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项目增多的同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包含的工程要素较多,这也就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而实现对各个工程要素的科学管理,减少安全风险因素,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提升建筑工程效益。本文从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着手,分析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强化安全管理的有关措施,有利于降低施工的安全威胁,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强化措施
在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建筑工程施工中包含的工程要素、工序较多,这些要素与工序之间还存在明显的交叉性,因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安全管理与质量、进度管理等都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就要求建筑工程单位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实现对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与预防,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需要从制度改进、人员管理等方面着手,以提高安全管理的实际水平。
1.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
1.1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工期长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实施所包含的材料、设备与人员较多,因此,加剧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建筑工程本身的结构与功能越来越复杂,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交叉作业,导致施工难度大,面临着较大的施工安全威胁,因此,现场管理需要重视该种现象,以保证施工管理的效果。
1.2投资主体多元化,现场施工管理难度增加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因此,加剧了工程监管的难度。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中,有些投资主体存在不规范的行为,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来进行投资,存在盲目开工的现象,影响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效果。另外,随着建筑行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建设包含了监理、分包等多个主体,虽然分工日益精细化,但是存在着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加大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
1.3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低下
在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的同时,建筑工程项目对于施工人员的需求激增,但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农民工是工程人员的主要构成,农民工的专业素质低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另外,农民工还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这也就使得工程的安全培训与教育等工作流于形式,一些施工规范没有深刻渗透到工程施工的每个细节之中,影响了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降低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2.现今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不重视
在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有些工程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单纯追求其经济利益,没有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开展安全管理,使得工程建设中存在不安全施工的行为,影响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安全管理的理念未充分渗透到日常的工作中。建筑工程单位对安全施工的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安全监督人员的配备上存在问题,有些安全监督人员身兼数职,安全管理的职责划分混乱。(2)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无法满足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无法对工程实施起到安全监管的作用。(3)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4)不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等。
2.2安全监管控制投入不够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工程单位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安全监管与控制上的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投入是决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资金等的匮乏必然导致安全管理的人员、设备等的配备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安全事故极易发生,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极为不利。
2.3安全检查的遗漏问题
安全检查是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规范的安全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利于工程人员对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处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背景下,有些工程单位不重视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的细节把控不严,没有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安全管理的实际水平。
2.4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不及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常存在重大危险源,这些危险源的存在是诱发重大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具有必要性。在实际的施工中,常常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等,对于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不及时,加大了施工隐患。
3.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需要逐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积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具体来说,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使得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岗位职责划分明确,避免在出现安全事故以后,各个安全管理部门与人员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另外,需要加强的班组的安全管理,在每个班组内部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协助班组的安全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需要有安全责任制度的配合,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3.2对建筑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危险源是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相关的工程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加以检查与识别,对于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与情况加以详细检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工程施工中用到的设备较多,因此,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细节检查,降低设备的故障概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检查中,不仅需要对危险源加以检查,还需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相对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危险源的控制与应急预案等,以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控。
3.3构建起健全的安全施工技术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工程单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工程的施工方式、施工工艺等因素,从而科学地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另外,在有些工程项目中,也存在着工程变更的情况,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需要针对工程变更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补充与调整等,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新技术、新工艺的科学应用,实现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
3.4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决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单位需要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施工中的安全威胁。建筑工程单位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将安全意识培训与技术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预防。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使得在事故发生时,工程损失可以降至最低。
结束语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不仅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大大提升了工程效益,各个工程单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的有序性,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威胁,提升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全.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36-237.
[2]李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65-166.
[3]宋云飞.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198-199.
[4]樊尚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2):173-174.
[5]张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51+154.
论文作者:王永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危险源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