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返乡及相关工程_陆机论文

陆机还乡及其相关作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及其相关论文,作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太康(280-289)末陆机进入洛阳官场以后,曾回过两次吴郡老家,其前前后后分别留下了一批作品;对这一问题,目前有很多分歧的意见,其中颇有值得商榷者,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陆机第一次还乡当在元康元年(291)。

太康十年(289)陆机入洛后,由于他本人非凡的才华,又得到文坛领袖、高官张华的提携奖掖,迅速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被太傅杨骏辟为祭酒①;到第二年即太熙元年(290)四月,武帝司马炎病重,杨皇后口宣帝旨作诏,以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成为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数日后武帝崩,惠帝继位,此人是一弱智,杨骏继续独揽朝政,但是他很快就垮了台,永平元年(291)三月被惠帝之后贾氏用密谋手段干掉。改元元康,本年也就变成元康元年(291)。

杨骏覆灭时株连甚广,重的在宫廷斗争的纷乱中被杀,“死者数千人”(《通鉴·晋纪四》),轻的也被免去职务。政治局面发生巨变,在洛阳尚未站稳的陆机显然不可能有顺利的发展;好在他进入杨骏的太傅府为时甚短,也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行为,无关大局,所以估计也就是失去职务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回到吴郡的老家去,等待时机,再谋发展。

不久就传来令人鼓舞的消息:到第二年即元康二年(292)朝廷下诏赦免前杨骏手下诸僚佐,一向非常赏识陆机的张华在政变后地位有所上升,于是陆机“被征为太子洗马,与弟云俱入洛”(《文选》卷一七《文赋》题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

陆机的《赴洛二首》(《文选》卷二六)其一作于此时。诗云:

希世无高符,营遒无烈心。靖端肃有命,假楫越江潭。

亲友赠予迈,挥泪广川阴。抚膺解携手,永叹结遗音。

无迹有所匿,寂寞声必沉。肆目眇不及,缅然若双潜。

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谷风拂修薄,油云翳高岑。

亹亹孤兽骋,嘤嘤思鸟吟。感物恋堂室,离思一何深。

伫立忾我叹,寤寐涕盈衿。惜无怀归志,辛苦谁为心?

这首诗的内容和情绪同他太康十年(289)入洛时所写的《赴洛道中作二首》(《文选》卷二六)都有所不同。

陆机元康二年(292)这一次入洛是被朝廷征为太子洗马,可谓走马上任,并且是同他的弟弟陆云一起入洛的;而三年前即太康十年(289)那次,朝廷并没有给他什么许诺;前途比较渺茫;其时陆云也没有同行。

试先读《赴洛道中作二首》: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按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这两首诗在《陆士衡文集》卷五中题作《又赴洛道中二首》,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接着《赴洛二首》又写了这么一组。到现在还有人这么看②。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太康十年(289)的《赴洛道中作二首》情绪比较低沉,充满了对于前途不确定性的忧虑。陆机乃孙吴的高官子弟,本来绝对可以有一个锦绣前程,而故国灭亡以后却成了一介平民,一个所谓“亡国之余”,要老远地跑到中原去寻求出路,所以他很有些哀伤,“呜咽辞密亲”;但是又不能不上路,老是呆在华亭故宅肯定没有任何前途——这就是所谓“世网婴我身”。这个网可以说是陆机自己给自己套上的。他本是一个热中于进仕、希望建功立业重振家声的人,不到新的政治中心洛阳去,一切都无从谈起。陆机的出身、雄心与他当下的处境之间有着巨大的矛盾,于是他就不免“顾影凄自怜”,很像一个浊世佳公子了。《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一是陆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其中的感情很真实很强烈。

其二“远游越山川”一首同样真切动人。“抚枕不能寐”正是因为前途不明,吉凶难卜;“振衣独长想”这一动作颇不乏年轻人的豪情,暗示出他要到首都去拼搏一番,争取出人头地。与陆机同时的诗人左思有句云“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咏史》),也用“振衣”这一细节表达豪情。这两首诗中大写路途艰险,夜不能寐,固然是写实,而同时也无非是前途难料的一种隐喻。

而元康元年(291)《赴洛二首》不同了,其一中“靖端肃有命”一句表明此行是执行朝廷的命令,也就是要自己去就太子洗马一职;中间大段写离别的哀伤,而结穴二句则明显地带有自嘲的口吻。诗人在上一次入洛后不久就铩羽而归,深刻地感受到政治中心的复杂和可怕,而现在又要仆仆道途了,“惜无怀归志,辛苦谁为心?”陆机为了重振家声,明知前途多艰,仍然义无反顾地奋勇前行。

《赴洛二首》其二作于东宫③,诗云:

羁旅远游宦,托身承华侧。抚剑遵铜辇,振缨尽祗肃。

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载离多悲心,感物情凄恻。

慷慨遗安愈,永叹废餐食。思乐乐难诱,曰归归未克。

忧苦欲何为,缠绵胸与臆。仰瞻凌霄鸟,羡尔归飞翼。

写这首诗的时候,陆机在太子洗马任上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他在诗中忽然抒发怀归之情,这固然是士人常常会唱的一种高调,而也可能因为他已经看出了东宫承华门内④可能正酝酿着新的政治风云,太子不是专权的贾后所生,经常待在东宫里的贾谧气焰极高,他的权势甚至已经超过了太子⑤,所以陆机一方面当太子洗马,同时又加入了以贾谧为中心的“二十四友”集团。但是脚踩两只船并没有让陆机觉得踏实,反倒更加诚惶诚恐了——他“托身承华侧”而充满焦虑者以此。这首诗同样是我们了解陆机精神世界的极好材料。诗中虽然有几句涉及归乡这一层意思,说说而已,不到万不得已(如前不久的杨骏被诛,太傅府解散),他是绝不会退归故园的。

元康元年(291)陆机回乡、稍后又在元康二年(292)再次入洛一事,在陆机的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内证。例如他元康六年(296)所作《思归赋》的小序中有云:“余牵役京室,去家四载,以元康六年冬取急归。”又太安元年(302)所作《谢平原内史表》有云:“臣本吴人,出自敌国,世无先臣宣力之效,才非丘园耿介之秀。皇泽广被,惠济无远,擢自群萃,累蒙荣进。入朝九载,历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这里“去家四载”、“入朝九载”等数据都表明他本人总是以在元康二年(292)再次赴洛为正式走上政治舞台之始。他所说的“历官有六”,应当指太子洗马、吴王郎中令、尚书郎(中兵郎、殿中郎)、著作郎、相国参军、中书郎,然后才到现在的主公——成都王司马颖手下来效劳。如果没有元康元年(291)的还乡和次年的复出,他后来提供的这些数据便无法理解了。

陆机第二次还乡当在元康六年(296)。这一次情形比较复杂,他这时究竟回去了没有,如果回去过究竟在什么时间,都值得加以讨论。

姜亮夫先生认为这一次陆机虽然曾打算回乡一趟,但未能成行。他在《陆平原年谱》之元康五年(295)条下写道“其时欲归不得,愤而为《思归赋》”,又有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和推测云:

(《思归赋》)文见《机集》卷二。按《艺文类聚》卷二十七、《御览》六百三十四引《思归赋序》,较今陆集“以元康六年”句上,多出“余牵役京室,去家四载”二句,至为可贵。但计算年时,疑窦兹多。下即承以“以元康六年冬,取急归”为立算之基点,机自元康元年至三年,皆在太子洗马。自太康十年入洛,至元康六年,应为六年,不得为四年,则四必六之误……若四字不误,则下句“以元康六年冬”之六字,或四字之误。然元康四年,机方南行,亦无羌虏之乱,则六字必无讹误。余疑去家四载下,必尚有他文。以年时事迹考之,去家四载,正出为吴王郎中令之时,正可借此作归省之计,亦机、云兄弟愿就左宦之一因。然淮南二年,得归省者惟云一人,机或以事牵未得南去,方欲取元康六年渡江急归,而王命已逼,故去家四载下,疑本有入吴王幕,图归省,两年之中,初志未遂一类句语,为后人删去,至使上下两语,年时参差,不能吻合。果如余说,则四载、六年,各有其至关重要的历史价值。使纷乱朴材得显其相应之作用,当亦学者之所不废。⑥

刘运好先生则认为陆机回乡一事是实现了的,时在元康二年(292),其《陆士衡年谱》本年条下载:

陆机离洛阳短暂归宁,途中作《行思赋》……又作《怀土赋》……由吴归洛途中遇戴渊。⑦

这两种说法恐怕都不确,但均能促进问题的讨论走向深入。

按《思归赋》序之全文云:“余牵役京室,去家四载,以元康六年冬取急归。而羌虏作乱,王师外征,职典中兵,与闻军政。惧兵革未息,宿愿有违,怀归之思,愤而成篇。”⑧据此可知,元康六年(296)陆机已经办好了请假手续,但形势忽然紧张起来,他因为职务的关系,一时走不了。到写这篇《思归赋》的时候,他还没有走上归途。但这并不能证明他后来没有成行。

“去家四载”与“元康六年”二者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中间似乎也未见得缺失了什么文字。由元康二年(292)到元康六年(296)正是陆机之所谓“牵役京室,去家四载”的一段时光。陆机后来追述自己仕于晋的经历,一般都从担任太子洗马一职算起,先前那一段杨骏太傅府祭酒的往事就不去提它了,这一则是因那一段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而更重要的则因为杨骏乃是被打倒的坏人,不必再提自己同他的关系。官场里总是忌讳自己的某些历史,能不涉及的时候尽量不提。

元康六年(296)的“羌虏作乱”情形不算十分严重,所以陆机的“惧兵革未息,宿愿有违”不免有些过虑,事实上不久他就踏上了回南方的长途,他的集子里有《行思赋》即作于归途之中——

背洛浦之遥遥,浮黄川之裔裔。

遵河曲以悠远,观通流之所会。

启石门而东萦,沿汴渠其如带。

托飘风之习习,冒沉云之蔼蔼。

商秋肃其发节,玄云霈而垂阴。

凉风凄其薄体,零雨郁而下淫。

睹川禽之遵渚,看山鸟之归林。

挥清波以濯羽,藏绿叶而弄音。

行弥久而情劳,途愈近而思深。

羡品物以独感,悲绸缪而在心。

嗟逝宦之永久,年荏苒而历兹。

越河山而托景,眇四载而远期。

孰归宁之弗乐,独抱感而弗怡。

这里明确地提到他是在当了四载京官以后才实现了“归宁”,又写到了回南方的路径。陆机请假回乡只此一次。

又《世说新语·自新》记载陆机与戴渊(若思)结识的奇特经过道:

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略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耶?”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晋书·戴若思传》也有类似的记载⑨。“陆机赴假还洛”一句明确无误地表明陆机曾请假回乡,现在则在返回洛阳的途中;“辎重甚盛”大约反映了陆机这一次是带着家小的——他前两次入洛因为自己尚未站稳,自然不能拖家带口一起上路。

后来陆机找到一个机会,将戴渊推荐给大权在握的赵王司马伦,其推荐信现在还可以看到⑩。此乃后话,而恰与陆机这一次请假回乡有关。

以上是证明陆机回乡是实现了的,而要认定其时间在元康六年(296)证据也是充分的。一则“去家四载”已是确证,二则“羌虏作乱”正在元康六年;如果像刘运好先生那样系于元康二年(292),事情就很难理解,陆机刚刚从南方赶到洛阳来就太子洗马一职,马上就要归宁,颇与情理不合;而且这样一来《思归赋·序》也就讲不通了。对此刘先生有一种特别的解释,他认为“牵役京室,去家四载”八个字乃是《行思赋》的序,而非《思归赋》的序,这样事情就变成元康二年(292)陆机曾经回乡一行,途中作《行思赋》;到元康六年(296)他又想回乡,走到半路上就被朝廷紧急召回,没有能够成行,作《思归赋》。其说甚巧,让我们来看他的具体解释——

(《行思赋》)赋云“眇四载而远期”,可知此赋所作盖士衡与弟入洛之四年。《晋书·陆机传》曰:“年二十而吴灭……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士衡于太康十年(公元289)入洛,既为四载,当为元康二年(公元292)秋。而此赋题为《行思》,赋中又谓“孰归宁之弗乐,独抱感而弗怡”,亦可知赋作于离洛归宁途中。金涛声《陆机集》《思归赋序》“余牵役京室,去家四载”云云,或为此赋之序,后有脱文,《太平御览》误题《思归赋》之序,金氏亦袭其误。(11)

(《思归赋》)据序可知,此赋作于元康六年(公元296)。士衡是年冬由吴王郎中令迁尚书中兵郎,而弟云则继任吴王郎中令一职。由“候凉风而警策,指孟冬而为期”句可知,机本与云相约,待其赴吴之时,一同归乡,然因时局混乱,王师外征,机又职典中兵,故在归乡途中受诏返洛而不得归去也。另据陆云《岁暮赋序》:“余祗役京邑,载离永久。永宁二年春,忝宠北郡,其夏又转大将军右司马于邺都。自去故乡,荏苒六年。”由永宁二年(公元302)上推六年即元康六年(公元296),可知此年陆云曾归吴。机取急回洛,不得与弟同归宁,而怀归之情浓厚,故作此赋。赋写由吴(“江介”)适洛(“洛湄”)行役之悲,怀人之戚,归鸿之羡,岁暮风声之愁,归宁有时之盼。时序、景物、离思、乡情交织,使情愈转愈深,愈转愈悲矣。(12)

其言甚辩,可惜这里有着大量的假设:首先假设《太平御览》误将《行思赋》之序题作《思归赋》之序,然后又假设所谓《行思赋》之序尚有脱文,再假设金涛声先生之辑补也是错的;一口气提出三个全无证据的论断而未见任何求证。更奇怪的是,刘运好先生的《陆士衡文集校注》原是以《四部丛刊》影印陆元大翻刻宋本《陆士衡文集》为底本的,而《思归赋》之序却与金涛声《陆机集》本相同,先录金本再说它有误,又说保留“牵役京室,去家四载”八个字只是“姑存之”(13)——这不是没事找事做吗?这样的校勘方针是值得商榷的。

退一步说,如果承认陆机于元康二年(292)曾请假回南方一躺,途中作《行思赋》,而且“牵役京室,去家四载”八个字乃是《行思赋》序的残句;但是这样仍然讲不通,因为从太康十年(289)入洛到元康二年(292)“取急归”相去只有三年,所以按刘先生的办法,尚须进一步假设“去家四载”的“四”为“三”字之误,才能自圆其说。三之为甚,其可四乎!

最后不妨顺便就陆机的《思归赋》和陆云的《岁暮赋》补充几句。先看《思归赋》的正文——

节运代序,四时相推。

寒风肃杀,白露沾衣。

嗟行迈之弥留,感时逝而怀悲。

绝音尘于江介,托影响于洛湄。

彼离思之在人,恒戚戚而无欢。

悲缘情以自诱,忧触物而生端。

昼辍食而发愤,宵假寐而兴言。

羡归鸿以矫首,挹谷风而如兰。

岁靡靡而薄暮,心悠悠而增楚。

风霏霏而入室,响泠泠而愁予。

既遨游乎川沚,亦改驾乎山林。

伊我思之沉郁,怆感物而增深。

叹随风而上逝,涕承缨而下寻。

冀王事之暇豫,庶归宁之有时。

候凉风而警策,指孟冬而为期。

愿灵晖之促景,恒立表以望之。

这篇赋表明陆机急于回乡一行而一时走不了,但他仍然存在希望,这就是“指孟冬而为期”,所以他就盼望这一天早点到来,这样就有了末两句:“愿灵晖之促景,恒立表以望之。”这个期限大约是当时有权决定陆机何时可以回乡的长官给他的一个承诺。照后来的情形看,这个诺言是兑现了的。

至于陆云的《岁暮赋》,确实是考查他这几年行止的重要依据,而与陆机无甚关系。永宁二年(公元302)就是太安元年(十二月齐王冏垮台,改元),《晋书·陆云传》载,本年春成都王司马颖表陆云为清河内史,这就是所谓“忝宠北郡”;到夏天又担任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的右司马,所以搬到司马颖的根据地邺城来办公;“自去故乡,荏苒六年”是说六年前的元康六年(296)他本人最后一次离开故乡到洛阳来谋求出路,而不是说他在这一年从洛阳回故乡。陆云出仕于晋本早于陆机(14),但他曾经犯过一个大错误,自己放弃了浚仪令的官职,这在当时的官场里非常忌讳,所以后来有若干年都没有官做,其间曾不止一次地往返于南方故家和洛阳之间;到元康六年(296)最后一次再到洛阳,此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南方。这同元康六年(296)晚些时候陆机回老家一行并没有任何矛盾。

注释:

①《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注引《机云别传》云:“晋太康末,俱入洛,造司空张华,华一见而奇之。曰:‘伐吴之役,利在获二俊。’遂为之延誉,荐之诸公。太傅杨骏辟机为祭酒,转太子洗马,尚书著作郎。”

②例如陆侃如先生即持此说,详见《中古文学系年》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28—729页;又刘运好先生《陆士衡年谱》亦持此说,详见《陆士衡文集校注》下册,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5页。

③《文选》李善注为《赴洛二首》提供过非常重要的信息,题下注写道:“集云,此篇赴太子洗马时作,下篇东宫作;而此同云赴洛,误也。”唐初有十四卷本的《陆机集》(详见《隋书·经籍志》),李善由于职务上的关系,很容易看到皇家图书馆的藏书,所以能够根据作家的别集指出《文选》在选录作品时已经有所改动。这是很宝贵的说明,不能轻易否定。

④李善注引陆机《洛阳记》:“太子宫有承华门。”

⑤《文选》卷二四《答贾长渊》“鲁公戾止,衮服委蛇。思媚皇储,高步承华”句下李善注引王隐《晋书》:“谧以贾后之妹子,数入官,与愍怀(太子)处。”《晋书·成都王颖传》:“贾谧尝与皇太子博,争道,颖在座,厉声呵谧曰:‘皇太子,国之储君,贾谧何得无礼!’谧惧,由此出颖为平北将军,镇邺。”此时贾谧已有调动皇子、诸侯王的神通。

⑥《陆平原年谱》,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4—65页。

⑦《陆士衡文集校注》下册,第1404—1405页。

⑧金涛声点校《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页。按“牵役京室,去家四载”八个字,底本(《四部丛刊》影印陆元大翻刻宋本《陆士衡文集》)原脱,金氏据《太平御览》卷六三四校补。

⑨《晋书·戴若思传》载:“若思,广陵人也。祖烈,吴左将军。父昌,会稽太守。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耶?’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剑就之。机与言,深加赏异,遂与订交焉。后举孝廉,入洛,机荐之于赵王伦,辟为沁水令,累迁豫章太守,拜散骑常侍……”

⑩《陆机集》补遗卷三《与赵王伦笺荐戴渊》云:“盖闻繁弱登御,然后高墉之功显;孤竹在肆,然后降神之曲成。是以高世之主,必假远迩之器;蕴匮之才,思托大音之和。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年三十,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辨物。安穷乐志,无风尘之慕,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若得托迹康衢,则能结轨骥;曜质廊庙,必能垂光玙璠矣。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刘运好先生系此文于永康元年初,因为“据《晋书·惠帝纪》伦于永康元年三月,废贾后,诛贾谧,矫诏大赦,自为相国。永康元年四月被诛”(《陆士衡文集校注》下册,第1251页)。此说不确,检《晋书·惠帝纪》,赵王伦发动政变在永康元年(300)四月,至永宁元年(301)正月篡帝位,四月失败被杀。然则《与赵王伦笺荐戴渊》一文不可能作于永康元年初,而应在本年政变之后、称帝之前。赵王司马伦政变得手后自立为使持节、大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集全部大权于一身,成为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陆机参与诛杀贾谧有功,赐爵关内侯,并充当司马伦的相国参军。这时旧的官僚被杀了一批,贬了一批,空出了不少位置,陆机抓住这个机会,大力推荐南方籍的人才,其中包括戴渊(若思)其人。参见顾农《陆机〈与赵王伦笺荐戴渊〉编年及其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1)《陆士衡文集校注》上册,第140页。

(12)《陆士衡文集校注》上册,第145—146页。

(13)《陆士衡文集校注》上册,第147页。

(14)参见顾农《陆云生平事迹二题》,《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标签:;  ;  ;  ;  ;  ;  

陆机返乡及相关工程_陆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