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起于宋以前,成熟于明清,完善于近现代,但其病名繁多,文献浩瀚,中医病名的内涵和外延直接关系到中医对该病的认识,研究发现蛇串疮多病名的背后有较深的历史背景和流派观点,但均忽略其今之认识的后遗神经痛的问题,故深入研究其病名的源流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带状疱疹;病名;源流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315-02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较早,在宋以前既有表现、治疗方法记载,明清后更有非常详细的病因病机、表现、辩证治疗方法和内外方药的论述[1]。纵观文献,本病归属多个病名之中,且多个病名之中又有不同内涵和外延,且当今规划类教材与工具书疏于对其病名的深入研究和论述[2-3],导致后学者不能窥其究竟,现将其病名源流及部分见解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1.甑带疮
普遍认为中医学对蛇串疮的认识,最早起源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4]:“甑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搏血气所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又云:此疮绕腰匝”。但该描述极简,仅指出了“甑带疮”发病的部位特点为“绕腰如甑带”,就凭此将本病归属于蛇串疮的范畴确有欠妥之处,且研究发现后世再鲜有甑带疮病名、病机及表现的深入论述,亦未有提及甑带疮是蛇串疮的文献证据。再则巢元方在文中记载本病病机为“风湿搏血气所生”,与后世文献提出的蛇串疮病“染毒”、“热毒”、“心肝二经火热”、“脾肺二经湿热”、“肝火内炽”等发病理论有较大差异。综合文献,后世也鲜有医家再论述甑带疮病名的表现和病机,亦无从考证其归属为何病,故本人认为甑带疮并非蛇串疮既今之带状疱疹范畴。
2.蜘蛛疮
对于“蜘蛛疮”之名,中医古籍中的记载比较复杂,内涵较广。蜘蛛疮最早记载见于《华佗神方》:“华佗治蜘蛛疮神方:形如蛛网,痒不能忍,先用苎麻丝搓疮上令水出。次以雄黄、枯矾等分,为末,干擦之极效”。此描述论述了“蜘蛛疮”的临床表现“形如蛛网,痒不能忍”,与蛇串疮之临床特点不符;《奇效简便良方》:“蜘蛛疮形如蜘蛛极痒,豆腐皮烧枯存性,香油调搽”;可见其临床表现与带状疱疹特点不符,故认为蜘蛛疮为带状疱疹欠妥。其次,认为蜘蛛咬伤后全身生疮者为蜘蛛疮。如王肯堂《证治准绳》诸虫兽螫伤卷中:“治蜘蛛疮,用羊乳敷其上,或用清油搽之即安”,把蜘蛛疮一病归属于虫兽螫伤、蜘蛛咬伤之病。《普济方》诸虫兽伤门蜘蛛蜈蚣咬篇中曰“治蜘蛛疮,用木韭根新者,同雄黄研涂之”,显然此病归属于虫咬外伤类,而不符合蛇串疮范畴。当然亦有认为蜘蛛疮为带状疱疹的,如明·申斗垣《外科启玄》:“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窠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攒。亦能荫开。可用苎麻在疮上揉搓水出。即以苎麻烧灰为末。掺在疮上即愈。治蜘蛛疮方先用苎麻丝搓疮上。令水出。次以雄黄枯矾等分末干搽之妙”;后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中进一步指出“蜘蛛疮,或衣沾蜘蛛遗尿,或虫蚁游走,染毒而生。形与水窠疮相似,淡红,作痒且痛,五、七个成簇,日渐延开,甚亦使人恶寒发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以犀角磨汁涂之则愈;否则以苎麻在疮上揉搓出水,用金黄散搽之;或以雄黄、枯矾等分,研细,干掺亦可”;清·顾世澄《疡医大全》曰“陈实功日,蜘蛛疮或衣沾蜘蛛遗尿,或虫蚁游走而成。初生白泡红根作痒,日渐开成簇作痛。汪省之曰:蜘蛛尿着人身上,即生疮如粟粒累累,似蜊虫螫痛,亦能恶寒发热,即以犀角磨汁涂之则愈。不然以苎麻搓去疮内水汁,用金黄散搽之”;阐述了蜘蛛疮的临床表现特点为“淡红且痛,五、七个成攒”、“粟粒累累”可使人“恶寒发热”,发生部位为“皮肤间,与水窠相似”,本病病因是“或衣沾蜘蛛遗尿,或虫蚁游走,染毒而生”,为外染毒邪而生,可见此类“蜘蛛疮”的论述属于带状疱疹范畴。
3.蛇缠疮类
此类病名多出现且繁荣于明清,包括“蛇缠疮”、“白蛇缠”、“蛇窠疮”、“白蛇缠腰”、“缠腰”之流,称谓繁杂,多以疾病临床表现特点命名,如因皮损状如蛇行,故其中多有蛇字,且应用范围不广,常作为民间俗名出现。其中以“蛇缠疮”一名为代表,其名首载于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蛇缠疮,用雄黄为末,醋调涂。仍用酒服”。然而该描述仅有此病的病名与治疗方式,而不见临床表现与病因病机的描述,故尚不能凭此明确本病归属于带状疱疹范围。到了明清时期开始出现较多关于本病的深入论述,明朝王肯堂《证治准绳》“或问: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胱,缠于带脉,故如束带。急服内疏黄连汤。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活命饮加芩、连、黄柏,外用清热解毒药敷之。此证若不早治,缠腰已遍,则毒由脐入,膨胀不食而死。治蛇缠疮上用雄黄研为末,以醋调涂,仍用酒调服”;后李橚《医学入门》载“白蛇缠疮,有头尾,俨似蛇形。初起宜隔蒜于七寸上灸之;仍用雄黄为末,醋调敷之;仍以酒调服之”;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蛇缠疮或缠手足腰腿。燕窝泥研末,水调敷之。又雄黄研末,好醋调搽。又鸡冠血,日涂数次。又生百合和白糖捣烂,涂敷即消。又鲫鱼烧灰,和醋搽之,均极效”,又论述本病发病部位从单一缠腰而生到“缠手足腰腿”,临床表现“有头尾”、“似蛇形”,故综合以上文献可进一步明确“蛇缠疮”一病属带状疱疹范畴。以“蛇缠疮”为代表的此类病名多而繁杂,且称谓多有相似之处,因其临床表现特点名中多见“蛇”、“缠”二字,虽多为民间俗称,且单个称谓的文献记载较少。又如清代张云航《外科十三方考》以“缠腰”命此病,载“此疮(缠腰)生于腰间系带之处,初起红肿,痛如火烧而不可忍,约三日间破皮出水,但不成脓,乃急症也。治法内服中九丸解毒,外用青黛敷于患处,以止其痛,看其所敷之物干了又换;至红肿消退而不作热时,再以麻凉膏敷之,如恐其干燥, 可滴入少许清油以调剂之,水干即愈”;不仅详细描述了本病的发病过程,并且增加了治疗本病的的内服外治方药,是研究蛇串疮之病不可缺少的病名源流。
4.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之同病异名
缠腰火丹为民间最广泛、最丰富的称谓,古籍中论述亦相对较多。如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王肯堂《证治准绳》、吴谦《医宗金鉴》、祁坤《外科大成》等书中均有缠腰火丹之名。但细查文献,《外科正宗》记载“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有干湿不同,红白之异。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心、肝二经之火,治以凉心泻肝,化斑解毒汤是也。湿者色多黄白,大小不等,流水作烂,又且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宜清肺、泻脾、除湿,胃苓汤是也。腰胁生之,肝火妄动,名曰缠腰丹,柴胡清肝汤。外以柏叶散、如意金黄散敷之”。由此看出陈氏立“火丹”一病,其有“干者”、“湿者”两分,其中“湿者”且“腰胁生之”名为“缠腰丹”,且原文载“火丹”的病机为“心火妄动,三焦风热”,其病因病机之论述符合丹毒,而与带状疱疹的发病机理有较大差异,且其中干者皮损表现特点“形如云片”、“上起风栗”,症状为“作痒发热”,与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不符。综合文献也鲜少有医家在论述蛇串疮之病时以“火丹”名之,此名更多的是被认为是丹毒。后王肯堂《证治准绳》曰“或问: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胱,缠于带脉,故如束带”;吴谦《医宗金鉴》言“缠腰火丹蛇串名,干湿红黄似珠形,肝心脾肺风热湿,缠腰已遍不能生。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可见后面这些医家将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互称,而摒弃了火丹的一词,如祁坤《外科大成》“缠腰火丹一名火带疮。俗名蛇串疮”。缠腰火丹逐渐成为带状疱疹的普遍称谓,而不见陈氏所言火丹之名,故笔者研究认为缠腰火丹当属带状疱疹无误,而陈氏所言“火丹”并非今之带状疱疹。
综上,中医古文献对带状疱疹论述较多,应分清其古今病名内涵和外延,才能有效指导临床。如甑带疮没有后续文献佐证、亦无具体临床表现支撑为蛇串疮,其病机的论述指导蛇串疮治疗有欠妥之处;又如缠腰火丹与火丹有异不能等同。同时发现古人对带状疱疹的这些记载没有涉及后遗神经痛的论述,这些均为传承中医所必须完善的地方,以上论述实为浅愚之见,其中有不正与偏颇之处,望同道及前辈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蛇串疮中医诊疗指南(2014修订版)[J].北京:中医杂志,2015,56(31):1163-1168.
[2]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81-184.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833-840.
[4]李敏,胡锦丽,张帆.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J].北京:中国临床医生,2011,39(8):13-14.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2014B048)
论文作者:王岷珉,程宏斌(通讯作者),伍景平,尚静,赵佩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病名论文; 蜘蛛论文; 论述论文; 雄黄论文; 文献论文; 中医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论文;