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_企业经济论文

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_企业经济论文

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持续发展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全国第一,从一个中等发展省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发达省区。在广东省内,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尤为突出。20多年来经济保持两位数的持续增长,已被国际公认为迄今成熟的成长三角之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典范和希望。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奥妙在哪里?面对新的国内发展环境,以及目前发展存在问题,今后的出路在何处?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进行探讨。

1 极化效应的形成

极化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支柱产业,引起了其它活动都集中于这一产业,与此同时经济活动在某一地理位置集中,资源、技术、信息、资金、配套的产业也被吸引到这里而形成的产业集中和地理集中的过程。

珠江三角洲的极化效应实际上是国际地域分工的延伸,是内地改革开放政策与香港因素的内外结合的产物。

1987党中央批准了广东省委关于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方面让广东“先走一步”的要求。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 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文件出台,主要内容有:财政实行大包干,扩大地方对外经济贸易的权限,金融、物资、劳动、工资、物价等方面,给地方政府以适当的机动权,试办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要求广东先行一步把经济搞上去,进而促进全国的改革开放。正是拥有了“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这把“尚方宝剑”,广东才得以改造传统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形成了极化效应发生的内部基础。

香港因素是珠江三角洲极化效应最基本的外部动力。80年代以来,在中国华南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核心—边缘地域模式。香港、台湾、澳门处于这一结构的核心区,尤其是香港在核心区的作用尤为突出,1978~1995年,内地与香港的双边贸易额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9.27%上升到34.81%,成为内地最大的贸易伙伴,1979~1995年, 香港在内地投资778×10[8]美元,占内地外来投资的57.6%,目前港商在内地投资企业逾11万家,占内地外资企业总数的27.3%。1980~1993年间,珠江三角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0亿美元,分别占广东省和全国的6.8%和17%,年增长率达3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也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增长率。在珠江三角洲外资来源构成中,香港地区是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占过去15年外资总额的74%[1]。

在香港因素作用下,珠江三角洲迅速发生极化,成为华南地域的次核心地区,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与周围地区的极化作用也随之发生。极化导致周围地区资源、技术、信息、资金等向珠江三角洲集中。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两个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不仅吸引了国外的资金技术,为了设立对外窗口,享受国家给特区的优惠政策,中央部门、内地各省及广东省内地区在深圳、珠海也大量投资,深圳市在举办特区的头几年,投资总额都超过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60%的投资来自中央部门和外省[2]。 与此同时,几十万劳动力南下,珠海、深圳由几十人或一、二万人的渔村或小集镇,现已发展为具几十万、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见极化作用之强烈。如果从人口迁移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珠江三角洲对周围地区的极化作用。广东省1993年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特征:省内迁移人口的迁出地主要是韶关、梅州、清远、揭阳、潮州、肇庆等地,大多为粤北、粤东山区,其中韶关市1993年省内净迁出量达11 115人;省内迁移人口的迁入地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各市,其中又以深圳、广州、佛山、惠州等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最为集中。1993年深圳市省内净迁移量达36 646人,上述四市合计迁移量达130 012人, 占全省省内净迁移总量的76%。与此相对应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为,1993年广东省人口主要迁入地深圳、佛山、珠海、广州等地人均国民收入分别为11 541元、10 089元、9 123元、8 955元,而省内人口主要迁出地梅州、揭阳、清远、韶关等地则分别为1 568元,1650元,1 969元, 2786元,深圳市人均国民收入是梅州市的7.36倍;从经济结构因素来看,人口主要迁入地GDP构成以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大高于第一产业, 有些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已接近第二产业。而主要迁出地的产业构成仍以第一产业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相对较低。可见,广东省内人口受经济的“极化”,从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粤北、粤东及粤西边远山区迁往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且以珠江三角洲腹地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逐级递减,呈梯级分布状况[3]。从1997 年的人口统计资料看,这一趋势仍未发生变化。说明,经济发展对人口的极化作用仍在进行。

2 极化效应的区域效果

珠江三角洲强烈的极化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加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使珠江三角洲的地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

2.1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经济进入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全国的地位明显提高。广东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 893.31亿元(去年价,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19.14 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7.8%,高于全国5.85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497元,年均增长15.9%。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1996年与1991年相比,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8.8 %上升为9.6%,连续三年处于全国首位, 其他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也处于显著地位。其中外贸出口总额(海关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从1991年的37.7%、22.4%和9.5 %上升为1996年的39.3%、25.1%、10.5%[4]。

表1 广东与部分省市经济指标对比(1996)单位:亿元

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main economic Figure between Guangdong and other provinces

广东江苏山东辽宁上海

国内生产总值60976057596031502869

工业总产值 65037848570833534312

固定资产投资额 249020101560 8502100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001993171713161161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591

131.2131.283.4

132.6

广东所占的位次

国内生产总值 1

工业总产值

2

固定资产投资额

1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1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1

资料来源:孙久文等《中国区域经济与地区投资务实》下册1916。

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20年来一直高于广东省的平均增长速度,年均经济增长超过20%,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商品经济最活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表2)。

表2 1997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

Table 2 The main economic figure in Zhujing River delta (1997)

项目珠江三角洲 占全国比例 占全省比例

年末总人口 2208.70万人1.8%

31.5%

土地面积 41698km[2]0.5%

26.7%

国内生产总值(现行价)5222.39亿元 7%

71.4%

工农业生产总值 8476.48亿元6.2%

59.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30.36亿元

14.1%

66.1%

外贸出口总额

550.45亿美元

30.1%

73.8%

实际利用外资

117.57亿美元 26%

82.8%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1998.P578~579整理而来

2.2 轻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极化

珠江三角洲工业高度集中于轻型、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从80年代期的“小五金”工业制品为主,转变到现在以轻工纺织、食品、饮料、电子、电器、机械和建筑材料为主,形成了以机械类、电子通信类、纺织类、化工类四大支柱工业。1996年四者所占工业比重之和达72.8%。

2.3 产业结构的变化

珠江三角洲极化效应推动了工业化;工业化推动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快速上升,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80年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比例是25.8:45.3:28.9;1991年是14.2:49.9:35.9;1996年7.9:49.8:42.3。 根据钱纳里结构转型模型和“配第—克拉克定理”,珠江三角洲人均收入已达1.5万~1.8万元左右,处于钱纳里模型第Ⅱ阶段工业化阶段的第四个时期,产业结构的第二产业(制造业)所占份额已超过钱纳里模式中的标准比重36%[5]。因此, 应处于工业化阶段第Ⅱ阶段—工业化向第Ⅲ阶段—发达经济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处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

2.4 城镇化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密度不断扩大,城镇化发展迅速。1994年珠江三角洲已有城市28个,建制镇595 个,城市密度高达143个/km[2],城镇间的平均距离不到10km,成为我国城市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985~1991年,珠江三角洲年乡村地区非农劳动力从267.25万人增加到377.49万人。增加了41%,平均每年递增5.9%,乡村地区非农化水平从1985年的40%增至1991年的48%[ 6]。 1996年达54.7%。

2.5 地域结构的调整

珠江三角洲的极化作用引致了珠江三角洲内部地域的调整。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与省内区域差异明显,三角洲工农业均较发达,广州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均衡发展特点[7]。广州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地位下降, 珠江三角洲其它县(市)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大量崛起,职能多样化。深圳成为广东南部的经济中心。沿广九铁路、广深公路形成穗深港经济走廊,构成东翼最强大辐射轴,广珠公路沿南海、顺德、中山、珠海这些经济发达市,形成西翼强大辐射轴。广州、深圳双中心与广、深、珠构成的网络空间,标志着珠江三角洲更高层次的空间结合。

3 极化效应弱化与发展的困惑

进入90年代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区域发展政策以及珠江三角洲内部的结构调整,珠江三角洲的极化效应减弱,经济增长减缓,出口下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周围地区扩散。

3.1 极化效应内因推动力减弱

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获得了先行之益。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全国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格局,国家对广东赋予的各种改革开放政策已逐步内移北上,并且有了新的突破,广东原有的政策优势逐渐减弱或丧失。极化效应的内因发动因素大打折扣。

3.2 来自全国新的增长极核成长而产生的强烈竞争

进入90年代以来,上海浦东成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热点,上海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历史上一直是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和制造业中心。建国后,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人才优势,加上对80年代广东对外开放经验之借鉴,经济迅速步入快车道。另外,环渤海地区近些年经济都增长很快,尤其是山东和辽宁半岛。这些新的增长极核的成长,对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产生强烈的吸引,上述要素的北上趋势都很明显。

3.3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珠江三角洲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对外部资源、市场依赖程度极高。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与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相似的东南亚地区的强烈竞争,出口下滑,因而生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港澳地区。珠江三角洲吸引外资一般占广东省吸引外资的70%左右,近年来这一比例有所下降。受全国全方位开放的影响,港澳地区的内地投资的空间分散化趋势明显。据研究港澳地区对内地的直接投资在空间上转移有如下特点:1 )逐步由华南地区向北方省份转移;2)向大都市转移;3)由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但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省份[8]。 资金内移显然对于逐步过渡到规模经济以资本推动力为主的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不利。

3.4 轻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受到强有力的挑战。

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看准了经过传统重化工业“运动”之后而发现消费资料,尤其是轻工业品发展滞后的市场空档,顺应第二次消费热潮(以各种现代家电为特征的吃穿用消费性需求热潮),通过外引内联,开拓了海内外市场。但90年代此番情景发生了变化:(1 )经过80年代的发展,广东的工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80年代初广东的人均工资相当于香港的1/30,现在提高到约1/10,比全国平均工资高约80%,比广西、湖南、江西等邻近省区高1—2倍,加上广东地价、电价、交通费用以及生活指数等提高比较快,使广东原有的低成本优势大为减弱[5]。珠江三角洲上述成本费用比广东平均水平更高, 因此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无优势可言。(2)珠江三角洲80年代引进的设备,90 年代已进入更新期,与兄弟省份80年代中后期引进的技术设备相比明显的落后了。(3)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塑料、皮革、玩具产品, 技术含量低,污染较大,环境成本高,各地方政府限制发展,并提高了产业进入“门槛”。因此,三面夹击,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大大削弱,产业极化逐步衰退,并向周围地区扩散。

受极化效应削弱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进入了调整期,主要表现:①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适度增长转变,原有在资金驱动下,依靠政策推动需求拉动,珠三角经济高速增长近几年逐步回落,经济增长向适度区10%—15%左右转变;②资本原始积累向优胜劣汰转变;③由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模式,向重效益型模式转化。④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步伐向周围地乃至全国转移,技术含量较高产业逐步培育发展[9]。

原有的产业极化和地理极化效应双重减弱,这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新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并未形成优势,因此,珠江三角洲竞争力受到削弱,为尽快填补由于极化效应弱化而产生的“经济真空”,实现珠江三角洲新一轮的发展,使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必须启动新极化效应。

4 新极化效应及与旧极化效应的区别

新极化效应是指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前提,迅速形成资本、技术、人才向此产业及产业区域集中的现象。新的极化效应与原有极化效应不同:(1)极化的产业不同, 新极化效应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旧极化效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 )吸引要素质量有别:旧极化效应需大量吸引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而新极化效应则要吸引规模资本、技术和人才。(3)核心区位选择有差异。 旧极化效应极核区的选择以节约成本为原则。而新极化效应核心区选择主要考虑智力资源密集区。如表3。

表3 新、旧极化效应对比表

Table 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old and new polarization effects

项目产业极核吸引要素质量

两种极化效应

旧极化效应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劳动力

高技术、含技术量高的产业、

规模资本和技术及人才

新极化效应技术密集型产业

项目极核区位选择

极核形式

两种极化效应

旧极化效应 节约成本原则 出口加工区

新极化效应 靠近智力密集区 城市创新区

5 增强新极化效应的途径

旧极化效应的发动内因是珠江三角洲的改革开放,新极化效应发动是深化的改革开放。旧极化效应在物价、流通等方面的改革奠定区域要素流通的基础,那么新的产业极化效应改革重点必须要有利于规模资本、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以及人才的流动和吸引。为此,必须完善市场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的雏形,商品市场初具规模,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发育,市场的杠杆作用日益加强。但珠江三角洲要发动新极化效应,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除加快各要素市场的发展外,重点要完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完善直接关系着新极化效应的重要动力条件—规模资本。

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相比,珠江三角洲在资本市场方面明显滞后于上海市。珠江三角洲虽在外汇交易量上全国首屈一指,但全国外汇交易中心却设在上海。珠江三角洲短期资金融通拆借全国最多,却不能形成全国货币市场中心。珠江三角洲股份制改造和证券交易市场在全国先行一步,但是无论在证券规模和辐射力方面远落后于上海。上海目前已形成全国证券交易、外汇交易、资金拆借、外资金融等四大中心。应该说,为上海今后发展创造了很好的金融环境。因此加速珠江三角洲资本市场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从新极化效应发动看,珠江三角洲资本市场建设要着力抓以下几个方面:①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在珠江三角洲设立总部、分部;②塑造理性和成熟个体和企业投资者;③政府支持建立高技术发展基金。

产权改革是市场经济建设最重要的一环,是新极化效应内因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在珠江三角洲掀起了以产权改革为中心的经济改革热潮,珠江三角洲各地根据实际,已经探索创新企业产权制度、探索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企业制度和在原来农业承包制的基础上有特色的农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同时对税制、财政进一步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有助于推动企业兼并、联合,从而推动极化效应发展。

科技体制改革是新极化效应发动的最重要内因之一。今后珠江三角洲科技体制改革目标是: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通过市场交换,有偿转让,实施技术入股;全面推行科技攻关项目的指标投标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间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使科研单位更多地进入生产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形成科技同经济密切结合的机制;继续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

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方面,70年代以来,广东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从国内各省市和国外吸引了大批人才。据统计,珠江三角洲1995年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102.67万人,每万人有433个专业技术人员,这一比例可同国内人才密集省市相比。 但是广东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学科,技术项目的带头人。有关部门统计,广东高层次专家和高科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仅1 700多人, 其中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技术领域的500多人, 且大部分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企业的很少。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家阶层和管理队伍也未形成。(路平,1997)因此,要发动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核心的新极化效应,显然人才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10]。

珠江三角洲新极化效应发生也有许多有利因素。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珠江三角洲进行投资和开发。至1996年广州已吸引了33家跨国公司前来投资。珠江三角洲的东莞,92年以来引进了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达,诺基亚,三洋,金霸王,佳能等几十家跨国公司投资,惠州引进了东芝,索尼,日立,NEC,本田, 通用等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的进入,为珠江三角洲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对新极化效应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①跨国公司的大规模投资提高了珠江三角洲投资力度,为新极化效应创造了资本前提。96年以来,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表示要在今后几年在中国成倍的增加投资,跨国公司是国际资本的主体,跨国公司涌入有望提高投资规模,为珠江三角洲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②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可以获取新技术,成为新极化效应的技术动力。著名的跨国公司在国际上有极强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由多种因素构成,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显然是其中决定性因素之一。而新极化效应又以新技术为推动力。因此,通过跨国公司可以转让一批填补空白技术、工艺和设备,并以此技术更新,推动产品上档次和产业升级。例如:日本三洋公司在深圳建立了以三洋华强激光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激光音响的关键部件激光拾音头。这种产品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目前在深圳的这家合资企业生产量已占世界10%,成为世界这种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之一。广州汉高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属表面处理用品可以大大改善轿车用钢板漆前处理水平。这种处理用品是汉高公司领先世界的产品。再如,松下、三洋、三菱、日立等公司在广东省都建立了合资企业生产彩电、空调、音响、录象机等家电产品。这些企业对原有的本省的同行业企业造成冲击,这一方面带来某些消极影响,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正是这些企业使我国这些耐用消费品品质上了新的档次。因为通过这些合资企业,跨国公司将最新设计、最新的工艺和技术转移到本地,使得一批家电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实力。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竞争力大为增强,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深圳华强三洋生产的彩电全年约有30万台销往日本,占三洋公司在日本市场销售量的三分之一。3)跨国公司的涌入,引进了现代的管理结构和积极的企业精神,对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可资参考和学习。

珠江三角洲另一个发动新极化效应最为有利的条件是:珠江三角洲已具备的经济实力优势;技术密集型产业极化初显雏形;一系列新极化效应的生长核初具规模。

珠江三角洲经过20年改革开放,已具备发动新极化效应的物质基础。在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5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广东占了7个, 分别是广州、深圳、汕头、东莞、珠海、中山、佛山市,珠江三角洲有6个。 广州、深圳、分别进入了第一类城市的第三位和第九位。1998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达5222.2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国第一。

珠江三角洲新增长极核正逐步形成、成长,技术密集型产业极化迅速。早在1989年,广东就制定了“三点一带”发展高技术产业计划。三点即为深圳、广州、中山分别建立高新开发区,一带是在珠江三角洲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带。1992年又在佛山、惠州、珠海建立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江门、东莞两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又新建一个省级开发区——肇庆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些高新开发区已成为新极化效应的核心,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强力加速器。至1998年,珠江三角洲的6 个国家级开发区共投入建设资金近90亿元,形成土地面积30多km[2], 完工建设面积400多万m[2],进入开发区的企业2 000多家,高新技术项目 480项,共实施“火炬计划”130多项。 如今已涌现出全国最大的微型计算机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片式电子元件基地,全国最大的生物工程药物群体,世界最大的立体彩色照相机生产系统等一批气势如虹的高技术产业。(陈汉欣,1999)。1998年,特区和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工业产值中占14.3%,其中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5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9.6%[11]。

综上所述,珠江三角洲由于本身经济实力强大,高新产业的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化,跨国公司的涌入已具备发动极化效应的一些有利条件,虽然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但是在新极化效应的推进和发展过程中是完全可以克服。

6 结语

6.1 极化与反极化现象表现在发达的工业经济向边缘交互演化[12],但对一个区域来说确定极化战略是重要的。在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美国休斯顿、前苏联巴库两个石油工业城不同的极化战略模式,休斯顿成功了,它在石油城之后,一跃成了美国西部新技术、航空、航天中心,但前苏联巴库失败了,石油城由于没有很好的选择极化模式衰落了。美国东北部的衰落与西部阳光地带的崛起,再一次印证了极化的原理。一个地区要想永远繁荣和兴旺,必须不断地进行极化,新极化,再极化循环往复,向前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的有限与无限的结合。

6.2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背景以及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的增强新极化效应,必然促进珠江三角洲第二腾飞。没有这个战略头脑,不能实现极化模式战略转换,必然失去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

6.3 新极化效应发动的时机已到, 但珠江三角洲要在一些新极化效应发动的关键要素方面,如高素质人才,技术方面,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我国80年代派往国外留学生近年回国比例大大提高,珠江三角洲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这部分人才,以弥补珠江三角洲高素质人才的不足。

收稿日期:1999-12-06;修订日期:2000-04-06

标签:;  ;  ;  ;  ;  

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