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全过程护理中的无缝隙方式论文_曹蓓蕾

手术室全过程护理中的无缝隙方式论文_曹蓓蕾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方式在手术室全过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计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手术室全过程护理中采用无缝隙方式。结果: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全过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方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全过程护理;无缝隙方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208-02

医学护理中对手术室护理有较高的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对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恢复均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手术室护理中要选择合适的护理模式,确保手术可以顺利开展[1]。无缝隙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无缝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其具有的显著优势是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效果可得到显著显著。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无缝隙方式在手术室全过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所选患者中已排除不能配合手术治疗患者和有精神疾病患者。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5.3±3.1)岁;观察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6.3±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组间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运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1)术前护理。术前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基本情况,包括科室环境、手术医生以及相关护理人员等。实现主动服务无缝隙。术前,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探视工作,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向患者介绍手术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术前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合适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方案以及护理的主要内容,努力实现服务无缝隙[2]。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提高对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的恐惧感。(2)手术当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手术当天的各项护理工作依次开展,依次为手术室门口迎接、交接病人、开展手术、送病人入病房、详细交班、补充手术室物品、清洁灭菌。各项护理内容依次开展,实现全程护理流程无缝隙。术前对患者的身份进行再次核实,向患者介绍麻醉及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提前1h将患者接到手术室,为患者建立起静脉通路,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术前,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少紧张情绪。术中,器械护士及时准确为手术医生传递手术器械,记录器械使用数量和棉球、纱布的数量。术中为患者做好保温护理。术后为患者穿好病号服,将患者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对交接班情况进详细记录。术后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卧位,注意伤口的清洁,确保伤口干燥,避免感染发生,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3]。(3)无缝隙服务的质量控制。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对手术室全程护理负责,并进行全程跟踪质控,确保整个无缝隙管理的全面落实。手术室护理开展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需及时上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术后进行整改,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比较

对照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分别为(47.3±3.6)min、(134.5±11.3)min、(20.5±3.7)min;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分别为(33.5±4.1)min、(112.3±8.6)min、(13.6±6.7)min,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焦虑和抑郁情况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AS评分分别为(71.3±7.1)分和(69.1±6.1)分,SDS评分分别为(68.9±6.7)分和(68.1±6.4)分;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AS评分分别为(52.3±5.6)分和(36.7±5.4)分,SDS评分分别为(57.6±6.1)分和(39.8±5.7)分,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对整个手术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有效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管理模式,分工更加明确,护理的主动性更强,护理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也得到显著增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使护理转向主动的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信息、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使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高。此外,通过无缝隙管理模式可以实现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护理工作的质量可显著提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均有效缩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无缝隙护理管理方式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可将该护理管理方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龚锦,岑刚,普鹰,等.无缝隙护理策略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3,13(3):70-72.

[2]张露.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2(2):179-180.

[3]徐继洲.无缝隙服务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94-96.

论文作者:曹蓓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  ;  ;  ;  ;  ;  ;  ;  

手术室全过程护理中的无缝隙方式论文_曹蓓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