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安装施工技术论文_郭俊峰

试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安装施工技术论文_郭俊峰

四川省品上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 610041

摘要:现如今,我国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是电力工程施工环节的重要项目,需要从思想及行动层面都高度重视起来,将相应的施工技术应用到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中,以保障架空线路的施工质量。虽然经过不断努力及优化,电力工程的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不断成熟,但仍面临很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

引言

一直以来,架空线路的施工都是电力工程的重中之重,其施工效果对于电力传输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从当前的施工情况来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设计方案可行性较差,防雷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屡见不鲜,极大地降低了架空线路的施工质量。通过应用科学的检修技术、监控技术和防雷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这一弊端,促使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愈发趋于标准化、规范化,施工效果也能得到良好保障,更符合新时期电力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值得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予以大范围推广。

1电力配网架空线路简介

进行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时,线路所经过的区域叫做路径,具体线路路径的选择要根据施工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尽量靠近路边铺设成直线、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进行,且要避免穿过房屋群落、树丛等。尽量避免路径横跨湖泊、公路和其他强、弱电线路,避免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爆炸等大型灾害的区域,少占用耕地。杆位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地形施工的难易程度,并为以后升级改造留足够的空间。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主要涉及到的用具有导线、绝缘子、金具等,其中导线是用来进行电力输送的,需要具备良好导电性能,且具备高强度防水、耐腐蚀性。架空线路中两电线杆之间的水平距离被称为档距,档距的选择涉及到架空线路运行时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造价,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所用导线的性能、工程施工的环境及当地的自然情况来选择。

2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环节遇到的主要问题

2.1塔杆设施出现故障

我国电力系统对塔杆设施的具体高度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塔杆设施必须能够有效地抵御10级台风而不会倾倒。这就需要相关的施工组织在完成架空线路施工操作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最低限度明确施工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塔杆本身的抗风性能。但是实际施工环节往往事与愿违,很多时候根本没有严格按照既定的规范标准操作,施工方或者各级管理者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将施工标准降低,或者是选择的施工团队不专业,使得塔杆本身的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塔杆达不到国家所规定的具体标准,与实际规范要求严重不符,在后期使用环节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找上门”。

2.2避雷设计不到位

架空线路运行受雷击灾害影响较大。在野外环境中,一旦架空线路的避雷接地设计不合理,架空线路就易遭受雷击而损坏,出现断线、烧毁等故障。为此,在架空线路设计中,需及时将雷电电流引入地下,最大程度降低线路损坏。在实际的施工中,存在着部分施工人员为降低施工难度而违规操作的现象,如连接器的设计、施工不达标,一旦遭到雷击,架空线路及相关电力设备就会遭到破坏,进而影响配网正常供电。

2.3电路短路故障问题

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得知,目前很多施工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施工经验匮乏,这就使得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能力问题,非常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对架空线路装置不了解或者个人马虎大意造成线路连接错误,这些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

3.1高度强调敷设电缆与接地工程

电网敷设操作需要确定埋设深度,一般深度以大于0.7m左右为宜,在进行电缆设计工作时,弯曲的半径要高于电缆本身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5倍左右为宜。机械施工是电缆牵引的基本方式,在施工操作环节,需要严格把控施工速度,控制在0.25m/s为宜。电缆长度也需要把控到位,一般在50m以下。机械施工环节,需要控制好操作的力度。电缆施工环节需要控制好电缆以及热力管道之间的距离,一般控制在0.1m以上比较合适,厚度控制在0.05m以上,最后需要采用保护膜加以覆盖。这样能够有效阻抗外界过大的压力,电缆覆盖保护层材质也比较坚固。在展开填坑操作时,保障填充物的纯度,不可以混入其他杂质,将填充物中存有的石块等杂物第一时间清理干净,此外施工地点及接头位置需要做好标记,保证电力工程配网施工地点选择的可靠性。此外,应该做好电缆的绝缘测试工作,保障电缆绝缘皮的绝缘效果达到规定要求,保障施工操作的安全,减少操作环节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地体安置操作时,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分析,保障施工尺寸符合规定要求。各个装置的连接环节,必须强调装置防腐工作的展开,保障防腐工作力度发挥到位,减少锈蚀情况的发生。

3.2防雷技术

首先,在避雷线设置过程中,要注重对高压输电设置避雷线,对雷击产生的强大电流进行分解,避免因为电流过大,对线路产生破坏。同时,还可以利用杆塔设置避雷设备,将雷击产生的强大电流引入地下,避免对设备或是架空线路产生破坏。其次,绝缘体设置过程中,要注重绝缘体性能的有效体现。架空线路在雷雨天气下,雷击会对输电线路产生破坏,通过在杆塔内设置绝缘体,能够提升线路与地面的接触距离,发挥绝缘作用,避免线路遭受雷击的破坏。最后,对新型的防雷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利用,以消雷器为例,这是一种全新的防雷设备,能够对雷击产生的电流进行吸收,很好地降低了雷击对架空线路的破坏,在架空线路的防雷中应得到有效地利用。

3.3施工环境的管理

架空线路施工现场由于涉及到大量电力设备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管,在附近设立警示标志、配备巡查人员,对经过的车辆、行人进行安全提醒。在城镇进行施工时要与城管部门沟通,提前修剪路径沿线的树木,以保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并在工程竣工后,对沿途产生的垃圾、废料等进行处理,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施工的时间要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作息情况合理选择,以防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交通情况。

3.4监控技术

首先,应该加强远程监控布控,因为远程监控可以借助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对电力高空架线实际运转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及时将线路信息回馈监控中心。其次,应设置相应的故障警报系统,当电力架空线路技术中发生一系列紧急的状况时,报警系统能够发出信号,让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得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但是报警监控系统应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针对电气回路的特点,报警系统应该针对振动频率变化、热能影响以及温度变化等多种参数具有灵敏的感知能力。最后,还应当对自然环境以及气象条件等做好系统的监测,具体的可以借助热敏元件,帮助电力系统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除此之外包括空气湿度、风速、气压等等进行综合的收集,并进行综合的分析,有效地降低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故障频率。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有很多妨碍因素,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广大电力部门高度警惕,分析其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将有效的干预手段运用其中,保障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顺利,提升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瞿峰.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09).

[2]陈柳青.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电子制作,2018,(02):91-92.

[3]浅析电力架空线路施工的技术问题及对策[J].罗玉镇企业技术开发.2017(12).

论文作者:郭俊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试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安装施工技术论文_郭俊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