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企业大学建设:诉求·要素·策略 *
翁伟斌1,2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摘 要: 加强企业大学建设是推动大学形态变革的途径之一。企业大学所提供的知识生产服务是与企业生产实践相融合的。建设企业大学是产教深度融合的诉求。企业大学凸显产教融合的意蕴和价值。当前,企业大学建设,需要对其要素有清晰的认识,需要推进企业大学生态系统的完善和企业外部系统建设的创新。
关键词: 企业大学;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一、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产教深度融合的要义
伴随着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出现了大量新兴产业,这对产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了产教融合在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在经济转型升级及人才开发的过程中体现产教融合,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和社会四方合力协同推进的格局。十九大报告也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把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机制安排。可以说,只有建立与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才能创造人才红利,为社会提供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1.3.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缺千里光的臭灵丹、蒲公英等组分,按感冒消炎片处方量,制成阴性对照样品,按“1.3.3”方法制备成阴性对照溶液。
产教融合要体现的是代表产业最新的技术水平和办学中的专业、课程相结合。《意见》中突出强调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如在“指导思想”部分提出“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在“主要目标”部分提出“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其中“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涉及到企业参与办学、参与教学改革、参与生产性实习实训、科技成果转化、职工培训等内容。《意见》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
要体现产教融合,企业的参与极为重要。强化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提升企业参与深度,是构建产教融合平台的基础与保障。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企业应该积极履行参与职业教育的义务,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办学、教学及决策体系中。深化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力度,进而加快职业教育现代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因此,在产教融合实践中,要通过多种渠道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拓宽企业参与的渠道。
当前,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面临的产教融合困境,导致学校教育专业与行业职业分裂、传授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不匹配、知识体系与行业人才诉求不协调。无论是在学识、能力还是在品行方面,企业界不断抱怨人力资源难以得到满足,产教如何才能水乳交融?企业大学的建立就是从体制上破解的一种尝试。早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大学就已出现,它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促进经济增长与技术开发的推动力,“是一种由企业出资建立的新型教育培训组织,为企业完成发展计划而对员工、客户以及价值链合作伙伴提供相关的培训与教育”[1]。企业大学主要从事在职成人继续教育,其高端属于成人高等教育范畴。
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愈发汹涌的当下,建立企业大学可以充分诠释深化产教融合的精髓,成为企业文化竞争力创建的极佳平台,其巨大潜力可能会对企业的核心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通过人力资本开发和构建学习文化来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大学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重新贴上标签的传统培训部,但在过去20年里,企业大学已经被公认为是企业战略创新和组织人力资源的关键要素。随着理念的变化和功能的不断扩展,企业大学的角色早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培训中心了,在现代企业中,它已经成为了在推动组织变革、传播企业文化和知识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功能的战略部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珍妮·梅斯特(Jeanne C. Meister)在《企业大学:为企业培养世界一流员工》中指出:“企业大学在新世纪将成为高等教育中增长最迅速的部分。企业大学脱胎于企业培训机构,以更高级的形式出现,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企业培训。”[2]在开发与培养未来人才的背景下,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发展企业大学。马克·艾伦在《下一代企业大学:发展个人与组织能力的新理念》中指出:“很多企业大学现在正在进入它们的第二代……是时候开始谈论新一代企业大学了——他们超越了培训和开发,不仅仅只是称自己为企业大学,而且能够提供多种帮助开发人才和拓展企业功能的创新服务。”[3]
汤翠不喜欢这个女儿,一回到家就是找她爸爸,在她爸爸身上爬上爬下。汤翠不愿承认自己是嫉妒,嫉妒他们父女的亲热。汤翠她们小时候可不这样,父亲那时候很严肃——天底下的父亲都是这样的吧?汤翠汤莲跟母亲亲热,母亲陪她们去洗澡,母亲教她们应付生理周期……父亲毕竟是男人,做女儿的得敬着,远着。
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实施,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出现多元化的趋向,企业大学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首先,从服务的对象上看,在企业大学里学习的学生学历越来越高,几乎每个人都受到过中等教育或者更高的教育,这一现象给现代企业招聘人员的标准带来很大的影响。技术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大,学历将成为企业用人的标准之一,导致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在培养人才方面,企业大学与现代大学有所不同,现代大学的培养专门人才的方向侧重于对“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企业大学侧重于对“现在”企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4],企业大学传授的相关内容都是目前企业在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因而培养出来的人也将是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工人,能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出专门的技术工人来帮助企业快速发展、推动企业管理、探索企业经营的机遇等等。再次,企业大学不会把 “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作为传授知识的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技术、手段和方法上,它所传授的知识,更多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运用并服务于企业。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大学虽含“大学”二字,并不是和现代大学一样,与现代大学相比,企业大学也同样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也就是可以将其纳入大学的范畴。有学者认为,“企业大学其实是将教育市场进行细分。因为高校不可能针对各个行业提供对口的教育内容,而企业大学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口,但高校也有自身的优势,企业大学的崛起,对高校教育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企业大学与高校并不是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是互补的合作关系;事实上,很多企业都是高校的客户,两者有着开展研究工作、培养人才的合作基础。”[5]
二、建设企业大学:产教深度融合的诉求
产教深度融合的实现必须依靠企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教集团办学”等政策的出台契合深化产教融合的宗旨。企业在深化产教融合中首先要考虑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措施和做法,既能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又能有益于企业的发展,实现育人与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效结合。企业大学能给企业员工以针对性、递进式的职业发展指导,这是深化产教融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GE克劳顿学院的成立,到许多企业大学的兴起风潮,企业大学的功能在不断演变、丰富,更加突出现代性。有研究表明,现代企业大学事实上已超越培训本身,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在调查企业大学的主要功能时,有87%的企业大学选择为企业培养人才,58%选择了企业文化传承,47%选择推动企业变革,13%选择了整合产业链,19%选择企业品牌营销,而只有4%选择将企业大学作为集团利润来源之一[6]。
企业大学作为一个新型组织机构形式,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内部员工培训和员工继续教育,提供为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知识和技术,充分体现了终生学习、学习型组织等理念。触发现代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动因是知识要素成为企业生产实践的基础要素,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对知识要素、知识生产服务不断产生实质性的需求。其核心能力在于提供专业化的知识生产服务,具体包括知识创新、知识分享和知识效能。其核心价值则在于现代企业大学所提供的知识生产服务能与现代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其知识生产服务呈现个性化、专业化、持续性、系统性、泛在性和高效能等特征。当前产教深度融合的政策举措更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大学的建设。
(一)企业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大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职业教育与培训还没有摆脱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参训积极性差、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与组织战略链接薄弱、培训功能的价值得不到认可。
在一定程度上,将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融入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技艺传承过程。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仅有技艺传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培养学生追求卓越、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产业发展中的优秀文化融入到企业大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就是追求卓越、追求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基本体现。在产教深度融合中,一方面要发挥技术对学习者技能提升的作用,同时更要发挥产业优秀文化的育人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将产业发展中的优秀文化与职业教育的育人特点与规律进行结合,用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语言来探索职业理想、职业精神以及职业道德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这种用优秀的文化鼓舞人、通过技术与文化的不断融入教学过程,进而引导学习者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习者塑造正确的职业行为,进而提升产教融合的育人水平。这种将产业发展中的优秀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做法,比单纯的思政主导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的效果要好,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进行熏陶。
(3)脱模机基础不均匀沉降。脱模机基础经长期冲击产生空洞和不均匀沉降,轨枕脱模时模具与脱模平台撞击导致模具出现反弹严重,增加脱模次数,而每增加一次脱模次数,冲击力对轨枕造成的损伤就增加一下,轨枕就越容易出现挡肩裂纹。
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权利,监督权行使得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大工作的整体效果。如何行使监督权、增强监督实效是摆在各级人大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人大监督工作要着力在增强“三性”上下功夫。
(二)企业大学凸显产教深度融合的意蕴和价值
加强现代企业大学建设,重塑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只有让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与企业的运营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坚持一致性的前提下不失灵活性,从认识上和机制上发生改变,才能让职业教育和培训不再是脱离生产实践的“孤岛”。建设企业大学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打造企业人才队伍、提升企业的组织绩效和竞争力。企业大学所充分体现的产教深度融合的意蕴和价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大学可以将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融入教育和培训过程
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是完全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融合的,这是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所难以实现的,同时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不可或缺的,尤其是高端应用型人才,包括企业高管、商业精英等管理型人才,行业专家、科技精英等科技型人才,业务骨干、行家里手等技能型人才,他们是企业大学的学习者、创新者,同时更是企业的生产实践者,为企业创造核心价值的核心人才。与生产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企业大学的学习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生产实践者,企业大学的学习者是相对成熟的学习者,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相比普通高等院校,企业大学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其自主学习意愿和学习动机更强。同时,由于具有实践工作经历,他们对所接受的学习内容能进行有效的辨别、选择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学习成效的自我感知和评价能力。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中,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和推广应用是其中重要的三个环节,推广应用领域人才需求量最大,可以说,没有推广应用,就难以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现代企业大学的职责是将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把人类所积累的知识、先进的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成果转化到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致力于通过产业技术发展的针对性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水平。例如,在教育过程中强化其教学改革与产业发展先进技术的对接。与产业技术链的上游企业群(Upstream firms)共同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Platform),将企业具体的生产标准、技术标准等融入到其教学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大纲之中,促进上游企业群的先进技术元素能够与其教学实践过程全方位的结合,最终为技术链下游企业群(Downstream firms)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服务以及人才供给,实现为人才供应链两端服务的职能[8]。在国家驱动发展战略中,企业大学使命艰巨,大有可为。
2.企业大学可以将产业发展的优秀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和培训过程
第一,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游离于企业战略目标外。尽管企业一般都确立了企业战略目标,但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却未能全面与企业的目标相对接。产业与职业教育还缺乏深度融合。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在制度机制和政策的保障方面有待加强。大多数企业对职业培训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不够重视,其培训工作中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对职业培训体系的总体规划,职业教育和培训难以落到实处,往往根据现实需要强调某一个功能模块的建设,尚未理顺短期效益和整体集成工作的关系。有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从业者只用了10%的时间去分析战略与培训之间的衔接性和一致性,而这一数据在美国大约是30%。投入上的缺乏,直接导致了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业务的弱相关或不关联[7]。
其一,学习者、教学者是生产实践者。企业大学的学习者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讲师则可能是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技术专家、业务骨干、企业的一般员工等,属于企业的生产实践者。其二,学习过程就是体验生产实践的过程。企业大学的学习过程、人才培养过程融合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企业大学注重基于日常的岗位生产实践,基于具体的工作任务、具体的研发项目、具体的决策管理事项等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创新、知识学习、知识应用和人才培养。并且注重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注重生产实践过程中跨部门、跨专业的交流与协作,注重生产实践中传帮带的师徒式培养。其三,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生产实践。企业大学知识创新、知识学习与应用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检验、评价知识创新、知识学习与应用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最大化最优化地实现知识效能。此外,先进的学习技术手段、丰富的学习资源环境能有效支持职场学习、自主泛在学习、团队协作学习,从而保障知识创新、知识学习与应用和人才培养能够与生产实践相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
3.企业大学可以将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融入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推进公民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载体[9],也是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要素。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为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产业带动就业”的办学方向。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将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融入到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中,不仅可以凸显职业教育发展的行业性、地方性特征,还能够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创新及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例如,为扩大产教融合的力度,可以将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完全融入到企业大学的专业建设中,按照“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区域产业发展遇到什么问题,就设置什么平台;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何种技术,就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的原则,通过专业建设改革全方位推动教学改革。按照区域的产业需求而设置专业,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使得企业大学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助推器”。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将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具体需求融入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设置中,有效地实现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有着实际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它把是否具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作为自身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经常自己批判自己”[1],使自身壮大起来。马克思这里的“批判”与“批评”同义。恩格斯认为,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保证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他说:“批评是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2]列宁也非常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他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的批评思想,关于批评要有内容的思想就是其中之一。
4.企业大学可以拓展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职业教育和培训游离于人才培养体系外。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两张皮”现象,缺乏协调机制、保障机制。人才培养不仅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变量,更是企业经营战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信息、流程、资源上都能相互贯通,但这需要有完善的机制进行保障。目前,企业中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培训机制的顺畅运行。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不重视员工的培训需求、能力开发和职业生涯设计;绩效考核指标难以确定和测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做到把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到一起。有研究表明,仅有4%的企业建立了“基于公司战略、能力模型以及统合员工职业发展的学习地图”,在这4%的企业中,有75%的公司做到了“在员工职业生涯每个发展阶段内以及面临晋升、转岗时都有相应的培训支持体系”,而在所有参与调研的企业中,仅有12%能达到这一水平[8]。
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技术进步与变革,先进的技术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在产教深度融合实践中,将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以及技术对工作岗位的影响等要素融入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标准及教学课程中,对于推进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的对接,以及提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现实针对性等具有极强的作用。产业先进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技能人才供给的质量,对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同样具有疏通与促进作用。同时,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融入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学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将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融入到职业教育和培训教学过程中,均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可以看得见”的益处。
生产实践在知识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知识学习的载体,更是检验知识学习和评价的“试金石”。企业大学不强调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针对普通高校实践反馈环节相对弱化,尤其是有些实践应用知识难以及时更新,又缺乏实践检验,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一定局限的现状,其要旨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学习,并通过生产实践进行检验学习和评价学习。因此,生产实践使企业大学的学习具有完备的实践检验环节,整个学习过程具有及时、有效的反馈改进提示,使知识学习成为一个能够持续优化改进的闭环反馈系统。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强调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融合,强调工学结合的职场学习、行动学习。从而使得由生产实践者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改善生产实践而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创新、知识学习、知识应用和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
本研究中尽管CD56+组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外周血RBC和PLT的量有低于CD56-组的趋势,而外周血WBC和Hb有高于CD56-组的趋势,但两组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可能与CD56的生理功能有关,CD56抗原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 富含聚唾液酸,可形成一种高腺苷酸屏障,降低细胞的黏附力,使肿瘤细胞更易侵袭性生长。可见CD56与AM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髓外侵袭性有关,而对骨髓的增殖并无影响,所以CD56+组与CD56-组间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外周血WBC、RBC、Hb和PLT的差别不大。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35±2.09)岁。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各37例,两组在年龄范围、性别分布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企业的学习能力随着企业之间的相互不断的交流、信息的迅速传播一直到全球经济转型的到来,已成为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学界强调把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教育链)结合起来的背景下,应重新审视作为组织学习载体的企业大学。对中国企业而言,企业大学的建构任重道远。其原因在于对企业大学建设的要素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企业大学建设的要素
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具体的项目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更具针对性、更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率。
(一)定位方面
明确定位是作为企业大学发展的基本目标。如何构建企业大学发展新思路,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除了以企业服务自身为主,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规划,必须对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知识价值和企业价值之间进行有效链接,推动知识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价值实现,在企业中提高人才培养方法,提高员工的素质,实现人力资源的增值,这项重要使命是完成企业大学构建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企业大学要面向市场、企业和劳动者,既要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也要为满足劳动者终身学习的需要服务。企业大学在发展时应根据企业本身发展的现状出发,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了解市场对人才的供需关系,培养适合市场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建设规划及实施,为发展战略和规划作有力的支撑。同时,宣导企业的战略和企业文化,推进企业变革和内外部交流。
(二)优化资源方面
现代企业大学需要发挥系统知识管理功能,通过对内、外部的学习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其知识体系既要涵盖企业各类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也涉及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教育,从而整合成企业人才培养的共享性学习资源,推动个体隐性知识向组织显性知识转化。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风格差异性较大:汉语为渲染气氛,强调语气,行文讲究对仗、押韵和重叠; 英语讲究简洁明快、逻辑严谨。 汉语喜欢反复使用排比等修辞方式而凸显某种现象,这在汉语中极其常见,但对于英文而言,就显得信息冗余,在互译两种语言时,就要根据英文的语言简洁性这一特点的表达风格,作适当的删减和调整。
构建企业大学最坚实的力量是有一只强大的师资队伍,因而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是企业大学发展的基础。首先,企业大学的讲师一方面要投身于教师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长期站在生产一线,因而一个优秀的讲师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技巧、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前沿视野,构建企业大学需要打造一批优秀、核心的讲师,并制定相应机制。其次,引进专业的讲师,如培训机构的讲师和高等院校的讲师,学习这些优秀资源的长处,总结经验来开拓企业大学的视野。最后,根据社会和市场的环境变化再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在课程资源设计上,必须基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进行考虑,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在重点岗位上下足功夫,开发有效的课程。同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情况,动态调整教学重点和更新教学内容。
(三)创造价值方面
一方面,需要提高人的价值,培养出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人才,发展企业更有力的价值,也就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企业资源当中所存在的矛盾要化解;另一方面,立足于企业战略规划,适应内外两部分的环境变化,企业各个方面的理念得到完善,企业大学文化核心得到构建,促进企业改革,创造资源价值得到长久发展。企业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陷入困境都是在所难免,作为个人自我提升、企业自我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企业发展的之路上,企业大学须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让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企业大学建设的策略
基于有效地服务我国产教深度融合的改革目标,进而最终服务于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建设目标,需要加强我国企业大学的建设。
(一)明确企业大学的功能
企业大学能使企业员工能够提升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了解企业文化,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企业大学作为企业发展进程中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能够统合资源为员工、企业的需要作出努力。具体而言,企业大学的功能有以下几点:一是人才培养有明确目标战略计划。能够调配企业知识经验、物质基础,结合企业发展需要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谋求通过员工的自我提升来促进企业发展竞争力。二是知识经验储备与整合。企业大学的设立是作为企业知识经验管理的工具与载体,需要企业大学将在前期企业发展进程中的误区与效益整合为企业独有知识储备,再通过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引对知识的再运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企业发展智慧中心。企业大学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思想领导的核心,其课程设置与企业当下的发展战略目标紧密关联,通过为员工提供符合其发展需要的培养课程,为企业发展输送智慧型人才[10]。四是企业文化。企业大学除了培训知识技能外,一个重要职责是建设与传播企业文化。在传承原有企业文化基础上,通过创造知识及将个人知识、技能转化为组织的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开发的功能,让学员融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人才凝聚力,使企业文化日渐沉淀基础扎实具备雄厚的市场竞争力。
手术操作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加大患者感染发生率,容易引发性功能障碍、排尿困难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为了加快患者机体素质好转,必须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1] 。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所产生的护理效果,做如下报道。
(二)企业大学生态系统的完善
企业大学生态系统的内部运转主要是来自于信息传播者对知识的整合,以及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成员的创新意识,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企业大学生态系统的内部发展。企业大学生态系统的知识服务对象具有自身的特性,相比普通高校,具有服务对象的针对性强,传授内容的专业性强和时效性强等特点。所以,企业大生态系统的内部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适应企业大学生态系统战略发展的需求。
首先要大力培养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的师资队伍。为了给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成员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管理能力是成为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讲师的必要条件。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规范的伦理道德观念是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成员的基本要求。现代企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其次是提升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成员的综合素质方面。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成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以及流畅表达能力,乐意与成员之间分享自己的技能。为了促进企业大学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共享化,共享知识增殖化,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成员还要提高数据挖掘和合作创新的能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科学评价体系,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内外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知识的服务质量。最后是制定以用户为首要服务对象的评价体制,来促进企业大学生态系统的信息传播者提供更加详细的知识,能提升知识服务和知识传播的质量,从而达到理想的信息交流效果。只有深入了解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成员的实际信息需求,才能提高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成员知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调整企业大学生态系统的内部人才流失的情况。只有确定了内部成员的实际情况,才能维持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促进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健康和谐的发展。企业大学生态系统内部提供更全面的知识服务体系,最终是促进企业大学生态系统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就是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是建立在手工会计系统的基础之上的,通过使用诸如WORD、Excel等应用软件来收集生成和处理报表,使用数据的采集软件来编制分析得出的结果,这一个阶段是使用各种软件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用自动化取代手工。
此外,要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企业大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教育部门或是企业是无法进行的,必须构建多部门的协同运行机制。为了提升企业大学的效率与质量,需要构建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当务之急就是改变教育体系与劳动体系分离的局面,对两个体系进行整合。在国家层面将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合并,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教育培训局[11]。该机构的职能是就全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划以及行业标准,发布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等,通过机构整合来实现资源上的整合。在国家职业教育培训局的主导下,地方层面还是按照“单轨培养、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管理。单轨培养就是将教育部门所属的职业院校与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所属的技工院校进行合并,统一归属于教育部门主管,剥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教育主管职能,进而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效率。分工协作就是教育主管部门主司教育管理的职责,尽力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而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主要做好劳动体系工作,负责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发布、监管与预测,将劳动力市场信息与教育部门的职业院校培养信息进行对接,促进教育体系与劳动体系之间的衔接。
(三)企业外部系统建设的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必须以组织创新为基础,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组织。现代企业的组织环境建设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持续性的动态需求,企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使现代企业的管理协调,将带来更大的生产力。工业4.0时代的生产系统和工业模式下,以“分享、开放、平等、协作”为主要思维特征和宽知识、广技能多学科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将大受欢迎[12]。现实中大量的小型和微型企业是没有能力建立和运营企业大学的,随着教育培训需求不断催生和增长,企业大学可以通过外包、托管、合资等形式进行建设。例如,充分利用相关行业或者企业联合会可以有效地推进现代企业大学建设。行业或企业联合会可以联合其成员单位共同成立企业大学,既能从建设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上可以节省相关费用,又可使企业大学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更具行业针对性,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效果。另外,企业大学的建设除了进行内外部资源的开发,还要挖掘外部资源,形成合力,履行企业大学的使命。如企业大学要在原有和高校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高校资源。当然,由于高等院校教育对市场需求反应不敏感,在针对行业的需求不够了解,因此,企业大学的建设不能过分依赖高等院校,企业大学教育与培训的规划还应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大学通过企业战略、文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等规划性的学习活动,完善企业各部门对目标领域知识即发展目标的学习,推动学习者及相关部门对知识运用和相关技能的掌握和发展,推进企业完成发展目标和企业间“功能差异化”发展,提高“现代化知识经济体系”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产教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现代企业大学应积极履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职责,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以满足企业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谢海涛.南方航空公司企业大学建设方案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2:43.
[2] 珍妮·C·梅斯特.企业大学:为企业培养世界一流员工[M].徐健,朱敬,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38.
[3] 马克·艾伦.下一代企业大学:发展个人与组织能力的新理念[M].吴峰,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88.
[4] 罗建河.国外企业大学的发展与启示[J].高教探索,2011(1):10.
[5] 企业商学院:培训市场的掠食者[EB/OL].[2018-08-20].http://www.docin.com/p-763936761.html.
[6] 刘松博,魏丽丽.论中国企业大学的发展策略——以美国经验为背景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4):111-116.
[7] 重塑:从培训体系到人才培养体系[EB/OL].[2018-08-21].http://www.doc88.com/p-97433445082.html.
[8] 王钧铭,徐胤莉.基于技术链分析的高职校企协同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4):93-96.
[9] 龙宝新.论公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41-48.
[10] 葛明磊.企业大学设计模型的再思考——来自华为大学的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技术,2016(18):28.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建设知识共享的二十一世纪[EB/OL].[2018-12-28].http://www.un.org/chinese/esa/education/knowledgesociety/.
[12] 翁伟斌,徐立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J].中国高等教育,2018(17):16-19.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Univers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Demands ,Elements and Strategies
WENG Weibin1,2
(1.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Guizhou China ;2.Shanghai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Shanghai 200032,China )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universities is one of the way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The knowledge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enterprise university is integrated with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practice.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university is the realistic demand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Enterprise university highlights the implication and value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At present,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lements of enterprise university construction,and promote enterprise university ecosystem and th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external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nterprise university;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voctaional education
DOI :10.13438/j.cnki.jdxb.2019.04.010
*收稿日期: 2019-01-03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章编号: 1007-4074( 2019) 04-0087-08
基金项目: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课题(2018ZD03)
作者简介: 翁伟斌,男,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 伟)
标签:企业大学论文; 产教融合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论文;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