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重视思想理论建设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我们必须重视思想理论建设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必须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视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确定了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文针和重要措施。为了贯彻这一决议,我认为,必须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把它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思想理论建设,归根到底是要使中国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树立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是我国能够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毫无疑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一切矛盾和困难都要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解决,我们在同资本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要粉碎帝国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也必须靠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做到。正如列宁指出的“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列宁选集》新版第4卷第16页)但是, 任何生产力教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发展的,脱离了生产关系的抽象的生产力,在现实生活中是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存在的。发展经济,总有一个在什么所有制基础上、为了什么目的、依靠谁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发展的政治方向问题。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谁也回避不了。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不问政治方向,把发展经济当作目的本身,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只是一种空想,哪个社会都不可能有的。

在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上,如果淡化政治、不问方向,那是十分危险的。作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的尼克松1983年在访问东欧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说,东欧国家“和平演变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东欧共产党人已完全丧失了信仰”,他们“不是思想家,而是实干家,而实用主义则能为和平演变打开缺口”。(《1999:不战而胜》第168—169页)这一结论已为东欧剧变的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在经济建设中不能不讲政治方向。要防止那种只讲现代化而淡化社会主义,片面强调与西方接轨而忽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的倾向,那样是会导致现代化建设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这种严重后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理论建设,正是为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得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在建设物质文明时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强大的凝聚力、前进的创造力。这就是思想理论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意义和作用所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思想理论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科技教育建设等等。在精神文明建设内部,思想理论建设是第一位的,它是其他建设的灵魂。以道德建设为例,任何社会的道德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们具有共性,即任何社会都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人类社会发展中,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逐步形成了一些人们共同遵守的、公认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这些道德规范属于全人类文明成就的范畴,没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因而具有继承性,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特殊性,即道德受到一定社会制度的制约,必须要反映和体现这种社会制度的特点和要求,并为巩固和发展这种社会制度服务,因而在不同社会里道德规范又有着原则的区别。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它的道德规范必然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社会根本不同。正如《决议》指出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我们的道德建设必须把道德规范的不同社会的共性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性结合起来,不仅要吸收世界各国拥有的以及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切优秀的道德,而且要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问题是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全党、全体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把它渗透到道德建设中去。要防止那种只强调道德文化而不讲理想信念的倾向,那样会导致把精神文明建设变成“好人教育”这种结果的。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这是当前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际国内环境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就国际环境来说,我国是在帝国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显然把“和平演变”战略的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紧对中国推行“西化”、“分化”的既定方针。所谓“西化”,就是全面在政治上用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在经济上用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思想文化上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句话,就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废除社会主义制度,恢复资本主义制度。所谓“分化”,就是利用一切手段和各种机会,企图分裂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使我国重新陷入旧中国那种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状态。总之,他们的目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中国变成“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面对敌对势力的这一图谋,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注意防止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努力粉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图谋。

就国内环境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经济、政治、思想各个领域的形势,与五、六十年代相比,要复杂得多了。在经济上,由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非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因而应该长期坚持的政策。但是,不能不看到各种经济成分之间,既有共存和合作的一面,共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自作出自己的贡献,又有矛盾和斗争的一面,这一点从长远来看突出地表现为争夺主体地位的斗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必然出现多种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基础上必然产生为资产阶级辩护的理论和思想。存在决定意识,这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当非社会主义成分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也必然会提出适应它们经济利益的政治要求,这些政治要求往往是同社会主义方向相背离的。经济决定政治,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复杂的斗争面前,需要我们始终注意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正因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越需要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正因为有多种意识形态存在,越需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正因为出现多种政治要求,越需要强调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可见,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远没有完全解决,如何坚持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仍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告诫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7页)这一告诫是中肯的、切中要害的。因此,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使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这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树立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在理论上坚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点,只有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做到。列宁曾经指出,工人运动不可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需要从外面“灌输”的,而“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6卷第38页)因此,要在全党造成一种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素质。应该提倡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特别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熟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实际情况,指导工作。忙于具体事务而忽视理论学习,不仅不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而且会在重大问题上分不清是非,迷失方向的。讲学习,才能做到讲正气、讲政治,不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资产阶级思想就会乘虚而入,因为“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同上)

在思想理论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了处理好这一关系,在方法论上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在一定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出的具体结论区分开来。邓小平同志在号召全党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6—147页)这一指示正确地回答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是对自然界、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概括,因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存在失效或部分失效的问题,“失效论”实际上只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另一种说法,那是极其错误的。当然,随着条件和形势的变化,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的具体结论,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但这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是它的运用。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把握,而不能把它当作一大堆具体结论的堆积。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应努力掌握它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背诵某个现成结论,更不能把革命导师的思想对立起来,从寻找前人的“错误”中去理解发展。提出所谓“传统马克思主义”和“现代马克思主义”也是不对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只有一个,而没有两个,它的基本原理是统一的,只是在新的条件下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应该得出新的具体结论而已。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谈不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勇于追求真理、发展真理,才能真正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把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解为挑马克思主义的“错”,抛弃和否定(或者部分抛弃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然滑向修正主义;不顾具体国情和历史条件,固守和照搬前人在当时具体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到的具体结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面临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则必然成为教条主义。这两种倾向都会导致革命和建设的失败。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仅要认真学习和正面宣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而且要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违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错误观点进行斗争。对事关政治是非的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等闲视之,必须旗帜鲜明,分清是非。六中全会决议强调,“要分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等重大问题上的是非界限”,这就是针对社会上出现的错误东西提出来的,目的是更好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对于重大原则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决不能借口“不要争论”而听之任之。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而“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垮起来容易,建设就很难。在苗头出现时不注意,就会出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页)正面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各种错误观点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批判错误观点才能真正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听任错误观点自由泛滥,必然造成思想混乱,导致人们丧失社会主义理论和信念,这是极其危险的。历史的事实表明,前苏联的乱,实质是先把思想搞乱了。苏联的演变,意识形态是先导,殷鉴不远,我们不能不从中吸取教训。

培养和造就一支人数众多而又立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保证。要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文艺学、新闻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管理科学等建设,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同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应该看到,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的,具有客观真理性,因而是科学,不能把社会科学研究看作人们主观感受的积累,是随意的,没有是非的客观标准。我们要在各个学科的重大课题研究工作中以及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锻炼和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方面,高等院校应该作出自己的贡献。

标签:;  ;  ;  ;  ;  ;  ;  ;  

我们必须重视思想理论建设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