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题”的探讨——“数字鸿沟”在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鸿沟论文,中国论文,东西论文,数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数字鸿沟”产生背景、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已经成了这个有史以来最富创造性时代的引导者,它决定了我们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以及我们从事商务的方式。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产业分工逐渐有了分晓,而不均衡发展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也逐步凸现。根据联合国的最新统计,占全球收入五分之一人口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互联网用户总数占全世界的93%;而收入最低的一些国家只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1%,上网用户数只占总用户数的0.2%。
2“数字鸿沟”基础理论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在当今信息时代,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信息差距。“数字鸿沟”也称作“信息鸿沟”,它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信息拥有的不均衡性。这种差距与不平等,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在线新闻,则把“数字鸿沟”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数字鸿沟”的本质是经济上的差距,也称为“经济鸿沟”。处在鸿沟的不利的一方,经济一般是相对贫穷、落后的。他们信息技术薄弱,就意味着更少的机会,参与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相应地经济就会更滞后于另一方,这已经形成一个怪圈。“数字鸿沟”现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正日益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经济学者、专家们日益关注的全球性的社会难题。
3中国的“数字鸿沟”-“东西问题”
目前,“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全球的“南北问题”。尽管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也面临着这一难题。中国目前面临着“东西问题”,即东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从国内各地区的比较来看,东部地区有一定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成为了“数字赤贫”地区。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上网用户数占全国62.33%,后十个省市加起来才占4.36%。按域名来计算差距更大,北京、广东、上海的域名占全国总数的60.62%,后十名总额加起来才占33.3%。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北京、上海的信息化指数在70以上,处于信息化水平第一类地区;天津、福建、广东、吉林、陕西和辽宁的信息化指数在30~50之间,属于第二类地区;浙江、江苏、海南、重庆、山西、黑龙江、宁夏、湖北和江西的信息化指数在全国平均值(25.89)~35之间,属第三类地区;湖南、内蒙、新疆、山东、河南、青海、四川、河北、安徽和广西的信息化指数在19~25.89之间,属第四类地区;甘肃、贵州、云南和西藏的信息化指数在19以下,属于信息化水平最低的第五类地区。在中国现阶段,数字鸿沟的存在带来的矛盾冲突集中体现在传统经济与以信息化、网络化为表征的新经济之间的冲突上。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中国,国内新旧产业之间的摩擦愈演愈烈,新旧经济运行机制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体制内与体制外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紧张程度也日益加大。地区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之间因为对新技术占有程度的不同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同而出现的“信息差距”、“数字鸿沟”也越来越大,中国“东西问题”的表现也就越来越突出。
4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
国家主席江泽民曾经明确表示:日益拉大的“数字鸿沟”.必然导致东西部贫富差距的拉大,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障碍。江泽民主席在对“数字鸿沟”问题进行诠释时有一个超越性的角度,即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也就是说,“数字鸿沟”问题过去是个问题、危机、挑战,现在看也有可能意味着机遇。
5缩小“数字鸿沟”的几项原则
在填平“数字鸿沟”的过程中,我国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鼓励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发展应对挑战,以成长缩小差距,而不是以保守、封闭制造自己和发达国家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对于产业界来说,在经历了暂时的波折之后从全局层面充分认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以及数字文明的发展态势与内在规律,也将有助于在未来的竞争中把握主动。但是缩小“数字鸿沟”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社会效益与产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全民信息服务意识。政府、企业、个人毫无例外都需肩负起填平“数字鸿沟”的重任,要抓住机遇,将“数字鸿沟”转变为“数字机遇”,全面提升我国信息化的水平;
第二、坚持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动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坚持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原则。东西部地区要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完善合作机制,形成良好的合作环境,发挥比较优势,在进一步拓展本地区市场的基础上,要大胆地走出去,与发达地区或国家进行竞争,缩小双方的“数字鸿沟”,促进信息产业的共同发展;
第四、坚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东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较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信息化推进的重点就应该更多地放在应用领域。而在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矛盾还在能力方面,而且是在相对比较简单的信息基础应用领域。因此,在这样的区域就应该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做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第五、制定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化政策的原则。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应该有不同的方式,这样就要求理性客观地认识本地区的信息化发展,针对不同的需求制定有自己特色的信息政策,应当鼓励一部分产业、一部分人才,利用数字化优势,先富起来。只有这样,东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分阶段地逐步实施,才能够有效地跨越“数字鸿沟”。
6如何缩小中国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在中国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其所带来的“东西问题”如若解决不好,必将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数字鸿沟”也是“数字机遇”,我们既要对困难有充分认识,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笔者认为,在缩小中国的“数字鸿沟”即解决中国的“东西问题”方面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6.1政府信息政策的制定和倾斜。正视我国数字化的现实,采取切实措施缩小“数字鸿沟”,成为我国信息化进程中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我国政府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首次强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现阶段政府的任务就是为企业提供清晰明确的产业环境,鼓励创新,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以多种形式吸引资金,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促进普遍服务的实现。对西部地区进行倾斜性信息政策(可充分结合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召开多种形式的会议对信息政策进行研讨、制定和补充。如2000年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周刊主办的“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0中国高层年会”,从全球数字浪潮的宏观视角切入,引领产业、学术、舆论界以及决策层对数字经济、数字生态、数字鸿沟、数字冲突问题进行全盘思考,促进中国社会对于数字机遇的把握。认知数字经济,改善数字生态,弥合“数字鸿沟”,消解数字冲突。所有这些,就是“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0中国高层年会”所要探索的内容。“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中国高层年会”每年举行一次,它以探索、务实为基点,将有力推动学术、产业、政策的交流与发展,成为与中国数字化进程同行的思想盛会。2001年3月举行的中国高层年会有关“数字鸿沟”方面的研讨内容为:(1)如何缩短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在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方面的差距,信息产业企业如何作为;(2)如何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60年代以来形成的“数字鸿沟”:中外信息产业互动与全球化分工;(3)如何正确把握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发展信息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4)经济全球化、资本自由化、产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发展趋势下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5)如何看待以工业经济为指向的第一次现代化与以信息经济为指向的第二次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6.2政府投资,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当前中国缩小“数字鸿沟”、解决“东西问题”关键在于认知数字经济、改善数字生态。正如“十五”发展规划建议书中所讲的那样,在于以把握数字机遇的积极姿态迎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新四化带动老四化。政府应该重点投资,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把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放在的重中之重,不要光修公路、铁路、管道等等,修信息基础设施更容易见效。反过来讲,缩小中国“数字鸿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跃式发展的过程。
6.3信息素养的提高,培养信息意识,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数字鸿沟”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与文化教育等国民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电子东盟工作组执行主任拉拉那博士认为,单靠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并不能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要使因特网上的信息服务于全社会,最终还有赖于公民识字率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缩小“数字鸿沟”的突破口,也是中国缩小与世界“数字鸿沟”的重要选择。尤其对于中西部农村地区而言,要采取教育扶贫,如东部比较有基础的学校开设一些分校或者把一些有能力的师资引进过来,在这样的基础平台上做就很容易发展,把本地区的人才培养起来。对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培养信息意识,同时也提高了未来劳动者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相应地信息素养也得到提高,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6.4信息内容的建设,信息平台的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我国政府已把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的七大任务之一,西部地区的政府部门可以初步建立自己的电子政务,进行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内容建设。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之上,信息技术得到大力推广,政府部门牵头请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在技术培训、技能掌握等方面提供正确、规范的教育,然后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内容和各种应用软件要针对本地区用户的客观需求来建设、设计,使得所有人都能利用新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6.5东西部、城乡之间合作。中国东西部之间存在“数字鸿沟”,我们首先应当强调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及人才的共享,应当强调把信息化与西部开发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际上解决我们国内的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缩小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东西部、城乡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如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文化上采取多种形式对西部地区进行援助、缩小“数字鸿沟”中强调合作和共享可以相应地促进西部大开发。
6.6引进信息技术核心人才。“数字鸿沟”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核心信息技术的差距形成的,最根本在于掌握信息技术的核心人才。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信息化方面占有优势,除了它们自身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它们具有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占据了信息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就可以实现“先发优势”,实现信息产业的领先地位,再进一步调整全国和在世界上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也就获得了信息化的领先地位。因此,笔者认为西部地区应该制定信息政策,注重创造一个特殊的环境,来吸引外部的信息技术人才。现在,海外留学的人才已经开始在回流,因为我们现在环境比较好。如果西部地区也采取一些有吸引力的措施,也会引进大批有价值的信息人才的。
6.7根源在于发展国家、地区经济。国外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关键还在于网络经济、新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从微观层次上,造成宏观经济运行层次上的显著的变化。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的大政方针,是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推进信息化必须站在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调整多个产业的关系,全面、整体推进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首先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只有发展雄厚的经济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
7结束语
缩小“数字鸿沟”和解决“东西问题”,中国正在积极行动着,这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参与,毕全国之力。通过“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三大工程的实施,相信我国的“数字鸿沟”将会逐渐缩小直至弥合。
标签:数字鸿沟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数字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