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眼科 四川 邛崃 611530)
【摘要】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在诊断及治疗指导上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02例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其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检眼镜检查,研究组给予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进行视网膜检查。结果:对照组经检眼镜技术检查后,80例患者被发现视网膜有病变,其病变发现率为79.21%;研究组给予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检查后,95例患者被发现视网膜有病变,其病变发现率为94.06%,两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被检出视网膜有病变的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P<0.05)。结论:在临床的视网膜病变检查中,实施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检出视网膜有病变的发现率极高,并且有利于辅助临床早期发现眼底疾病,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病情进展,降低致盲率的发生,为患者免去不必要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被广泛推广。
【关键词】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诊断;治疗;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7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186-02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步发生改变,学习、工作大多离不开手机、电脑、电视等辐射带来对眼睛的劳累和伤害,同时随之而来的眼部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因此,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大大有效的控制眼底疾病的病情,减少致盲率的发生[1]。本文选取202例视网膜病变患者资料,探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在诊断及治疗指导上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02例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其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1例。对照组中有女性患者51例,男性患者50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为(33.58±4.69)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32.69±4.28)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全身检查,无孕妇、无严重心、肝、肾疾病或对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直接检眼镜方法进行眼底检查:将患者带入暗室内并嘱患者坐在比一般椅子略高的位置上,按照先右后左的顺序进行眼底检查。医者右手持直接检眼镜,站在患者的右侧,用自己的右眼,观察患者的右眼。将检眼镜上的镜片数据调整到“0”,并将检眼镜的发散光投射向患眼瞳孔。医者从检眼镜头的一端窥孔中可视患者瞳孔区中的眼底反光及视网膜情况。将检眼镜上的镜片数据调整到黑色号码“8~12”,可以逐步放大观察到玻璃体的浑浊度。嘱患者九方位注视,可以观察到较全面的眼底情况。
研究组患者采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对患者眼底情况进行检查:在造影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了解造影相关的注意事项且应取得病人的合作,鼓励患者保持放松,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造影时嘱病人眼睛睁大,少眨眼,非检查眼注视红色指示灯,以固定眼球,切勿讲话,以防唾沫飞溅镜头。在造影过程中,若身体有不适立即报告医生,不可逞强硬抗。造影前先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分5~6次滴入眼内进行扩瞳,为防止漏拍眼底病变区,待瞳孔扩至7mm以上才可摄片。造影剂选用10%的荧光素钠注射液,取荧光素钠0.1ml加入0.9%生理盐水4.5ml中进行稀释备用,将造影机准备妥当后嘱患者取坐位,头部固定,取合适的位置进行调整。在患者肘部行常规消毒后,取正中或贵要静脉进行穿刺,用8号针头先缓慢注入荧光素钠稀释液,观察患者10~15分钟无不良反应发生后,调换浓度为10%的荧光素钠进行注射,在统一口令下快速注入并同时启动计时,约5秒后开始拍照。造影完毕后,嘱病人尽可能避免直视强光,并告知如出现皮肤、结膜、尿发黄,为荧光素的染料特性所致,不要紧张,多喝水,通常在24h内可完全排出体外。
1.3 观察指标
依据我国眼科学术会议通过的荧光血管造影术的相关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眼底检查方法,检查出视网膜有病变的发现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经检眼镜技术检查后,80例患者被发现视网膜有病变,其病变发现率为79.21%;研究组给予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检查后,95例患者被发现视网膜有病变,其病变发现率为94.06%,两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被检出视网膜有病变的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3.讨论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剂可真实的记录眼底动态变化情况。在血液视网膜屏障受到破坏或脉络膜视网膜、血液视神经屏障有异常的病理情况下,通过造影术,荧光剂在血管内可呈现出异常的荧光提示,如血管瘤、新生血管、肿瘤血管等可使荧光增强,眼底有出血、渗出、色素堆积、或血管闭塞则可使荧光减弱。视网膜的损伤是影响患者视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若能够早期发现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患者的致盲率。
本文选取202例来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网膜病变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比较的方式发现,应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的方法检查出视网膜有病变的发现率情况要显著优于应用直接检眼镜方法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眼科检查技术,利用荧光素钠做为制影剂经前臂静脉快速注入[2]。当荧光素钠随血流进入眼底血管时,相当于一个滤色片的眼底摄影机,持续拍摄眼底血管外染料轮回时接收激发光线发射出的荧光形态,以查看视网膜动态轮回的过程,从而得以体会眼底血管的微细结构和微轮回的变化,为许多眼底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早期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志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26,34(4):309-322.
[2]王莉菲,李瑞峰.正确认识理解光学影像检查的原理特点,提高光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水平[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1,27(2):109-113.
论文作者:卫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患者论文; 视网膜论文; 眼底论文; 荧光论文; 血管论文; 发现论文; 造影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