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襄阳 441021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预防接种,研究组在预防接种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16例,8例基本满意,家属总满意度为96%,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2%,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人性化就诊等,可以有效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预防接种;护理体会;满意度;护理质量
预防接种门诊是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机构,预防接种护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预防接种门诊的声誉和精神风貌,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质量,是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1]。对此,本院选取了近期收治的50例到院进行预防接种儿童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浅谈进行干预护理的体会,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儿童的年龄在1-11岁,平均(5.9±2.3)岁,将这50例儿童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情等基本资料的比较上,不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儿童只进行预防接种,不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的同时给予干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儿童的接种情况和家属满意度。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儿童往往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有恐惧心理,所以在进行接种前,应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可以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儿童,多与其进行沟通,增加儿童的信任感,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减轻儿童的恐惧感。并在接种完成后,多给予表扬或给予适当奖励,满足儿童的虚荣心。(2)人性化就诊;门诊应对前来接种的儿童进行合理的分诊,做好各项协调工作,避免门诊接种环境过于嘈杂和混乱,提供舒适的接种环境。尽量减少接种者的候诊时间。尤其对于哭闹的儿童可以先引导其进行游戏等,从而缓解儿童的紧张和恐惧情绪,然后再对其进行接种。同时还应观察儿童在接种前后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对出现的异常症状应及时进行处理。在进行接种的过程中,动作应尽量轻柔,通过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减轻儿童的疼痛。(3)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应耐心的给儿童进行讲解接种的必要性,分析疾病对身体的危害,语言应尽可能通俗易懂,使儿童能够自觉配合接种,减轻接种的疼痛和接种所需时间。另外,医院应适当配备预防接种的宣传材料和宣传器材等,增加接种者及其家属对各种传染病的了解,增强对传染病的预防。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百分(%)代表计数资料,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研究组儿童家属有16例满意,8例基本满意,总满意度为96%,而对照组只有11例满意,1例基本满意,家属的总满意度仅为72%,经过统计学计算得出=10.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下表1。
3.讨论
预防接种是通过将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其产生抗体,从而达到对疾病的预防和免疫作用,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国对疫苗的接种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必须由合格的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才能进行疫苗接种,预防接种门诊是进行疫苗接种的主要机构,只有严格按照预防接种的要求来实施接种,才能有效发挥疫苗的免疫作用,从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3]。儿童作为疫苗接种的主要对象,在进行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儿童对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减轻儿童的疼痛,所以在预防接种中进行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通过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儿童经过护理干预后,儿童家属满意度达到了96%,而对照组由于没有进行护理干预,其家属满意度仅为72.0%,说明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门诊的长远发展。
通过临床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1)首先,护理人员的态度非常重要,护理人员以亲切、温柔的态度对待前来接种的人们,可以有效拉近彼此的距离,能够消除被接种人员的紧张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多耐心的与被接种人员进行沟通。(2)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熟悉门诊的常规工作,能够很好的为接种者服务,提高护理的质量[4]。(3)做好预防接种的分诊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接种者的候诊时间,减轻其烦躁和抱怨心理。(4)有效的宣传教育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传染病的了解,增强人们的自我预防和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伟,高志刚,骆晓艳,等.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自动监测系统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01):92-95.
[2]颜素琴,王江林,卢惠珍,等.舒适护理对提高预防接种儿童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208-209.
[3]马慧.800例乙脑疫苗接种儿童不良反应观察及其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1):154-155.
[4]娄伟.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05):28-30.
论文作者:叶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儿童论文; 预防接种论文; 门诊论文; 满意度论文; 疫苗论文; 家属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