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探索与超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历史进程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地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终完成,至此,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和长期探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语境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四大理论成果和毛泽东思想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历史性飞跃。党的这些理论创新与创新理论的演进不仅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和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等相关问题标识了最基本的逻辑准则和判断准绳,而且也为人们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这些问题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体系相比,作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在执政党建设的理念、目标、内涵和路径上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和进展;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它又是怎样在应对诸多压力和挑战的背景下,实现着自身不断超越与发展的……诸如此类的这些疑惑,单靠一些宏大的论述和判断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其间更需要诸多的微观探究与严格考证。鉴于此,本文拟以与毛泽东思想体系相比较为视角,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与超越,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执政党建设理论进行初步地探讨和分析,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执政党建设理念的不断超越与发展
客观地讲,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范畴中,也曾在执政的视野中对党的建设理念进行过审视和解读,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党即将成为全国执政党的形势就提出了有关执政党建设的一些思想和观点。①1956年9月党的八大上,刘少奇更根据“党已经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的新变化②,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策略。但遗憾的是,在之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段内,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以毛泽东为核心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执政党建设理念的探索被中断了。因此,作为以革命与战争为其奋斗主题的毛泽东思想体系,它的党的建设理念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立足于革命、服务于革命的属性和位格,革命的色彩和痕迹成为其最为基本的标识和特征。
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着党领导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执政主题,开始党的建设规律探索进程的。作为理论体系的开创者,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对此作出了“我们党是执政党。……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回应和反思。③之后,从邓小平到胡锦涛,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和努力,逐步提出了与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目的、任务、宗旨等相适应的,而与过去革命的思维相异的执政党建设的全新理念,逐步形成了立足于执政、服务于执政的“执政”的属性和位格,从而实现了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观念的彻底转变与超越。
首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境中,强调执政党建设必须围绕党执政条件的新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贯彻和推进。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就奠定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基调。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指出:“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⑤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更明确地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号召。⑥2008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时代条件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党的建设状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⑦
其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境中,强调执政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执政任务,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邓小平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⑧江泽民强调:“这些年来,我们积累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形势越复杂,任务越繁重,斗争越尖锐,我们就越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⑩在建党87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11)
再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境中,强调执政党建设必须发扬毛泽东思想体系关于党的建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邓小平指出:“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决不能同群众相对立。”(12)江泽民强调:“加强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3)党的十本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执政党建设的宗旨,他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系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4)在建党87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将这种“以人为本”的宗旨提升到党的建设的核心价值的高度加以强调。(15)
二、执政党建设目标体系的不断超越与发展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范畴中,处于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对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内涵规定,还是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都紧紧围绕着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个最根本的历史任务,使党的建设的目标体系带有极强的现实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富有强烈的革命功利色彩。这种革命的目的倾向在当时是历史合力的使然,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最终也起到了革命性的历史效用。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到胡锦涛,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汲取毛泽东思想体系关于制定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现实性、针对性、目的性的正确思想和原则,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党的未来形象提出了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相适应的新的要求和目标,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实现了党在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的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新觉醒。
1、在执政的视野中,对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领导全党重新审视并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执政的视野中首次将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界定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1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从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江泽民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对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作了发展性的补充和规定,他指出:“面向新世纪,党中央领导全党正在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7)
到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又对此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一个主线、一个方针、三个要求、五个重点和八个目标的关于党的建设的整体性部署和归纳,他强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8)至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境中,对党未来的总体形象和要求已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更为实际的历史主题,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关于把党建设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总体论纲。
2、在执政的视野中,对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具体解构:“1222”工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境中,不仅形成了有关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而且将其进行了“一个先进性”、“两个基础”、“两个先锋队”和“两大历史性课题”的具体解构,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更为现实的量化标准和行动指南。
首先,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集中而深刻的新概括。党的先进性问题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范畴中,党的先进性长期被界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先进性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建党85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并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总目标、根本指针、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重要保证都作了详尽阐释,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具体落实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价值标识。(19)
其次,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组织形式等出现的新变化,提出了“两个基础”的新论断。江泽民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20)江泽民提出的“两个基础”的科学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政党、群众的理论,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掌政权后,特别是在长期执掌政权后,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合法性的世纪难题,不仅有助于确保党原有的阶级属性,防止性质的蜕变,又可使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永葆先进性,巩固其执政地位,完成其执政的历史使命。
再次,对党的性质作出了“两个先锋队”的新阐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如何使党继续保持其先进性,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江泽民提出了“两个先锋队”的著名论断,他指出:“面对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考验,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1)应该指出,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范畴中,早在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就曾提出过“两个先锋队”的论断,即中国共产党既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克锋队。不过,江泽民提出的这“两个先锋队”不是对党1935年“两个先锋队”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是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新要求在党建理论上的新反映,是对党的性质作出的新概括,不仅深化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且对于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都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提出了“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新思想。江泽民指出:“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2)在建党87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造就干部,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23)从而为党在新世纪的自身建设找到了两个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关键支点,使党的建设成功实现“软着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上述党的建设具体目标的理论成果,笔者将其概括为“1222”工程,这主要是因为,这四个方面不仅相互关联、互为条件,而且有着共同的运转主题和宗旨。首先,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一个先进性”的质化目标,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立了一个根本层面的终极标准,然后又通过“两个基础”、“两个先锋队”和“两大历史性课题”的解析为“一个先进性”构建了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化的操作路径和落实方案,最终,这四个有关党的建设具体目标的理论成果,从四个不同的纬度共同编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执政党建设理性而又现实的目标体系,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框清了脉络。
三、执政党建设具体内涵的不断超越与发展
1、执政党建设基本内容的不断超越与发展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范畴中,围绕着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本画卷。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境中,围绕着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传统的党建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例如,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继续强调其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首要地位,先后提出了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时代命题,极大地提高和丰富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内涵。在组织建设方面,针对党的干部队伍的新变化和面临的新挑战,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加强与改进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等三个层面将党的组织建设全面向深入,等等。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毛泽东思想体系相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境中,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党所处时代方位、历史方位与自身方位的深刻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突出和强调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具体要求、原则、路径和方法都作了详尽的论述和阐释,从而使得党的建设这项新的伟大而又艰巨的工程在当代中国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立体姿态和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的多样化布局。
2、执政党建设检验标准的不断超越与发展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范畴中,1942年5月,毛泽东指出:“只能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改造世界。”(24)这事实上是为我们提供了判断和衡量党的建设的“阶级性”的标准,即无产阶级先进性的标准。这种判断标准,是对共产党无产阶级属性的直接反映和再现,不仅为党的建设确立了一个根本层面的质化标准,而且也为我们党制定新的标准确定了最为基本的历史基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党执政条件的新变化,1992年初,邓小平将毛泽东思想体系“阶级性”的质化标准发展成为“三个有利于”的量化标准。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不断深入,在继承“三个有利于”的基础上,江泽民又将检验标准从单一的经济视角全面提升到经济、文化与价值取向“三位一体”的复合视角。他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要求,是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经验、现实需要提出来的。”(2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有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这‘三个代表’,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27)值得注意的是,“三个代表”要求的检验标准强调的是“始终”做到这“三个代表”,可以说,是贵在“始终”,也难在“始终”,由此也就形成了衡量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动态性的检验标准,对全体党员和整个党建进程“始终”起到一个警示、鞭策和检验的作用。
四、执政党建设路径的不断超越与发展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范畴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出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以政治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整党整风的基本路径。应该指出,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环境中,这种党建路径曾有力地保证了党员组织队伍的纯洁性和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革命和改造的坚强的领导核心。但问题是,这种与革命的时代命题相适应的党建路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群众运动和政治运动的组织方式,往往在取得实效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难以避免的偏差和失误。而且,历史已经证明,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种党建路经就很难继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活力,更难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执政党建设的新的有效路径和举措,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执政党建设规律探索中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沿着毛泽东思想体系关于党的建设路径探索的历史足迹,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创造出了与党在当代中国执政的地位、目的、任务、宗旨等相适应的、不搞政治运动而又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执政党建设的全新路径和举措——“学习教育活动”。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整风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承”的是两者有着共通的精神主题——致力于党的建设的实质性进展与突破,有着共通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的是两者有着不同的运营方式和具体内涵,从政治运动的基本形态发展到不搞政治运动而采取座谈、经验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多样化方式的齐头并进,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等学习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这种“学习教育活动”已经形成了“经常型”与“集中型”交响配合的组织模式,形成了短期效应与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党的建设的复合路径。在当代中国,这种“学习教育活动”的复合路径,是新形势下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搞政治运动又真正解决问题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项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执政党建设路径的最新成果和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它的贯彻、落实与实践对党的建设起到了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党的理论水准、现代的执政意识和过硬的执政本领,使得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目的标向性和高歌猛进的纵深趋向性。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语境中,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毛泽东思想体系相比,作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是对党的建设理念和目标的重新认知,还是对党的建设内涵和路径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都彰显了一种立足于执政、服务于执政的“执政”的本质属性与位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执政的视野中实现了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彻底转变的历史使命。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44页。
②刘少奇选集,下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1页。
⑥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⑦新华网北京2008年2月18日电。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页。
⑨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⑩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7页。
(11)胡锦涛:学习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N].人民日报,2008-07-01。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1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2页。
(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15)胡锦涛:学习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N],人民日报,2008-07-01。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17)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3页。
(1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0页。
(1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
(20)江泽民文选,第3卷[N].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2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
另外,毛泽东在1937年10月《论鲁迅》和刘少奇在1945年5月《论党》等文章中都提到了“两个先锋队”。详情参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4-370页。
(2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23)胡锦涛:学习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N].人民日报,2008-07-01。
(2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6页。
(2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2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