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衡量工程建设效益的重要指标,包括从初期项目策划,到项目正式开始施工,再到后期的检验验收,每个环节都涉及到造价管理内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关系到工程建设成败,决定着工程建设效益,其重要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工程管理者的认可。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对每个环节工程造价的有效掌控,才能在造价预算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
引言
在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对工程全过程进行设计,合理进行招标投标及施工计划的设计,并对竣工检验和结算的相关内容进行控制管理,以便于能够对全过程的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合理进行人员分配,进行材料及设备的购进与使用,进行资金资源的分配使用,以便达到更好的资源利用率,进行工程造价,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1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落实的过程当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工程造价增高,相应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较低。此种情况下,企业越来越关注工程造价,正因如此,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已经成为造价管理的主要模式。工程造价通常是指工程从最开始投资到最终结算时估算的总投资数目。立足于建筑工程项目,对建筑工程项目落实实际情况与分析,确定其中诸多方面的开销较大,比如人工费、安装费、材料费、机械设备购置费等,如若不能有效的控制资金的使用,那么很可能造成资金浪费、提高工程造价。而强化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势必能够严格按照预算方案对各个环节资金运用情况予以有效的控制,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最终使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实施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资金利用率,还能保障工程质量,使建筑工程项目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推动建筑企业续健康的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
2.1造价控制意识较低
项目经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所以,项目经理对成本的认识直接关乎造价控制的好坏。在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如果具有个人主义,或者只是依照经验是远远不可能满足成本管理的一系列规范要求的。即便项目经理能够注重工程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但因为管理不够系统,以及只是注重质量完成的情况和工程进度,那么会不重视成本节约问题。能够从建筑的整个过程看到,项目经济效益紧紧与成本管理相连,即便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制度非常严谨、严格,但是没有意识到建筑施工时造价控制的重要作用,只是较为关注前期的预算管理,而且还注重竣工结算。然而费用出现的要点环节就是这两方面的环节,正是因为这两种控制模式,使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2.2造价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施工企业大多会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但大多数的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与深层次的施工实际相结合,这也导致了无法全面落实,更难以有效地管理项目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项目管理部门在制定管理细则过程中,不能深入地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和项目实际,不能准确地领会相关制度精神,使成本管理没有一定的参考和基础,不能在责任归属、成本目标等方面厘清各部门之间的权属。
2.3项目造价控制目标不清晰
有些建筑企业,成本人员或者预算人员在对成本目标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其主要依据往往是编订的工程预算定额,项目工程成本费用的计算一般是以市场信息指导价和定额消耗量为依据。但是工程量的依据一般是招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导致不能准确计算和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成本数量,从而导致了制定成本目标没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能更好地结合施工实际来确定,最终使得目标成本无法正确的指导工程造价控制。
3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
3.1决策阶段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合理决策结算的方案制定,才能够把控建筑施工的整体过程,从而进行必要的造价控制。所以这就需要在进行施工建设之前,对施工场地进行考核,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项工程项目的选择,进行投资的人员需要对投资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考量,制定多种施工方案,对建设成本、建设技术、建设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好工程投资的评估计算,对工程的工期进行合理预算,并进行科学的决策,对工程造价的相关文件进行反复审核,以保证其内容的合理性。此外,相关人员需要对工程造价的阶段进行动态监控,从而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行。
3.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全过程中资源投入最多的阶段,也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关键阶段。施工方案不同,其造价也就不同,而工程的维护和返工会增加工程的造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造价费用的发生进行责任界定,充分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市场上相关资源的价格变化进行预测调控和动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实际情况与原设计方案有较大差异,经常会发生工程变更,这必定会导致工程造价有所变化。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到程序合法、签字完整,保证变更原因的相关资料齐全,尤其因此导致的工期延误与资源变动,更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工程的设计变更需要监管部门与其它建筑工程建设相关单位进行交流协商,经过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制作设计图纸,并对情况进行说明,再有监理工程师进行手续前阀,下发到相关部门开始进行新设计的相关建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导致的造价波动若在合同约定的幅度内,则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若在合同约定的幅度之外,这部分的综合单价需要由监管方提出,经建设方确认后作为造价结算的依据。
3.3准备阶段
首先,技术设备准备与使用及维护过程中的造价控制,需要按照相关的设计,合理进行技术设备的准备,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使用机械设备的技术进行考察,以便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人力资源是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关键,由于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时间,工作量的大小还将直接关系到施工人数的多少,所以在进行全过程施工造价的过程中若是大量筹备人力资源,则会导致人员过多,供过于求,导致成本增加,但是人员过少,则会延误工期,导致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最后,在进行资源筹备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引进,但是材料引进的数量及存储应与建设施工量相符,以便减少材料过多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
3.4竣工阶段
建筑工程竣工后涉及到对工程造价的结算工作,在这个阶段要将工程全过程的相关造价结算资料进行编制汇总,认真核算工程量和相应的费用。对此,项目组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发现问题要查明问题原因。
结语
经过本文的分析,确定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可能出现工程造价增高的现象,最终导致建筑工程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较低。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当高度重视并且贯彻落实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其管理方案,能够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予以有效的控制,降低有工程造价,努力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超.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中国高新科技,2018(14):126-128.
[2]张伟伟.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5):73-74.
[3]李靖宇.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0):265-266.
论文作者:赵言言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6
标签: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全过程论文; 成本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