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给香港和内地服务业带来的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服务业论文,机遇论文,内地论文,CEP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地和香港的服务业发展具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香港的服务业发展成熟完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如现代金融、物流、专业服务是其比较优势之所在,但是也存在要素成本高、企业规模小等制约因素。相比,内地服务业起步晚,基础差,生产性服务水平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业行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CEPA的签署和实施将有利于促进两地服务业合作,加强服务业在香港经济中的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内地服务业水平,使之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一、香港与内地服务业现状
(一)香港服务业现状
受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影响,香港自开埠以来就从事服务业,并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支柱和方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内地实行封锁禁运政策,使得香港的转口贸易大幅度减少,迫使香港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实现了第一次经济转型。60年代,内地移民给香港带来了廉价劳动力,加之近10年资金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战后第一次国际投资热潮,导致香港制造业的深化,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在香港得到了发展,在其经济结构中制造业比重大增,但仍然只能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3左右。香港由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自由港转变为以本港产品出口为主的自由港,在整体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香港第二次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香港利用内地劳工、土地、房屋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将制造业北移,实行“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在香港本地充分发挥“店”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80年代后,香港实现了第二次经济转型,香港发展成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成为以服务业经济为主的自由港。
此后二十年,香港服务业迅猛地发展起来。2000年,服务业在香港GDP中所占比率为85.6%,2001年,服务业雇佣199万8千人,占总就业人数的87.4%。2002年,香港在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地区中排名第十位。1990年到2000年期间,香港服务业以年平均9.3%的速度增长,超过了香港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其增幅远远高于任何地区。香港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最侧重服务业的地区。
香港服务业发展具有自身明显的优势。首先,香港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很高,并且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行业。香港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都以服务业为投资对象,此外,跨国企业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性总部中,发展服务业的占87%。其次,香港的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银行、运输、保险、零售及个人服务等。香港已经成功的建立成为一个服务中心,并在金融、黄金、外汇买卖方面与具有领先地位的伦敦、纽约及东京并驾齐驱。同时,香港亦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货柜吞吐量。第三,香港是亚洲专业服务最大的输出者。香港专业服务实力雄厚,具有按国际惯例运作和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各类贸易、金融、会计、法律和其他专业服务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香港服务业发展的障碍也不容忽视。首先,在企业规模上,香港服务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2001年,在香港275,012家服务业机构中,98.3%为中小型企业,雇佣工人数少于50人,共聘用了122万名雇员,约占总就业人数的60.9%。香港服务企业规模小,使之在向外拓展业务时面临着重重困难。其次,香港服务业生产经营成本高,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目前香港写字楼租金仅次于东京,居世界第二;香港的平均工资比新加坡要高出20%左右。服务业经营成本高不利于香港参与国际竞争,香港国际服务中心的地位正面临着新加坡、台湾等周边国家的激烈竞争。
(二)内地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为23.7%,雇佣工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12.2%。1988年,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第一次超过了30%,此后一直维持在30%以上。2001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3.6%,雇佣工人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的27.7%。虽然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远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甚至还未达到中低收入国家水平(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38%)。
当今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服务业发展不起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目前仍然以面向个人和家庭的服务为主,而金融、电信、保险、运输等为国民经济生产服务的部门虽然有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了服务业中传统行业发展较快,新兴行业、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科技发展的行业发展缓慢。第二,内地专业服务起步晚、水平低、发展慢。专业队伍素质低,专业服务技能差;法规不健全,运作程序不规范;专业服务技术设备落后,人才来源不够充分;专业服务国际惯例知识缺乏,服务层次低,服务领域狭窄等,是造成我国专业服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第三,体制性垄断现象依然存在。我国在金融、电信等服务行业依然实行垄断经营,不利于该行业的市场培育和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参与国际竞争。
二、CEPA对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发展的具体规定
为了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促进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2003年6月29日,内地和香港共同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CEPA是内地与香港签定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根据CEPA达成的协定,内地与香港将从2004年1月1日起,实行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并推动投资便利化。
服务业方面,在CEPA的安排下,香港公司将在17个服务业部门更加有效地进入内地市场。这些部门包括管理咨询业,会展服务,广告,会计服务,建筑和房地产业,医疗与牙医,分销服务,零售服务,船运服务,仓储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旅游,视听,法律服务,银行,证券业和保险业。香港的服务业公司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受益于CEPA,一是通过降低资产、资本、营业额和运作要求,使得香港中小型服务业公司更有效地进入内地市场。二是给香港服务业专业人员提供更多在内地工作的机会。
要享受CEPA带来的利益,服务业公司无论它的投资者的国籍如何,必须在香港有实质性经营活动。具体要遵从以下的规则:首先,公司必须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有关法律规定下注册。其次,该公司必须有义务在香港纳税。第三,该公司必须雇佣50%或更多的香港本地员工。此外,服务业公司在保证它们在香港有实质性商业活动方面,有最低时间限制,并且,不同服务业公司的最低时间限制有不同的标准,一般为三年到五年(大部分服务业为三年,但是对于建筑,房地产业,银行和保险业,最低要求为五年)。
三、CEPA给内地和香港服务业带来的机遇
(一)CEPA给香港服务业带来的机遇
首先,CEPA有利于促进香港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发挥。
在金融业方面,CEPA降低了香港金融业进入内地的门槛,有利于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CEPA降低了银行业注册成本和资质条件门槛,使香港银行和财务公司进入内地市场的资产规模降至60亿美元,而现行的制度要求外资银行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的最低资产规模为200亿美元,CEPA使香港中小型银行获得进入内地发展的机会;降低香港银行内地分行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资格条件,并改单家分行为多家分行整体考核,为香港银行拓展内地业务提供了方便;此外,CEPA支持内地银行把它们的国际资产和外币交易中心转移到香港,鼓励内地银行通过并构的形式在香港扩展业务,以及鼓励内地银行在香港上市,将有助于香港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在物流业方面,CEPA为香港物流公司进入内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现行制度限制外资在内地成立独资物流企业,同时对外资在内地成立合资物流企业规定了较高的门槛,而CEPA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物流服务,包括成立独资批发贸易公司、外贸公司、货运分发公司、运输服务公司、管理咨询、广告、会展会议服务公司和独资商业零售公司。此外,CEPA降低了香港物流企业在内地成立合资物流公司的门槛,从而为香港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有利于吸引跨国物流企业进入香港,有助于巩固香港物流中心的地位。
在专业服务方面,内地放宽了法律、会计、审计、认证、医疗等专业服务领域,为香港专业公司及专业人士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在CEPA安排下,香港在内地设有办事处的法律公司可以和内地法律公司共同开展业务,并且缩短香港法律公司代表的在内地居住时间限制。这些措施将会对香港法律公司在内地拓展服务网络产生重要的有益影响。此外,香港的专业人士也将从CEPA中受益。比如,允许内地法律公司雇佣香港律师;香港从事保险业务的专业人士可以在内地开展业务;香港的永久居民可以在内地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等等。所有这些措施都表明,CEPA将为更多的香港公司及香港人在内地寻找工作或者从事商业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发挥香港在专业服务方面的优势。
其次,CEPA有缓解香港服务业发展的障碍,给香港服务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香港服务业发展受到了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自身经营成本高,以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近年出现了服务业全面衰退的局面。CEPA降低了香港服务业公司进入内地的门槛,给香港中小型服务业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为他们在内地开展业务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香港服务业公司能更加“有效”地进入内地市场,将有利于他们在面对激烈竞争时,将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服务业向内地转移,更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着重发展资本、技术和资讯密集型及航运等服务业。此外,中国将按照她对WTO的承诺,如期开放市场,香港服务业公司较其他外资服务业公司抢先进入内地市场,有利于他们先熟悉内地市场,在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CEPA给内地服务业带来的机遇
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中国内地的服务业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发展远远较发达国家落后,甚至还没有达到中低收入国家水平。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和个人对服务业各项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已经影响了生产性部门的发展。因此,提升中国服务业水平成为当务之急。CEPA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内地和香港服务业的合作,促进内地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CEPA的有利于提升内地的专业服务水平。内地专业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通晓各种相关法规和国际惯例的专业人员,且服务形式单一,逐渐不能满足内地企业,个人对专业服务的需求。而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已培养出为数众多的法律、会计、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专业人才,他们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已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所认可,加上有语言、文化和地域上的优势,较欧美、亚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对手占有明显的优势。加之内地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和产业,相关的多项改革开放措施要相继出台,比如金融商业条文的立法、建立工商服务产业市场机制、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等,有必要引进高效率的一流服务。因此可借助CEPA吸引大量的香港服务业人才到内地,从而尽快提升内地的服务水平。
其次,CEPA加强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有利于增强内地金融业的竞争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市场机制健全,法律体系,运作机制与国际高度接轨,有着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内地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在经营规模、资产质量、人才、经营管理水平、金融创新、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加入WTO后,内地金融业无疑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加强金融业和香港的合作,把香港作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桥梁,通过香港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了解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及时调整金融服务方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将有利于增强内地金融业的竞争力,为向世界开放内地金融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CEPA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内地服务业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在我国服务业行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居主导地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占比重十分低。这种行业结构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加速国民经济的高级化发展十分不利。而香港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是其服务业的优势所在,CEPA的实施,将会使更多的香港高技术服务业进入内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内地服务业服务层次和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CEPA对于内地和香港的服务业来说,是一项双赢的举措。两地可以在CEPA框架下,加强合作,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