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客的初中学生课外写作训练研究_初中生论文

运用博客进行初中生课外写作训练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生论文,课外论文,博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初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写作,能互评作文、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并要求课外写作量不少于1万字,其目的是要达到培养学生情感、人格及品质的目的。新课改把写作教学分为课堂作文教学和课外写作教学。课外写作教学强调以自由表达为主要教学形态。以往初中课外写作训练主要是写日记、记周记的形式,这种纸质形式的课外写作练习存在很多弊端,如学生应付检查、教师反馈延迟、评价单一等。

博客作为一种流行的网络写作方式,其共享性、互动性、开放性等优点,成为现代社会的理想写作工具。博客中的内容包罗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世界。其自由、开放的平台有利于学生依据个人兴趣,自由阅读、随性书写。通过浏览他人博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及质疑意识。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不仅要求学生阅读他人博客,学会分享他人经验和思想,还可以完成自己对生活感受的触发和积累,激发创作欲望,最终用文字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本研究结合本地区初中学生的特点,以建构主义理论、感知语词化理论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为依据,以校信通博客网站为平台(http:/blog.xxt.cn/index.html),开展一系列运用博客进行初中生课外写作训练的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初中生课外写作的兴趣,提高课外写作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新课改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目标要求。

一、实验研究目的及对象

本次准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对初中生课外写作兴趣及积极性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对象主要选取了河南省濮阳市油田六中初二(7)班和初二(8)班。7班为实验班,共66人;8班为对照班,共67人。实验研究假设为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能够激发初中生课外写作兴趣和提高初中生课外写作积极性。

本研究自变量为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因变量为初中生课外写作兴趣、积极性及写作质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学生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数、点击率、评论数。通过实验变量的选取试图了解学生通过依托博客平台进行课外写作练习后,在课外写作兴趣、积极性方面发生的变化。

在研究过程中,为保证实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安排同一个写作教师,控制干扰变量课堂作文教学对学生课外写作积极性及兴趣的影响。

二、运用博客进行初中生课外写作训练的教学策略

课外写作强调对学生情感、人格及品质的培养,立足于写,更注重于创作,写作的内容较为自由随意。因此,研究者主要针对学习者课外写作兴趣的培养及课外写作积极性的提高设计了相关教学策略。

(一)讲解创作技巧,帮助学习者文学意识的形成

开展课外写作训练,首先是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教师通过在博客中上传有关创作技巧方面的知识及案例,并在讨论过程中指导、鼓励学习者开展学习。创作技巧加上具体文学案例,引发学习者深度思考,为后面的实践环节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帮助学习者文学意识的形成。另外,教师可以运用博客的超链接功能,把一些知名小作家的博客链接到博客圈中,给学生树立写作榜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开展课外写作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建立写作源泉

学习者在具备一定的创作技巧后,教师安排适当的写作实践活动,让学习者体验生活后进行创作,引导学习者学会体会生活,懂得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真实的生活积累。比如,教师通过博客设置“写作实践”栏目,发布实践活动具体要求;同时,博客平台上的阅读俱乐部提供大量课外读物,教师根据学习者特征介绍不同题材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完成读后感;学生可以用任何形式来表达自己阅读后的灵感触发。学习者实践活动的成果通过博客平台展现给大家,供大家一同阅读和欣赏,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批判和质疑,学会欣赏和包容,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创作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有了创作源泉和创作技巧知识,学生就不会苦于无内容可写,自然会喜欢上课外写作。

(三)加强学习者理性思维训练,帮助学习者使其习作立意深刻

只有深刻感悟生活,才能形成立意深刻的文字。学习者理性思维训练其实就是让学习者学会思考,思考生活素材,思考他人的作品。博客网站中有很多关于思考生活的学生习作,教师适当的评语、博友的评论意见都会增强作者思考作品的意识。博客网站中的“特别策划”栏目,选择孩子成长中的教育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家长、专家、学生共同参与,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在实施课外写作策略时,选择一期讨论主题,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学生们经过理性思考,习作内容充实、立意深刻,避免了泛泛而谈。

(四)组织“写作明星”评选活动,鼓励学习者之间互评

评价过程依据学习者写博数量、博客点击率、博客回复率等评价依据,参与评比的人员包括教师、同伴、家长及博客圈外博友等;建立激励机制,每隔一个月开展一次评价,这样有助于发挥学习者自主性与合作性,鼓励学习者之间讨论、互评博文,帮助他们学会欣赏和求同存异。另外,校信通博客平台举办一些比赛活动作为激励,像举办濮阳市第三届“校信通杯”博客之星评选活动,学生都积极准备,兴致很高,学生间互动明显增多。

(五)建立班级博客圈,提供教师监督和指导平台

班级博客圈包含圈主、教师和所有学生博客的信息列表,以及发表网络日志数、点击数、评论数的统计信息。班级博客圈集合了研究过程中学生参与写作的量化情况,为教师实施教学策略提供了平台,如下图所示。

三、研究过程及数据描述

(一)研究过程

1.实验前期调查阶段(2010年2月至2010年3月)。研究者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初二学生课外写作现状的调查,通过对学生课外写作能力的测试,收集相关数据作为实验前测数据;二是设计了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的教学活动以及实验方案。

班级博客圈结构图

2.实验的准备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前测结束后,研究者与实验学校油田六中相关人员协调,进行宣传、组织培训活动,另外通过开展博客写作座谈会,赢得家人和学生的支持,最后依托校信通搭建博客平台,建立实验教师博客、学生博客和班级博客圈。同时实验教师告知学生本学期课外写作学习目标及相关教学活动内容。

3.实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4月至2010年7月)。在实施阶段要求教师按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开展博客写作活动。特别要求教师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督促和要求,保证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一直进行下去。

4.实验总结阶段(2010年8月至2010年9月)。对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与反思。

(二)实验数据收集与整理

实验者收集与整理了实验结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外写作情况,分别对油田六中实验班初二(7)班和对照班初二(8)班的课外写作数量进行了统计。统计博客上每个人发布的日志数、每篇文章的点击数、评论数、是否原创、文章长短、写作特色,并且对作文质量进行评价,建立相应学生博客信息列表。对照班统计学生课外写作练习数量及相关评价。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1.运用博客能够激发初中生进行课外写作的兴趣

前测结果是初二(8)班成绩略好于初二(7)班,两个班作文水平实验前是相当的,如表1所示。

表1 初二(7)班和初二(8)班实验前作文成绩均数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

实验后测将两个班课外写作文章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均数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差异显著性系数p=0.009<0.01,表明两个班的课外写作量有显著差异,从均数看,7班明显好于8班。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3个月课外写作篇数作独立样本T检验均数比较结果表

数据表明,运用博客写作激发了学生课外写作的兴趣。因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课外写作量每月不少于2篇400字的习作,数据显示,7班每月为2.58(7.75/3)篇,超过了不低于2篇的标准,而8班每月1.57(4.71/3)篇,未能达到标准。我们知道初中生害怕写作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也就是学生不能将大脑建立事物形象与事物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行词语化,不能完成对事物的精确认识[1]。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所思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有助于锻炼他们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广阔性及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课外写作的兴趣。

另一方面,博客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情绪和自我表达的平台,通过自我表达和情绪宣泄,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调节自我[2]。如一位同学因为不懂事,被妈妈打了一巴掌,心里难受急了,就跟母亲赌气,后来才知道母亲担心她一晚上。她在博客《这一天,让我铭记》[3]中写道:“好想当面对妈妈说声:‘妈妈,对不起!!!’。把日期记进我日记的一角,成为我成长中不可缺的记忆。6月14日,让我铭记,铭记我的过错,铭记妈妈的爱。”博客高效平等的互动性及开放性,无限激发了初中生课外写作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感情、释放压力、张扬个性的平台。

2.运用博客能够提高初中生进行课外写作的积极性

为研究运用博客对初中生课外写作积极性的影响,研究者将实施研究4个月以来学生每个月的博文数、点击数、回复数作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统计结果如表3、表4所示:四个月平均博文数分别是11.162、18.721、15.635及19.555篇,差异显著性系数0.01<p=0.04<0.05,在0.05水平差异是显著的;每篇博文平均点击数分别为24.194、24.455、28.560和41.018,差异显著性系数p=0.006<0.001,表明组间差异极其显著。8班四个月平均习作数为12.568篇。数据显示随着学生使用博客时间的增加,熟练程度不断增高,学生博文数量不断增多,每篇博文平均点击数也不断增高,说明了运用博客确实提高了学生课外写作的积极性。比如有同学在班级博客上发表了文章,激动地写下:“我也发博文了。同学还说:‘开博几日,当刮目相看。’博客,让我也爱上了课外写作。”还有学生在《属于我们的博客》中写下:“每次看到同学们和老师给我的文章的评论,我浑身都充满了动力,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佳作都登到网上!”

表3 每月博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表4 每篇文章平均点击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3.运用博客能够提高初中生课外写作质量

将7班和8班实验4个月后的一次期中考试作文成绩(后测)与实验前作文平均成绩(前测)之差(即O2-O1)的均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实验组和对照组作文成绩前后测差(实验后测—前测)的平均数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表明从成绩上来看,差异并不显著,但是也存在差异,7班的平均成绩提高了1.97分,8班的平均成绩提高了1.33分,这说明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质量。为避免课堂作文教学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班和对照班除在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外,其他都保持一样,因此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

同时,分数提高差异不显著正好也证明了写作要靠长期的积累。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及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写作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将各种复杂的心理通过语词进行外化,从而转变为自身所具有历史经验的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课外写作质量水平,必须要求他们多写多练。另外,通过博客系统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提升对学习写作的热情,从而不断提高课外写作的质量和效率[4]。正如学生在博客中说的[5]:“如果博客是蓝天,那么就有雄鹰展翅高飞;如果博客是花园,那么就有勤劳的蜜蜂忙忙碌碌;如果博客是月宫,那么就有聪灵可爱的玉兔;如果博客是田地,那么就有辛勤耕作的黄牛……”

(二)讨论

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6]。而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活动的工具更多转变为支撑互动关系的工具,帮助汇聚群体的智慧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分布性的“大脑”,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7]。运用博客确实激发了学生课外写作的兴趣,提高了课外写作积极性。由于博客轻松、自由的写作环境,帮助学生将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鼓励他们表达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关注,以前在课外写作中不曾想到的内容在博客中都被学生拿来当作素材。在互评的同时,引发学生对他人文章及文章所表达思想的思考,无形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及深刻性,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及高尚的品质。比如,有学生比较叛逆,觉得当家长感觉很好玩,体会了当家的感觉后就写下《今天我当家》[8]:“通过这次做家长的经历,我明白了,大人们其实有一半是威风的,但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他们的另一半是辛苦的,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在辛勤工作、劳动。这些我们做孩子的是否留意过呢?相信做过家长的你也一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吧。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父母减轻负担吧!”很多同学都给予了肯定的反馈。有的同学开始关注环境,写下《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等等。

五、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运用博客进行初中生课外写作训练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外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写作质量,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课外写作难题,为博客应用于课外写作研究提供了实践案例。虽然实验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效果,但是由于实验广度及实验时间的限制,研究中对学生作文水平的考察通过作文成绩衡量,作文成绩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量,而在实验中是由教师打分来评定的,这方面还需要探索更科学的成绩评价方法。本实验只是运用博客进行课外写作训练的研究,关于不同学校的博客写作氛围对学生课外写作积极性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以及博文回复率不是很高的内在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标签:;  ;  

基于博客的初中学生课外写作训练研究_初中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