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10100
摘要:目的:分析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并总结其防控措施。方法:通过调查、检测及分析等方式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化学毒物、噪声、电焊弧光、X射线、粉尘、高温、振动等;汽车灯具总成表面处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甲醇、甲苯浓度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焊接工作所涉及到的电焊烟尘、二氧化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轮圈制造工作、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制造工作所产生的噪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均小于职业基础限定值。结论:针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注塑、喷涂或涂布、铸造、发泡、焊接、探伤等岗位是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减轻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disease-inductive factors in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summarize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occupational-disease-prevention measures of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rough investigation,detec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the occupational-disease-inductive factors in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ainly include chemical toxicant,noise,arc welding arc,X-ray,dust,high temperature,vibration etc. The concentration of methanol and toluene in the surface treatment of automobile lamps and lantern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occupational contact. Automobile steering or suspension system welding work involves welding dust,manganese dioxide greater than occupational contact limit value;The noise of automobile wheel ring manufacturing,automobile steering or suspension system manufacturing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professional contact limit,and other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are smaller than the professional basic qualification. Conclusion:in view of the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injection molding,coating or coating,casting,foaming,welding,inspection and other position is the key to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 control,need to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control and reduce the impact on workers health.
[key words]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Occupational-disease-inductive hazards;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在汽车工业中,汽车零部件制造属于基础内容,按照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发动机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电气系统、悬挂系统、内饰部件以及空调系统等[1]。因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复杂,加上设计频繁变更,这也使得对这一行业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成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2]。基于此,本文择取我市10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并总结其防控措施,现作如下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择取我市10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其中4家为汽车座椅或内饰总成制造企业;2家为汽车轮圈制造企业;2家为汽车转向系统或悬挂系统制造企业;1家为汽车空调系统制造企业;1家为汽车灯具总成制造企业。
1.2方法
检测仪器设备:大气采样器(QCD-1500型)、个体粉尘采样器(JFC-3型)、个体空气采样器(Gilian LFS)、个体噪声仪(Noisepro)、紫外辐照计(ZG-4A型)、电子天平(BP211D型)、便携式射线剂量率仪(6150AD)、原子吸收光谱仪(Z-5000型)、气相色谱仪(GC-2010型和GC-14A型)等。
检测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并依据《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要求对工作场所化学毒物进行检测;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要求对工作场所粉尘进行检测;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要求对工作场所噪声及手传振动进行检测;根据《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要求对工作场所电焊弧光、X射线进行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化学毒物、噪声、电焊弧光、X射线、粉尘、高温、振动等。见表1:
2.2不同产品类型危害因素超标情况分析
汽车灯具总成表面处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甲醇、甲苯浓度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焊接工作所涉及到的电焊烟尘、二氧化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轮圈制造工作、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制造工作所产生的噪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均小于职业基础限定值。见表2:
3讨论
汽车制造业产业链长,且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流程多,原辅材料繁多。若按照工艺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一是整车制造;二是零部件制造。而零部件制造按照工艺划分又可以分为五部分,①汽车空调制造;②汽车内饰及座椅制造;③汽车灯具制造;④汽车转向及悬挂制造;⑤汽车轮圈及电机制造[3]。因汽车制造工艺路线和设计相对灵活,且容易发生变更,加上各地区和企业之间的工艺先进性存在差异,即便工艺相同,但若地区、企业、使其、产品之间存在差异,其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及程度也有一定差异[4]。本次研究对5类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各企业产品类型不同,所涉及到的粉尘、化学因素、噪声等因素超标率也存在差异。工艺相同而产品类型不同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也不相同。所以在识别及防控职业病危害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常见危害的异常情况,还需要注重新的危害因素[5]。尽管地区、行业、企业的差异,使得职业病危害种类及程度有所不同,但工艺相同也会产生类似的危害种类,如汽车制造中的焊接,这一工作中焊条属于有毒材料,会产生多种职业病危害。伴随现代汽车制造行业的进步,自动焊得到广泛应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焊接工艺所带来的危害,为从业人员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6]。
针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做好以下防控措施:①针对汽车空调系统,需要对注塑、钎焊岗位予以重点关注,其所涉及到的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塑料粉尘、有机毒物、氟化物。对于此,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机械化工艺、自动化工艺进行生产加工,并保证毒源、尘源的密闭性,另外还应设置好防毒和防尘措施,做好个体防护工作。②针对汽车座椅及内饰总成,需要对发泡、涂布岗位予以重点关注,其所涉及到的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丙烯腈、二异腈酸甲苯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甲酯以及苯、二甲苯、甲苯、噪声、正已烷。对于此,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应做好设备密闭以及设备自动化,同时落实好防毒设施,注重个体防护工作,使岗位布置密度降低,另外还应应用低毒原辅料。③针对汽车灯具总成,需要对注塑、喷涂岗位予以重点关注,其所涉及到的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苯、二甲苯、甲苯、丙酮、乙酸丁酯、苯乙烯、乙酸乙酯、噪声、塑料粉尘等。对于此,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应提升生产制造工艺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对毒源以及尘源进行密闭,做好防毒及防尘措施,注重个体防护。另外还应选用低毒原辅料,使岗位布置密度降低。④针对汽车转向及悬挂系统,需要对焊接、喷涂、电镀岗位予以重点关注,其所涉及到的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二氧化锰、噪声、粉尘、电焊弧光、苯、二甲苯、甲苯、乙苯、环已烷、三氧化铬。对于此,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应强化全面及局部通风,以机械化和自动化工艺进行生产,做好个体防护工作,降低岗位布置密度,生产中应用低毒原辅料,另外还应设置好防毒设施。⑤针对汽车轮圈系统,需要对铸造、涂装、探伤岗位予以重点关注,其所涉及到的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铅、铬、镍、高温、粉尘、噪声、苯、二甲苯、甲苯、丁醇、乙酸乙酯、电离辐射。对于此,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应采用无铅原辅料,并做好防毒及防尘措施,注重防暑降温工作,做好个体防护,降低岗位布置密度,监测个人剂量,开展远距离作业,并做好警示标志。
结语:
针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注塑、喷涂或涂布、铸造、发泡、焊接、探伤等岗位是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减轻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莉,杨蓉.某汽车配件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5,30(03):158-160.
[2]王致,梁嘉斌,段传伟,等.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01):7-9.
[3]吕志江,王流林,郦胜.上海市青浦区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电焊工人职业健康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5,31(18):2564-2566.
[4]王致,梁嘉斌,荣幸,等.广州市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噪声危害及工人听力损失状况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5,33(12):906-909.
[5]吴霞,苏世标,刘明,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制造中HACCP关键控制点分析[J].安全,2017,38(04):30-31.
[6]陈兵.汽车零件压铸企业职业危害调查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5,41(05):365-366.
论文作者:阮红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职业病论文; 汽车零部件论文; 汽车论文; 工作论文; 甲苯论文; 制造企业论文; 噪声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