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产平衡条件公式是如何被引入转形研究领域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式论文,研究领域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4-0001-08
运用再生产平衡公式建立转形方程,目前已成为转形研究领域的一种强势倾向。然而,这是转形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误区,一批又一批的研究转形问题的经济学家都陷入此误区不能自拔。本文试图从源头上研究经济学家们是怎样陷入此理论误区的。
一、从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到萨缪尔森:再生产平衡公式被误用
最早从学理角度研究转形问题的是杜冈·巴拉诺夫斯基。杜冈·巴拉诺夫斯基所分析的转形是所谓的“逆转形”,就是从已知的价格体系向未知的价值体系的转形。
1.杜冈·巴拉诺夫斯基
杜冈认为转形就是列出某些关于价格和利润的方程式,以便从中确定相应的价值数式和剩余价值率。第一次将马克思的再生产分析的部类划分和马克思转形分析的部门划分相混淆,始于杜冈的转形表。这为杜冈以后的经济学家运用再生产平衡公式建立转形方程开了历史先河。他假定将社会生产分为三个部类并明确各部类的产品用途为生产资料、工人消费资料和资本家消费资料,进一步假定没有资本积累。数字图式如表1所示
现在需要把货币价格转变为劳动价值,或者简要地说,使价格变为价值。为这个目的,这里假定在
由此得出x=375。它们的比例,换句话说,生产资料上的价值与价格的比例就是375比300,或者5比4。如果考虑到这种关系,考虑到每个工人的工资400马克,那么人们从第Ⅰ、Ⅱ和Ⅲ部类得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分别表现为225、100和50千劳动年,后两个部类的工人人数各表现为200和150千劳动年;最后,这两个部类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各表现为300和200千劳动年。而200/300的商显然是剩余价值率。这些结果如表2所示。
在这里,我们不能对杜冈·巴拉诺夫斯基转形理论作出全面的评价。我们仅指出,杜冈的价格计算和价值计算表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他们的计算单位的不同。价格计算中以千万马克为单位,而价值计算中则以千劳动年为单位。这样来理解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显然是严重地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转形要害在于剩余价值的重新分配,在于解决此问题的一般利润率规律。而杜冈却把这一理论误解为以货币表示的价格向以劳动时间表示的价值的转化。或者简洁的说,杜冈把马克思的转形误解为货币到商品的所谓逆转化。这里杜冈显然是混淆了价值的表现形式和价值的转化形式。当然,我们这里要做的是,提醒读者注意再生产平衡条件公式最早是由杜冈引入到转形分析领域中的。
2.鲍特凯维兹
鲍特凯维兹在近代转形研究历史上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于1907年先后发表的《马克思体系中的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和《论〈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结构的改正问题》被认为是近代转形研究的开创性的研究。他继承了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三大部类划分以及再生产平衡公式,将马克思的价值转化模型概括为如下等式:
这样似乎鲍特凯维兹又用再生产平衡公式将转形分析回到一般形式。然而,即便是在公式(2)中,鲍特凯维兹将投入要素的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偏离率,与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偏离率都设为x,这本身已经包含了再生产平衡关系。因为转形问题所揭示的是产出品因剩余价值再分配而发生的价值转形。
3.塞顿
塞顿认为经济可以分为n个部门(或n层),并且从这种划分出发建立平均利润的一般模型。他用表示工业部门j的产品对工业部门i的“成本投入量”。“成本投入量”按照塞顿的解释,包括进一步加工所使用的部分(一般技术含义的“投入”)和工业i的工人用工资购买供他们自己消费的数量。因此,包含“保养机器”和“供养劳工”的投入量。中唯一被排除的因素就是由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和以投资为目的而使用的工业部门j的那部分产品。
一般地,式(8)的解包括n级多项式的正根解r*,而式(7)包括s*的线性等式解。在这里我们也不能系统地评论萨缪尔森关于两个系统转化的错误观点。我们只需指出:萨缪尔森的价值体系和生产价格体系模型中已经包含了再生产平衡关系了,因为无论价值体系中的πm=W,还是价格体系中的Pm=W都意味着,消费品生产的总量等于工人阶级消费的总量。
以上是关于西方转形研究领域中主要经济学家对再生产平衡公式错误运用的一个概要性的回顾。在国内运用再生产平衡公式建立转形方程的也大有人在。在有的关于转形问题的论著中,以“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为标题的内容充斥全书。由此可以看出,在转形研究领域中将再生产平衡关系作为基本条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带有鲜明特色的学术倾向性。然而,这是一个错误的学术倾向。下面我们就对这个问题做一些具体分析。
二、鲍特凯维兹论证了再生产平衡公式作为马克思转形分析的条件
前面提到的杜冈·巴拉诺夫斯基,是第一个将再生产平衡公式引入到转形分析的。然而,他并没有对为什么要把再生产平衡公式和转形分析联系起来的理由进行任何说明。因此,我们只能顺着历史的时间顺序再往后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上第一个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经济学家就是鲍特凯维兹。当然,在转形分析的其他问题上鲍特凯维兹也具有如此的地位和影响。鲍特凯维兹在《马克思体系中的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第二篇论文中,以修正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分析的图表的方式,系统地论证了将再生产平衡公式引入转形分析的理论依据。
鲍特凯维兹首先将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的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写成如表3、表4形式:
紧接着鲍特凯维兹说:“马克思用一个数例来说明他的算式,这个数例应当照抄在这里。但是为了作进一步的说明,最好还是在马克思列出的方程式上做一小小的修改,也就是为生产领域Ⅱ和Ⅲ中的ac分别以50和52来代替两次51。这是允许的,因为马克思的方程式完全是任意的。”[1]110于是就得出表5和表6:
在这样修改了马克思图表中的数字以后,鲍特凯维兹首先讲了诸如平均利润率=22%,平均利润总额=剩余价值总额=110,生产价格总额=价值总额=422,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偏离互相抵消等这样一些马克思在当时所讲过的话。
接下来鲍特凯维兹就讲了属于他自己的强加给马克思的东西。他说,“如果我们首先考察价值图式(表1)(指本文中的表5—引者注)本身,那么,就可以认为,在生产领域Ⅰ和Ⅴ中生产了供工人维持生活用品的商品,因为这些商品的价值(90+20)正好与工人在工资上所得的报酬(110)一样多。我们还可以假定,在生产领域Ⅲ和Ⅳ中生产了生产资料,因为有关商品的价值(132+70)与所有生产领域中总共消耗的不变资本(202)相合。最后,假定在生产领域Ⅱ中所生产的商品体现了资本家阶级的消费资料,因为那些商品的价值(110)与总剩余价值相一致。这被认为是‘简单再生产’。”[1]111,112
“如果价格图式(表2)(指本文中的表6—引者注)取代了价值图式,又将怎样呢?仍然是在生产领域Ⅰ和Ⅴ中生产工人的消费资料,而在生产领域Ⅲ和Ⅳ中生产生产资料。工资总额并没有改变。对所有生产领域,可变资本按表2也等于110,因此工人必须能够用这一工资额购买生产领域Ⅰ和Ⅴ中所生产的商品,不多也不少。但是这些商品现在具有价格92+37或129。因而工人就吃了亏或者是另一种情况:在生产领域Ⅰ和Ⅴ中所生产的商品找不到销路。从而价格图示就这一方面来说就站不住脚。而且关于资本家的消费资料及生产资料的计算也是错误的。数目102作为生产领域Ⅱ中商品的价格,与总利润110相对立,而在生产资料那里,如果我们计算一下所有生产领域中总共耗费的不变资本,再计算一下生产领域Ⅲ和Ⅳ中所生产的商品的价格,那么就得出两个数目:202和191。”[1]112
这样,他就以马克思的图式不符合简单再生产条件为理由否定了马克思的计算。以马克思的利润率将计算的c、v照搬价值计算为由加以否定。并以再生产平衡关系建立起了方程组(1),肇始了长达百余年的转形论争。
三、鲍特凯维兹批判
第一,马克思的数字例证是随意选取的,而鲍特凯维兹的修改是别有用心的。将马克思的价值计算圈定到简单再生产交换关系式中,纯属望文生义。因为马克思在列举转形问题五个部门的价值构成图表时,马克思从来没有关注这五个部门商品的具体用途。更没有关注哪个部门或哪几个部门的产品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是生产消费还是个人消费,是资本家阶级消费还是工人阶级消费。因此,马克思没有从社会产品用途的角度来设计数字图表。当然,马克思的数字图表中的具体数字也不是不可以变动的。正如列宁曾经说过的绝对数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关键在于这些数字所反映的经济关系。
第二,用价格计算中简单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来否定马克思的转形理论更是无稽之谈。这里鲍特凯维兹的手法十分巧妙。我们看一下戏法是怎样变成的:从本来面目的马克思转形图式来看,无论是价值计算还是价格计算,马克思的数字都不满足简单再生产条件。然而,鲍特凯维兹第一步对马克思的转形图式中的数字做了一个“小小的修改”,即将马克思图表中的第Ⅱ和第Ⅲ各部门中消耗的不变资本两个51替换成50和52。这样就勉强地把不属于马克思的东西——简单再生产条件强加给了马克思(把几组数据都勉强地拼凑成相等)。第二步,鲍特凯维兹一翻脸,拿起这个强加到马克思理论中的东西——简单再生产条件,直接攻击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价格图式中工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价格129,而工人工资总额仍然为110;资本家消费的消费资料价格102,而总利润仍然是110;生产资料价格是191,而全社会的不变资本仍然为202等。这是一个十分典型、十分低劣的理论骗术。本来再生产平衡关系就不属于转形分析的内容,鲍特凯维兹左打掩护右打掩护,硬是把它强加给了马克思。但是,这个再生产平衡关系到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中位置尚未坐稳,就起来反客为主,说起马克思的转形理论这也不符合它再生产平衡公式,那也不符合它再生产平衡公式。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事情的本来面目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的转形分析,从来就没有涉及过产品的用途问题,更没有所谓的再生产条件是否满足的问题。鲍特凯维兹画蛇添足地为马克思的转形图式加上了一个再生产条件。现在事实真相已经揭穿,该到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第三,马克思在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进行分析时将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而马克思对转形问题进行分析时,是以相对于两大部类而言更为具体化的部门之间的竞争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的转形分析是以多部门分析为基础的,这是由分析任务所决定的。转形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怎样通过价格机制在所使用的不等量劳动的资本之间所进行的再分配。因此,理论考察的对象不能太宏观。不仅要部门多,而且部门之间资本有机构成还要有差别。为解决剩余价值分配问题,马克思还特别考察了资本有机构成,提出了高位构成、中位构成和低位构成的情况。因此,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研究转形问题至少也要有三个部门分别代表高位构成、中位构成和低位构成的情况。只有在多部门之间由于资本构成上的差别,造成各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差别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看清楚剩余价值按资本的“共产主义”的再分配。
第四,马克思再生产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社会总产品价值上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马克思的转形分析的主要目的则是要解决剩余价值分配问题。为解决补偿问题,商品交换的基础是价值,还是已经转化为生产价格,这个问题可以存而不论。为解决剩余价值分配问题,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问题也可暂不去考虑。这是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因此,根本就不存在马克思的转形分析要过再生产“关”的问题。
四、几点说明或声明
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如此兴师动众地批判100多年前的鲍特凯维兹,肃清他将再生产平衡关系引入转形分析作为转形方程?
第一,将再生产平衡条件引入转形分析作为转形方程是转形研究的一个误区;转形问题研究的再生产平衡条件误区,是我于1994年最先指出的。1994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七次年会上,我提交的学术论文就是《是马克思只走了半程吗?——关于转形问题答西方学者》。会议期间我还就转形问题作了大会发言。有文字记载,在这篇文章中,针对鲍特凯维兹将简单再生产平衡关系引入转形分析,我就已经明确指出:“再生产的条件是否得到满足涉及的是价值或生产价格能否实现为货币价格问题,因而与价值转形没有关系。”[2]45这一观点,在我后来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中又多次进行了系统阐述。从价值转形模型建立来看,纵观国内和国外各个转形研究专家所建立的价值转化模型,我所建立的扩大的马克思价值转化模型,还是第一次彻底地摒弃了再生产平衡关系。
第二,作为转形方程的再生产平衡式,严重地干扰了转形问题研究,使转形研究偏离了研究剩余价值再分配的正确轨道。因为将再生产平衡关系加进来以后,就出现了利润率r是模型(1)内生的,还是外生的问题。鲍特凯维兹强烈反对外生利润率②。斯蒂德曼经过所谓的证明最后说:“除了偶然的巧合,利润率不等于。”事实上,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核心是一般利润率(也就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九章集中阐述他的转形思想。然而恰恰就是这一章,马克思在标题上赫然写着“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就足以证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和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一般利润率只能是以一种趋势的形式来贯彻,同样生产价格也是以一种趋势形式来贯彻的。《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以五部门的数字图表所演示出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绝对数字,只是一种在市场上变量波动背后的平均数。一般说来,一般利润率形成了,生产价格也就自然形成了,反之,生产价格形成了,一般利润率也自然就形成了。也就是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伴随着一般利润率形成而实现的,同样,一般利润率也只能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中实现。一般利润率形成了而生产价格还没有形成,或者反过来,生产价格形成了而平均利润率还没有形成,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就是说,作为经济规律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是完全一致的同一个过程。鲍特凯维兹把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和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他先入为主,首先认定含有再生产平衡条件、也含有r的式(1)的前三个方程为价格体系。其次,当他发现马克思平均利润率公式与含有再生产平衡条件的价格体系里内生的r相不一致或矛盾时,他毫不犹豫地坚持了前者,转而无情地批判后者。其实,不是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公式与马克思的生产价格公式中的平均利润率发生了矛盾,而是被鲍特凯维兹硬拉进来的再生产平衡公式影响下的利润率与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公式发生了矛盾。进一步说就是,满足再生产平衡条件所要求的利润率,与资本竞争平等地占有剩余价值这种资本关系的平均利润率发生了矛盾。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精神实质,那么,我们就很容易把握马克思的价值到生产价格转化和平均利润率形成之间的内在一致性。鲍特凯维兹用经过再生产平衡公式改造的已经偏离了马克思科学的生产价格理论的模型公式中的内生变量r,取代科学的和马克思生产价格模型公式相一致的平均利润率r,这是十分错误的。鲍特凯维兹的这个错误至今仍没有被经济学界所认识。在有的著作中,虽然作者自己标榜是最先引进平均利润公式的,但从时间上来讲这部著作不是最早的。从对平均利润率公式内涵以及平均利润率作用的认识来看,也是不如前人的③。另一方面,国内有的学者不了解平均利润率形成和生产价格形成过程的一致性,试图将这二者区别开来,并且还要分出谁先谁后④,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分析路径。
第三,从鲍特凯维兹开始一直到现代的新解学派,他们所犯的一个共同错误就是,将价值转化形式和价值表现形式相混淆。对于这一点,直到现在也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当然,也有人声称自己是最早指出这个转形误区的经济学家。我是最早批判鲍特凯维兹及其以后的经济学家混淆价值表现形式和价值转化形式的。早在1995年1月发表《是马克思只走了半程吗?——关于转形问题答西方学者》一文中,曾明确写道:“鲍特凯维兹的模型中没有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因此,他不理解价值转形分析的实质——利润通过平均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他在寻找方程组的惟一解时遇到了困难。他假设第三部门是金的生产者,因此而设Z=1。这样他就完全误解了马克思的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把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误解为价值到货币价格的转化。”[2]45 2005年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一书中我又进一步强调:“马克思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理论研究的是,从市场价格的调节者——价值到市场价格的调节者——生产价格是如何转化的,而不是研究从价值到市场价格的转化。必须把价值的转化形式和价值的表现形式区别开。”[4]
第四,将平均利润公式作为转形分析的不变性方程,也是我最早于1994年发表的论文中完成的。在那里,根据要素投入按价值计算的简单的马克思价值转化模型,我将平均利润率公式写作
当然,这一学术思想,于1994年发表后,特别是199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上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不同评论。赞成者认为,这是“一种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全新的现代诠释。”[5]反对者也不乏责难r不是内生变量而是外生变量的。如上所述问题的关键在于,究竟应该怎样理解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如果将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过程看作是同一的,那么就没有什么r是外生的疑问了。反过来我们倒是要认真清理那些被认为是内生变量的到底是不是内生的变量。我们的分析表明:再生产平衡条件或再生产平衡公式,是应该彻底清除的外生条件或外生变量。
[收稿日期]2010-02-24
注释:
③ 张忠任教授在《百年难题的破解——价值向生产价格
并没有考虑到投入要素也要转形的问题。可见,这个公式的导入并没有经过作者的大脑进行认真思考。将平均利润率计算公式写成转形的不变性方程是丁堡骏第一个做出的。他区分了要素投入按价值计算的转形的平均利润率和要素投入按生产价格计算的平均利润率。第三,这部著作出版于2004年,这一思想以论文的形式出版最早也只能向前追溯到2001年,比丁堡骏1994年将平均利润率公式作为不变性方程建立价值转化模型足足晚了6年之久。
④ 吕昌会认为,一般利润率形成在先,生产价格形成在后。吕昌会说:“生产价格的形成时间落后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时间。一般利润率既不与投入价格同时决定,也不与产品的生产价格同时决定,它介于投入价格形成和产品的生产价格形成之间。”详见吕昌会《世界著名经济学难题——价值转形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第2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