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制作系统:电视新闻管理的新机制_电视新闻论文

栏目制片人制——电视新闻管理的新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片人论文,新机制论文,栏目论文,电视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管理学理论自从1916年由法国实业家法约尔(Henrl Fayol)创立以来,至今已形成有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的一整套原理与方法。管理学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又以人本原理为主要特征。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栏目制片人制,正是人本原理在电视新闻管理中的实际运用。所谓电视栏目制片人,就是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的负责人,它是栏目制作的主体和节目市场的主体。

1993年5月1日7点59分,首播的《东方时空》结束时,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在中国新闻性电视栏目首次使用了制片人的称谓。从此,一种新的电视新闻节目管理机制产生了。

此后,地方各级电视台纷纷尝试新闻栏目制片人的模式,上海、广东、浙江、吉林等省级台在尝试中大胆改革,成效显著。电视新闻节目管理从传统的纯宣传管理型向市场经济的宣传传播效益型方向发展。

一、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的内涵和产生的基本动因

电视新闻制片人的概念,本世纪五十年代最早产生于美国。风靡全球的电视新闻栏目《六十分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栏目制片人唐·休伊特的管理策划杰作。“如果要说节目主持人使《六十分钟》大放异彩的话,那么,唐·休伊特的运筹策划则是《六十分钟》成功的基础。”[1]

我国有关制片人的概念最早是从文艺影视中发芽的。由于新闻宣传的特有属性,新闻制片人和纯电视剧制片人的内涵是不相同的。电视剧侧重娱乐、审美范畴,组织形式是可相对独立生产的单元;新闻节目多是上传下达,进行宣传教育的载体,和整个新闻宣传连成一体。从我国电视新闻的实际来看,栏目的制片人是电视新闻栏目化节目的负责人。制片人不仅要对完成节目负责,而且要对栏目政治影响、经济收入和支出负责;制片人是整个栏目的总策划和管理者。从1994年底开始,广东电视台试行栏目制片人。电视台给栏目制片人所需的用人权,资金筹集与支配权,保证制片人有一个宽松的栏目制片环境。台里对制片人所经营的栏目进行定期评估,质量好的给予表彰、质量差的限期改正,逐步按照栏目(节目)的收视和社会影响来调控栏目的发展改革。

广播电视既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又是第三产业。新的指导思想是电视新闻管理机制改革的落脚点。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体制的实施,大致源于三个方面:

动因之一,从宏观上说,新闻栏目制片人制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意味着电视事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电视事业的最根本要求,就是在保持和强化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前提下,把电视事业作为一项信息产业来办。”[2]现存的电视新闻管理的内部机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形成的。市场经济要求电视管理在电视运转上对资源进行最佳的合理调配。电视新闻宣传管理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电视新闻管理要从过去办报纸、办广播的经验中摆脱出来。只有建立较灵活、完善的电视新闻管理机制,才能加快电视新闻宣传的步伐,满足受众日益需求信息的时代特征。《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脱颖而出,就某种意义上说应归结为人才、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两个栏目的制片人管理的实施,为电视新闻栏目发挥最佳效益找到了立足点。

动因之二,从管理科学上看,栏目制片人制则是电视新闻组织结构、分级管理、统一目标和职权一致的现代管理科学的体现。

管理学认为:“通过改善管理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增大有效管理的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3]现有的电视栏目节目制作体系层次多,从台长到最后做节目的编辑记者之间存在部、科、栏目组等层次。这样多的层次容易造成信息不够畅通。有效的分级管理要求只设最必要管理层次。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将改变过去由于电视台部门多、层次多、造成调度信息滞后和宏观指挥失灵的状况。也将消除基层第一线记者编辑发现了一个好的重要题材,经过层层请示,到搬上荧屏时往往成为明日黄花的状况。栏目制片人制运行要求栏目与新闻中心、台领导这层次只保持最必要的联系。所谓最必要的联系,就是中心只为栏目提出具体目标,下达栏目的发展计划、制定规章,而不能随意干预电视新闻栏目的日常工作,从而提高电视新闻制作的效率。下列的1、2两表,可看出管理结构的不同:

节目(频道)总监责任制下的栏目制片人制,台长和节目总监合理划分事权,除有关宣传的重大问题以台编委会讨论决定之外,总监直接领导栏目制片人。这就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

动因之三:电视新闻激烈的竞争和电视新闻质量效率的要求推动栏目制片人制的实行。

电视新闻业的竞争已不言而喻,竞争的焦点从求得新闻信息量的外延转到提高新闻质量的内涵上来。而电视新闻质量、栏目效益则取决于管理并最终体现到人的管理上。管理的人本原理,要求管理者明确“做好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目标、工作含义、相互关系,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去完成任务。”[4]人是任何一个社会系统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决定性力量。电视新闻栏目管理要求栏目的制作人员高度明确所属栏目的目标,制片人与制作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职责范围,使每个栏目人员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从而提高效率。栏目制片人要对电视新闻宣传的总体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栏目作为最基本的单位,使制片人到制作人员的所有目标组成为实现总目标的有机部分。《东方时空》无论是栏目总制片人还是像《东方之子》《时空报道》子栏目制片人,根据每一个栏目所承担的责任。“建立在栏目人员的高品位,栏目的高档次和新闻节目的‘独家性’基础上的人才管理模式。”[5]

二、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的主要职权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管理方式,要求制片人享有和承担一定的职权。这是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与非制片人制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也使制片人制产生动力、活力的源泉和保证。下表可清晰反映栏目制片人与传统节目负责人在职权方面的区别。

栏目制片人和传统的新闻节目负责人职权比较

三、目前我国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的主要几种模式

栏目制片人制,作为电视新闻管理的一种新机制还在探索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电视系统的内部条件、人才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栏目制片人制尚不完善,更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推行栏目制片人制作了有益探索,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规定了栏目制片人制的要求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

特征:栏目设立总制片人制和子栏目制片人制。

突出表现在:

1.用人上除核心成员是台内业务骨干之外,记者编辑绝大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

2.经费上,采用承包制,“以栏目养栏目”。

3.制片人在人才的选用、选题的确立和经费支配中有一定的实权;

4.栏目内部竞争和约束机制较强;

5.栏目影响大、知名度高。

(二)广东电视台的“周末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

特征:栏目以内部承包制为主的制片人制。

主要表现在:1.用人上以台内现有人员为主,很少聘用外面的社会人员;

2.经费上一部分由台里下拨,由制片人支配,一部分从栏目广告获得;

3.制片人与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制片人没有解聘正式员工的权力;

4.栏目质量提高明显,但还不够稳定。

(三)上海电视台十四频道和八频道的栏目制片人制模式

特征:栏目实行频道总监负责下的栏目制片人制。

具体反映在:

1.栏目的责权管理层次清楚,效率较高;

2.用人上,制片人由总监直接聘任,栏目制片人有一定用人权,同时向社会少量招聘栏目工作人员;

3.经费来源采取全额下拨方式,实施切块承包、节约提成,栏目不必为经费操心;

4.制片人直接参与栏目中每档节目的选题审定;

5.栏目制片人制实施范围最广,制片人制已为电视台工作人员所广泛接受。

(四)吉林电视台的新闻中心下的栏目制片人制模式

特征:栏目为强化同步式的一体化栏目制片人制。

主要特点有:

1.强调以新闻生产为中心,形成以新闻为中心,配套管理、经营的运行机制;

2.制片人成为新闻栏目的核心,所有栏目内的采编制作人员在制片人下共同参与制作;

3.用人上制片人自主权较小;

4.在经费来源及财务管理上,栏目从广告部手中接受栏目广告经费,而广告部只负责栏目广告的管理。

四、实施栏目制片人制的关键因素

第一,制度保证

要加大现有电视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为实施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造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栏目制片人制的管理规范。制片人制的核心管理主要体现在用人制度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电视管理的改革促进制片人制管理方式规范化,从制度上保证栏目制片人制的运作自始至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栏目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明确的情况下,应该使任务执行者(制片人)有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一切常规性问题,上级不得随便干预。制片人只有在遇到始料不及的难题时,才向上级请示。上级只有在下级的工作中出现严重偏离目标的情况时,才进行直接干预。

2.栏目制片人应该接受上级领导对其履行职权的检查和指导。“由于职责作为一种应该承担的义务是不可能授予别人的,所以即使上级通过授权也不可能逃避对他下属的业务工作授权与委派的职责。”[6]这要求制片人在业务关系上明确受制于节目主管或台长直接派出的代表。后者有权对栏目运作、经营、节目宗旨、质量提出指导和批评性意见。

3.要相应制订一套有利于电视新闻传播的新闻栏目制片人制发展的行为规范、规章。制片人的功过、栏目的优劣、节目质量的高低,必须有负责监控的职能部门定期根据总体要求和具体情况,公正、严格地给予衡定和评分。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可建立起电视新闻制片人的行为规范。质量的评估标准体系,除加强对现有制片人的培训、考核外,逐步建立起既适合电视新闻“喉舌”性质又适应电视产业化的趋势的电视新闻制片人上岗证制度。

第二,栏目制片人的能力素质

“如果说,著名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如爱德华·默罗,沃尔特·克朗凯特他们是电视台的台标、是时代的精英人物的话,那么象唐·休伊特这样的电视制片人则是电视台的台柱,是幕后的精英,无名英雄。”[7]在西方,制片人制新闻栏目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取决于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制片人是通才而不是专才,是行政型的,也是业务型的。”[8]

既然制片人制管理方式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指挥型,显然制片人的组织管理才能应视为制片人最重要的素质要求之一。在目前情况下,制片人必须熟悉党的宣传方针,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产业运转的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的理论。除必不可少的政治素养外,从组织管理才能的各个层面说,一个称职而又富有创造活力的新闻制片人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素质:

1.具有组织策划新闻栏目各个环节的才能。电视新闻节目栏目制片人要有较扎实的新闻专业技术能力,对新闻节目制作这一特殊活动能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包括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在专业范围内的分析能力以及灵活地运用该专业的工具和技巧的能力等。“CBS《六十分钟》节目制片人唐·休伊特作为制片人要设计节目样式,编排节目内容,设法用富有创造性的形式把新闻报道的图像因素和编辑因素结合在一起。”[9]新闻栏目组织编制才能是制片人最基本的技能。它集中体现在栏目的创新意识。

2.人事组织才能。栏目制片人有一个基本的权利是有组阁权。权利的享有必然要求制片人充分具备对人员的量才使用能力。这是栏目最终成败的关键。“管理人和人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的组织、协调和控制。”[10]制片人组织能力表现在,他要带领一定数量的制作人员去完成既定的任务,善于建立一个团结、高效的栏目制作群体。制片大既要作为栏目组织集体一员有效地进行工作,又要在他所管理的栏目中建立起同心协力、搞好工作的关系,人才管理的成效实际上与节目质量是成正比的。《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栏目现有制作人员170多人,两栏目人才管理在初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里既有人员心态不平衡的反映,同时也有采编人员知识结构不平衡的表现。作为栏目的总制片人和栏目制片人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合理地发挥调动栏目每一位制作人员的长处。“使栏目制作人员形成较为新型的群众智能结构,即人均素质呈平衡状态,然后在智囊团的操纵下展开工作。”[11]《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成功,实际上是体现在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上,最终求得工作的有效性和栏目传播的最佳效应。

3.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的能力。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拥有栏目经费的支配权和收入分配权,这势必要求制片人从纯粹的新闻制作者转到新闻宣传与经济创收协调发展的管理者方面来。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深化改革,“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性质已确立起来,电视逐渐从差额拨款转向自收自支经费自筹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实际上,自筹资金已是我国电视媒体解决经费来源的主要途径。因此,按照制片人制的既定要求,广辟创收途径弥补宣传经费的不足已成为制片人竞选上岗的必然选择。制片人要学会理财、要有经营管理头脑。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在现阶段,都或多或少要求制片人向社会筹集制作经费。事实上现有的栏目除了少数由台里全额拨款外,大多是走“以栏目养栏目”的路子。栏目的广告工作接受台广告部的业务指导,广告收入则用于栏目生产和发展。栏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已成为衡量制片人制和栏目运转是否正常顺利的因素之一。

4.制片人要具备公关策划能力,以促销电视栏目,扩大栏目的社会影响。

栏目的营销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潜意识投资,即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公关活动,全方位地介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借助社会这个大舞台,淋漓尽致地展示其风采,缩短栏目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栏目作为一个组织单元,除要求制片人在注重栏目的制作水准外,还要求制片人通过一系列的公关行为,扩大栏目的影响与知名度,从而提高栏目的收视率。《经济半小时》栏目坚持每年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时,搞现场大型咨询联谊活动,树立栏目的品牌形象。目前,我国一些知名的栏目通过召开专家研讨、观众联系会或栏目主持人、记者编辑面对面与观众交流,以此树立栏目形象,最终在受众中确立栏目的整体宣传效应。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栏目制片人的公关策划能力。中央台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注意开展形象策划活动,卓有成效地宣传栏目的品牌。这也是精品意识强化的必然要求。

注释:

[1]引自《世界广播电视参考》1992年3月。

[2]盛重庆《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电视宣传管理模式》,载《第五届上海电视学交流论文集》。

[3]齐振海《管理哲学》第23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

[4][6][美]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管理学》第33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11]沈守会《创建电视业全新的管理模式》,载《声屏世界》1995年11期。

[7][9]施天权、高冠钢、陆卫华《当代世界广播电视》第13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

[8]朱剑飞《改革在这里找到了突破》,载《南方电视》创刊号。

[10][法]法约尔《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中译本第186页,中国社会出版社1980年版。

标签:;  ;  ;  ;  ;  

栏目制作系统:电视新闻管理的新机制_电视新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