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余登友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余登友

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 湖北罗田 438600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急骤且病情进展快,主要致病病毒是汉坦病毒,以皮肤粘膜充血为主要表现,会持续损伤肾脏[1],引发多种疾病,预后差,较多的传播途径会给他人带来危害。本次从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角度展开分析。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预防控制;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不但具有明显的传染性,还会持续损伤肾脏,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在所有传染性疾病当中属于死亡率较高的一类疾病。由于其传染性较高,因此需要做好防控措施,才可保证社会环境的稳定[3]。

一、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

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体温升高等都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常见症状,根据症状出现情况可分为五个阶段[4]。第一个阶段是发热期,患病两天左右就可出现,体温迅速升高,直至四十度左右,引发全身中毒症状,例如腰痛、眼眶、头痛等;第二个阶段是低血压期,以电解质(水)失衡、心衰、尿量较少、出血症状加重、呼吸急促、意识丧失、四肢冰冷等为主要表现[5];第三个阶段是少尿期,此阶段患者的尿量会持续减少,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尿毒症、酸中毒,甚至是血尿;第四个阶段是多尿期,以尿量增多为主要表现,会打破电解质稳态;第五个阶段是恢复期,此时的尿量、食欲、精神以及体力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具有非常高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较多,包括母婴传播、螨虫(以老鼠为宿主)传播、带病毒老鼠类传播等,目前尚未有特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诊断类似于感冒,容易误诊。在传播途径方面,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野鼠传播疾病于人类,尤其是每年的十月份[6],此时正是农忙季节,人类因各种农业活动会和鼠类以及鼠类的排泄物近距离及频繁接触,此外,人类在耕作期间容易损伤皮肤,若和鼠类及其排泄物频繁接触,极易感染疾病。

三、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措施

(1)消灭传播源头。接触野鼠及其排泄物是传染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了预防疾病传播,要加强鼠类的消灭工作,在疾病的高发期开展大规模的灭鼠活动,切断传播能媒介,方法包括药物毒杀法、堵鼠洞法、捕鼠法等[7],了解当地鼠类的活动范围及时间,在恰当的时间针对性捕杀野鼠。

(2)随时除螨。鼠类活动区域具有一定的特征,比较喜欢环境恶劣之处,因此人们要做好日常生活区域的除螨工作,保证空气流通良好,室内光线适宜以及清洁干燥,避免鼠类在此地生存繁衍。

(3)食品卫生。日常使用的餐具在使用前后要严格清洗及消毒,剩菜剩饭合理保存,下次在食用前要先加热,或者直接倾倒剩菜剩饭。

(4)疾病知识的宣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定期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知识普及活动,使人们对疾病的发生、传播、预防等内容加强了解,熟知疾病的预防措施,在日常活动中加强自我保护,尤其是在户外工作的居民,要避免直接接触到野鼠及其排泄物,通过佩戴手套、雨靴等方式来进行隔离[8],切记不得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与野鼠直接接触,准确判断食品是否被野鼠食用过,若出现皮肤损伤的情况,要及时清洗消毒[9],按要求包扎,在疾病知识普及的同时,教会人们如何包扎创口以及如何选用野外防护用品。

(5)疾病的监测。由卫生部门负责对疾病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发展趋势等信息,全面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予以公布。

(6)接种疫苗。在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措施当中,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抗病能力,建立免疫防线,使人们在接触野鼠之后也可避免感染疾病。

(7)及时就诊。叮嘱人们在疑似食用过鼠类污染物后、存在发热症状(原因不明)时要及时就诊,不得存在侥幸心理,以便及时切断感染源,防止疾病传播。

(8)做好隔离。一旦发现有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例,要及时将患者进行隔离,消毒患者的尿液、血液、粪便等排泄物并进行规范化处理,和患者接触过的人或者物品,都要及时消毒以及隔离,防止疾病持续传播,已经患有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要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控制疾病发展。

四、小结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属于死亡率较高的一类疾病。由于其传染性较高,因此需要做好防控措施,才可保证社会环境稳定。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播物质是携带汉坦病毒鼠类及其排泄物或者分泌物,鼠类在人们日常活动中比较常见,其生存能力强,为了预防疾病传播,要做好鼠类的消灭工作,控制传播源,及时就诊,做好隔离,控制疫情,才可保证社会环境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谢元元.以腹痛、腹泻、休克为首发症的流行性出血热一例误诊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5):958-960.

[2]吴李贤,叶一农,白红莲等.佛山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5):2310-2313.

[3]赵向阳.白城市2005—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6):88-90.

[4]刘熙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04~2013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4):310-311.

[5]张迪.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流行性出血热传染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4):68-71.

[6]吴崇军,徐忠金.10例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7,52(2):133-134.

[7]金永善.2009~2013年珲春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调查分析及防制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1):2214-2214.

[8]吕丹.2011年~2013年南关区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趋势病情观察与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2):4-5.

[9]隋丹,邹明文,王艳.鞍山市鼠带毒指数对流行性出血热疫情预测的探讨[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1):96-97.

论文作者:余登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余登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