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古至今,人们对美感皆有自身独到的见解。本文通过对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对美感的相关论述,展开对美感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理解,从而引发对美感的共鸣。
关键词:朱光潜;谈美;美感
一、何所谓美感
朱光潜先生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他以一颗古松为例来阐述这一观点:木商用实用的态度来看待古松,植物学家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古松,而画家则不然,他专持美感的态度对古松进行欣赏。这一案例体现了三种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实用、科学、美感。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科学的态度则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相较于实用和科学意识不能停止在事物本身上的情况,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则在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以及意象的孤立绝缘。
在实用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的时候就都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体现出价值。由此,朱光潜先生得出结论:美感是不刻意而为之的,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一面。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云:“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现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这说明美学主客观角度不一样,正是由于主体原因所造成审美感受的差异。主体原因主要包括个人先前的经历,个人的认知经验以及个人审美趣味等。彭吉象先生也在《艺术概论》中曾提及欣赏的主体性,表明物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同时,从另一角度分析,审美主客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客体变化导致审美的不同。郭熙就曾在《林泉高致》中明确描绘山水在四时之景中的变化,并把山的四时景色不同的美与人的不同情感所联系起来,总结出“景外意,意外妙”的山水美经验,即把山水的美人格化、心灵化。
自然物必须经过人的介入,经过人的思想情感注入之后,形成了不同于原有之物的“新物”,这个被人注入过情感的新物,我们就叫它“意象”,它是原有事物的外在形象,但它只存在于你的脑海里,这就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是人确立自身存在的必然方式。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今天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我们要用语言交流,构思整个世界万物,这些都是由于人对自然物的介入而产生的。世界万物本是自在之物,但人在实践过程中会主动或被动的与世界发生关系,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世界被人化,人通过与世界的互动确定了自己的存在,肯定了人的自身力量,同时发展了自身。
正是因为要有人的介入,而每个人都是主观的,所以每个人在介入自然物的同时,都会带着自己的独特经历、学识、认识经验、审美情趣,物我合一的结果自然就不同。但是,我们通过对自然之物介入所得的意象,仅仅只存于我们各自的脑海当中,只有通过对这个意象进行物化成一个的新的形象,才能被他人所感知。这个审美主体介入审美客体到把脑海中的意象物化为形象的过程,便是从物象到形象的演变。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美从何处寻这一章中也阐述过相关观点:“我们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的反映到心里,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我们应该专持美感的态度看待世间万物。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曾说:“文学与科学相比,就在于它的无用。但就是无用,是它最迷人的地方。”审美或许不会像科学技术那样,对人类社会产生直接的功利的变化作用,但它是一种思考人类自我存在方式的思维,直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审美化的生活在这片大地上,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回到一颗古松的问题来看,经过审美的古松,甚至能弘扬“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气魄,能久久的感染我们的内心。
二、距离产生美感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所谈及的艺术精神的两元之一——空灵。他说道:“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于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而想要达到这一点,外界物质条件所造成的“隔”非常重要,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也有相近的思想:他在《判断力批判》中一再否定美与利害、目的、概念有关,主张“美,它的判定只以一单纯形式的合目的性,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根据。”康德所说的“没目的”,正是不去考虑对象物的性质、用途,与概念和利害无关。纯形式引起主观的认识功能和谐的自由活动,便是合乎目的性的。
在同一世界中,有自己独特内在规定性的艺术境域,例如戏剧舞台等。在此类境域中,我们通过一些不符合真实生活的特殊的手法,能够把艺术和生活的距离拉开,进而引导我们从实用的世界进入美感的世界。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这个距离需要适当,距离太远或者太近都会使我们不能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世间万物。俄国的文艺学家什克洛夫斯基也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审美陌生化。他也对此进行了思考:审美在于感知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为了延长这种过程,我们必须进行审美的陌生化变形。因此,看待事物时,我们必须将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才能够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世间各方面去。
三、美感在于物我合一
所谓移情,正是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物身上,使对象物仿佛也有了人的情感。能够有感觉的相通,情感的移入,才能够做到以己度人。正如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提出的“移我情,移世界”一样,美在于对生命的灌注,艺术所研究的正是情感的外化。
美感经验的移情作用中,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从自然美的方向上进行分析:移情作用中,既存在自然的人化,也包含着人的自然化。真正的美感经验最终都会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在徐复观先生所著的《中国艺术精神》中也曾阐述过心的主客合一的观点:美的自律形式,是基于世界与自我的互相浸透的此一不可分离的领域。而在艺术美的方面,因为移情作用,本来纯物理的事物也能饱含人类的情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就曾提出“声无哀乐论”。也就是说,音乐听起来欢快或者是悲伤,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如此,而是因为我们自己这样“认为”。格式塔心理学中所提出的“同形同构”可以用来阐述这一原理:曲调的高低所形成的节奏与欣赏者心中发生感情时的长短高低所契合。因此,客观的曲调就有了主观的情感。
最后,艺术意象都不独是对对象物的单独反映,也是审美者的创造。各人的世界由自己创造而成,每一个对象物都是人的另一种存在,是人生命的延续,是人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同时,由于物是客观的,是无为而在的,因此当把人化成物时,我们就能抛却自身的俗气与功利,陶冶自身的性情。最终,我们可以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07.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06.
[3]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
[4]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02.
作者简介:李欢欢(1997-),女,江西南昌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美术;
周超勇(1993-),男,湖南岳阳人,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
论文作者:李欢欢1 周超勇2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美感论文; 世界论文; 事物论文; 态度论文; 贵州论文; 情感论文; 意象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