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居住文化及其开发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土家族论文,开发利用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是土家族居住文化的主要部分,其文化特质表现为人们实实在在的生产生活需要;其传承动因来自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建造技术等多个方面。开发利用土家族居住文化既可保护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又可为振兴土家族经济寻到一条新径。
关键词 土家族居住文化 特质 传承 开发利用
土家族生活在今湘、鄂、川、黔交界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植根甚古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文化蕴含深厚的居住文化。土家族居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土家民族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也是研究土家族从落后走向昌盛、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活化石”。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所说:“住宅建筑本身与家族形态和家庭生活方式有关,它对人类由蒙昧社会进至文明社会的过程提供了一幅相当全面的写照。”因而,我们研究土家族居住文化及其传承机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家民族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推动土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土家族居住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包容的居住文化模式。由于其地质地貌的不同以及审美情趣的差异,也包括对其使用价值的不同理解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其中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是最杰出的代表,是土家族居住文化中的主要部分,也就成为我们研究土家族居住文化的重要内容。
关于干栏式建筑,在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记载。如《魏书·僚传》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又如《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有:“南平僚者,东与智洲,南与渝洲,西与涪洲接。部落四千余户。土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另为干栏。”《新唐书·南蛮传》则称为“俗喜楼居,谓为干栏。”古人从不同的侧面指出了干栏建筑的特点及作用,但大都仅从其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方面进行了考察。近年来的研究亦涉及到其美学意义、建筑风格、居住心理等领域,但笔者认为,土家族干栏式建筑(吊脚楼)的文化特质则是人们实实在在的生产生活需要,在生产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在其他方面的文化创造,因为说到底,吊脚楼并不是观赏品,而是居住之所。我们可从以下各个问题寻找充足的理由。
其一,土家族吊脚楼依地势而建的问题。我们从土家族生活区域的考察中不难发现。山地、丘陵所占比例极大,地势较为险峻,但同样可以看到,平地、河谷也随处可见。先民们建造房屋之时不选择平地而选择坡地主要是因为平地、河谷地势低洼,湿气重,不利于谷物的保存。更不利于身体健康。在坡地建房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如今的考察中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土家群众在建房时较多地选择了平地。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的革命所产生的,水泥和砖、石的大量使用,建高层建筑已不是什么难事,粮食的保存也不成问题。同时,我们从土家族经济发展的轨迹中也可以看到,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与否并未被人们所重视和利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居住条件的选择上更具随意性,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分布亦不受到太多的约束。人们情愿选择偏静的地方居住,生活来源更有保障。
其二,土家族吊脚楼半悬空柱式建筑及楼上住人、楼下养畜的问题。这个问题仍然同前面的论述有关,悬空实际上是解决谷物的存放问题。楼下养畜并不是人们刻意追求的,它仅仅是建筑的衍生品,不利用这个部分则弃之可惜。尽管土家族居住之地野兽害虫较多,但若仅靠悬空就能挡猛兽毒蛇侵袭显然站不住脚(“依树积木,以居其上”者尚有可能)。我们都知道,吊脚楼一般用石头做地基。是在山坡上挖出的一块平地上建造的,而非四脚皆空,如果仅为防止猛兽毒蛇的侵袭,如此建造显然是办不到的。
其三,土家族吊脚楼注重修饰的问题。土家族吊脚楼大都雕梁画栋。特别注重屋檐、走廊、门窗的装饰,讲究对称,很具美学意义。但我们若认为吊脚楼是为美而造,刻意求美也是不合实际的。土家先民在开拓这块疆土之时,生产力极其落后,生产工具更是简陋,始终在为温饱而忙碌。在建筑风格上不可能有更多的想象。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相对稳定,人们就必然对精神生活有更多的渴求。存在着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人们便自然将建筑物作为追求美的媒质。在建筑美学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先民们精神生活的强烈需要,经过一天的劳作,回到使人愉悦的住所,可以从心理上减轻疲劳。而许多建筑物的装饰题材取自本民族的神话、传说以及图腾,更加说明建筑美的实用价值,它同样是一部民族生存发展的史书,只不过更形象、更简洁。
其四,土家族吊脚楼建造程序及习俗问题。土家族建造房屋有许多讲究,积淀了大量的神秘文化。在选址方面,要请当地有知识、受尊敬的人甚至端公、巫师对所选之地进行“勘测”。用罗盘测定房屋的朝向。依主人的生辰八字推算动土日期等;在建造过程中祈求祖先的庇护。要热情款待匠人,以防作害;上梁更讲究。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在神秘文化掩盖的背后,我们可以窥视到,土家族对住房建造是十分重视的,归根结蒂,其目的不过是希望人畜平安,生活幸福,为自己建造一座真正的幸福乐园,其出发点仍脱离不了生产生活的客观需要。
土家族居住文化的形成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是物质文化的形象载体。土家族居住文化,特别是吊脚楼文化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和智慧升华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土家族物质文化的进步,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生动写照。土家族居住文化的形成也是其精神文化进步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物质文化的程度决定其精神文化的高度,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追求美的生活(特别是优美的生存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特质。吊脚楼文化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向人们昭示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的一种精神。是固化、微缩了的民族发展史。可以说,土家族居住文化是民族进步发达的明证。在远古时代,先民的居住更多地依赖于大自然,穴居、巢居是主要方式。随着生活疆域的相对扩大和生活环境的相对稳定,更由于部落、家庭的扩大及礼仪制度的完善,居住是人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成为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人们用树桩做基,人居其上是受生产工具的限制,这种居住方式在森林密布的山区是对自然的最佳选择。的确,从吊脚楼建筑形式上看,明显带有巢居的遗风,由巢居转变过渡到吊脚楼建筑。没有生产力的进步是办不到的,也离不开群体智力的成熟发达。因此,对土家族居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尽管有不同的方向和层次,但最终都应回归到民族经济生活上来,否则我们的认识将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
二
土家族居住文化亘古延绵,传承至今,其内在的动力是什么呢?或者说,传承的条件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其一,传统生活方式的惯性。日本民俗学家关敬吾先生在《民俗学》一书中写道:“凡有利于保留古老样式的住宅,也是支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原因。”土家族主要居住在山区,食物来源基本上可以说是靠山吃山,随着稻作农业的到来,食物来源才较为可靠和丰富。但更多的还是玉米、土豆、辣椒。我们在南方、北方的许多地方都可发现,玉米、辣椒的保存方法都是“悬垂式”,即用绳子串起来吊在通风干燥处。正因如此,吊脚楼的悬空部分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食物的保存亦需要同样的条件:干燥、通风。悬空部分延伸出的平台基本上解决了谷物的存放,是很好的“粮仓”。同样,延伸平台亦成为人们交流感情、谈天说地的场所,既开阔、凉爽,亦可防蛇、虫、蚊之害。另外,我们可以从居住文化传承本身找到部分答案,先民们从四脚悬空的巢居方式转变为地面生活方式之时,仍然设法保留部分巢居的遗风,追忆先民的巢居生活,从而形成了地面土石建筑与悬空平台相结合的建筑模式,这也反映了土家民族对先民传统生活方式的依恋。我们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土家先民开垦之初的社会经济形态还是畜牧、采集、狩猎、农业、渔业的混合型经济,这一点从其神话、传说中可得到佐证,因而,他们有着对森林、土地的双重热爱。建筑上土木风格的完美结合即是最恰当的答案。
其二,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在一个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既有无形的一面,也有有形的一面,而有形的一面所特有的传播教育功能更显强大和持久。在居住文化上,除了建筑物本身所包含的丰富信息外,在建筑物的装饰方面更突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把本民族优秀的神话、传说、信仰等生动地刻划出来,以此缅怀先人,教育后人,使后人产生根深蒂固的“根”的概念。而我们从对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中也发现,装饰图案讲究对称、公正,形成一个坚实稳固的图形结构,这同样折射出对生活和家园安定宁静的向往,亦同样蕴含家族稳定昌盛的意念,其教育功能达到了在有形中见无形的高度,对其后居住文化的传承无不打上深刻的烙印。
其三,建造技术的稳定与滞后。建造技术本身也存在着一个传承的问题。匠人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固有的风格,虽技艺日益精湛,但难破陈规,缺少创新,使建造技术处于胶着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行业之规,师徒之约,徒弟技艺的高低成为检验师傅水平的尺度,故徒弟只想学精而不敢大胆改进。另一方面是受传统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的限制,若对传统建筑风格进行彻底地改变则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在建材上除土、石、木外另无选择,由于基本上是土石木互联,紧固材料很少,故向上、向外的延伸受到限制,有的建筑甚至不用一颗铁钉,因此,早期的吊脚楼很难见到高大型的。正因为建造技术处在封闭传承之中,建筑材料的相对自然化,故吊脚楼的建造风格见无多大变化,基本上处于自然传承的水平面上。
其四,居住环境和居住心理的适应与稳定。按照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文化形态首先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土家先民定居后,居住环境已无多大变化,在生产、居住上则追求与环境平衡和谐。平地、河谷虽便于建造,但潮湿,更由于这些地带利于耕作和灌溉而不得不舍之;坡地虽不利于耕作,但干燥,不占用良田而成为建造的首选之地。在这个二难取舍过程中,实现了与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稳定的居住心理,居住文化的传承就有了更牢固的维持力,产生出强劲的附着力,从而使建筑文化得以延续、固化。
三
传承与改造、改造与利用成为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是割据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走向新高度的必然选择。土家族居住文化,特别是吊脚楼文化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它,利用它,既可保护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又可为振兴土家族经济找到一条途径,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自明的。那么,如何利用土家族居住文化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呢?以下几点应加以重视:
1、提高保护意识,培植文化资源。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亦朝着大同化的方向推进,在它所具有的包容性内力的驱动下完成自身的取舍,有的文化因子逐渐消失。因而,我们要在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高保护文化资源的意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造福于当代乃至子孙后代。当前我们要认真做好居住文化的资源调查、摸底,对建造年代久远、保存较为完整、民族特色浓郁的建筑物(特别是吊脚楼)要登记、挂牌,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拿出部分资金进行维护、修缮。如有可能,应动员部分住户迁出,在建筑材料、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在吊脚楼较集中的村寨,还应着重抓好消防工作,宣传消防知识,消除火灾隐患,配备部分安全巡视员。还可利用先进的科技方式,如录像、模型等加以真实的记录和保存,把保护吊脚楼资源的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当然,提高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光是领导者的事,而要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只有全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提高了,文化资源的培植才有坚实的基础,文化才能成为被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2、积极对外宣传,扩大影响范围。要开发利用好居住文化资源, 首先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扩大影响范围。否则这一资源将被闲置,在无声无息中湮灭。近几年我们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声势不大,介绍不全面,研究得不够深入。今后,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建筑历史、分布范围、建造风格、建造技术、装饰图案、文化内涵、开发前景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材料,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主动宣传,让外界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以此产生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到土家族地区观光旅游、科学考察、采风写生,形成居住文化开发与资金积累的良性循环。这项工作应该抓紧,争取列入国家文化旅游点,掀起土家族居住文化观光旅游热潮。
3、搞好规划布局。突出民族特色。在规划布局方面, 首先要考虑居住文化资源的密集度,也就是说,在选择吊脚楼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先期开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居住文化景点群落,突出资源优势。其次要考虑到交通、气候等特点,并尽量与现有旅游风景区靠拢,以吸引更多的游人,并保障游人安全,清江流域,酉水流域、张家界风景区、小南海、腾龙洞等区域均是最佳选择点。前期开发的条件基本具备。再次要考虑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在开发居住文化之时,也要对周围的自然风景进行开发,增强居住文化景点的吸引力,提高游兴。最后要注意静态居住文化与动态居住文化相结合。居住文化景点不仅仅是一件观赏品,而要融入到生活实际之中,把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渗透到旅游环境之中,游人可以自由参与,把旅游和体验生活结合在一起,除搞好规划布局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民族特色,否则,这一资源的开发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开发的价值了。
4、开展文化嫁接。实现点面结合。 土家族居住文化的嫁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选择象深圳民族文化村、锦绣中华、北京民族文化村等旅游胜地。建设土家族吊脚楼文化景点,把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浓缩于一村。全面宣传土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宗教仪式、民族歌舞等,真正发挥点的优势。当然,我们在对点的选择上,除了以上景区外,还应当尽量在更多的城市设点。延伸文化点的辐射半径。与此同时,要抓紧土家族地区居住文化景点的成片开发,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互为促进。
5、注入文化内涵。保持发展活力。 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固然重要,但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则来自创新和吸纳新的能量。居住文化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开发利用土家族居住文化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思维来全盘统筹,把居住文化资源用“活”。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既保留传统风格,又要大胆创新,不光有古老的吊脚楼,还要有现代风格的吊脚楼。依此思路。可在居住景点开展建筑设计竞赛,将这些设计作品及时展出,创造新的景观。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把土家族的历史、文物、民间工艺、建筑技术等分成专馆,以实物、图片、讲座的形式向游人推出,提高居住文化旅游的质量。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多种选择,以上仅是粗略设想,可行与否要靠实践来检验,但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目的是保持居住文化的发展活力,成为可以永续利用的优势资源。
收稿日期:199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