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的“战车”到哪里去了?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北约的“战车”到哪里去了?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北约“战车”驶往何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战车论文,何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4月4日是《北大西洋公约》签署50周年纪念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将于4月24—25 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隆重庆祝,届时将通过指导北约迈入21世纪的新战略。北约这一世界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的战略走向,对欧洲安全和世界局势具有重大影响,从而为世人所瞩目。

北约酝酿新战略,历时已一年有余。去年年底的北约外长会议和国防部长会议,主题均是讨论新战略。酝酿中的新战略是90年代以来北约的第二个新战略。第一个“新战略概念”于1991年北约罗马首脑会议上通过,决定适应华约解散后欧洲安全形势的巨大变化,以“危机反应战略”取代北约实行20多年的“灵活反应战略”,重点由对付两大集团大规模欧洲战争转向对付地区性局部动乱和冲突。即将于4 月底出台的北约冷战后的第二个新战略将是“危机反应战略”的继续和发展,总体而言仍是要回答主要对手消失后北约向何处去的问题,进一步完成北约从冷战战略向冷战后战略、从20世纪战略向21世纪战略的转变。

从已透露出来的情况看,北约各成员国之间对于北约新战略构想,既有许多共同之处,又有不少严重分歧。主要共同之处是,各成员国一致认为,随着北约东扩进程的启动,北约不仅应在欧洲而且应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构筑21世纪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的一个样板。然而,各成员国之间,主要是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出于不同国家利益和地缘战略的考虑,在新战略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却是矛盾重重。其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关于北约的“任务区”

尽管美国和西欧盟国都认为北约的“任务区”应当突破《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的成员国“单独或集体自卫”的范畴,尽管事实上北约1995年对波黑的空袭和1998年对科索沃冲突的干预均已突破了北约防区内行动的限制,美欧之间关于今后北约的“任务区”究竟应扩大到什么范围仍存在激烈争议。美国在关于北约“新战略概念”的建议中力主对北约“集体防御”的原则进行修改,允许北约对“防务任务区”以外“涉及共同利益的危机和冲突”进行集体军事干涉。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1998年12月8日北约外长理事会上表示, 希望北约成为一个“有能力对包括防区外的各种危机作出有效反应的联盟”,并提出将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列为北约的基本任务。美国实际上主张北约的任务区不受地域限制,可在防区外任意行动,逐步走向“全球化”,成为美国推行“参与和扩展”全球战略的得力工具。西欧国家则主张,北约任务区的扩大应有一定限度。不同意无限度地扩大北约的“防务范围”,不愿意使北约成为美国进行全球干涉的工具。北约秘书长索拉纳表示,今后北约的任务首先还是维护成员国包括东扩后新成员国的安全,其次则是维护防区的周边地区如巴尔干地区的安全。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声称,反对北约“到处介入”。英国外交大臣库克也表示,“我们不能有一个义务无限的北约”。对于将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列为北约的“基本任务”,北约非核国家也存有疑虑,唯恐这么一来对它们本来必要时发展一定的核能力构成障碍,尽管它们也不希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一步扩散。1998年12月17—20日美国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空袭。除英国参与外,法、德、意等北约盟国均表示“不安”或“遗憾”,反映出美国想借北约之力进行全球干预阻力重重。

关于北约与联合国的关系

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力主北约成为一个能对世界上各种危机“作出反应”,并“不受联合国否决危险的独立自主的联盟”,声称北约对外干涉“不一定非要联合国授权”,反对“将北约变成联合国的一个简单的分支机构”。而大多数欧洲成员国则认为,北约在防区外采取军事干预行动,需要联合国安理会的明确授权。法国外长韦德里纳表示,必须把北约对外诉诸武力的使命“置于联合国的权限之内”,“这不是法国的看法问题,而是国际合法性的问题”。尽管去年10月北约还是抛开联合国单独作出就科索沃问题准备对南斯拉夫动武的决定,法、德等国仍对这种军事行动的“合法性”表示怀疑,并认为北约这一“行动命令”不应成为抛开联合国的先例。

关于北约的核战略

美国坚持北约继续奉行“核威慑战略”,认为尤其是在印巴核试验给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造成巨大冲击、国际社会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一步扩散的可怕前景之际,北约不仅不能放弃对于核武器的依赖,而且应设法加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但是,1998年11月中旬,德国新总理施罗德和外长菲舍尔却代表德国政府向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建议,由于北约面临的“安全形势已经彻底改观”,“应从根本上重新审议北约的核战略,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德国的这一建议虽适应冷战后历史发展的潮流,并得到加拿大、丹麦、挪威等国的支持,但由于美、英、法三个核大国坚决反对,似不大可能被北约采纳。

关于“欧洲防务特性”问题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国家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发展“欧洲防务特性”被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来。1995年1 月,欧盟执委会在题为《通往2000年的欧洲安全政策》报告中表示,欧盟的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应以建立欧洲集体安全机制为目的。1998年12月初,法英首脑会晤发表《欧洲防务问题宣言》,声称“欧洲联盟应依靠可靠的军事力量,具备独立的军事行动能力”。多数欧洲国家均主张,北约的改革和北约的新战略均应进一步体现“欧洲防务特性”。德法军团的创立表明,两国打算在北约之外建立欧洲军事力量,使该军团隶属于西欧联盟。美国在口头上虽不反对发展“欧洲防务特性”,但内心对欧洲在防务问题上独立自主倾向的增强深感不安,唯恐发展下去美国对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权难以为继。奥尔布赖特表示,美国欢迎欧洲盟国在北约中承担更多责任,“分摊负担”,但前提是只能在北约现有框架内发展“欧洲防务特性”,而不能另立山头,削弱北大西洋两岸安全合作机制,更不能动摇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和领导地位。

从上述一系列分歧中可以看出,美欧关于北约新战略之争的实质是对于北约乃至欧洲安全事务主导权的争夺。美国力主北约“全球化”,将北约纳入美国全球战略轨道,成为美国借以进行全球军事干涉和营建21世纪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的重要工具。而欧洲国家则着意发展“欧洲防务特性”,力图提高欧洲国家在北约中的地位,获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权利,并逐步将北约东扩与欧盟东扩、北约欧洲化与欧洲一体化融为一体。长远看来,欧洲成为21世纪世界多极格局中可与美国抗衡的独立一极,是历史之必然;欧洲国家在北约和欧洲安全事务中拥有越来越大的发言权,而不会完全听命于美国,也是一个大趋势。

然而,就近期而言,欧洲的安全仍离不开美国;美国不仅会在欧洲保持军事存在,而且还会维系在北约中的领导地位。从北约对波黑和科索沃冲突的干涉看,欧洲国家既缺乏足够的实力,又相互勾心斗角,关键时刻仍须求助于美国出动军事力量并提供领导。冷战结束后,北约盟国虽不再有单一的全局性的共同敌人,却仍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美欧之间这种“既要吵、又要好”的关系,决定即将出台的北约新战略只可能是美欧妥协的产物:一方面,仍会一如既往地以美国的建议为基础,扩大北约的“任务区”,坚持对联合国的“独立性”,继续奉行“核威慑政策”;另一方面,照顾欧洲多数国家的意见,增加“欧洲防务特性”。当然,4月底华盛顿会议将出台的北约新战略到底是什么模样, 尚须拭目以待。

标签:;  ;  ;  ;  ;  

北约的“战车”到哪里去了?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