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原理和方法
引言
地下室发生渗漏问题发生时,其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地下室结构出现渗漏,则会对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带来较大的影响,导致建筑物整体承载能力下降。因此需要针对地下室渗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提高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为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地下室工程防水设计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民用建筑地下室漏水原因的分析可知,导致地下室漏水的因素有很多,并且相对复杂,主要是土层中水分通过地下室的结构裂缝渗入导致,因此,在地下室的防水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该问题的产生。进行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时,要采取措施做到及时疏导与排水,尽可能地避免地下室结构异变,从而引发地下室漏水,延长其使用寿命 [4] 。对地下室的表层水分进行相应的围堵和疏导,是设计地下室防水的重要措施。进行围堵可以使地下室的表层水分能够得到相应的控制,有效减少地下室漏水情况的发生。针对地下室的顶板、底板以及周围结构建设,可以采取全方位的外层防水技术进行地下室防水处理。对土层水分进行疏导时,主要利用建筑外围的排水设备,将地下室周围不断聚集的水分进行疏导,引导其渗透方向,减少对地下室的外围压力,从而对地下室的主体结构进行保护,使地下室外围水分减少,延长地下室的使用寿命。
2.建筑地下室渗水原因分析
2.1混凝土问题
在使用地下室防水的混凝土技术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不够认真仔细,就会导致地下室渗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出现渗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施工人员没有认真估算浇筑混凝土材料的速度和供料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受到影响,从而使得施工无法继续进行,从而使得在浇筑前后的时间内混凝土出现冷缝,并发展成为渗漏通道。此外,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控制好振捣的频率,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第二,施工人员没有做好模板表面的清理工作,从而使得施工人员涂刷混凝土的效果受到影响,导致模板表面的混凝土不均匀,并进一步导致混凝土振捣时出现漏振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下室外墙和底板、预埋件的附近,非常容易出现麻面、蜂窝等问题,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第三,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达不到标准,促使混凝土的收缩性加大,从而出现裂缝,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此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如果加入过多的泥,会使得混凝土强度受到影响,遗留渗漏隐患。
2.2材料使用不当
在对地下室进行施工使用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时,如果使用的不合适的材料,也会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如,在处理地下室变形缝时,一般施工人员使用的都是沥青麻线进行嵌缝处理,但使用沥青嵌缝会导致流淌问题出现,从而使得裂缝更加脆弱,达不到最初的目的,从而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除此以外,在进行施工时,如果出现材料不过关的情况,也会导致防水材料达不到最初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地下室防漏水设计的方法和举措
3.1强化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
在对地下室的防水结构进行施工建设时,对于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要点,具体的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混凝土结构中的内部温度进行有效地控制,以此来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其主体结构产生裂缝现象。其次是对混凝土结构的配比,在具体的水泥和砂石配比过程中要严格地按照规定比例来进行(具体的配比比例如下表所示),同时还要对已经形成的裂缝问题进行同比例的配置及浇筑,然后要及时地抹平混凝土的接缝处,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再次就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反复振捣,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减少混凝土内部结构中的缝隙数量,防止由于干裂而形成裂缝和孔隙。最后,在对地下室的防水结构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杂物进行及时地清理,从而来保证施工现成的干净整洁,防止现场杂物混入待凝混凝土中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表1 混凝土各原料配合比单位:kg/m 2
3.2进行分块模式,分区防水
进行地下室设计时,可以利用分块、分区的方法进行防水设计。分块、分区主要依据地下室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结构,将建筑的地下部分形成防水模块,促使地下室周边的每个区域同时达到防水效果。该方式适用于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民用建筑地下室设计。其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提高防水效果,准确发现渗漏水点,做到及时处理。
3.3改变混凝土结构,减少外界损伤
目前,地下室大都采用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特质,外界环境导致的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因此,设计时,要考虑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以提高防水效果。使用微膨胀水泥(如明矾石膨胀水泥)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的收缩。另外,要提高地下室的抗压能力,需要避免地下室结构中的钢筋被腐蚀,减少混凝土裂缝,提高防水效果。
3.4及时排出地下室周围的水分
在地下室的防水设计过程中,应详细了解其内部构造和周围的环境因素,采取措施及时排出地下室周围的水分,在合理的位置设置管道沟渠,然后将地下室周边的水分引导至管道沟渠排出,从而有效避免地下渗水对地下室结构的侵蚀,达到防水效果。
4.结束语
在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中,要结合地下室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按照国家规定等级划分防水等级,结合所涉及的造成地下室漏水的实际因素,选择合理的防水方法和策略,切实落实好民用建筑地下室的各项防水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徐海铭,陈云燕.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技术要点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11):55-56.
[2]李峥.坡地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4):51-52.
[3]黄友珍.某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5):51-52.
论文作者:张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地下室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裂缝论文; 水分论文; 结构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