——学术型裂变技术转化过程
本研究在关键词演进聚类分析基础上,将国外组织裂变研究分为两大板块,共6个热点。其中,各板块之间存在内容交叉及热点协同现象。第一板块围绕学术型裂变展开,涉及学术型裂变技术转化过程、产业环境对学术型裂变过程的影响以及大学对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第二大板块是以公司型裂变为主体,关注公司裂变知识转移过程、公司型裂变剥离策略以及母体企业对公司型裂变新创企业的“双刃剑”效应。由于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仅涉及学术型裂变和公司型裂变,这也进一步说明目前围绕创业型裂变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亟待丰富,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组织裂变两大板块的六大研究热点进行具体阐述。
4.1.2 学术型裂变产业支持机制——产业环境对学术型裂变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黄瓜品种众多,农户应结合土壤环境与需求选择品种。通常,应尽可能选择抗病性强、适应力强的黄瓜品种,防止受到病虫影响,提高种植效果。栽培前应先晾晒黄瓜种子,随后浸泡在热水中使种子泡发,水温保持在50℃,并保证水分充足。当水温与室温接近后浸泡4 h,利用棉纱布包裹除去种子中的水分,晾干后准备种植。
该主题关注的是产业支持机制在促进学术型裂变发生,以及提供的资源对于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作用。相对于一般新创企业而言,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在更大程度上缺乏商业实践[43],因此产业环境的支持对于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收集相关信息、获取外部资源、推广业务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以往研究表明,产业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激发学术型裂变现象产生,产学研合作形式可以是通过联合研发项目创立新企业、技术咨询、技术采购等[45]。另外,产业支持机制也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促进学术型裂变发生[13]。如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获取风险投资支持,以往研究也指出风险投资的可获得性是影响学术型裂变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20],其主要原因是获取风险投资支持可以帮助裂变新创企业获取资源,从而克服新进入缺陷,提升存活率[46],而产业支持机制可以通过为风险投资者提供激励促使其进行风险投资,从而有利于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除财务资源外,良好的产业环境也可以为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提供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等资源[20]。Miranda等[43]指出,商业资源在提升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生存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产业支持机制为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与产业合作伙伴、客户、投资者等互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可以促进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更快速地构建关系网络并获得社会资本,从而大大提升其存活率[47]。
4.1.3 学术型裂变效果——大学对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本文构建的文献数据池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在理论归纳和文献阅读基础上,确定若干组与组织裂变相关的检索关键词。具体检索规则是:①时间跨度为1949—2018年;②检索条件为“主题=spin off、spin-off、spinoff、spin out、spin-out、spinout”;③关键词的组内关系为“或”;④文献类型为“article”;⑤检索学科限定于管理学相关范围,包括“business”、“management”、“economics”和“business finance”,以避免物理学、医学、化学等其它出现裂变现象的学科文献干扰。最终检索出英文文献共计832篇。
4.2.2 公司裂变的业务剥离策略
运用CiteSpace分析了832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情况,绘制出国外组织裂变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3。该图谱共有118个节点,490条连线,模块值(Q值)为0.485 4(大于0.3),平均轮廓值(S值)为0.636 7(大于0.5),说明图谱绘制质量较好[40-41]。由表5可知,组织裂变主题研究的热点关键词相对集中,其中,“绩效”的频次为最高值,其次为“创新”、“企业”、“技术转移”和“创业”等,这些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均高于100。2000年之前活跃的关键词是“绩效”、“技术转移”、“股东财富”、“剥离”等,而2000-2011年的活跃关键词则是“知识转移”、“资源基础观”、“多元化”、“所有权”等,自2012年开始出现新的热点关键词,如“影响因素”、“知识溢出”、“创业导向”、“团队构成”等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组织裂变研究主题和热点演化过程。
4.2 公司型裂变
4.2.1 公司裂变过程中的知识转移
公司裂变是指母体企业的一部分业务单元被剥离出去,进行独立运营的过程[15]。该过程赋予了公司裂变独特而显著的遗传属性,具体来说,母体企业和裂变新创企业基于业务剥离过程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嵌入关系,这种特殊的嵌入关系为母体企业与裂变新创企业间的知识流动搭建了桥梁和渠道。因此,该主题关注的是公司裂变中知识在母体企业与裂变新创企业之间的流动和转移过程。知识转移是公司裂变的一个主要特征[50]。以往研究认为,组织裂变是知识从母体企业转移到裂变新创企业的重要媒介,有利于促进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形成[6],所转移的知识类型主要包括生产类知识、技术类知识、市场类知识、创新类知识、管理类知识等[11]。根据知识基础理论,组织知识可以以一种类似于生物基因繁殖方式进行跨组织传递和转移[1]。在公司裂变情境下,母体企业与裂变新创企业之间存在特殊的“脐带”关系[51],这种关系充当了母体企业与裂变新创企业之间知识流动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裂变新创企业在初始状态时的知识禀赋。由于诞生时的知识禀赋决定了企业要寻求什么、经历什么以及它对经历事物的理解方式[52],因此对于裂变新创企业而言,它的生存和发展与其继承的知识紧密关联。以往研究指出,裂变新创企业的知识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母体企业知识基础的关联程度[5],太紧密或太稀疏的知识关联度都不利于裂变新创企业发展和成长,知识关联度太稀疏会影响裂变新创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而太紧密的知识相关性又会阻碍裂变新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50]。
由涂层的截面形貌(图3b)可见,涂层较为致密,呈典型的薄片状结构,各层间可见清晰的界面,这主要是由于单个熔融颗粒具有极快的扁平化速度和冷却凝固速度,在几微秒内即完成从碰撞到完全凝固的整个过程[12-13],因此各熔滴在基体表面的沉积行为通常可视为独立的,从而形成典型的层状结构。此外,涂层层间条状氧化物较少且呈非连续状态,未熔颗粒和孔洞缺陷较少。这样的结构有助于提高涂层的内聚强度,改善其耐磨性能,并可阻止高温服役环境中氧向涂层内部扩散。
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作为行业新进入者,将面临资源供给不足、商业模式不成熟等新进入缺陷[8],而由于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与大学间存在特殊的嵌入关系和资源交换机制,大学通过为裂变新创企业提供所需资源从而降低其“死亡风险”。因此,该主题探讨的是大学作为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的来源“母体”,如何影响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绩效,以往研究发现,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网络联系具有高强度、非正式性以及高信任度等特征[43],这种特殊的网络关系为资源转移和流通搭建了通道[46],而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资源是其进行战略设计与实施的关键因素[47]。因此,大学和裂变新创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为裂变新创企业绩效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如Djokovic & Souitaris[19]指出,对于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而言,与其母体机构(即大学)保持网络关系有利于获取各种有形资源(如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等)和无形资源(如人力资本和商业知识等),而资源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裂变新创企业的新进入劣势。另外,Nerkar & Shane[48]通过研究还发现,大学的专利储备、专利范围以及专利使用次数会影响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风险资本融资概率以及融资金额,从而影响裂变新创企业绩效。此外,大学的社会网络特征也会对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如,Soetanto&Geenhuizen[49]以100家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其所属大学的网络特征对裂变新创企业绩效有着关键性影响,具体而言,大学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助于裂变新创企业吸引外部投资从而提升企业绩效,而大学机构的网络强度和网络多样性则与裂变新创企业吸引外部投资呈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大学的网络强度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裂变新创企业绩效提升,但若网络强度或网络多样性过高,则不利于裂变新创企业获取外部投资与提升绩效。
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从其它角度对组织裂变进行分类。如Carayannis等[25]根据组织裂变中的资源转移属性进行划分,将组织裂变分为资金型、技术型和创业者型;Söderling等[26]依据母体企业与裂变新创企业关系类型,将组织裂变分为互补性组织裂变、竞争型组织裂变和发散型组织裂变;Parhankangas[5]从母公司和子公司关系演化角度,提出了开发新技术的组织裂变、服务新市场的组织裂变以及重构型组织裂变;Pirnay&Surlemont[27]则以组织裂变中转移的知识类别为依据,提出了科研成果转移型组织裂变、科学方法转移型组织裂变和特定技能转移型组织裂变。另外,Coster&Bulter[28]、Rocha等[3]根据组织裂变动机的不同,将组织裂变分为机会拉动型裂变和生存推动型裂变,其中,前者是由识别出一个商业机会而进行的裂变创业,而后者则是为了摆脱恶劣工作环境或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
业务剥离是公司裂变的一个核心过程,也是裂变型新创企业生成的一个必要条件。但选择什么类型的业务进行剥离、采取何种剥离方式都会对母体企业以及裂变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该主题关注的是公司裂变情境下母体企业采取何种业务剥离策略。以往研究指出,不同类型公司采取的业务剥离策略存在一定差异。如多元化程度低的企业一般会通过公司裂变方式进行重构,而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则通常以出售方式进行重构[53]。组织裂变作为一种常用的业务剥离手段,往往发生在存在高度信息不对称的企业中。具体而言,当业务部门隶属于母公司时,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可能会降低市场价值评估,一旦该部门被剥离出去进行独立运营时,信息不对称问题将会得以缓解[54]。另外,在公司裂变情境下,母公司可以通过组织重构提高业务集中度,而将一部分业务单元剥离出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母体企业的监管成本[24]。尽管组织裂变对于母体企业大有裨益,但是裂变新创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初始禀赋的影响,考虑到该点,母体企业在进行组织裂变时,也会对剥离业务有所选择。如Bergh等[4]在研究公司重组方案决策制定过程时发现,企业对于主要或相关性高的业务资产会选择通过组织裂变进行重组,而对于处于次要或相关性低的业务资产将选择通过出售方式进行重组,这是因为将高相关性业务资产剥离出去,一方面可以促进母体企业的业务重组,另一方面也搭建了裂变新创企业与母体企业之间高度关联的资源共享网络,而裂变新创企业获得的资产质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母公司资源基础之间的相似性或互补程度[5]。建立在母公司现有“资源池”基础上的裂变新创企业,会有更丰富的资源禀赋、更快的学习过程以及更小的阻力[55],因此这种资源共享网络的形成为裂变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4.2.3 母体企业对公司型裂变新创企业的“双刃剑”效应
在公司裂变情境下,母体企业与裂变新创企业之间存在特殊的“脐带”关系[51],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使得母体企业对于公司型裂变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影响。因此,该主题探讨的是在公司裂变情境下母体企业对公司型裂变新创企业的“双刃剑”效应。裂变新创企业通常会面临资源供给不足、商业模式不成熟等新进入缺陷[8],而母体企业则是补充资源、弥补新进入缺陷的一个重要来源。母体企业对裂变新创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控制方面。当一部分业务单元被剥离出去、进行独立运营后,由于母体企业熟悉并了解裂变新创企业运营状况,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关运营经验,因此其对裂变新创企业的监督有助于降低大多数公司治理情境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裂变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7]。但是如果母体企业对裂变新创企业保留所有权并不是为了提升绩效,而是为了控制裂变新创企业,那么裂变后母体企业如果继续拥有所有权或者对裂变新创企业进行监督则会负向影响裂变新创企业绩效[56]。以往研究也指出,尽管母体企业可以为裂变新创企业提供资源,帮助其克服生存风险,但与此同时,母体企业若对裂变新创企业一直采取“扶着走”方式,那么裂变新创企业可能会认为母体企业是可靠的业务来源,没有意识到需要自力更生和寻找新客户或投资新产品,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可能会降低裂变新创企业的学习意愿并阻碍裂变新创企业实现独立[5],使之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最终影响裂变新创企业的生存和未来发展。
从混交林的树种结构来分析:针叶混碳储量最大,其碳储量99976 t,占混交林碳储量的51.64%。混交林碳密度41.58 t·hm-2,低于全国混交林碳密度(48.19 t·hm-2)。针叶混碳密度43.89 t·hm-2,高于全国混交林碳密度(41.66 t·hm-2);阔叶混碳密度39.35 t·hm-2,低于全国混交林碳密度(58.47 t·hm-2);针阔混碳密度39.38 t·hm-2,低于全国混交林碳密度(44.45 t·hm-2)[3]。详见表4。
5 结论与展望
组织裂变对员工、企业以及产业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3-5]。国外学者针对组织裂变进行了诸多探讨,但到目前为止,此类研究在国内鲜见。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收录的与组织裂变相关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工具并结合聚类及知识图谱分析,对国外组织裂变研究文献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厘清了组织裂变研究的核心议题和研究热点。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目前对于组织裂变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诸多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具体总结如下:
(1)创业型裂变现象亟待关注和探索。组织裂变根据来源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本研究采用科学计量工具并结合聚类及知识图谱分析,发现学术型裂变和公司型裂变是组织裂变研究领域的两大热点议题,而对于创业型裂变的关注较少。本文认为,围绕创业型裂变开展的研究较少的原因主要在于,创业型裂变的识别和数据获取存在一定困难。创业型裂变由母体企业离职员工发起,因此在开展创业型裂变研究时需要获取员工个体层面数据,同时,也需要追溯到该员工原所在母体企业并获取母体企业的相关数据,该数据匹配过程存在较大难度。但是,创业型裂变是员工自我实现的有效手段,也是跨组织知识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可以为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提供一定指引。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对创业型裂变予以更多关注,围绕创业型裂变展开进一步探索。
(2)组织裂变过程的内在机理有待深入挖掘。尽管以往研究对组织裂变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但组织裂变过程的内在机理仍然是一个“黑箱”,有待深入挖掘。学者们主要采用理论分类方式对学术型裂变和公司型裂变过程进行分析,也有部分学者采用案例研究方式识别并抽取出组织裂变过程的关键要素,但组织裂变是一个动态和连续过程,其内在机理亟待深入挖掘。
(3)现有组织裂变研究呈现碎片化特征,缺乏系统性。学术界尚未对组织裂变展开系统性研究,本文在对该领域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的基础上,将这些研究热点作系统性梳理之后,分为学术型裂变和公司型裂变两大板块,共包含六大热点。两大板块之间也存在一些内容交叉和热点协同现象。本研究虽然剖析了学术型裂变过程、学术裂变过程的产业支持机制、大学对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公司型裂变过程、公司型裂变剥离策略以及母体企业对裂变型新创企业的影响,但缺乏对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理论视角等方面的系统性整合研究以及对比性分析。
(4)开展中国情境下的组织裂变研究十分必要。国外的组织裂变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对于组织裂变的概念也基本达成一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对创业的大力倡导,组织裂变现象受到了国内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到目前为止,此类研究的国内成果相对有限,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组织裂变作为一种特殊创业形式,在中国情境下具有怎样的特征?是否富有新内涵、表现出更丰富的类型?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AGARWAL R, ECHAMBADI R, FRANCO AM, et al.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inheritance: spin-out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4): 501-522.
[2] WALLIN MW. The bibliometric structure of spin-off literature[J]. Innovation, 2012, 14(2): 162-177.
[3] ROCHA V, CARNEIRO A, VARUM C. Leaving employment to entrepreneurship: the value of co-worker mobility in pushed and pulled-driven start-up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8, 55(1): 60-85.
[4] BERGH DD, JOHNSON RA, DEWITT RL. Restructuring through spin-off or sell-off: transforming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into financial gai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2): 133-148.
[5] PARHANKANGAS A. From a corporate venture to an independent company: a base for a typology forcorporate spin-off firms[J]. Research Policy, 2003, 32(3): 463-481.
[6] DAHLSTRAND LÅ. Growth and inventiveness in technology-based spin-off rms[J]. Research Policy, 1997, 26(3): 331-344.
[7] SEMADENI MB. Leaving the corporate fold: examining spin-off actions and performance[D]. Texas A&M University, 2004.
[8] OVIATT BM, MCDOUGALL PP. 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4, 25(1): 45-64.
[9] KLEPPER S. Disagreements, spinoffs, and the evolution of Detroit as the capital of the US automobile industry[J].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4): 616-631.
[10] CHATTERJI AK. Spawned with a silver spoon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in the medical device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30(2): 185-206.
[11] KLEPPER S, SLEEPER S. Entry by spinoff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 51(8): 1291-1306.
[12] CLARYSSE B, WRIGHT M, LOCKETT A, et al. Spinning out new ventures: a typology of incubation strategies from European research institu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5, 20(2): 183-216.
[13] WALLIN MW, DAHLSTRAND ÅL. Sponsored spin-offs, industrial growth and change[J]. Technovation, 2006, 26(5-6): 611-620.
[14] KLEPPER S. Employee startups in high-tech industrie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1, 10(3): 639-674.
[15] VIDAL E, MITCHELL W. Virtuous or vicious cycles the role of divestitures as a complementary Penrose effect within resource-based theo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8, 39(1): 131-154.
[16] ITO K, ROSE EL. The genealogical structure of Japanese firms: parent-subsidiary relationship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15(S2): 35-51.
[17] GARVIN DA. Spin-offs and the new firm formation proces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3, 25(2): 3-20.
[18] ETZKOWITZ H, WEBSTER A, GEBHARDT C, et al. 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ivory tower to entrepreneurial paradigm[J]. Research Policy, 2000, 29(2): 313-330.
[19] DJOKOVIC D, SOUITARIS V. Spinouts from academic institu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8, 33(3): 225-247.
[20] BIGLIARDI B, GALATI F, VERBANO C.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 spin-off companies: lessons from Italy[J].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Innovation, 2013, 8(2): 178-188.
[21] LINK AN, SCOTT JT. Opening the ivory tower's door: an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formation of US university spin-off companies[J]. Research Policy, 2005, 34(7): 1106-1112.
[22] DESAI H, JAIN P C. Firm performance and focus: long-run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following spinoff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9, 54(1): 75-101.
[23] KRISHNASWAMI S, SUBRAMANIAM V. Information asymmetry, valuation, and the corporate spin-off decis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9, 53(1): 73-112.
[24] FELDMAN ER. Dual directors and the governance of corporate spinoff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59(5): 1754-1776.
[25] CARAYANNIS EG, ROGERS EM, KURIHARA K, et al. High-technology spin-offs from government R&D laboratories and research universities[J]. Technovation, 1998, 18(1): 1-11.
[26] SODERLING AR. Entrepreneurial spin-offs: do we understand them[C]. Paper Prepared for the 44th ICSB World Conference in Naples, Italy, 1999.
[27] PIRNAY F, SURLEMONT B. Toward a typology of university spin-off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3, 21(4): 355-369.
[28] COSTER DR, Butler C. Assessment of proposals for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the UK: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spin-off companies[J]. Technovation, 2005, 25(5): 535-543.
[29] 谭力文,丁靖坤. 21世纪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与演进——基于SMJ(2001-2012)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J].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2): 84-94.
[30] 李维安, 齐鲁骏. 公司治理中的社会网络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外文献比较[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 39(1): 68-83.
[31] CHESBROUGH H, ROSENBLOOM RS.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 11(3): 529-555.
[32] ROTHAERMEL FT, AGUNG SD, JIANG L.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a taxonomy of the literature[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7, 16(4): 691-791.
[33] CLARYSSE B, Wright M, Van De Velde E. Entrepreneurial origin,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 growth of spin-off compani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1, 48(6): 1420-1442.
[34] LOCKETT A, WRIGHT M. Resources, capabilities, risk capital and the creation of 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J]. Research Policy, 2005, 34(7): 1043-1057.
[35] RASMUSSEN E, MOSEY S, WRIGHT M. The evolution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university spin-off venture emergen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1, 48(6): 1314-1345.
[36] WRIGHT M, CLARYSSE B, LOCKETT A, et al. Mid-range universities' linkages with industry: knowledge types and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8): 1205-1223.
[37] GRIMALDI R, KENNEY M, SIEGEL DS, et al. 30 years after Bayh-Dole: reassessing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J]. Research Policy, 2011, 40(8): 1045-1057.
[38] CHATTERJI AK. Spawned with a silver spoon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in the medical device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30(2): 185-206.
[39] 陈悦, 陈超美, 胡志刚, 等. 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40]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41] 王玉, 张磊. 企业网络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发展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6): 157-166.
[42] NDONZUAU FN, PIRNAY F, SURLEMONT B. A stage model of academic spin-off creation[J]. Technovation, 2002, 22(5): 281-289.
[43] MIRANDA FJ, CHAMORRO A, RUBIO S. Re-thinking university spin-off: a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8, 43(4), 1007-1038.
[44] VANAELST I, CLARYSSE B, WRIGHT M, et al. Entrepreneurial team development in academic spinouts:an examination of team heterogeneity[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6, 30(2): 249-271.
[45] CLAUSEN TH, RASMUSSEN E. Parallel business models and the innovativeness of research-based spin-off venture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3, 38(6): 836-849.
[46] IOANNOU I. When do spinouts enhance parent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US automobile industry, 1890-1986[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3, 25(2): 529-551.
[47] TERZIOVSKI M.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its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a resource-based view[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1(8): 892-902.
[48] NERKAR A, SHANE S. When do startups that exploit academic knowledge surv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3, 21(9): 1291-1410.
[49] SOETANTO D, GEENHUIZEN VM. Getting the right balance: university networks' influence on spin-offs' attraction of funding for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 2015, 36(3): 26-38.
[50] SAPIENZA HJ, PARHANKANGAS A, AUTIO E. Knowledge relatedness and post-spin-off growth[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4, 19(6): 809-829.
[51] SEMADENI M, CANNELLA AA. Examining the performance effects of post spin-off links to parent firms: should the apron strings be cu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32(10): 1083-1098.
[52] HUBER GP.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88-115.
[53] HILL CWL, HOSKISSON RE. Strategy and structure in the multiproduct fir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7, 12(2): 331-341.
[54] FELDMAN ER, GILSON SC VILLALONGA B, et al. Do analysts add value when they most can evidence from corporate spin-off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35(10): 1446-1463.
[55] FRYGES H, WRIGHT M. The origin of spin-offs: a typology of corporate and academic spin-off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4, 43(2): 245-259.
[56] FERRETTI M, FERRI S, FIORENTINO R, et al. Neither absent nor too present: the effects of the engagement of parent universiti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cademic spin-off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8, 36(1): 1-21.
Intellectu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Foreign Literatures on Spin -off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Cheng Li
(Business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 :Spin off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text data of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relevant with spin off, this paper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core issues and research topics of spin off in foreign literatures. Via the cited network and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the topics of spin off research in foreign literatures include academic spin-off and corporate spin-off, which contains the ethnology transfer process in academic spin-off, the effect of industry factor on academic spin-off, the role of university in academic spin-off,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process of corporate spin-off, corporate spin-off strategies and the double-edged effect of parent enterprise on corporate spin-off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proposal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spin off researches, including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ntrepreneurial spinoff, digging out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pin off, and so on.
Key Words :Spin-off; Knowledge Map; Literature Review; Bibliometric Analysis
DOI :10.6049/kjjbydc.201903012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中图分类号: F2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48(2019)17-0151-10
收稿日期: 2019-05-29
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研究生跨学科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8ZDW02)
作者简介: 程丽(1992-),女,湖北荆州人,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学和企业战略管理。本文通讯作者:程丽。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