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论文

当前家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论文

当前家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张晗 汪早容

(武汉轻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 当前家风建设过程中家风培育意识淡薄,家风内容单一,家风培育方式缺失。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提高家风建设意识,丰富家风内涵,优化家风内容,完善家风培育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以家风建设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开展群众性家风培育的传承等实践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家风建设体系,依托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兴国之魂”,其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等。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1]。为了理清家庭结构变迁下的家风现状,笔者对当前家风建设进行了社会调查,基于调查结论,提出优化家风建设的具体对策,以促进依托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特征

本次实证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家风建设现状,尤其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基于此,本次调研问卷内容,除了个人基本信息外,主要包括家风建设的意愿、家风的影响程度、家风的传承方式、家风建设的效果、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等方面。调查途径主要包括现场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调查,调查方式主要包括问卷填写、个案访谈等。调查时间为2018年5月1日至8月31日,历时约4个月。调查人员为生源地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28份,其中有效问卷512份,回收率93.1%。

从样本区域分布看,本次调查对象分布在重庆市、浙江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津市、四川省、陕西省、山西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吉林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甘肃省、福建省、北京市、安徽省等24个省市自治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样本年龄特征看,18岁以下的占1.99%,18~35岁的占76.1%,36~60岁的占19.92%,60岁以上的占1.99%;从样本学历特征看,小学及以下学历占1.2%,中学学历占15.94%,大学学历占76.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6.76%;从样本家庭同堂特征看,四世同堂的占14.74%,三代同堂的占66.14%,二代人的占18.32%,其他占0.8%;从样本党派特征看,中国共产党党员占45.82%,民主党派占0.8%,群众占41.43%,其他占11.95%。

二、调查内容与分析

(一)家风建设的意愿

调查显示,家风建设意愿较强(非常乐意)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1.31%,有14.74%的人认为可以试试,还有13.94%的人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家风建设的意愿与样本特征中的年龄、学历水平(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代际、政治面貌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年龄越大、学历越高、代际数越多,越重视家风建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比其他人群更重视家风建设。将此项统计结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联系起来分析发现,契合度越高的家庭成员,家风建设的意愿越强。

(二)家风的影响程度

调查显示,认为家风影响非常大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4.74%,认为家风影响比较大的占58.96%,认为家风影响一般的占22.31%,认为家风没有影响的占3.98%。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度越高的家庭,家风对其成员影响程度越大,这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三)家风的传承方式

调查发现,有51%的人认为家风是自发产生、自然传承下来的,并没有特意提出系统的家风内容;只有7.17%的人认为家风是通过家训、家规形式呈现和传承下来的,是长辈的有意引导;认为两者都有的则占41.83%。这也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迁,家风建设的内容和传承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优良家风的持续传承面临挑战。将此项统计数据与家风建设意愿对照分析发现,家风由自然传承、个人发展所形成的家庭家风建设的意愿要明显低于有家训、家规引导的家庭。

调查显示,在对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问题上,认为二者完全契合的占36.25%,认为二者基本契合的占54.18%,认为部分契合的占8.37%,认为完全不契合的占1.2%。其结果与学历关联来看,整体呈现出学历越高,二者契合度越高的趋势。

(四)家风建设的效果

第三,家风培育方式缺失,尤其是家风传承滞后。调查发现,目前家风的传承方式以自然形成为主导。受到家训、家规引导的家庭成员更倾向于为家庭树立良好家风。正是有了这种延续性,家庭教育、家风建设才能有效。家风建设不是直接依靠学校与社会,主要在于家庭长辈对后辈的教育,但学校和社会也是家风建设的重要平台。当前,家庭伦理关系淡化、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家庭主体地位缺失等,也阻碍了优良家风的塑造[2]

(五)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吃饱的羊羔羔在羊舍里尽情撒欢的时候,科尔沁沙地在静悄悄地改变着模样。当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静悄悄改变着。

首先,知识产权评议的政策性文件多具有特定的指向性(有些甚至专门针对某类或者某个具体的经济科技活动),无法完整涵盖所有应当适用知识产权评议的经济科技活动。而且各种政策文件中的知识产权评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评议对象、评议内容、评议主体、评议程序等,实践中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甚至是乱象。为此,极有必要通过专门立法,在国家层面对于知识产权评议作出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构建起完整统一的知识产权评议制度框架,从而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评议的作用,使其真正承担起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层面的功能定位。

但在实施PBL教学过程中,国内医学高校大多面临以下困惑:一方面青睐于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可以通过PBL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及它对医学生多项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众多院校热情高涨,对改革持积极态度;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受招生规模大、教学资源有限、新媒体技术参差不齐、对PBL理解的差异等综合因素影响,国内医学院校难以支撑课程体系的颠覆性改变,PBL实际教学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检验[10]。对传统的教学如何去糟粕取精华,将新型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良好的结合,值得我们继续探究。

(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

石墨矿及炭质地层有极低的电阻率和很高的极化率,是优良的电子导体,一般能产生很强烈的自然电场和激电异常[9-14];而不含矿大理岩、角闪片岩、片麻岩等围岩具有高电阻率、低极化率的特性,不能产生明显的自然电场和激电异常。因此,物探电法测量对寻找石墨矿有一定的有效性[9-14]。

将该统计结果与政治面貌联系来看,中国共产党党员家庭的家风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契合度明显高于非中共党员家庭。

第二,家风内容单一。因地域、文化、经济基础、家族经历等的不同,每个家庭都会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家风,又因家风传承受到家庭长辈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含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对家风具体内容的分析发现,我国许多家庭家风的重点放在“诚信”与“和谐”上。弘扬优良家风绝不是要千篇一律地复制一个模板。“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每个细胞都有其不同特点和独特功能,只有遵从整体运行规律,才是一个有机体系,才能够发挥整体的力量。

被调查者中有25.9%的人认为传统陋习难改,13.15%的人认为长辈没有以身作则,22.31%的人认为人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家风意识,20.72%的人认为长辈的教育方式难以接受,6.37%的人认为只计较眼前利益,不顾将来,同时有40.24%的人认为不存在上述问题。

三、主要调查结论

第一,家风培育意识淡薄,甚至存在错误认知。调查显示,虽然总体意识较强,但还有13.94%的人认为不需要培育良好家风并传承给下一代。匿名访谈发现,有些受访者甚至认为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空话套话,大家都在说,没有人去做。这些认知是极端错误而且有害的,他们不懂家风对个人和家庭的作用,更不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社会的深远影响。从家庭视角看,家风是家族兴盛之本;从国家和社会视角看,家风建设直接影响到公民的社会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谢友鄞主要是以对特定地域文化风情的关注和描摹,形成自己创作的美学情致的,他用扎实的功夫赢得了人们的瞩目和赞誉。

家风建设的效果取决于受访者是否按照家风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及是否达到家风内容的标准。调查发现,有75%的人认为已经基本达到了,有10.36%的人认为完全达到了,有13.55%的人认为还差很远,有0.8%的人认为完全没有达到,也并不想达到。年龄大的受访者的家风建设效果明显好于年龄小的受访者(尤其是18岁以下)的家风建设效果,这一方面体现出家风建设的整体效果不错,另一方面也显示新生代对家风建设的关注度不高,这会对未来家风建设构成一定程度的挑战。分析发现,越是达到了家风内容要求的人,其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就越高。

第四,优良家风建设具有规律性,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国共产党党员家庭的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高于非中共党员家庭;高学历者家庭的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高于低学历者家庭;重视家风教育家庭的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高于不重视家风教育的家庭。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有利于提高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同时,契合度高的家庭培育良好家风的意愿更强烈,契合度高的家庭成员受到家风的影响也更大。人们自觉遵循家风内容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度高的家庭,其成员更愿意也更容易遵从家风,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优良家风建设的无形引领作用。

另外,受访者还补充了许多问卷中未涉及的选项:“社会诚信缺失,传统道德丧失,公平正义表现不足,严重影响良好家风形成”,“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没有给孩子道德规范的教育”,“传统陋习难以改正,长辈的教育方式也应当改进”,等等。

四、依托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提高家风建设意识。优良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微观载体之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随着家庭模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互联网的开放性、多元化价值的冲击,家风建设意识不强,家风建设动力不足,并且衍生出一系列问题[3]。“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把“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提高全社会家风建设意识。

丰富家风建设的时代内涵,优化家风内容。优良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家风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丰富家风建设的时代内涵,优化家风内容。家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传统家风有许多精华需要保留和传承,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因此,既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对国民价值观进行引导,也要强调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强化爱国主义的内容,使大家与小家、家庭与社会价值观和谐统一。

第一,银行信任对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如前文所述,信任有助于减少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代理问题及交易成本,当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时,信任不仅可以巩固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还可以提升决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并不认为信任是决定银行贷款决策的主要因素,但可作合理假说,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任与最终贷款发放的可能性呈正相关。

以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传承优良家风,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变迁,家风培育传承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核心家庭的增多、代际数的减少、家庭功能的弱化、互联网的冲击,等等,这些都需要完善和创新家风建设的方式,以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传承优良家风,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从家庭角度看,除了传统的家规、家训之外,家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多了解新时代家庭成员的特点,减小日益扩大的代沟,选择适合自己的家风培育和传承方式,以新生代家庭成员能够接受的实践活动传承优良家风。家长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从社会角度看,通过群众性家风培育传承等实践活动,以优良家风建设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比如,在文明家庭创建中,融入家风培育和传承的要求,倡导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开展先进人物和时代楷模优良家风学习实践活动,彰显榜样的力量;开展社区家风评比,形成浓厚的家风建设氛围,等等。以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优良家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4]

以优秀典型家风案例为示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从来不缺家风建设的优秀典型,尤其是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要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调查发现,党员及党员家庭不仅重视家风建设度,而且相对而言,家风建设效果更好。因此,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开展党员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倡导家风建设和传承。

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家风建设机制,依托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家风建设不是单一的家庭职能,应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家风建设系统,其中,家庭为主阵地,同时要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此外,还应通过主流媒体大力宣传优良家风,为家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强大支持。

参考文献:

[1]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2-10/8145929.shtml.

[2]杨思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家风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

[3]吴灿新.当前我国家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岭南学刊,2017(3).

[4]陈晋.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

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395 (2019)02-0092-03

收稿日期: 2018-12-01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依托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7YJA710027)

第一作者简介: 张晗(1988-),男,湖北天门人,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 汪早容(1973-),女,湖北天门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E-mail:rongwz@126.com。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 mail: yelirong@ 126.com

标签:;  ;  ;  ;  

当前家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