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急诊护士(emergency nurse; EN)对院前急救(pre-hospital care)护理的心理体验,以期能够为急诊护士的护理工作提出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调查的11名EN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11名EN的院前急救护理心理体验。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影响11名EN的心理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研究的11名EN中,出现以下4个主题的心理体验:①恐惧、担忧且压力大,;②疲惫且无奈;③兴奋且迷惘;④对现场不明传染疾病的恐惧,各组心理体验所占人数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院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EN的心理问题,广泛提高EN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院急救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EN;院前急救;心理体验
院前急救也被称为院外急救,主要指的是一些受过专门训练的EN在现场对各种遭受危机生命的中毒、创伤患者等进行的院前急救[1]。院前急救具有的社会性、流动性、急救环境条件差等决定了院前急救工作的高压力性和高强度性,充分了解院前急救护理给EN带来的感受是本文研究的重点[2]。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 EN对院前急救的心理体验,为医院管理者加强院前急救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调查的11名EN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11名EN的院前急救护理心理体验。所有入组的11名EN均符合以下条件:(1)从事急诊 工作均超过3年或者3年以上;(2)年龄在27.55~44.88岁;(3)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4)取得院前急救资格证书。11名EN中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2.25±3.26)岁;文化程度:7名本科、4名大专;职称:4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2名护士。
1.2方法
1.2.1伦理问题
在开展相关访谈前,向11名EN者详细说明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等,与此同时获得11名EN的理解和认可,承诺采用编码代替姓名的研究形式充分保护EN者的隐私,EN均在知晓情况下签署相关同意书参与本次实验研究。
1.2.2研究方法
以深度访谈或者面对面的形式来收集EN资料,设计出需要访谈的具体内容,避免因为遗漏而影响资料的正确性,最后提炼主题。
1.2.3访谈的具体内容
访谈由研究者进行,内容均为开放性问题,访谈时间约为45min,。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问题:
(1)如何体会院前急救护理的价值?
(2)现阶段院前急救护理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3)院前急救护理对你身体和心理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1.2.4资料分析
研究者反复研究EN的资料,对访谈内容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对资料进行反复的分析与思考等,尽最大努力从EN的角度出发通过分类、编码以及描述等步骤提出主题。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调查研究的11名EN中,出现以下4个主题的心理体验:①恐惧、担忧且压力大,占100.00%(11/11);②疲惫且无奈,占90.91%(10/11);③兴奋且迷惘,占72.73%(8/11);④对现场不明传染疾病的恐惧,占45.45%(5/11)。各组心理体验所占人数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EN对院前急救护理的心理体验所占比例分析(n/%)
5.讨论
3.1恐惧、担忧且压力大
由于院前急救的患者病情均较为严重或者说实在短时间内遭受意外的患者,EN害怕出车,担心工作中会出现差错或者EN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技能等无法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也很担心患者家属由于没有成功抢救患者而对EN进行人身攻击等。另外,由于疾病的性质较为复杂,不可预测,所以会加大EN的压力和恐惧感,导致医疗纠纷的情况出现[3]。
3.2疲惫且无奈
EN因为携带急救永无或者在现场抢救患者,所以在很多时候均不能够按时下班;部分EN出现晕车反应,在急救车内由于空间窄导致空气流畅不同,更容易出现身心俱疲之感。据调查,11名EN中有10名EN觉得院前急救给自己的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在行驶车上进行抢救工作时,常常出现头晕以及呕吐症状。
3.3兴奋且迷惘
EN认为能够参加院前急救觉得自己的技术水平被认可,所以觉得很光荣,在急救车上进行相关任务会很有成就感。但是,上述感觉是第一次在急救车上的感觉,随着时间的延长,EN会觉得出车带来的压力非常大。但是,能够成功抢救患者能够给EN带来前所未有的兴奋感,如果没能成功抢救患者也会感到悲伤、迷惘。
3.4对现场不明传染疾病的恐惧
院前急救EN工作者往往奋战在一线,对各种尚未诊断明确的患者进行抢救和护理等,会遇上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另外,由于传染病无法及时防护到位,院前的针刺伤会导致医院工作者受到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情况较大,以艾滋病为典型案例,给EN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感。
3.5医院管理者需要充分重视EN的心理体验
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缓解EN的心理压力:(1)加强护理管理,适当增加EN的配备比例,提高EN的福利待遇;(2)加强出诊医护工作者的团结合作精神,合理搭配出诊医护工作人员,在日常急救工作中加强EN的技能培训;(3)认真关注EN的心理问题,医院管理者需要体贴下属,了解EN的身心问题,缓解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 高兴华,张晓晨,王光元等.急诊护士对院前急救护理的心理体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76-778.
[2] 林凯冬.急诊护士对院前急救护理的心理调研[J].医学信息,2014,16(2):385-385.
[3] 刘会菊,田丽.浅谈急诊护士面临的压力及应具备的心理素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38-139.
论文作者:吕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心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护士论文; 资料论文; 管理者论文; 《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