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崇左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西崇左 5322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挠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肢肿胀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挠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术后均发生患者肿胀,对其进行术前宣教和术后康复护理措施,观察肿胀消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及时正确处理,所有肿胀均完全消退,其中6~8小时消退20例,1~7天51例,8~14天5例,15~18天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5.64%、65.38%、6.41%和2.56%,平均消退时间为(6.52±1.28)天。同时,所有患者的创口均完全愈合,且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经挠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通过术前宣教、术后实施康复护理等措施,可快速有效消除患肢肿胀,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挠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肿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72-01
目前,冠心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首要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而且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该治疗的成功率不断提高,临床效果显著,已得到广大医生的认可。在介入治疗中,和股动脉入路比较,经桡动脉入路能够明显降低术肢肿胀的发生率,但一旦发生就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就会产生严重后果[2]。为了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我院随机选取了78例相关患者,对其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进研究,入选者均经挠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术肢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为45~83岁,平均年龄为(63.57±10.16)岁。从肿胀部位来看,35例前臂肿胀,24例手部肿胀,12例上臂肿胀,7例整个手臂肿胀。从合并症来看,21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心力衰竭,其余36例无明显合并症。从肿胀程度来看,32例轻度肿胀,38例中度肿胀,8例重度肿胀。
1.2 护理方法
1)术前健康宣传教育: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讲解其目的、方法和基本过程,消除他们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强调术后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如果术后穿刺口出现不适,发生疼痛、出血、肿胀等情况,应立刻告知医护人员,以便迅速采取处理措施。2)术后康复护理:具体包括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②观察穿刺口;③术肢疼痛护理;④不同部位肿胀的对症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的肿胀的消退时间进行统计和观察,记录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各项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肿胀消退分布等为计数资料,均录入Excel表格,并用n(%)表示,平均消退时间则采用正态分布表达。
2 结果
2.1 肿胀消退时间
经及时正确处理,所有肿胀均完全消退,其中6~8小时消退20例,1~7天51例,8~14天5例,15~18天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5.64%、65.38%、6.41%和2.56%,平均消退时间为(6.52±1.28)天。
2.2 并发症发生率
经护理,78例患者的创口均完全愈合,且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挠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容易压迫止血等,可降低出血并发症的风险,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随着该手术适用症范围的不断扩大,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其中术肢肿胀就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种类[3]。
本次研究通过对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对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而言,要降低术肢肿胀的发生风险,就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做好术前宣传教育,并在术后加强巡查,对手术的穿刺口、止血效果、生命体征等指标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加强术肢的体位护理和运动护理,采取康复护理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经及时正确处理,所有肿胀均完全消退,其中6~8小时消退20例,1~7天51例,8~14天5例,15~18天2例,平均消退时间为(6.52±1.28)天,且创口均完全愈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取得该显著成果的主要原因为对他们实施了术前宣教和术后康复护理,其中术后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如下: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完成后,需要对其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和患者的意识状态等指标进行严密监测[4]。若血压下降,则考虑是否存在出血、心率增加、呼吸困难等症状。2)观察穿刺口有无出血症状,并采取重新加压止血、调整压迫位置等措施进行处理。因为术后需要使用抗凝剂,还需要观察凝血酶原时间。3)疼痛护理。对术肢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等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术肢的手部疼痛,则可能为静脉回流障碍;若手指存在针样疼痛,患者皮肤苍白,则提示动脉血流不畅。4)不同肿胀部位护理。①针对手臂肿胀患者,可采用手法或者压迫止血,时间约为20~30min。同时,测量术侧桡动脉的搏动强度以及频率,与对侧作比较。如果桡动脉的搏动减弱,皮肤变紫,冰凉,表示压迫太紧,以致静脉回流出现障碍,需要对止血器的压力进行调整,行分段减压法或者是定时定量减压止血法均可,同时叮嘱患者将手腕太高,伸直腕关节[5]。②若术肢手臂肿胀,在手术完成6h后,需要对手术路径的全部皮肤状况进行认真观察,间隔30min1次,观察的范围包括手部、前臂、上臂、腋窝、肩部和路径血管的软组织,对血肿发生的部位、范围、颜色变化以及性质等进行观察和记录。瑞雨轻微的皮下血肿,无需采取处理措施,可自行吸收;如果血肿的面积较大,并且已经形成皮下硬结,有疼痛感,可使用弹力绷带进行直接包扎,但是需要控制包扎力度,间隔60min放松1次,每次15min。在包扎止血后,可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3~4次/天,30min/次。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经挠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通过术前宣教、术后实施康复护理等措施,可快速有效消除患肢肿胀,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风萍,夏梦君.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08):89-90.
[2]梁绯. 经挠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36例护理体会[J]. 中国医学工程,2012,20(03):135+137.
[3]陈玲玲. 经尺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肿的原因及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07):131.
[4]黄水英,周小香.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术肢肿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J].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09):1541-1542.
[5]王玉洁.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5):229-230.
作者简介:黄海奎(1980),女,壮族,广西崇左市,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黄海奎,黄新香,何龙先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动脉论文; 桡动脉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