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操作
王晓琼
摘要 :教学设计是教师职业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对它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包括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状况、建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材料、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评价教学设计成果、执行与反思教学设计方案九个步骤。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操作步骤
纵观四川省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师能力大赛的各类作品,不难看出有相当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存在缺陷,一方面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缺乏,另一方面是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基本理念的缺乏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理论素养不够,设计的要素不全,设计过程逻辑顺序颠倒。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不足表现在: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不完整,每个步骤的内涵不清楚,表述不准确等等。鉴于此,笔者就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步骤做一些解析和探讨,以示读者。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关于教学设计,国内外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述。
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础较好,优势凸显,但核心区空间约束严重,扩展区小园区大产业模式相对薄弱,西部药谷尚在起步,产业链薄弱环节明显,整个产业链外向性欠缺。因此,促进产业空间整合,培育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竞争力,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科研、技术、工艺、服务等方面的弱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高效持续发展。当然,因为无法获取全部企业的发展大数据,产业链内部如何有效实现功能互补和优势重组,还需要全面、深入地调研和进一步分析。
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 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performance problems)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术后病理确诊为阴茎鳞状细胞癌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术后1年内(中位时间为8个月)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30~76岁)。临床分期采用Jackson分期法,Ⅰ期25例,Ⅱ期16例,Ⅲ期6例,Ⅳ期3例。
第二,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兴趣按照不同的划分,有直接兴趣、间接兴趣、暂时兴趣、稳定兴趣。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和所学科目有兴趣的时候,就可以产生较强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们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动机按照不同的分类,有主导动机、次要动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短暂的、具体的动机;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动机来源于好奇心、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来说,要想长期、有效地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对教师来说,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促进他们形成长期、稳定的学习动机很有必要。
梅里尔(Merrill)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中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
美国学者肯普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采用Protégé3.4.8构建简单的QoS属性本体树;使用Jena2.6.2对本体树中的层次进行验证,如WatingTime 和ExecutionTime为ResponseTime的两个并列子节点。假设用户请求的Web服务r对于QoS属性参数要求为:费用(Price)为10元、兼容性(Compatibility)为0.12至0.20之间、吞吐率(Throughput)为11.7和响应时间(ResponseTime)为0.8 s。具体候选QoS属性参数如表1所示。
1.教学目标及目标体系
2.选择教学辅助材料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流派
关于教学设计理论,目前有多个流派,其中主要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三大流派为主要代表。
1.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流派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随的有机体行为看成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这些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因此,行为主义流派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教学设计时应根据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的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根据反应推断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并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杰出代表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
2.认知主义流派
认知主义流派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学习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知识与以前形成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学习者只能把外来刺激同化并融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人类学习才会发生。其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结构,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促使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同化和顺应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原理,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认知结构获得发展。其代表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3.人本主义流派
人本主义流派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度的人。这一流派基于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精髓的理解,以“完美人格”和“自我实现”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应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他们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和情感体验,在融洽和谐的心理氛围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使自我的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情境中,从而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目标。
(三)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么去做、预期结果是什么。教学设计模式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目前关于教学设计的模式较多,但是绝大多数模式来源于两大范式,一是客观——理性主义,二是建构——阐释主义。从上世纪60年代教学设计诞生以来,客观主义一直在教学设计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并作为教学设计的范本,其基本步骤为: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如何学习;分析并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策略;设计如何评价学习者的学习。
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迪克-凯瑞(Dick & Carey)模式、肯普(Kemp)模式、史密斯-雷根(Smith & Ragan)模式,但实际上这些模式都呈现出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在加涅(ADDIE)模式基础上衍生的,并且这些共同特点可以用ADDIE模式来概括。加涅教学系统设计(ADDIE)模型基本过程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方面(如图1)。
对于教学来说,重要的环节在于交流。对于网络教研来说,更是如此,在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下,教师对于自身的教研成果能够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显得十分迫切。在此背景下,要想实现教师个人空间的高效性,可以采用MVA三层架构的模式来进行。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将数据库进行任意移动,还能够增加访问率,能够使受众面大幅度提升。
图1 加涅教学系统设计(ADDIE)模型
3.选择课外学习材料
2.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涵:(1)把教程的目的转换成表现性的结果与主要繁荣教程目标(单元目标);(2)确定所涵盖的教学主题或单元以及用于每一个主题或单元上的时间;(3)依据教程目标安排单元顺序;(4)充实教学单元,确定每一个单元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5)确定每一个单元的课与学习活动;(6)开发出评价已习得内容的具体标准。
其实,20世纪90年代,我就有一个以画家为个案,系列论评广西美术新风的打算。“新”,一定是我立意写作的动机,以此打算给广西的美术风尚勾画一个新的轮廓,其中计划要写的人中就有郑军里。当时想到的题目是“新唐风”。
3.开发,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涵:(1)确定学习活动与材料类型;(2)起草学习材料或学习活动;(3)在目的受众中进行材料和活动的试用;(4)修改、精练、生产材料与活动;(5)开发教师培训或附加材料。
4.实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涵:(1)购买材料以便为教师和学生采用;(2)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与支持。
国企并购私企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风险,就是指因为企业内部资金的归属以及结构发生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相关问题的发生,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国企必须通过大量的资金才能对私企实现并购,然而并购由于持续的期间较短,导致企业筹集的资金非常有限。此外,很多国企会通过融资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资金,来满足并购对资金的需求。同时国企在融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势,及当地政府的支付来降低融资的成本,是企业规避融资风险的重要举措。
5.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涵:(1)实施学生评价计划;(2)实施教学评价计划;(3)实施教程维护与修改计划。
由上可知,教学设计从分析“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根据教学目的,确定“学什么”,即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二、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
我们知道,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教学设计领域一直是客观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并作为教学设计的范本,因此本文的教学设计内容和操作步骤,我们依然参照客观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来进行。
(一)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也称“前端分析”,它是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习需要分析的结果是要提供“差距”的有效资料和数据,从而帮助形成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的教学目标。这个差距就是“期望状况”减去“目前状况”,即:期望状况—目前现状=差距(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的获得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如毕业生追踪调查、内外部需求与现状的差距调查等方式获得。
(二)分析学习内容
这里的学习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习内容分析可从三个方面进行:(1)建构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2)确定知识点;(3)确定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三)分析学生状况
1.分析学生状况的目的
第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第二,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三,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血清PSA检测:采集所有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入院时和前列腺癌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 离心5 min,取血清于-20 ℃保存待检。PSA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进行。正常参考值为PSA<10 ng/ml。
2.从哪些方面分析学生状况
第一,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心理学家梅耶(Mayer)对知识进行了分类,他把知识分成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类,并对每一类知识进行了描述,这对我们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学生能否完成最简单的技能来判断学生的技能基础,也可以通过观察和测试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并据此确定学生的技能基础。
赖格卢特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 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means),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第三,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反复练习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学习模式,有一定的外在行为表现,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观察、谈话、问卷等方式获得。
(四)建立教学目标
我国学者乌美娜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教学目标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对各级各类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体现了教育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教学目标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项目教学目标,隶属于专业培养目标,并与专业培养目标一并构成了教学目标体系(详见图2)。
图2 教学目标体系图
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活动,这种目的性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由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来体现。教学目标可以有效指导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提供教学评价的依据。
2.教学目标分类
2)参见参考文献[1]第40至42页,恩伯托·埃科(Umber t o Eco)认为建筑必须建立在现有代码的基础上,那些属于建筑方面的代码,作为建筑处理的惯用语体系和早已得出的信息处理方法体系起作用,建筑信息就成了大众要求、承认和期待的东西。
对于教学目标分类,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布鲁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三大领域的目标,这三大领域目标又各有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认知和态度领域又各有分类(详见表1)。
表1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比较
尽管布鲁姆和加涅两个分类系统使用名称不同、角度不同,即一个是从教育目标来划分,一个是从学习结果来划分,但三个领域的划分标准是一致的。两种理论在分类的细化上都存在由简单到复杂的层级关系,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两种理论各有特点,都分别对教学设计起到了指向作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更是因其重视学习过程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3.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所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它所要陈述的不是教师打算做什么,而是学生能做什么,即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如言语信息、概念、规则、问题解决、态度和动作技能等。即使在同一学习类型中,也应反映学生掌握的水平。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被观察和测量。
4.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1)ABCD表述法
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个学习结果最终都会表现在学生的行为上,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可以准确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从学生的行为表现入手,即 “行为目标”。行为目标的表述可概括为“ABCD法”,即A(Audience)教学对象;B(Behavior)行为;C(Condition)条件;D(Degree)标准。
(2)内外结合表述法
即先明确陈述如理解、记忆、欣赏、掌握等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列举反映这些内部变化的行为表现样例。
(五)选择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对教学材料的分析与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效果。教师依据课程标准选择教学材料。
1.选择教科书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材料,也是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的直接体现。选择教科书应从教学目标、学生知识结构、学生心理特点等方面入手,来评价教科书的适用性。
综上,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运用教学理论,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系统规划教学过程的方案。这些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的模式。
在充分考虑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因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来选择能够有效协助教学实施的教学材料。
1.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涵:(1)确定需要,即要利用教学来解决问题;(2)进行教学分析以确定教程的认知、情感与动作方面的目的;(3)确定期望初学者需要具备的技能以及哪些技能会影响对教程的学习(起点技能与动机特征);(4)分析可利用的时间以及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实现多少目的,有些学者还建议进行情境或资源分析(资源和限制条件)。
课外学习材料可分为预习性材料、解释性材料、补充性材料和拓展性材料。教师在选择课外学习材料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适量和适度的课外学习材料,以防加重学生的负担。
为维护欧盟内部金融稳定,确保在银行业危机时期,有效地清算处置金融机构,欧盟成立风险处置委员会,设立专项风险处置基金,用于问题银行的风险处置,各国层面的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只起到了付款箱的作用。其他国家也存在设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基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的做法。如,德国2010年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问题银行的风险处置,包括提供过桥贷款、进行股权收购等。
(六)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其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教学策略有诸多分类,按性质可分为产生式教学策略、替代式教学策略。产生式教学策略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控制者,学生自己形成教学目标,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和加工、安排学习活动的顺序,并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替代式教学策略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倾向于替学生处理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及设计教学活动等。依据教学成分可分为组织策略(即有关教学怎样进行,呈现什么内容以及如何呈现这些内容的策略,主要包括导言、主体、结论和评价)、传递策略(即有关确定恰当的教学媒介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的策略)、管理策略(即教学资源管理策略)。最好的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
(七)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反映不同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在某一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学活动和过程往往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即教学模式。
1.常见的教学模式
(1)凯洛夫(苏联教育家)
组织上课;检查复习;提出上课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讲授新教材;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作业。
(2)迪克和赖泽(美国)
教学活动是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步骤,教学活动的要素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告知学习具体目标;帮助学生回忆先决条件(相关知识和技能);呈现信息与举例;提供练习与反馈;内容小结。
(3)加涅(美国)
第二,符合本科职业教育层次,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学院作为本科层次的院校,在推进职业教育的同时,要提升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层次要高于高职高专的一般技术工人,使毕业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适应科技时代里产业自动化和现代化的需求。
《玉米人》一书由六个故事组成,前四个故事写印第安部落的萤火虫法师对殖民者诅咒的一一兑现,后两个故事讲述瞎子戈约和邮差尼丘漫漫寻妻之路。全书没有明确的线索贯穿始终,故事之间的时空概念模糊,每个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想象与现实不断交织在一起的世界中。阿斯图里亚斯颠覆传统小说写作的结构,用模糊的时间观念以及独特的想象,从《波波儿·乌》中获取灵感在《玉米人》中构建了一个能从视觉、听觉、嗅觉全方位感受的独立于具体时间之外的玛雅世界。通过发生在这个神话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中的六个故事,作者试图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危地马拉人民探索一条能在精神上得到解脱的道路——重拾危地马拉精神。
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变化的过程,教学是通过一系列的外部事件(活动)来影响学习者的内部活动的过程,教学事件应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一致。他提出九类教学事件: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激活原有的相关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供反馈;评估学习行为(教学中插入的小测验、单元测试等);促进记忆与迁移(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
由上可知,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至少包括新内容导入,新内容传授和理解,新内容巩固、应用及反馈三大类主要活动,每一主要活动中又包含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其发展趋势正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发展,从“学”为主向“做”为主、做学合一发展,等等。
2.常用的教学方法
(1)与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2)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方法:演示——模仿法;练习——反馈法。
(3)与情感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
(4)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
目前在职业教育界较有影响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源自德国职业教育)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所谓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采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
这一点,在大医二院已提前实现。医院管理者手机上,多平台、图形化,直观反映经营状况和质量管控已然实现,相关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喜姑答应着,赶紧换了一件衣服,出门一瞧,宝刚爹早已不见了踪影。她径直往香娭毑家里走去。老远就看见香娭毑坐在屋前小坪里,与她坐在一块的,还有桂娭毑,桃娭毑,这让喜姑颇感意外。
目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小组相互学习等。
4.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
3.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到来,“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是近年来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目前常用的教学媒体有视觉类媒体,如幻灯、投影;听觉类媒体,如录音、广播、语言实验室;视听型媒体,如电视、录像、电影;交互型/综合型媒体,如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功能教室。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选择内容符合、对象适应、代价最小的媒体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
5.教学环境设计
教学环境设计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的环境和人的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为学生创设和提供环境条件。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为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学习而创设情景或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利于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加全面、迅速地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
(2)营造课堂心理氛围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它来源于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课堂班集体气氛。
(3)强化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包括行为管理、时间管理等许多方面。对于教师来说,课堂行为管理,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课堂管理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灵活的教学机制,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控制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八)评价教学设计成果
教学设计成果主要反映在学生的学业成果方面,因此,评价教学设计成果,主要看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在最初制订教学方案时就必须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方式进行设计,而非教学过程结束后再作打算。今年国家颁发的《职教二十条》明确指出将制定统一的国家教学标准、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等等,对于每门课、每堂课,教师应结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设计学生的学业评价标准。
1.学业评价的分类
学业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实施教学前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实施教学后的评价)。
2.学业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即检查学生学习基础、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导向功能,即向学生传递教学目标和强调学习重点。反馈功能,即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变化。激励功能,即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优势和长处。调节功能,即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
3.学业评价的主要内容
(1)理论知识;(2)学习能力,即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评价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3)实践操作技能,即计算机应用技能、写作技能、口语表达技能、专业技能等;(4)学习情感状态,即兴趣、态度、动机、习惯和价值观等。
4.评价的基本方法
包括纸笔考核法、语言表述评价法(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操作评价法、作品评价法、行为观察评价法、行为核查法、轶事记录法、教学日志法等。
(九)执行与反思教学设计方案
完成教学设计,只是得到了一个教学方案。在实施教学方案时,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进行调整。课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得失,改进教学,不断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
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
判断教学有效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学得好,教师教得好的标准是学生学得好。因此,设计好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
[1]R.M.加涅,W.W.韦杰,K.C.戈勒斯,J.M.凯勒.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242-244.
[3]张广兵.教学设计范式重构: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融合[J].教书育人,2010,(06):41-43.
[4]钟志贤.论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范型[J].外国教育研究,2004,(11):5-9.
[5]张祖忻,章伟民,刘美凤等.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4289(2019)08-0009-07
(作者单位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611130)
标签:职业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操作步骤论文;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