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415300)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的联合使用对于脑血栓患者的护理影响。方法 本文调查选择分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本研究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3例,本研究两种患者落实常规的治疗,对照组选择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时候选择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方案所取得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的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进行比较,本研究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在护理时落实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其不良心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有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康复护理;脑血栓
脑血栓这种病症是脑卒中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种病情是因为脑动脉主干和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各类动脉炎等导致患者出现病变,它会导致患者的脑血管管腔出现闭塞和狭窄,使患者发生血栓,使得患者的局部供血区域出现血流中断,这样就会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和软化坏死的相关情况。通常情况下,患者存在偏瘫、感觉障碍和失语等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对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溶栓治疗对于患者闭塞的脑血管进行再通,使患者恢复重新供血,并且对于脑组织的坏死进行抑制。但患者进行治疗仍然是患者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所以为患者治疗的同时,应配合有效的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本研究基于此分析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的联合使用,对于脑血栓患者所取得的效果,并将主要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8年8月所收治的脑血栓患者,本研究共选择8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尿激酶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3例。对于本研究常规治疗组,其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67.4±10.4)岁;本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组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为(68.9±10.4)岁。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排除对尿激酶使用禁忌的患者,排除存在心肝肾功能等脏器损害的患者,本研究排除精神异常和意识障碍的患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存在有相关的肢体障碍、四肢存在无力,患者入院之后,继续为患者进行CT检查,除脑出血患者以外为患者立刻进行磁共振检查,并为患者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对于分析结果和对策的相对应正常区域进行比较。在治疗以前,患者先进行NIHSS评分,治疗以后,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并作出NIHSS分析。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均排除心肝肾等脏器损害的患者,所以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差异性,可以进行比较和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按照常规护理原则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具体护理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1.2.1心理护理
脑血栓患者发病比较急骤,一般都发生在患者安静休息的时候,患者通常会在睡眠过程中发病,在发病以后或者是次日清晨,发现患者不能说话、患者存在有失语和一侧肢体偏瘫等相关情况。这种情况很难令患者家属接受,而且患者在此过程中容易存在有悲观、急躁等不良情绪,所以作为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讲解这种病症的治疗和预后情况,这样能够使患者增强对于病情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指导患者能够正确的面对疾病,帮助患者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康复护理
①用药和饮食护理:叮嘱患者能够定时定量的服药,中药汤剂一般在饭后服用,为患者选择采用脱水药和降压药的过程当中需要及时的对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需辩证的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保证患者在饮食上能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患者在饮食上需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
②生活护理:在患者的健侧手可以触及的地方为患者放置呼叫器和相关的日常用品,这样能够有效的方便患者的取用。对于一部分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可以协助患者进行相关的指导,如果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应该做好对于患者皮肤的干预工作,同时要做好对于患者眼睛、口腔和会阴部的相关护理,指导患者能够定时的排便,确保患者大便通畅,要叮嘱患者切勿用力排便[2]。
③体位护理:强化早期体位干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和减少患者肌肉身躯出现痉挛的情况,同时指导患者采用侧卧位,这样能够避免患者长期仰卧位,导致患者出现的压疮情况,也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关节挛缩,还能提升患者的血液循环。为患者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体位转换,主要在侧卧位和仰卧位之间进行变换,在进行患者体位转换的过程中需要避免用力过度,以免拉扯患者的肢体或者患者皮肤摩擦床单导致不必要的风险出现。在患者选择侧卧位的时候需要轻轻的拉住患者的患肢,避免患者肢体受到压迫,并且将其置于前伸位,时期掌心朝上,同时时体位有助于强化患侧的感觉,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牵拉。
④早期康复训练:手术以后需要协助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进行休息,如果患者自身情况允许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这样能够有效的对下肢血液循环产生刺激作用。当麻醉效果消失以后,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或者被动的内翻锻炼,指导患者做背伸跖屈活动,并且进行环转的练习。使患者的两侧下肢肌肉收缩进行训练,对患者的健侧下肢抬高进行练习,借助抗栓压力泵对患者进行治疗。除此以外,需定时为患者翻身,并做好转体定位工作,及时的对患者的相关需求进行解决,对患者两侧下肢的同一水平周径进行测量,存在有异常情况,就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手术以后在医生指导下为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如果患者存在有出血症状,要配合主治医生进行相关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如果患者的偏瘫失语等症状基本消失,且能够徒步行走,生活自理,上肢肌力恢复达到4~5级,为护理显效;如果患者的偏瘫失语等症状明显改善,可以步行,肌力恢复达到3级,则为护理有效;否则护理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对于两组数据进行评价,本文的康复有效率涉及到的所有计数资料均选择采用卡方值(2)进行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异性采用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注:本文的统计学软件版本为IBM SPSS25.0。
2.结果
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的心理状况,观察组为(15.6±3.1)分,对照组为(35.4±4.8)分,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进行比较,本研究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文的所有研究对象的康复有效率情况比较(n/%)
3.结语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患者在护理时落实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其不良心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有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许晓崴,赵冬梅,刘一婷,黄国峰.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6):263-264.
[2]阎纯.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6):429.
论文作者:唐雅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栓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