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主观综合试题的应对策略_地理论文

地理主观综合试题的应对策略_地理论文

地理主观性综合试题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观性论文,试题论文,地理论文,应对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考地理试卷中主观性综合试题的重要地位

主观性综合试题能较好地测量被试者组织分析、概括归纳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知识去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其在教育测量上有独特的价值,主要优势在于:①可用来测量考生复杂的学习结果,尤其对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如:分析、概括、组织材料表达思想、论证问题、解释和阐述关系等的能力)能进行准确的反馈。②由于答题较为真实客观,考生“蒙”的成分较少,可很好地反映考生真实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能更有效地区分考生的个体特点和差异。

如今,在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高考目标评价中,尤其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渗透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的精神,因此主观性综合试题更能体现出它的作用来。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中,主观性综合试题的分值约占全卷总分值60%,题型价值地位突出。所以如何应对这些主观性的综合试题已成为制胜高考的关键之一。

二、近年来山东高考地理主观性综合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信息呈现新颖多样,综合性、应用性强

近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多选材新颖,重视新情景、新材料的综合运用,信息情景化,各种形式多样的地理图、表和其他多种背景材料混合运用,给出组合信息,且图文并茂,使考查的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种综合性极强的信息呈现方式,涉及的地理要素多、知识跨度大,考核的内容也常融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各模块的方方面面;而且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象为情景,来搭建“能力立意”考查的平台,显现出极强的应用性。

(二)区域载体各具特色,空间性、时间性强

以各种区域为载体,从特定区域环境的各个角度切入,用系统地理的思想、原理、规律与方法,去解释区域现象,或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思想、观点、方法去分析区域不同时、空的自然地理特征、工农业生产活动布局,比较区域差异,评价人类活动合理性,分析预测区域发展趋势等,是这几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的显著特点。

(三)围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设问多变,创新性强

近年来,高考地理综合题的主题虽然多定位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等问题,但情景材料的不同,在设问上不断花样翻新。如2007年26题(4)题,设问一道若在该流域某河流上建一处水库,除了现有的资料,还应该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对考生掌握相关地理系统知识、思考问题的“面”有很好的考核;2008年、2009年的试卷中都出现了开放性的设问,对考生对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和地理科学态度又有很好的考查。所以培养批判性、创新性等多角度的思维,是应对设问多变、开放试题的主要出路。

(四)答案制定系统、灵活,不局限于教材,选拔性强

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试题,不仅设问新颖、多角度,答案的制定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突出综合运用知识来组织答案的系统性,常需要考生在给出的大量综合性信息中,挑选出对回答每一小题有用的,来组织、总结自己的论点。这期间需要考生对所用的学科知识在头脑中有清晰构架和脉络,要清楚各知识间的各种联系,对基本原理要有深透的理解,能灵活地针对问题全面、系统地把相关知识笼络在一起,建立并完善答案。知识学得不系统、学得过死都会在高考中吃亏。

三、高考地理主观性综合试题的应对策略与能力提升

作为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试题,命题设计的考核目标一般都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时应具有的思维过程来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这与现行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核目标不谋而合。那么,从这四个能力要求各环节下手,逐项进行相应的训练,该是提升能力、取胜高考地理主观性综合试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环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一)目标要求及考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卷多呈现出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来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特色。对信息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其实是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目前很多考生在这一能力要求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一是不会审题或审题马虎,不能全面、系统、正确地收集试题信息,导致答案直接脱离题目要求或与题目要求脱节;二是虽然提取到很多对作答有效的信息,但不能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缺乏对信息的理性认识和信息意义的提升。

事实上,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应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

(二)应对策略

主观性综合试题从结构上看一般由题干(情景材料)和试题设问两部分组成。

1.做好题干(情景材料)的审查

试题的情景常是由文字和各种图表构成的材料,一般它会对题目设计的时空范围和情景内涵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规定。由于现如今高考试卷中材料提供的地理信息呈现出情景化,常使考查的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另外提供的组合信息也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都要求考生应对每一条信息既要有准确的把握,又要有对信息提炼、分析和整合的能力。为此,平时应注意做好以下两方面训练:

首先,对提供地理信息的各种呈现形式进行专门训练,以提高信息解读能力。

对地理学科来说,在各种形式的地理信息载体中,地图无疑是最重要的。“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也是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一个共有特点。各种形式的地理图表是一类“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等都可以通过它显示出来。有人统计,这几年高考人文地理试题中,从图表直接获取信息整理得出答案的分值有时可超过从教材中提取答案得到的分值。所以应重视地理各种图表的正确阅读。虽然高考试题中的大部分地理图表相对比较传统,考生在平时复习中都有所见,但部分试题的图像每年都会有所创新或变式,年年都有未见过的新图形出现。不管怎样,重视常规的、传统的各种地理图、表的阅读技能训练,重点掌握其中基本的读图技巧和方法,始终应是提高获取有效地理信息能力的关键。

其次,培养运用地理视角提炼信息中的有效内容,形成综合性信息解读的能力。

充分获取了试题中的信息之后,还需要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哪些是次重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把提炼的重要信息逐条分析,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由这些重要信息所构成的线索(地理信息所反映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或地理过程等),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这期间对地理信息的提炼、分析、整合往往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思维过程。那么,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迅速地实现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其前提必须是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内容要有扎实的掌握,对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有一个系统的构建;此外,还要具备形成解读信息的地理视角和方法。除了运用辩证的视角看待所有的问题之外,地理学科还较为重视空间视角和时间视角,要注意将空间上的地理现象放到一定的时间发展过程中去分析,动态地去研究地理问题。

2.做好试题设问的审查

最重要的是:应把握住题目设问中的关键词语,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命题指向,有的放矢。

一般综合性试题题目的设问中会有这样几方面的关键词: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定词、内容回答词、解答方式词等。题目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答案的性质等,内容回答词为该题目必须回答的内容,解答方式词则为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例如题目要求“简要说明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题目中心词是“水能开发”,条件限定词是“图示区域”和”有利”,内容回答词是“因素”,解答方式词是“简要说明”。一般的审题过程首先应是搜索题目中心词,必要时可采用记号标志法(如添加着重号)来提醒自己应围绕着中心和要求答题;其次是审条件限定词,依据条件限定词的内容性质,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并进行筛选,确定答题范围,罗列答案要点;最后结合解答方式词和内容回答词,进一步提炼,最终形成符合题意的简明答案。

环节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一)目标要求及考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调动,是指对原有的知识资源的支配。调动和运用知识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由于高考试题都是新情景、新材料,所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常表现为在认识和接受题目形式的基础上,能迅速理解题目设置的情景和期望解决的问题,将所学的知识与试题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实现两者对接迁移的过程。通常也将该项能力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目前很多考生在这一能力要求环节上存在的问题:①看到题目常无所适从,不知从哪里下手,不知到底该用哪些知识、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②虽然可以对接上相关的知识,但解题思路不够清晰,不会分析问题,答题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事实上,无论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新情景背景下的高考试题无论从考查内容上还是考查的形式上,都会体现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维方法。

(二)应对策略

1.夯实地理主干知识,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以顺利实现与新问题的对接

地理高考一贯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它考查的内容都是大家平时直接或间接学过的。所以,考题虽然在书外,但理在书本中。不管试题的设计怎样翻新,我们都可以回归教材,找到能与之建立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相关知识。为此,应全面夯实教材中的核心和基础知识,注重对主干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对各大模块繁杂的、具体的地理知识内容,按照其间的某些联系,或寻找一条能贯穿于各知识点间的主线,将它们整合到一起,构建起地理知识网络。把这些零散的但有关联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知识树”的好处:头脑中从此会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构架,知识不再显得庞杂和凌乱;在应对高考新问题的时候,既可以很快从中迁移出所需要的知识,迅速找到答题的落脚点,又能较为全面地笼络答题思路,灵活和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学科内容。如把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知识点整理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三个分支,基本就能抓住这类问题的全部。把能源结构的知识总结出:能源利用的阶段及其变化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能源流向、能源安全等问题,无论试题形式怎样变化,都应能很快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来,等等。

2.重视建模训练,以培养具有地理特色的典型思维

即使考生的基础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但在真正答题时有时还是会出现不知从何处下手、文不对题、答题要点不准确、不全面或解题思维不严谨等问题。为此很多人赞同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通过适当建立一些常规的、典型的解题模板,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同样,在应对不知所措的高考试题时,特别是一些地理思维较差的考生,运用这一方法,不失为解决当务之急的一种办法,对他们建立基本的答题思路可能会有帮助。

建立模型

其实就是指将知识模式化、规律化,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利于考生对某一类具有某种相同特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学习者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地理学习中建立的模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从形式上看常有:区域建模和思路建模。

区域建模

这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一般都应用了各种类型的区域地图为首要的信息载体,如2008年和2010年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区域图、2009年东南沿海某区域图等。以大小区域为载体,可将一个区域内所有的相关地理考点知识笼络到一起,以区域为单元去记忆、领会这些知识,形成该区域系统的地理内容,学会解决这类特定区域内面临的一些实际地理问题,并能在考试中举一反三。

思路建模

就是按照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问题,进行分析思路的归纳,总结出一般的答题思路来。如河流水文特征一般要从河流流向、流速、水系特点、流域面积、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水源补给、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对人口特征一般要从民族构成、人种、分布、人口密度、迁移特点、生产类型等方面叙述,对区域地理特征一般可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方面描述:自然地理通常又可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可从人口、交通、工业、农业等方面展开等等。对主要的比较大的问题,按照一般的思路建模方式去整理答案,思路会较全面;但是也容易形成对某类地理事物认知的思维定势,犯套话连篇、空洞无物的毛病。因此应认识到思路建模也只是一种答题的套路,平时训练着重培养地理解题思路和地理思维,若在考试时应用必须还得联系试题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通过区域定位和建模来迁移区域知识,通过归类、思路建模来迁移同类问题的知识,对培养学生地理答题思路,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减少它们应考时的思路空白和逻辑混乱等意义重大。

环节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一)目标要求及考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其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得细致、全面,表达得准确、简洁;而阐释事物是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在考试时往往是题目的具体要求或任务,其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显示着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之。

目前很多考生在这一能力要求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缺乏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词不达意,错别字多;②对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掌握不牢,因而表述不清,逻辑混乱;③语言表述专业性差,口语化现象严重;④对问题的阐释缺乏分析,常出现用原理代替分析、用现象解释现象、用概括代替具体、用部分代替整体、用臆断代替规范等错误。

(二)应对策略

1.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正确表述地理事物现象,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特征

综合题的答案最终都需要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方面训练得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可通过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来减少这一环节的失分:一是使用地理学科规范语言。要想在考试中正确使用学科语言,需要平时掌握足够数量的地理学科术语,并在需要时能恰当地选取。地理学科术语主要指一些地理基础名词和短语、基础地理数据、基本地理图形语言等,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注意背诵、理解和积累;而恰当地选用地理术语的前提是对地理概念的清楚把握,如河流流量和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水位和水深、地形的海拔和相对高度等,这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二是答案要全面、要点化,语言表述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2.注重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过程,正确阐释地理事物规律

分析能力的高低可反映出考生的思维品质,关系着能否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高考命题也一直为此而做着探索:努力设置各种层面的问题,让考生去分析,力求让不同层次的考生得以展示其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所以,在考试中考生对问题分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答案的全面性和逻辑性。分析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将地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是和综合相对的思维过程、方法;在考试中应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功底和能力从众多的地理概念、地理信息中通过分析决定取舍、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再通过综合归纳、概括的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谈得上按题目的要求,简洁、明了地阐释问题。

环节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一)目标要求及考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试题中论证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论证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二是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而探讨,则是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看法,表示自己的意见。在考试过程中,探讨实质上表现为一种态度,是对未知问题研究的欲望,或对某些结论性的问题勇于提出批判或新的假设。考生在这一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体系的驾驭程度、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水平、对未知问题的探究态度等可体现他们的整体文化素质。在目前的高考试题中,考到这一层级能力要求的试题都带有较强的探究性。如2007年26题的(3)题,2008年26题的(4)题,29题的(4)题,2009年26题的(5)题等。

由于这项能力是在前面几项能力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考生在其他环节存在的问题都可影响本环节能力上的评价。比如说,对地理主干知识、基本理论把握不好,导致论证问题的观点直接不正确;不会运用一定的方法去论证问题;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表述不清;地理创新性的思维能力较差等等都是考生在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去改正、训练以慢慢培养相应的能力,是应对这一环节能力考核的基本出路。

(二)应对策略

1.吃透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为论证地理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论证问题的基本要求是要用确切、已知、较低层次的事物或者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的、未知、较高层次的问题;论证的表现重在“析理”,而“析理”先要“明理”;地理主干知识、基本理论便是论证地理问题的坚实基础和“理”。地理知识越丰富,借以进行判断、比较的参照知识就越充足,只有把握了地理事象内在、本质的特征,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一般地,考生只有在正确掌握自然、人文、区域发展等地理模块所涉及的基本观点及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较好的因地制宜的地理观点和地理方法,以分析现实生活或生产中的地理现象,综合评价地理问题。

2.学会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去论证问题

一般地,论证问题要用到一定的方法,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是地理论证过程中常采用的。对学过的地理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其实就是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论证问题。对地理学科来说,图形语言的把握、结合图形语言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等,都会对运用以上诸方法去论证具体的地理问题具有特殊意义。所以学习地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头脑中建立“思维地图”,把一些控制性的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中,是学好地理和展现地理论证能力的坚实基础。

3.关注社会和时代,关注地理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培养地理新观念和新思维

现在很多高考试题多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要求考生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或者要求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对某些人类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活动进行反思,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以唤起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培养其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所以考生平时就应积极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养成经常用书本上地理知识去分析现实中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关注地理学科的新发展,不断培养新的地理观念和创新性的地理思维,如从早先的把草原大量开发为耕地到后来的退耕还草等,地理环境的观念发生变化。只有这样,在考试中才有底气敢于表达出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独立、创新性的见解。

标签:;  ;  ;  ;  ;  ;  

地理主观综合试题的应对策略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