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媛 宜章县笆篱镇白沙圩学校 424222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063-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教多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组不均衡、缺少带头人。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小组的划分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这样分组开展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小组内学生差异较大。
个别优生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作业,而某些小组成员则无所事事。这种现象的存在会使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受到其他同学的冷落和忽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很少,只是充当其他组员学习的陪客,致使他们越来越没有兴趣参与合作学习。
3、小组合作有时流于形式。
不少的公开课、观摩课把合作学习当成课堂教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点缀,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沸沸扬扬实际上却无扎实的成效。相当部分的教师关注的只是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本质问题。比如有位教师教《我的第一本书》时,他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我的第一本书指哪本书?它是怎么来的?”这样课本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表面上学生讨论得热热闹闹,实质上没取得合作的成效,反而浪费了时间。
4、小组合作中缺乏技巧,不会很好地倾听别人的发言。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发现常有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听不进去谁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地合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
5、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探索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然而,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可能不一样,教师发现时间不够了,就匆忙结束合作探索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探索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评价方式简单且不到位。重评价结果,轻评价过程;多组间评价,少组内评价。这样的评价都不能很好地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组长带好头。
一个优秀的小组长是提高小组合作水平的关键,组长的选拔是开展小组学习的第一步。
2、合理搭配,明确分工。
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小组间均衡。在小组内将学生进行分工,让每个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各负其责、协调合作。
3、教师要钻研教材,备好小组合作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4、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肯定别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学会质疑,在倾听赏识别人的同时,遇到不同观点,要大胆质疑。
5、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对象”。把舞台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事事,相反,教师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因为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这些问题要得到及时的解决,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方面,某些时候比起学生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
6、制定多元的评价方式,且要及时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成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评价不仅要注意小组活动本身,还要关注小组活动前的准备和小组活动后的延伸;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和专业人士;小组合作的评价不光要量化评价,还要给予评语式的评价。除此之外,评价要及时到位。教师评价得越及时,越可以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地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论文作者:周卫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很好论文; 本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