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城管队伍专业人才匮乏,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方式简单传统,对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形成了极大阻碍。为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要求,作为基层城管队伍,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人员选拔、教育培训、绩效考核等管理形式,提高城管队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城管队员的工作能动性,增强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本文以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为例,针对城管队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机制。
主题词:城管队伍 人力资源 问题 对策 机制
习总书记在参加2017年3月5日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既是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是工作标准和要求,更是我们城管人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不断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下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习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强调,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因此,在新时代、新要求面前,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应该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核心任务,做出新的制度安排、政策创新和技术应用等,实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创建更加整洁、安全、干净、有序、公正的城市环境。
为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要求,作为基层城管队伍,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实施人员选拔、绩效考核、教育培训等管理形式,提高城管队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队员的工作能动性,增强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以达到城市管理精细化的目标。
一、当前城管队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人员结构复杂,选人用人标准不统一。由于城市管控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工作任务的日趋繁重,现有在编人员已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的需求,因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取招用或劳务派遣等形式配置协管人员充实一线辅助管理力量。所以当前城管队伍中人员身份呈多样性,有公务员、事业人员、临聘人员和协管员等。由于人员身份不同,选拔标准不统一、招聘规则不一致,导致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在管理中违反工作纪律、工作履职不到位,以及由于管理不当引发管理纠纷等事件的发生,影响了城管部门的整体形象。特别是聘用的协管员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管理技能,不能有效发挥辅助管理职责。
(二)绩效考核难以量化,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城管部门绩效考核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城市管理工作反弹率高,很难用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衡量工作成绩,因此也就难以分析其绩效如何,并且城市管理工作成效并不是立刻就能呈现出来的,这一绩效更是难以评价。现行的考核制度往往是年终的时候为了应付总结匆忙进行的,忽视了日常考核监督,直接影响了考核的效果和质量。目前,考核结果等级划分也较为简单,且有优秀名额比例与部门分配限制。这就导致了工作量一般、能力平庸的部门也能评优秀职工,而一线工作量大,能力突出的职工反而受名额所限,无法得到应有的物资和荣誉激励。职工会强烈地感到不公正,从而挫伤工作积极性,使绩效考核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教育培训形式单一,效果得不到有效反馈。城市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类别,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因而在加强队伍建设中教育培训工作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对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满足于一般号召,形式和方法呆板,大多根据上级要求进行,只是简单组织学习城管法律条文、内部规章制度等,并不重视人员综合素质、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导致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大部分的部门在开展教育培训之前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结束后也没有通过有效方式收集反馈意见,只是单纯地强调培训目的,从而增加了培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使教育培训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新形势下加强城管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人员选拔聘用晋升机制,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1.严把招录人员进门关。在统一招录城管队员时,要严格标准、公开竞争、择优录用,选拔综合素质好、懂法律和业务技能的人员进入管理执法队伍中,对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可给予优先考虑,努力选拔一批学历层次高、业务技能强的优秀人才,优化城管队伍知识结构。
2.严把临聘人员和协管员入口关。临聘人员和协管员虽没有正式编制身份,但作为城管队伍的一支辅助力量,仍然要把好入口关,加强人员的总量控制,避免城管临聘人员和协管员队伍过度膨胀。在开展招聘工作时,要根据岗位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招聘计划,规范招聘流程,并对人员理论素养、文化程度、身体素质等列出统一标准,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后,经培训合格方可挂牌上岗,严禁不按制度选人用人。
3.健全人员晋升机制。要按照“公开选拔、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定期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将政治过硬、业务突出、作风正派、工作扎实、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及时选拔充实到中层岗位,增强队伍中坚力量,提高队伍战斗力。
4.加强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保持城管队伍发展后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任人唯贤、群众公认、竞争择优”的原则,认真抓好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后备人才的教育管理和培养锻炼,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的城管后备人才队伍。
(二)强化绩效考核监督约束机制,激发队伍干事热情。
1.实施岗位目标绩效考核工作,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和管理要求,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重点考核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人员作风纪律、工作绩效等。考核内容公开公平, 每月通报一次考核结果,可对先进个人和部门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约谈和培训。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并作为个人年度考核、评先选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2.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评分办法,明确评分标准。实行考核结果总分评比制,可采取根据单位名额比例划定标准线的方法进行考核,取消以往按部门人员比例平均分配的制度,使绩效考核结果彰显公平和合理。
3.每月个人绩效工资应体现本人当月的实际工作业绩,可以部门为单位集中公开民主评议,发多发少要做到让每个人心服口服。年终绩效工资可按岗位、级别、考核等次划分几个层级,有所差异,但不能过于悬殊。
4.强化创先争优意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在队伍中给予他人鼓舞和鞭策,从而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坚持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大力发掘、宣传和推广城管先进典型事迹,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在队伍内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烈氛围。
(三)完善人员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提高队伍综合实力。
1.把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纳入工作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委托教育培训机构、聘请教授授课、选派人员外出参加培训、在执法队伍内部开展“以案说法”、网上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
2.开展特色的教育培训活动。可在执法队伍中组织开展封闭式军训,在管理队伍中开展以环卫清扫保洁、园林绿化服务、市政和路灯设施维护等为主线的竞赛活动。采取知识竞赛、业务竞赛、实战比拼等方式,着力发现、培养并选拔一批管理岗位的技术能手和标兵。
3.建立健全培训评估奖励制度。在人员完成教育培训后,可通过考试、调查问卷、沟通交流等方式,对教育培训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培训评估结果,制定出合理的培训激励制度。对那些参与培训且培训效果良好的给予精神奖励,并鼓励人员参加各类资格考试,对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在队伍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加强对教育培训的考核。对按规定应接受培训而不参加培训或培训成绩不合格的人员,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资格,真正做到把学习培训与目标考评结合起来,与评优选先结合起来,与职务晋升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人员的参训热情。
(四)加强城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树立队伍良好形象。
1.开展人员轮岗交流。在城管系统内定期开展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和一线管理人员交换管理区域轮岗工作,有利于调整人员工作情绪,消除工作中的疲惫感,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潜能,打造复合型人才。
2.改进工作方式,推行灵活多样的人文管理。推行 “12345”(一说服、二教育、三引导、四警告、五处罚)的工作模式,落实“721”(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的工作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先服务、后管理、再执法,构建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模式。
3.严明工作纪律,执法过程中要坚持“四个做到”:一是做到着装整齐统一,依照规定穿着制式服装和佩戴标志标识;二是做到从事执法工作时主动出示执法证件;三是做到执法过程中坚持语言文明和举止规范;四是执法活动实行全过程记录,做到证据保存完善。
4.抓好内外监督。完善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利用数字化城管系统、GPS定位系统、执法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对城管队员街面履职情况进行监管。定期开展向管理对象征求意见活动,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监督,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切实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依法履职、人民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罗亚蒙.城市管理工作指南。西苑出版社
3.陈龙. 城管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与策略。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09期
论文作者:彭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城管论文; 队伍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城市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