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企债务负担看发展证券市场的必要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要性论文,证券市场论文,国企论文,债务论文,负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有经济改革的困难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对12万户企业、单位(不含金融保险企业)进行的清产核资调查反映,国有企业为99029户,占调查企业(111288户)的90.0%,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为38554.3亿元,负债总额为29329.3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225.0亿元,帐面负债比率为76.1%,权益比率为23.9%。如果把资金挂帐损失也扣除,国有企业的实际负债比率为84.9%。
过度负债给国有企业的经营和改革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影响:(1)过度负债使企业借款本息不断累积,资金成本不断上涨,企业负担日趋加重;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效益下降,不断增加的借款本息使得许多企业息税前的资本利润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企业陷入了无力偿债的困境之中。(2)过度负债使企业的资本流动性大大下降,生产支付能力严重不足,因此,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现象日增,债务链越结越长,越结越紧,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关系被破坏,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受到严重影响。(3)过度负债造成了企业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信用状况不断降低,筹资能力不断下降。(4)过度负债使国有企业的改革步履艰难。为了将国有企业改造成现代公司,必须首先进行产权改造,如果不找到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办法和出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会困难重重。债务重组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前提条件。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另外一种表现是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大量不良资产对国有银行经营和改革的影响是:(1)银行资金被长期大量占用,逾期、呆滞贷款数量增加,资产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2)过度负债不仅使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步履蹒跚,而且诱导国有银行走入“资金陷阱”:对这些企业,如果不给予进一步的贷款支持,它们就有可能走向破产,这样,银行贷款就面临着本息无还的风险;如果给予进一步的贷款支持,在产权体制和经营机制未根本转变之前,这些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大,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能力很小,银行不良资产面临着进一步增加的危险。(3)大量的不良资产使银行资金难以合理地流动,资金的优化配置能力下降,存量呆滞,增量不活,商业银行有效配置金融资产的功能难以发挥。(4)由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比重过大,自身承担市场经营风险的能力不足。问题的严重性是:目前这部分不良资产还在不断增加,尚未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而银行资本金进一步扩大的渠道又比较狭小,就会造成国有银行资本结构不断恶化,银行体制的改革和商业化改组举步维艰。
债务问题解决的战略意义
18年来,国有经济改革走了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从最容易取得成功的领域开始,逐步推进,不断深入,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但是,同时也把改革的难点和问题推移下去,累积起来。到了今天,这些问题就集中表现为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和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现在看来,这个结是非解不可了,是拖不过去的,国有经济要想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想真正建立,解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和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是一个必要条件。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性要求我们不能把过度负债和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再拖到21世纪了。
过度负债形成的宏观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18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增长。根据统计资料,在1979年至1994年的1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随着GNP的增长,国民经济的总体格局出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1.国有经济所占比重逐步降低。在工业总产值中,1979年,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78.47%和21.53%;1995年,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为30.90%,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上升为69.10%。17年来,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了47.5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2.80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是巨大而惊人的。
2.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降低,在社会资金总量中,由财政集中的资金比例在下降。1978年,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为38.7%,1994年仅为11.6%。16年来,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共下降了2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7个百分点。
3.城乡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上升,民间集中资金的比例大幅度提高。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增加额占GNP的比例为0.8%,1994年,居民储蓄增加额占GNP的比例跳升为14.1%,超过了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如果从余额看,1994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21518.8亿元,占同期GNP的47.9%。
国民收入流程的改变带来了国民总储蓄结构的改变。国民总储蓄结构改变以后,社会总资金的来源结构即发生了变化。以前,企业所需的资金都由政府供给,如今政府已经成为资金的净支出部门,居民成为资金的净盈余部门,因此,资金的来源结构发生了改变。居民个人成为社会资金的盈余者以后,怎样将居民个人资金转变为企业的资本,这是社会资本配置问题。提供这种资本配置的安排是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配置资本,即直接融资的方式和间接融资的方式。我国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主要采取了间接融资的方式来配置社会资本。
我国间接融资发展的特点是:(1)资金以存款的方式迅速向银行集中,银行存款占其总资产的比重(银行对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负债比例)不断升高。1979年,银行各项存款占其总资产的比重为62.0%,1994年,该比重又增长1.25个百分点。(2)在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城乡储蓄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79年,个人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为21.0%,1994年该比重增长为61.5%。从上述分析可见,银行的资产主要来自于负债,又因为负债的主体是居民储蓄,所以,居民成为银行负债的主要债权人,是银行资产的主要所有者,是企业资金的最终提供者。
虽然居民是企业资金的最终提供者,但是,从居民储蓄向投资转换的过程中,银行间接金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缺乏直接融资市场,居民资金无法直接转化为企业资本,所以,居民分散而众多的资金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完成资本的配置。对于企业而言,由于没有其它的融资来源,也只有转向对银行的“刚性依赖”。但是,间接金融在资本的配置过程中,产生了以下问题:(1)由于产权主体的缺位,使得银行不能按照市场的要求和商业化的原则来配置资本,政府的行政干预,造成很多贷款变成了政策性贷款,特别是很多贷款贷给了经营效益并不理想的企业,当这些企业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时,这些贷款就变成了银行的不良资产。(2)政策性贷款和不良资产的增加,造成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风险上升,银行资产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增大,这种违约风险影响银行的信誉和效益,严重时可以导致银行的破产。(3)间接金融模糊了投资者和借款人之间的真正信用关系,表面上看,银行是企业的债权人,但是,由于银行又是居民的债务人,所以,企业债务的真正债权人是居民而不是银行。但是,在间接金融为主的情况下,这种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被掩盖了。由于银行方面对资金的误配置和软约束,不良资产大量增加,从表现上看,这是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和金融风险的增加,但是,从社会财富来源的实质看,居民资产风险在潜在地增加,作为最终债权人,其财富的流动性风险在上升,在某种契机的引导下,这种隐性风险可能会变成显性风险,那时将是一场真正的社会金融危机。因此,这是由于资本配置方式的错误而造成了投资主体的错位和扭曲,这是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之一。
证券市场在债务重组中的作用
对于我国而言,从改革开始到现在,已经形成的储蓄主体是居民,投资主体是企业,但对资金分配的主体仍然是政府。政府在改革以前通过财政手段直接分配资金,在改革以后,利用行政手段通过银行间接分配资金。资金分配的手段之所以没有从政府手中过渡到市场,最根本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企业包括银行的产权主体没有确立,二是证券市场没有发展。所以,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资金出现了体制性错位,其表现就是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和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因此,培育和发展证券市场对国有企业的改造、债务重组和国有银行的改革都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如果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为债务重组创造了产权明晰的投资主体,从而为企业增量债务的降低和削减创造了制度基础的话,那么,扩大直接金融比重,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特别是发展证券市场,则是为企业存量债务的重组和消化创造制度基础。因为债务重组的实质是资本要素的流动,没有一个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要实现普遍意义上的债务重组是难以想象的,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不可能的。尽管通过行政方式可以解决部分或少量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问题,但是,债务问题根本解决的制度基础是证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在目前阶段,金融制度的变革、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债务的重组、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和专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消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改革以来,随着社会收入分配的变化,资金的分散化和居民成为净储蓄者以后,政府一直没有找到将分散的个人财富进行有效集中和配置的方式。虽然社会对资金的分配已经由财政手段改为金融手段,但是,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银行一方面受制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又由于产权主体的缺位,使得银行在分配社会资金时,利益与风险严重不对称。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和风险的过度集中是转轨时期间接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直接金融和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直接投资的场所,市场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即供求关系,来不断调整投资产品的价格,从而引导投资者的选择和资源的流动,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奉行“公正、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一方面投资者对筹资者的投资约束硬化,要求筹资者按照契约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市场将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散,由众多投资者共同承担。通过证券市场来重组企业债务,可以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1)可以使重组形式标准化。通过债务证券化,用统一的标准来分割或量化债务,有利于债务的流动和价格的形成,也有种于提高重组的效率和透明度。证券是一种法人所有权证书,代表着一种经济权利,证券市场是证券这种工具实现其功能的场所。通过证券这种形式,法人财产所有权实现了市场化,通过证券的交易实现所有权的转移和资源的配置。(2)可以解决重组过程中的定价问题。债务重组中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债务价值的评估和定价问题,通过证券市场,将流通中的证券价格作为现实商品定价的基础,这种在众多投资者竞争中形成的价格是真正的市场价格;另外,在市场的竞争中,把一种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量化,证券价格反映为这种投资风险的报酬,通过风险的计量和公开化,实现平等竞争的机制。(3)可以不断地创造有利于重组的新形式。证券市场是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市场,通过证券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创新意识,一定能够为企业债权的流动和股权的流动找到最佳的形式,从而能够保证流动的通畅和有效。(4)可以为重组找到资本来源。存在重组需求和资本来源是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重组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完全靠政府提供重组资金是不可能的,重组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是国内外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但是,这种资金的获得必须以证券市场为基础,市场必须提供能够吸引投资者进入的产品,投资者和产品的这种结合决不是靠行政手段所能解决的。只有通过证券这种工具,才能实现筹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直接交易,达到为企业筹措长期资本和风险项目的目的。(5)可以为重组培育专家和中介服务机构。债务重组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原则和法规,但是政府决不可能完全介入具体的工作和技术操作中,这些工作必须由专家和中介服务机构完成。这些重组专家和中介服务机构也是和证券市场一起培养和成长的。
标签:银行论文; 债务重整论文; 不良资产论文; 国企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金融负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负债融资论文; 政府债务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金融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有银行论文; 债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